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外國都放棄抵抗新冠,中國該怎麼辦?

跳動脈動


現在看來,的確有些國家想要放棄抵抗,但是如果說所有國家都放棄抵抗新冠病毒,這也是不可能的。

比如說現在比較消極對待的瑞典,他們對待新冠病毒的態度很佛系,實際上就是在賭博。他們有幾個倚仗,一個是他們自身的身體素質,北歐人一個個人高馬大,十分強壯,抵抗力強,另一個可能就是新冠致死率,儘管意大利的致死率很高,但是德國的致死率很低啊。如果新冠在瑞典致死率跟德國相當,然後他們自身身體好,那他們最後就賭對了,說明他們的策略是正確的。

可是,如果瑞典佛系抗疫失敗,出現大量的確診死亡病例,瑞典政府和民眾絕對就會慌了手腳。雖然現在瑞典新冠疫情似乎不嚴重,但是突然加劇的情況未必就不會出現,到時候就有他們著急的了。就好像現在的意大利,開始的意大利對於新冠疫情是無所謂的態度,上上下下都比較消極,甚至有人為了不戴口罩而上街遊行示威。到現在,意大利疫情十分嚴重,大部分民眾也開始配合防控。

實際上從意大利的變化就可以看出歐洲人的特質,嘴上喊著自由民主,寧死不戴口罩,等到真遇到危險的時候,立馬就害怕了,畢竟自由民主都是虛的,自己的命才是最寶貴的。


所以說,歐美國家雖然應對措施不積極,但是他們肯定不會完全放棄抵抗病毒。

歐美人不願意積極防禦新冠病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歐美人自由散漫的德行,加上他們過分強調民主人權的笑話,實際上在面臨生命危險的時候,除了少數頑固分子,大部分歐美人會摒棄所謂的人權而選擇生命,因為生命健康權是人最根本的人權,這個都保障不了,其他都是胡扯。其次是歐美政府不願意花費大量的財力物力積極應對,歐美政府每筆支出都會有預算,新冠病毒顯然是意外,不在他們預算之內。最根本的一點是歐美國家不願意犧牲經濟利益來應對新冠病毒,如果採取積極應對措施,就會影響工作、上課以及各種活動,而很多人不願意犧牲這些東西。

可是呢,歐美國家拼命想要穩定的經濟最近出現了大的動盪,不論是歐股還是美股,最近跌得都是一塌糊塗。一方面是原油價格暴跌影響,另一方面就是新冠病毒的影響了。

可見,歐美國家一開始漠視病毒的做法並不能穩定經濟。病毒是真實存在的,不是說做鴕鳥把頭埋起來就會消失不見。而且由於一開始消極的應對措施,越來越多的歐美國家新增確診新冠肺炎患者激增,大有爆發之勢。到了這個時候,無論政府怎麼佛系,都無法減少民眾的恐慌,這時候對經濟的傷害更大。

歐美政府拼命想穩定的經濟已經不可避免的出現衰退跡象,他們也就逐漸醒悟過來,必須積極應對病毒,方可獲得希望。比如最典型的是英國,英國政府一開始是打算讓國民獲得群體免疫來抵禦病毒,群體免疫說得好聽,實際上就是不管不顧放任自流,以犧牲百萬民眾的代價來獲得對病毒的免疫,最後結果還不一定成功。後來英國衛生大臣又跑出來說,群體免疫只是個概念,並不是英國政府的措施,英國仍然會參與到抵禦病毒的行動中來。還有丹麥,丹麥首相一開始叫囂不戴口罩是他們自由,現在已經開始封鎖邊境了。


從這也看得出來,無論那些國家嘴上說的多麼不在乎,真到了危急時刻,他們都不可能完全不管不顧,除非他們真的不想讓這個國家繼續存在下去了。所以我們大可不必擔心其他國家會徹底放棄抵抗病毒,他們嘴上說著無所謂,內心慫著呢。

當然了,要想讓所有國家跟我們一樣積極應對,那也是不現實的。我們現在要做好的就是嚴防邊境,做好安檢隔離工作。最近爆出一些現象,讓人心寒,有個別從外國返回的人員,不配合隔離,反而挑三揀四,傲慢無禮,這樣的行為實際上已經觸犯法律了,完全可以依法拘留或者遣返。奉勸那些要回國的,回來沒關係,該怎麼隔離就怎麼隔離,主動配合,如果覺得不舒服,大可不必回來。


