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復發三次以上需要住院嗎?

你不懂963


作答之前,我先給這個問題定個性。一是所謂的復發就是已經治療好了,然後又發作了。二是要不要住院的問題。



我以為, 如果當初治療的時候你是選擇了住院治療,那復發的時候你應該選擇去住院,在此特別強調的是要找醫好你的原來的專業醫生。特別是剛發病期間病情很嚴重,有產生輕生的念頭的病友,更應該要及時的去治療。因為經歷過痛苦以後再復發,那對一個人的心理更是一個嚴俊的考驗。此刻更需要社會及家庭對他給予雙倍的關懷和幫助,主動與其溝通深入他的內心來了解他為何又復發了?只有家人的關心才能打開他的心結,而且在溝通的過程當中,要學會傾聽而不是埋怨和責怪,給其更多的關心和關愛,盡所能幫其舒緩壓力。找些輕鬆的,容易找到笑點的話題,讓他讓他心情放鬆,目的是轉移他的注意力。其次才是用藥,按我的認知,抗抑鬱症的藥都對精神有一定的影響。重複用藥,特別是加大用量以後會產成依賴,嚴重時會引起記憶力減退,甚至是短暫性失憶的情況。所以我以為,復發時儘量以家庭關懷為主。藥物少許恢復,加上心理醫生的干預,應該沒有問題的。


而像我這麼嚴重的患者。六年來。我沒有去住過一次醫院。就算是病情發作最嚴重的時候,就是我的愛人在身邊,沒日沒夜地跟著我,疏導我,給予我最大的關愛。讓我看到希望和未來。連用藥量都是由她控制的。經歷了漫長的六年時間的治療後,今年總算是完全迴歸了正常的,穩定的幸福生活。偶爾微微有點發作,那只是情緒上的問題,我現在已經學會了自控。

我的經驗如此。希望病友能得到一點點幫助,足誒


重修生命


你好,抑鬱症復發三次以不單單是需要住院那麼簡單。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抑鬱症根據發作的次數不同,相對應的治療時間、治療機會、治療效果都是不一樣的。

一般意義上講,第一次抑鬱發作的時候治療效果最好,最容易達到理想的效果。首次治療在治療足劑量、足療程的情況下,有50%的患者治療之後不會再復發。如果是第二次抑鬱發作,足劑量、足療程的話可能會有25%的患者今後不會再復發。而這種痊癒的幾率會隨著復發幾率的增長而不斷減少,也就是復發的次數越多,越容易繼續復發。

所以,作為治療價值最高的首次發作、首次治療,是應該儘快就醫治療的。如果復發三次以上當然也會有治療價值,但治療的療效和愈後一定會差很多了。

抑鬱症是慢性精神疾病,所以一部分抑鬱症患者會反覆發作,這樣的情況根據患者的病情和所處的社會心理因素有關。

而醫學上公認的減少復發的主要治療手段就是維持期的藥物治療。

首次發作

第二次發作

第三次發作的時候因為復發幾率已經很大了,所以醫學建議是堅持常年的藥物治療。

抑鬱症是世界第二大疾病,對人類社會危害巨大,一經發現應該第一時間去專業的精神專科醫院詳細診斷和治療,切記不要因為無知而葬送了寶貴的治療機會!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如果有疑問可以隨時聯繫我私信,謝謝關注!


我說精神


這個沒有明確的回答,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抑鬱症復發三次以上,則需要終生服藥。

之所以建議復發三次以上的抑鬱症患者,終生服藥,主要是考慮到一個反反覆覆在抑鬱症的世界裡打滾多次的患者。

無論是信心還是身體體質以及神經,都趨於瓦解崩潰的邊緣,神經體質都異常敏感,如果在這種情況下,不靠藥物去控制他她的症狀,即:情緒低落,思維悲觀消極,軀體痛疼,那麼很可能患者就會有輕生的念頭和實施一些極端的行為。建議終生服藥的精髓就在於此。

抑鬱症通常是一種慢性疾病,但如果制定了良好的預防計劃,通常就有可能完全預防復發,或者在抑鬱症復發的時候,限制其嚴重程度和持續時間。

一般來說,抑鬱症在病情完全緩解後的復發風險是這樣的:

對於抑鬱發作過一次的人來說是50%;對於兩次發作過的人來說,風險大約是70%;對於有過三次或三次以上發作經歷的人來說,復發的風險將上升到90%左右。

如何應對復發?

