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客戶不理你?學會這個營銷技巧,想不成交都難

大家好,我是放羊哥,在互聯網時代,與群眾互動的營銷方式,已經逐漸成為一種常態。互動營銷指的是企業與消費者在互動中,實現品牌傳播或營銷轉化的過程。互動營銷成功的關鍵是傳播內容,傳播內容有巨大的傳播能力,並且能夠激發群眾的情緒共鳴,是聯繫企業與群眾的關鍵。因此,企業想要開展互動營銷,策劃好傳播內容,至關重要。


一、什麼是互動營銷:

所謂的互動,就是雙方互相的動起來。在互動營銷中。互動的雙方一方是消費者,一方是企業。只有抓住共同利益點,找到巧妙的溝通時機和方法才能將雙方緊密的結合起來。互動營銷尤其強調,雙方都採取一種共同的行為,達到互助推廣、營銷的效果。


二、什麼樣的內容更適合傳播:

在如今的網絡環境下,誕生了很多另樣的趣味內容,企業通過利用這些趣味載體,以求達到營銷目的的行為,屢見不鮮。

傳播內容因群眾而異,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所以瞭解群眾的喜好非常重要。身處互聯網時代,企業要怎樣知曉並獲取群眾的喜好信息呢?

最開始企業想要獲取群眾喜好,大多數都是通過抽樣調查,進行數據調研,但是都會花費巨大的時間成本和金錢成本。關鍵在於這種調研所得的數據,是否真實,同樣需要企業考量。

但在互聯網環境下,企業通過群眾在網絡上所談論、關注的內容及在網絡上留下的一些“痕跡”,便可以準確的推導出他們具體的偏好。另外,企業通過提出一些具備引導性的內容,通過與群眾互動,獲取自己想要的信息。

這些基礎的變化,便就是互動營銷的內核。通過互動,準確的把握群眾的消費偏好,從而實現營銷轉化。


1.共性趣味內容

指的是大眾都感興趣的內容,並且都不會產生排斥心理。比如雙十一的促銷內容,折扣優惠,很容易引發大眾的情緒共鳴。再者,國慶期間的互動小遊戲,在特定的時期,群眾會產生共同的想法,企業因而進行相應的趣味活動策劃,往往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特性興趣內容

指的是具備明確群眾特性區分的內容,這些內容只對特定人群產生作用。這類內容在傳播廣度上存在一定的限制,但在傳播深度以及群眾參與性激情來看,都更佔據優勢。比如,對於事物熱量管理內容,或者小遊戲,對於健身、減肥等愛美人士,更具有衝擊力。但對於那些身材已經很完美或者已經放棄自己身材的人而言,傳播效果將會大打折扣。


3.隱秘性解惑內容

指的是揭露一些大眾所不知道的內幕性內容或者是幫助有需要的人解答疑惑性內容。這種內容的傳播特性是依託於群眾好奇心以及求知慾兩個方面。這類內容的受眾,一般觀點都會比較統一,並且大多都是抱著善意和感激的心態接受信息的。因此,這部分受眾流量資質最佳。


3.專業分享內容/<font>

指的具備強烈專業性乾貨內容,這種內容同樣是對於人群屬性劃分比較精細。在這些內容更容易直接產生價值,畢竟當下智商收費已經越來越被大家接受。因此,如果有人可以免費並且深度的分享這些內容,最起碼可以保證在一定範圍內,可以產生強烈的反饋與互動。

方法運用合理的話,很容易實現營銷的效果。比如一些線上教學課程,一般都是通過抖一些乾貨,吸引精確受眾,然後實現課程營銷的行為。這些所謂公開課中的直播互動,其實就是互動營銷中的一種常用的表現形式。上述四種內容,都屬於比較容易在當下網絡環境中傳播的。傳播內容不同也會產生不同的反響。

在此,放羊哥為大家整理了經典的互動營銷案例,希望可以給大家帶來一定的思維整理作用。


三、案例分享:刷爆朋友圈的“請給我一面國旗”