一覽眾河小


對於甚至比這種假設更危險的局面,我們中國的老祖宗也都考慮到了,辦法就是“威武不能屈”,就是“知其不可而為之”。

其實,現在歐洲已經出現了這種情況,極富裕的瑞典基本投降,英國也差不多放任自流。老實說,歐洲很多平日裡頻頻喜歡對我們頤指氣使的國家政府已經束手無策,或者嚇破膽了。

但中國不會,我們的文化從來也不容許這樣,也沒有什麼能打到壓垮我們這個民族。所以即便在歷史上我們這個民族最困難最危險的時期,也總不斷有人挺身而出向死求生。

現在依然如此。所以,如果國外出現了這種危險局面,我們的辦法仍就兩點:一不怕,紮緊籬笆嚴防境外疫情再次輸入;二硬抗,穩定國內情緒,抗疫與抓緊生產兩手同時抓,為中國抗疫和世界抗疫做好儘可能充分的物資準備,咬牙苦熬直到最後勝利。



就是那條河


如果外國都放棄抵抗新冠肺炎病毒,那中國只有守好國門,拒病毒於國門之外。偶有傳染就個個消滅。對外國的援助只能停止,任由發展,自生自滅。同時加強疫苗研究,一旦成功,全國人民進行疫苗注射,那時候就不怕外國對我傳染。當然,我們的疫苗只能用於我們中國人自己了。誰叫他們都堅持不抵抗政策呢


多彩生活123


國外的累積確診人數為89000多人,馬上就要到了九萬多人了,這已經超過國內。而且現在還不是疫情的後期而是各個國家處在疫情上升的期間。如此嚴峻的形勢下,還有一部分國家選擇消極的對抗用所謂群體免疫的辦法來應對這場病毒,有些國家雖然也積極應對,但是卻沒有足夠的能力不得不尋求援助。但是我相信不會是所有的國家都放棄抵抗,因為總有那麼幾個國家,人家是很有血性的民族,至於說如果真的發生這種情況怎麼辦?我認為主要是以下措施。


首先當然是嚴格防控境外輸入的病例,他們很有可能是想獲得優越的醫療資源才採取這種措施,但是在必要的情況下,一定要對他們進行嚴格的篩查和檢測。其次就是我們會在一段時間以後迎來防護物資產能上的大量提高,這個時候我們不僅可以滿足自身的需要,而且還可以向世界各國提供幫助,中華民族向來都是愛好和平主張同舟共濟一起面臨人類生存困難的,所以我相信到時候肯定會在力所能及的幫助之下向個國家提供幫助。



但是有外界的幫助也只是暫時的,關鍵還是要靠自身來應對。如果選擇與病毒妥協那麼即便是全力的支援你,你也難以戰勝這次的困難,我相信像意大利伊朗這樣的國家,他們不認輸不服輸,願意用最大的努力來去贏得勝利,這是值得尊重的。反觀有一些國家不僅在數字上做文章,而且還指責其他國家的做法不得不讓人感到很寒心,此前所謂的歐洲團結也只是表現而已。如塞爾維亞總統說的那只是寫在紙上的童話,他們現在要想尋求幫助也只能面向東方了。以上僅是我的個人拙見,有不對的地方還懇請您批評指正!


迷彩營地


這個可以完全放心,全世界的外國是不可能放棄抵抗的!更不用擔心我們怎麼辦!原因如下!





第一,我國是第一個重視新冠疫情控制和救治的國家,(目前新冠的源頭還沒有定論,而美國的可疑性正在持續上升),並且已經取得了經過檢驗且行之有效的防控救治措施,目前也在向全世界各國無私的分享心得和經驗!



第二,我國的防控救治方案,在一些友好國家也已經證明了效果顯著!韓國、伊朗和意大利都已經開始取得顯著成果,試問若不政客腦子秀逗,誰會放任疫情發展呢?所謂的一些準備讓全民感染獲得抗體的國家,最後都不的不在國內輿論和疫情的壓力下,學習我們的防控救治方案。



第三,一些西方國家在國內疫情爆發初期,怠慢輕視疫情的發展,而隨後疫情的爆發,也將他們最初的傲慢和自以為是徹底扭轉,曾經海外疫情最嚴重的韓國,如今確診人數已經被多個國家超越,而且可以確在定未來數天,還會有更多的國家在新冠確診人數上超越韓國,有潛力的是:德、法、西班牙、英國和美國,甚至歐洲的一些彈丸小國,這種鮮明的對比,會更加體現中國應對疫情的方案是目前最合理、科學和高效的方案,更會讓其它疫情還沒有爆發的國家提前準備學習應對。



第四,目前我國疫情已經進入收尾階段,防控治療新冠病毒方案也是最權威的,而且相應的防控物資裝備,也已經大幅度的增加產能,已經可以滿足國內需求,已經有精力關注曾經在我國疫情爆發初期積極援助我國的國家的疫情,我們也不會讓我們的朋友陷入絕望和無助,目前已經向爆發疫情的國家支援了大量的防控物資,更是向一些重疫區派出了經驗豐富的醫療團隊,諸如:向意大利、伊朗和伊拉克等國,未來還有可能會向更多的國家提供援助和醫療團隊支持!