有時,我們無法完全防止病情復發。但是,通過了解病情的早期症狀並及時接受治療,可以適當地減輕病情的嚴重程度並減少其持續的時間。

一般來說,早期復發會伴隨著輕微的症狀,比如輕微的易怒和悲傷。每天跟蹤你的情緒狀態可以幫助你發現這些不那麼明顯的早期跡象。通過寫日記、正念冥想、甚至使用電腦上的軟件,隨時記錄下自己的情緒狀態,可以幫助防止病情復發。

例如,你在記錄中發現已經有連續7到10天處於抑鬱狀態了,就應該及時聯繫你的醫生,評估一下病情復發的可能性。

在復發的跡象出現時,及時聯繫醫生的重要性。干預措施可能包括重新開始藥物治療或心理治療。如果你正在接受持續性治療,醫生可能會調整你治療的頻率或藥物劑量。

如果你的抑鬱症復發了,你可能會感到不知所措、沮喪和深深的失望。但是“不要用復發與否來衡量你是否真的再也無法擺脫抑鬱症。相反,你要意識到,如果舊病復發,那麼跌倒後爬起來才是真正的成功。

無論抑鬱症復發與否,你都要照顧好自己,尋求支持,多體諒自己的不易。抑鬱症是一種難纏的疾病。但是,通過治療和健康的策略,你可以改善(甚至可能消除)你的症狀,然後成為更好的自己。


朗達心理


  不一定!抑鬱症是會反覆發作的,患者受到刺激,抑鬱症就有可能會發作,但是病情的嚴重程度是需要醫生來鑑別的!

  到目前為止,抑鬱症的病因還不是十分的清楚,綜合的來講家庭、社會、心理狀態等多方面因素都有可能引發抑鬱症。抑鬱症病發時患者伴有明顯的焦慮症狀,甚至會出現幻覺和妄想等情況,每次發作少則1周,多則數月甚至於更久,而且病情有很大的可能性會反覆發作。

  得了抑鬱症首先就是要放鬆心情,不要過多的把焦點放到"我生病了","我與正常人不一樣"上。因為抑鬱症的發作不是單獨因素造成的,生物和環境的因素可能影響會比較大一些。所以從生物因素角度來講,我們要多鍛鍊,早上外出進行跑步,鍛鍊自己身體協調能力,喚醒身體的各個器官與細胞,為新的一天做好準備。身體活躍放鬆後,心情也就變得愉悅舒適,對於抑鬱症這種精神疾病的患者非常有好處。


醫護有約


抑鬱症本身是一段高複發率的精神疾病,每次復發都會有病症正逐漸加重的問題,復發三次以上,最基本的判斷是需要長期維持治療,但需不需要住院?需要專業醫生的臨床具體診斷。

精神衛生系統對於抑鬱症的治療傾向於藥物介入,只是減輕了來訪者的抑鬱症表現症狀,沒有加強抑鬱症患者本身引發抑鬱症的心理問題。

要配合心理治療,心理治療可以幫助患者提高對負性情緒的抗壓能力,同時也可以讓我們學會積極的、正面的思考問題,以減少社會應激因素對自身的影響,這會有效的降低抑鬱症復發的幾率。


心理諮詢師王旭亮


抑鬱症打開心結不就行了,人生在世過日子幹嘛要鑽牛角尖呢?自己過得不如意不就讓為難你的人稱心如意了嗎?患上抑鬱症最好還是出去走走,多交朋友訴訴苦,去醫院裡住院吃藥治療只是暫時控制,長期服藥對身體不好.是藥三分毒!


靜姐的夕陽紅


是否住院不能僅僅參考復發次數,但三次復發還是建議住院治療。當然還要看患者復發時狀態,社會功能嚴重影響程度和病人痛苦程度以及家庭情況、意願等。現在強調尊重病人。


身心醫生王洪霞


分輕重度抑鬱,重度抑鬱症已復發三次,希望認真對待,最好住院治一個療程,堅持長期吃藥,定期複復查,按醫生定量服藥。


青荷夏雨


病因

迄今,抑鬱症的病因並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生物、心理與社會環境諸多方面因素參與了抑鬱症的發病過程。生物學因素主要涉及遺傳、神經生化、神經內分泌、神經再生等方面;與抑鬱症關係密切的心理學易患素質是病前性格特徵,如抑鬱氣質。成年期遭遇應激性的生活事件,是導致出現具有臨床意義的抑鬱發作的重要觸發條件。然而,以上這些因素並不是單獨起作用的,目前強調遺傳與環境或應激因素之間的交互作用、以及這種交互作用的出現時點在抑鬱症發生過程中具有重要的影響。