2019年,國慶節即將到來之際,很過朋友突然發現(前幾期我們的文章中也講過),自己的朋友圈被一條“請給我一面國旗”給刷屏了。隨後細心的網友發現,自己很多好友的頭像上面,都紛紛出現了一面小國旗的邊框。

簡單的一句話,卻成為了當時朋友圈絕對的主角。許多網友分別在這些原有的基礎上進行改編,紛紛將自己的願望,通過這樣的格式,放到自己的朋友圈裡,一時間朋友圈內精彩紛呈,趣味盎然。


四、案例解析:

首先,在國慶節這樣舉國歡慶的日子裡,一些帶有愛國情懷的內容,在這個特殊的日子,更具有傳播性。微信通過利用簡單的趣味小活動,極大的調動了大眾的參與興趣。在微信原有的用戶基礎上,有目的性的趣味內容傳播,效果的產生是非常迅速的。這是整個活動最開始的激發過程。

其次,在有內容傳播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許多不曾瞭解活動內容的人,便會產生好奇心理,從而自發的去了解並參與進來,畢竟參與進來幾乎不會產生成本。此時傳播裂變正式開始。

最後,通過重複性創造,順利引發了群眾“參與性”狂歡。最終相關內容所獲得的關注度以及熱度,令人側目。


五、互動營銷的關鍵其實就是在於企業與群眾互動,在於優質傳播內容的創作。通過互動營銷給大眾帶來的感受,放羊哥在這裡總結出互動營銷下的四重群眾情緒節奏。


1.溫養:溝通是所有人的需求

人是群聚動物,互動營銷絕對有效的關鍵便是基於這類天性。

溝通是所有人都需要的內容,為此筆者將企業與受眾進行信息交互的階段,稱之為“人群溫養”階段。這一階段主要是讓企業積累自己的目標人群。這一步也是為後續的營銷轉化,打下堅實的人群基礎。

企業通過一些交互窗口,讓群眾留言或評價等形式,在站內留下痕跡。隨後通過傳輸一些企業優勢信息,逐漸拉近企業與群眾間的距離。


2.裂變:優質內容是傳播的本質

溫養與裂變其實可以說是同一性質,同一階段的步驟,它們是平行展開的。優質內容是吸引群眾留下痕跡的最大依仗,否者就如無根浮萍,何以安定。

企業通過發佈一些優質的內容,一方面可以鞏固老用戶的活躍度,另一方面也是實現群眾裂變的關鍵所在。畢竟,內容再是傳播的本質。


3.引爆:具象的活動實現群眾參與性狂歡

在大多數人眼裡,互動營銷的內容其實僅表現在這一步驟。在我們所看到案例中“請給我一面國旗”中所涉及的群眾,一直都是微信原有的用戶,活動只是引爆流量活躍度而已。如果沒有一定的前期基礎,這個營銷行為,根本就不存在成功的可能性。比如我們在自己的小網站中,開展這樣相似的接龍活動,其結果可以預見。


4.習慣:將互動轉化為群眾的習慣/<font>

互動營銷的最終目的其實就是讓群眾與企業之間的互動,向習慣的方向轉變,這樣可以有效的避免用戶流失。

其實將互動轉化成習慣的企業並不是沒有,甚至可以說有很多。

比如,知乎中的問答習慣,通過知乎的品牌形象塑造,群眾已經形成了“有問題,上知乎”的解惑習慣。

新浪微博中的信息瀏覽習慣,人們習慣在微博上發佈自己的日常動態和了解當下熱點實事,並且群眾也同樣習慣了在相應話題中分享自己的看法和見解。

微信的社交習慣,群眾與家人、朋友聊天,第一時間所選的社交軟件,當屬微信。微信的實時性與便捷性,在群眾無法割捨的天性基礎上,已經成為了當下所有人生活中不可割捨的習慣。


總結:互動營銷,內容為王。只要企業能夠穩定且高效的輸出優質的內容,目標人群便會自發的聚集起來,隨後通過具象的活動,引爆“流量”,使群眾形成參與性狂歡,最終營銷轉化也就水到渠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