共振、減振螺絲鬆動成為買到“正版”樓蘭的標誌?

中型SUV中,7座的漢蘭達成為一枝獨秀的存在,對手紛紛挑戰但都以失敗告終,也有不少品牌避開7座以大5座來與其做差異化競爭,但似乎效果依然不理想,僅有冠道勉強能掰一掰手腕,而同為日系引入國內較早的中型SUV車型樓蘭這麼些年則一直不溫不火,銷量穩定在2000臺左右,成為了尷尬的存在。

共振、減振螺絲鬆動成為買到“正版”樓蘭的標誌?

15年換代的樓蘭如今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這代樓蘭的外觀比較有爭議,整體有種圓圓肥肥的感覺,有人覺得這套家族式的前臉配上兩邊開叉的迴旋鏢大燈比較醜,有人則覺得它線條流暢、設計大膽,比較個性。

共振、減振螺絲鬆動成為買到“正版”樓蘭的標誌?

側面的線條是樓蘭比較特別的存在,有點溜背的造型和隱藏式D柱打造的懸浮頂效果看起來流暢動感。

共振、減振螺絲鬆動成為買到“正版”樓蘭的標誌?

內飾也借鑑了前臉的V型元素,擱在如今來看,內飾中規中矩沒什麼亮點,既沒有什麼豪華感也不能凸顯科技感,優點是實用,操作方便,相比於純黑內飾,日產的淺色內飾視覺上更舒服,也更有質感,樓蘭也是如此,淺色內飾與這款四幅式方向盤搭配的效果很棒,整套內飾也大方、素雅很多。

共振、減振螺絲鬆動成為買到“正版”樓蘭的標誌?

定位中型SUV,樓蘭的尺寸不算小,長度接近4.9米,寬度超過1.9米,軸距2830mm,採用大5座佈局,後排空間雖然沒有冠道那麼誇張,但也比較寬敞,前後排的頭部和腿部空間都比較寬裕,配上日產的“大沙發”,乘坐比較舒適。

共振、減振螺絲鬆動成為買到“正版”樓蘭的標誌?

搭載2.5L自吸和2.5T機械增壓發動機+電機的油電混合動力,匹配CVT變速箱,面對搭載渦輪增壓機器的對手,這兩套動力都只能說是一般,自吸版本加速較慢,混合動力也只能勉強跟上主流,不過論平順性,它的優點自不言而喻,並且油耗也挺低,10L左右。

共振、減振螺絲鬆動成為買到“正版”樓蘭的標誌?

配置不低,安全氣囊配置全面,除最低配其餘車型配備了360全景影像、全景天窗、電動後備廂、語音識別、車聯網、BOSE音響、LED大燈等多種配置,滿足正常用車需求,自吸為前驅車型,混合動力為四驅車型,車型選擇較多。

共振、減振螺絲鬆動成為買到“正版”樓蘭的標誌?

上市這幾年,樓蘭也陸續爆出一些擾人的問題,比如共振,關於共振,每個人對不同頻率的感受是不一樣的,這也導致有些車主感覺明顯,有些車主則沒有感覺,大多反饋的共振是發動機轉速在1500轉左右,會有種類似坐飛機時那種壓耳的難受感覺。

針對共振的原因各種說法都有,解決辦法也是出現了很多版本,有回4S店換排氣歧管的,有換機油調怠速的,還有做隔音裝止振板的,甚至還有車主說在後備廂放袋大米,增加重量打破共振的頻率就可以解決了,但是效果來看,有的能完美解決有得則還是飽受困擾,不過大多數共振反饋的車型是自吸版本,混動版本要好很多。

共振、減振螺絲鬆動成為買到“正版”樓蘭的標誌?

此外,樓蘭還有個問題是減振螺絲鬆動,多的在三四萬公里會出現,少的一兩萬公里就會出現鬆動,一旦螺絲鬆動之後,遇到不平整的路面,車廂內就會發出異響,惹人煩躁,這個問題也被車主戲稱為“正版”樓蘭的標誌,好在這個問題容易解決,隨時回廠緊固螺絲就可以解決由此導致的異響問題。

共振、減振螺絲鬆動成為買到“正版”樓蘭的標誌?

樓蘭如今的終端優惠接近4萬左右,優惠過後的起售價格已經探到20萬內,並且空間寬敞、乘坐舒適、動力平順,似乎樓蘭的優點不少,但就是不怎麼受認可,實在有點尷尬,至於“共振”與否因人而異,並不是左右銷量的主要原因,不過,如果有意向入手此車還是建議多試試或選擇混動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