如此情況下,新冠疫情肯定會被人類徹底戰勝,而一些頑固的國家採用全面依然產生抗體的愚蠢方法,只會讓他們成為國際社會的孤島。


涇水書生


放棄抵抗的只有英國和瑞典,歐美國家已經開始關閉邊境,減少人員流動,加大抗擊疫情的力度,如果各國抗擊新冠肺炎失敗,我們除了出口醫療用品,積極幫助各國,唯一能做的只有關閉國門。


瑞典和英國宣佈不對輕症和疑似患者進行核酸檢測,採取了最消極的方式對待新冠肺炎,而英國首相則提出“群體免疫”計劃,讓60%的英國人感染新冠肺炎,通過自身免疫力獲得抗體。英國和瑞典疫情將很快出現爆發式增長,雖然瑞典和英國地廣人稀,但是疫情嚴重到一定程度之後,患者會跑到農村避禍,順便把農村居民也感染。

英國和瑞典放棄抵抗,意大利、德國、法國、西班牙,甚至美國都沒有,而且各國正在加強抗擊疫情的力度,意大利採取了越來越嚴厲的封城隔離措施,意大利人也意識到了新冠肺炎的危害,選擇居家隔離,很少再出門逛街和聚會,即使上街也會戴口罩,回家勤洗手。



各國雖然採取更加有效的控制措施,但是拐點仍然遙遙無期,意大利新增確診患者持續升高,新增患者從前天的2500多人增加到昨天的3500人,包括意大利在內的歐美國家面臨醫療物資短缺的困境,意大利嚴重缺乏口罩、護目鏡、防護服等幾乎所有醫療物資,導致12%的醫護人員被感染,形勢已經十分嚴峻了,意大利的醫療體系隨時有崩潰的危險。

如果各國抗擊新冠肺炎失敗,疫情全面爆發,我國唯一能做的只有充分發揮世界工廠的作用,竭盡全力生產醫療物資,向全世界供應,為了我國的安全,必須要關閉邊境,實行更加嚴格的控制措施,防止疫情從外國流入我國。昨天我國新增確診患者16人,海外流入患者12人,累計流入123人,如何防範新冠肺炎患者入境成為抗擊疫情的關鍵。


視野新觀


多慮了,這種假設不存在!世界不會在新冠病毒面前投降,只不過不同的國家情況不同,治理能力和水平不同,付出的代價不同,隨著疫情世界大流行,所有國家都會千方百計抵抗疫情,相信人類的智慧比病毒強,但要共同努力, 任何國家都不會獨善其身,一個國家短時間封國可以,長時間不行,最終要整個世界行動起來,集中人類智慧,共同應對!





文可之


中國自疫情爆發以來,已經超過兩個月的時間,在著兩個月的時間裡在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國的疫情已經基本上得到了控制,因此現在留給我們的問題已經不是我們國內了,而是國際社會對疫情的處理。

如果說國際社會上無力控制疫情,甚至是像瑞典這個國家一樣直接放棄去控制疫情,那麼在這裡我想說的是,中國只要認真的做好我們自己的本職工作,儘量減少外出就可以。

當然我們國家也可以適當的展現一下大國風度,積極給予國際社會幫助。

但是我認為這是建立在他們還沒有放棄抵抗病毒的情況下,因此如果連他們自己國家的都放棄抵抗了,那麼我們國家的救援行動就沒有任何意義了,難道我們還要舔著個臉求著送物資出去嗎?

當然不可能。


所以我認為如果國際上普遍都是秉持著一種消極放任的態度的話,我認為我們國家在疫情問題上市不會存在太大的影響的,但是在經濟方面肯定會受到疫情的影響,所以經濟方面肯定會過得不好。

當然起碼咱們的生命健康起碼是有保證的,所以這一點無需擔心,頂多就是承受一些經濟上的損失。


這個歷史很正


現在全世界190多個國家有152個有了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可以說世界範圍內爆發新冠肺炎疫情的風險很大,而世界衛生組織說這種疾病很有可能會成為大流行的疾病。現在歐洲地區和美國的情況都不樂觀,最嚴重的地區是歐洲的意大利,確診病例超過25,000人,歐洲的整體局勢已經比我國當時的局勢蔓延的還要快。所以一些歐洲的小國家都直接放棄了抵抗。

比如說比較發達的瑞士和瑞典,基本上採取4不原則,就是不檢測也不收治,還不隔離,這種情況是非常危險的,會讓全世界的防疫形式出現黑洞。因為一旦人們不知道確切數量的話這個國家的風險隱患很大,因為這種病毒具有反覆傳染的特性,比如說德國已經取得了防疫的勝利,那麼瑞典的人又到德國又造成了傳來,這樣這個疾病就永遠停不下來。

