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家空無一物,和舊物來個了斷,跟著日劇學“斷舍離”

謹慎地擁有,珍惜地使用,勇敢地捨棄。(日劇《我的家裡空無一物》)


讓家空無一物,和舊物來個了斷,跟著日劇學“斷舍離”

我們每個人都有這樣的境遇:

“滿200減100”“2件8折,3件5折”……

看到購物網站的優惠策略,我們就欲罷不能了,塞滿購物車,又各種計算;

結賬之後,才長出一口氣,慶幸自己沒有錯過秒殺時間。

這時,你已經忘了,其實你需要的僅僅是一卷廁紙。

一個物慾橫流的世界,讓人類的慾望更多更濃更滿,購物慾、囤積欲、攀比欲,還有對奢侈品等的無限度追求,衍生出了很多“剁手黨”。

讓家空無一物,和舊物來個了斷,跟著日劇學“斷舍離”

不斷買買買的結果就是,家裡堆滿了舊物,一堆沒拆封的快遞還堆在牆角。

因為多,所以疏於管理,沒有保養,但又不捨得扔,畢竟沒用過幾次。

有這種困擾的小夥伴,可以看看日劇《我的家裡空無一物》

讓家空無一物,和舊物來個了斷,跟著日劇學“斷舍離”

神經質,扔物狂

《我的家裡空無一物》是2016年的高分日劇,全劇6集,每集30分鐘。

內容少,但是故事不簡單。

麻衣(夏帆 飾),整理僻患者,重度斷舍離患者,只喜歡空蕩蕩的房間,行為極致變態。她不顧家人的阻止,鍥而不捨地丟棄無用的東西。

讓家空無一物,和舊物來個了斷,跟著日劇學“斷舍離”

幸好她有了世界上最善解人意的老公,所以扔東西的障礙,都集中在了母親和外婆身上。

從小與母親外婆生活在一起的麻衣,原本過著囤積、無序、混亂的生活。

改變,緣起於發生在少女時代的“一次失戀”,對生活絕望的麻衣準備上吊自殺,可是突然看到房間凌亂散放著前男友的東西,她認為這十分丟臉。

讓家空無一物,和舊物來個了斷,跟著日劇學“斷舍離”

於是麻衣,打算先整理好再自殺,可是整理整理著,她忘記了苦惱,慢慢開心起來,於是麻衣有了扔東西的習慣。

2011年的大地震,導致家中的老屋,面臨坍塌的危險,於是全家人整理出五箱子必備品,搬到了臨時居所。

“原來必需品只有五箱啊!”麻衣深有感觸,於是在斷舍離的路上走得更遠了。

讓家空無一物,和舊物來個了斷,跟著日劇學“斷舍離”

麻衣只丟棄沒有用的東西,能被替代的東西,無論金錢價值,不需要的戒指都可以順手扔掉。

對於剩下的東西,麻衣會長久使用,認真保護。

讓家空無一物,和舊物來個了斷,跟著日劇學“斷舍離”

這樣想來,丟棄倒是對物品的尊重,無用的東西可以進入新的循環,有用的東西加倍珍惜,這樣一來購物也變得謹慎了。

讓無用的東西,擠壓自己的生存空間,是不合理的行為。

麻子也更知道,物盡其用的道理。

讓家空無一物,和舊物來個了斷,跟著日劇學“斷舍離”

第六集,外婆去世昇華了主題,物品的意義是人與人的牽絆,一些看似沒用的東西也有其價值。

影片並沒有鼓勵麻衣式的偏執,它只是引導我們思考要如何處理人和物品的關係。

空無一物的整理之道

被祖孫三代親情感動的時候,還可以學點整理妙招,這也是一種小趣味了。

劇作,可是用各種形式來推廣整理法則,除了麻子的強行灌輸,還穿插貓咪動畫,朋友的對話……

讓家空無一物,和舊物來個了斷,跟著日劇學“斷舍離”

讓家空無一物,和舊物來個了斷,跟著日劇學“斷舍離”

行之有效的整理法則:

1、“推進式”代替法

把喜歡的留作他用,而把沒那麼喜歡的東西扔掉。例如,把不扔掉的一個盤子當做寵物用的,而把至今使用的寵物飯碗扔掉。

讓家空無一物,和舊物來個了斷,跟著日劇學“斷舍離”

2、同色等間距分隔佈局法

依照物品的顏色分別按照相同間距分開放置,這樣會非常整潔。分成三種顏色的話,更加有助於分類,有圖案和花紋的東西會造成視覺上的雜亂,儘量不要有。

讓家空無一物,和舊物來個了斷,跟著日劇學“斷舍離”

3、一物兩用的重複使用法

比如收納盒不僅僅用於收納,選擇收納盒時候,試著去選擇也具有其他用途的收納盒,放個墊子變成椅子,能有效節省空間。

讓家空無一物,和舊物來個了斷,跟著日劇學“斷舍離”

4、限定遠距離法

把雞肋物品藏起來一段時間不去理會,通過這樣可以測量出對物品的需求度,如果在此期間,一次也沒有想到那個東西,就可以判定它的需求量很低,可以扔掉。

5、物品所在地確定法

給每個物品規定好場所,用完以後,物歸原位,可以防止再次變亂。

讓家空無一物,和舊物來個了斷,跟著日劇學“斷舍離”

6、通過不扔東西,來不增加新東西

就算是要扔掉的東西,重新好好保養,可能又會恢復對它的喜愛。

讓家空無一物,和舊物來個了斷,跟著日劇學“斷舍離”

重要的東西不能過分珍惜,必須好好使用,禁止惜物如命。

空無一物看似簡單,其實很難,如果贊同“斷舍離”的生活方式,我們就一塊努力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