中醫認識

中醫對於本病病因病機的認識,《丹溪心法·六鬱》“氣血沖和,萬病莫生,一有怫鬱,諸病生焉。故人身諸病,多生於鬱”之說,認為本病的起因是情志內傷、肝氣鬱結。故而,提出本病的發病和傳變規律是初病在氣,久病及血,累及五臟。正如《類證治裁·鬱症》所言:“七情內起之鬱,始而傷氣,繼降及血,終乃成勞。”發病之初,尚在氣分,主要表現為精神抑鬱、情緒不安、失眠多夢、胸脅不舒等精神症狀和氣機鬱滯的症狀。在此階段若失治誤治,病情進一步發展,進而影響血分。氣滯則無力推動血液運行,久則導致血瘀,而瘀血又進一步阻滯了氣機的運行。兩者相互作用和影響,形成惡性循環。隨著疾病的進展,病情逐步累及五臟。病初則在肝,繼則累及心、脾胃、腎等臟腑,故出現多臟腑的症狀。多臟腑症狀互見、虛實夾雜,是本病的治療難點。《靈樞·口問》雲:“心者,五藏六府之主也……故悲哀愁憂則心動,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臟腑功能失調,既能導致氣滯、血瘀、火鬱、痰結的標實,也可出現心陰虧虛、脾胃氣虛、肝腎不足等的本虛。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看,患者由於長期精神抑鬱,腦部血液循環不好,供氧不足,故中樞神經興奮性不夠,導致人體生命力低下,出現消化不良、厭食、性慾低下、記憶力減退、情緒低落等生命力低下的身心症狀。

中醫認為抑鬱可辨症為四種致病因素。

1.情感所傷。中醫認為情感所傷可使肝失條達,氣鬱不舒,鬱而化火,火性上延,而憂動心神,神不得安則不寐。

2.體虛久病。身體虛弱,腎陰耗傷,不能引水於心,水火不濟,心腎不支而使神志不寧,因而不寐。

3.勞倦思慮太過傷及心脾。傷於心則血暗耗,傷於脾則納少,二者導致血虧虛,不能營養於心,心所失養,則心神不安,夜不能寐。

4.飲食不節,過食少食,使腸胃受傷胃氣不和,表現為臥不得安,夜不能寐。抑鬱症早期症狀

抑鬱心境程度不同

可從輕度心境不佳到憂傷、悲觀、絕望。病人感到心情沉重,生活沒意思,高興不起來,鬱鬱寡歡,度日如年,痛苦難熬,不能自拔。有些病人也可出現焦慮、易激動、緊張不安。

喪失興趣

喪失既往生活、工作的熱忱和樂趣,對任何事都興趣索然。體驗不出天倫之樂,對既往愛好不屑一顧,常閉門獨居,疏遠親友,迴避社交。病人常主訴沒有感情了、情感麻木了、高興不起來了。

精力喪失

疲乏無力,洗漱、著衣等生活小事困難費勁,力不從心。病人常用精神崩潰、洩氣的皮球來描述自己的狀況。

自我評價過低

病人往往過分貶低自己的能力,以批判、消極和否定的態度看待自己的現在、過去和將來,這也不行,那也不對,把自己說得一無是處,前途一片黑暗。強烈的自責、內疚、無用感、無價值感、無助感,嚴重時可出現自罪、疑病觀念。

病人呈顯著、持續、普遍抑鬱狀態

注意力困難、記憶力減退、腦子遲鈍、思路閉塞、行動遲緩,但有些病人則表現為不安、焦慮、緊張和激越。

消極悲觀

內心十分痛苦、悲觀、絕望,感到生活是負擔,不值得留戀,以死求解脫,可產生強烈的自殺念頭和行為。

軀體或生物學症狀

抑鬱病人常有食慾減退、體重減輕、睡眠障礙、性功能低下和心境晝夜波動等生物學症狀,很常見,但並非每例都出現。

食慾減退、體重減輕

多數病人都有食慾不振,胃納差症狀,美味佳餚不再具有誘惑力,病人不思茶飯或食之無味,常伴有體重減輕。

性功能減退

疾病早期即可出現性慾減低,男性可能出現陽痿,女病人有性感缺失。

睡眠障礙

典型的睡眠障礙是早醒,比平時早2~3小時,醒後不復入睡,陷入悲哀氣氛中。

晝重夜輕

病人心境有晝重夜輕的變化。清晨或上午陷入心境低潮,下午或傍晚漸見好轉,能進行簡短交談和進餐。晝夜變化發生率約50%。


惠州正林舒筋


抑鬱症患者;患病,外因是條件,內因是根本,體內有疾,外受剌激而引發。症前,體內一般都存在未病、亞健康,其根本上不屬於精神疾患。抑鬱症,基本上屬於中醫的:心悸,髒躁,失眠,健忘,憂思,痴呆,甚至神昏等範疇。中醫治療;應通過四診,辨症,尤其必須通過脈診、脈象,正確合理配方用藥,才可治癒治好。單憑心理疏導,不解決根本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