而英國也採取了比較鴕鳥式的防疫策略,提出了所謂的群體免疫法,但是昨天英國衛生部又改變了態度,希望民眾向不列顛空戰時期一樣堅強。那麼我們國家現在主要的任務就是防止境外輸入型病例,但是要保證經濟的發展,在機場和口岸進行檢測,一方面是要進行體溫檢測,另一方面還要進行核酸檢測。還有就是我國的醫療資源是有限的,對於那些來外國治病的人要按規定收取費用,如果檢查出來是故意隱瞞的還要採取強力措施。防止境外輸入型病例增多。

最關鍵的是依靠世界衛生組織,全世界各國之間進行協同合作,當然也可以像美國那樣直接切斷和那些不抵抗國家的往來,美國就直接禁止歐洲國家的人到美國旅行,而我國目前沒有推出這樣的政策,但是如果有外國人到我國肯定會按照一定區域的活動進行限制,同時進行多種檢測,總的來說,我國的策略就是科學防疫,精準施策。


江淮聖手


如果國外都放棄抵抗新冠,我們應該怎麼辦?

這是一個嚴肅的問題。

不要問有沒有這種可能,這件事正在發生。

英國和瑞典已經宣佈對新冠肺炎投降。相對而言,瑞典還比較愛面子,說自己不在檢測不再防控,而英國則是提出了"群體免疫"的奇談怪論。英國曾經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超級大國。英國這樣做了,英語世界就會這樣做,英語世界這樣做,就會帶動法語世界、西班牙語世界競相效仿。

到時候,只有東亞還在堅持嚴防嚴控、應收盡收,確實是比較難受的一件事。

如果真的那樣,難受的絕不是隻有我們一個國家,而且我們絕對是最不難受的一個。

將來英語世界、法語世界和西班牙語世界都被病毒籠罩,他們一定期望出現一個嚴防嚴控的地方作為自己的避難所。毫無疑問,東亞有可能成為最安全的地方。

但是,我們不可能讓他們進來,我們可以試圖改變自己,讓病毒不進來。

具體來說,我們可以這樣做:

1,堅決支援那些與我國有長期友好關係的國家。

所謂支援,就是幫助這些已經放棄治療的國家,建立更大規模更有效果的醫療設施和停屍房。需要醫療設施,我們可以開足馬力生產,需要裹屍布,我們也可以開足馬力生產。出口物資方面,我們明碼標價童叟無欺,絕不附加其他條件,也不乘機加價銷售,獲取高額利潤。

放棄治療的國家,想活著的人還是大多數,能救一條命還是應該就一條命。但是,生命自有其價值,能買得起中國貨的、願意買中國貨的,可以活著。其他人,愛莫能助。

2,能回來的可以回來,但,必須守規矩,有良心。

放棄治療的國家,有不少我國的友好人士和華人華僑。這些人,我們建議還是居家隔離,建議使用無接觸配送的方式訂購食物和其他生活必需品。如果真的有條件回來,建議眾籌包機,拒絕所謂的公共航班。這些人一旦回來,都要到大型體育場之類的隔離點集中隔離。

從外國進來的人,可以交給海關和公安共同管理,一旦發現不規矩行為,一律逐出國門,並且列入黑名單。我們不允許外國人欺騙方式進入國門,故意放毒。

3,堅決守護國門,避免疫情倒灌。

有朋友想問了,別人回來不過是躲避疫情,求生欲驅使罷了。這麼想,有些太天真了。現在的網絡社會,在哪裡都能實現自我隔離,在哪裡都能實現防疫,為什麼一定要回來?所以,某種程度上說,漂洋過海回國,追求的不是躲避疫情,而是躲避隔離。

在英國被病毒隔離,和在我們家被居委會大媽隔離,有本質區別嗎?沒有!

4,守護好外貿安全,保障進出口通暢。

我國經濟必須儘快走上正軌,尤其是製造業。如果真的到了東亞之外全部放棄治療,也許會成為我國製造業彎道超車的好機會。我國除了生產口罩、消毒水、防護服等醫療產品,還可以乘機擴大產業鏈覆蓋程度,光刻機、芯片等產業可以引進人才、引進技術,快速實現國產化。

保障製造業,除了要我國市場發力,國際市場也不能放棄,我們的製造業產品,安全輸送到世界各國,同時,我國需要的進口商品,也要安全進入國門。

如果真的到了那一步,我們最應該學的恐怕是以色列。

以色列在海關上有檢疫、反恐多道障礙,阻止了生物入侵,也阻止了病毒入侵,還阻擋了恐怖分子進入以色列。事實證明,嚴格的邊防檢疫,並不會傷害一國經濟,只會為該國經濟保駕護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