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自閉症干預課程,這40個名詞必須熟記於心

學習自閉症干預課程,這40個名詞必須熟記於心

這個不能出門的長假期,是不是成了家長們學習充電的最佳時機?

專業書籍、線上講座、直播課、家長通識課……每個能學習的渠道都不會放過。可是有些家長卻一邊學習一邊抱怨:

“專業名詞太多,看完總是理解不了,大大影響了學習進度”

“為什麼PPT上用的全是英文縮寫,那些看起來就像天書”

“前一秒去查了專業名詞,遇到下一個又忘了,這該死的記憶力”

……

瞭解到家長們的心聲後,我們今天為大家總結了一份常用的專業名詞,幫助大家能更快看懂專業內容,不用再受左手查詢,右手聽課的困擾啦。

1

ASD:孤獨症譜系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是根據典型孤獨症的核心症狀進行擴展定義的廣泛意義上的孤獨症,既包括了典型孤獨症,也包括了不典型孤獨症,又包括了阿斯伯格綜合症、孤獨症邊緣、孤獨症疑似等症狀。

2

NT:非自閉症的人(Neurotypical,一般精神狀態的人)會從他人的舉止和氣氛蒐集許多的情報,領會對方的感情和認知狀態。

3

ADHD: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特發於兒童學前時期,活動量多是明顯症狀。注意缺陷障礙是多動、注意力不集中、參與事件能力差,伴認知障礙和學習困難,智力基本正常等表現的一組綜合徵。

4

AS:(Aspergers′syndrome)阿斯伯格症和自閉症在診斷上同屬於“泛自閉症障礙症候群”(ASD),一般認為阿斯伯格症的患者在智力上往往比自閉症的患者要高。阿斯伯格症患者往往在社交方面存在顯著障礙,具有語言能力但異於常人、表達冗長,興趣狹窄,運動能力較差。

5

ABA:(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是應用行為分析法的縮寫,也被稱為行為訓練法,是一種常被用來對有發育障礙的兒童,進行早期行為干預與訓練的操作性方法體系。

6

認證行為分析師:是從事應用行為分析的專業人員,由國際行為分析師認證委員會( Behavior Analyst Certification Board,BACB)統一認證。行為分析師分為三個等級,即委員會認證副行為分析師( Board Certified Associate Behavior Analyst, 簡稱BCaBA)、委員會認證行為分析師 (Board Certified Behavior Analyst,簡稱BCBA)和委員會認證行為分析師博士級(Board Certified Behavior Analyst-Doctoral,簡稱BCBA-D)。

7

DTT:回合試驗教學(Discrete Trial Teaching)也稱離散式試驗教學,分離式試驗教學,離散單元教學等等。在訓練中,把每個孩子的訓練課題( 任務)分解成最小,把最簡單的元素呈現給孩子,一個步驟一個步驟地教,每個步驟都通過一定的輔助,反覆幾個回合,循序漸進,逐步完成。

8

自然情景教學:(Natural Teaching Strategies)以學生的動機為出發點,以學生感興趣的內容為主,穿插練習學生舊的學習經驗,通過示範、等待、引導和自然增強進行教學,並特別培養學生對自然情境中多種線索的反應。

9

PRT:關鍵技能訓練法( Pivotal Response Treatment)。確認了一套兒童賴以發展的關鍵性技能,並認為自閉症兒童在掌握這些技能後能夠自然而然地帶動其他具體行為的改善;PRT總結出在自然環境中應用ABA原則的各種方法,使得對自閉症的ABA干預從傳統的在小房間裡的一對一形式發展到在各種日常環境中和遊戲活動中自然實行的形式。

10

ESDM:( Early Start Denver Mode)早期介入丹佛模式又稱丹佛早期干預模式 。是一種針對年齡在12 - 48個月大孤獨症兒童的早期綜合性行為干預方法。早期介入丹佛模式的治療原則建立在丹佛模式(DM)、核心反應訓練(關鍵技能訓練PRT)和應用行為分析(ABA)的理論基礎上,方法上融合了以人際關係為中心的發展模式和應用行為分析的教學實踐。

11

RDI:人際關係發展干預(Relationship Development Intervention)以人際關係能力發展為核心的孤獨症干預方法,是依據一般兒童學習建立情感關係能力的方式發展而來。RDI治療孤獨症的基本過程就是,首先通過“人際關係發展評估”以確定孩子當前的發展階段及主要障礙,然後創造環境讓孩子學習新動機及技巧。

12

結構化教學:(TEACCH)在組織環境信息方面,使用視覺策略能使自閉症兒童的生活更有組織和更有安全感,結構化教學法就是運用視覺提示的設計,有組織、有系統地安排教學環境、材料及程序,讓孩子從中學習。

13

IEP:(individual education program縮寫)個別化教育計劃,為有特殊需要的學生制訂的滿足其個別化能力和發展需求的書面文件,包括現狀陳述、評估情況、安置形式和長短期目標以及家庭支持等部分。

14 ABC:指代行為的 ABC。指代行為的 ABC。

A=Antecedent 前因:發生在行為之前的(一個刺激或環境條件後馬上出現了行為)

B=Behavior 行為

C=Consequence 後果:發生在行為之後的(行為之後立即出現的一個刺激或是環境條件)

ABC可以概括問題行為相關事件的順序。行為都有其功能,發生在行為之前的刺激事件以及之後的結果都會對之後的行為發生概率產生影響,因此對於孩子的問題行為進行干預的第一步就是了解孩子的 ABC。

15

動機(MO):是一個過程,可以增加或減少物品的效力,這種效力會影響學生配合教學的行為。動機操作可以讓物品的的價值變高效力變強或價值變低效力變弱。

16

區辨刺激(SD):簡單來講就是指令,教學者提出或設計的讓學生做出某種語言行為操作的要求或情境。

17

反應(R):在給區辨刺激/指令之後,學生出現的行為,有正確反應、錯誤反應和無反應三種情況。

18

結果(SR):針對學生在指令後的行為/反應,環境(包括教學者)所給予的行為/反應,包括立即給予食物、玩具,立即進行錯誤糾正程序等。

19

強化物(SR+):

學生的行為/反應發生後,環境(包括教學者)所給予的刺激物(如食物、玩具等)會增加學生該行為的未來發生率,這個刺激物就稱為強化物。

20

輔助(P):教學者或助教為幫助學生實現正確反應而出現的行為及或環境設計,一般與指令同時給予或在指令之後3秒內給予。輔助按照程度從強到弱的順序可以分為:全部肢體輔助、部分肢體輔助、示範輔助、手勢輔助、口語輔助、視覺輔助和位置輔助。

21

提要求教學(Mand):學生使用任何形式的手語、圖片、手勢和口語要求特定的物品,提要求是語言行為能力中的基礎能力。

22

密集教學(IT):基本的教學形式,在密集教學時段內,會穿插進行各種語言行為能力的教學,如仿說、模仿、視知覺/配對、聽者反應、對話等。

23

仿說(Echoic):學生將聽到的語言刺激複誦出來。

24

模仿(Imitation):學生做出和教學者一樣的動作。

25

視知覺/配對(VP-MTS):學生將一樣或相似或相關聯的物品放到一起。

26

聽者反應(LR):學生依據教學者的指令做動作或找/指出教學者指定的物品。

27

命名(Tact):學生使用口語、手語、圖片或手勢等來“說出”一個名詞或短語,這個名詞或短語是為了說明環境中學生所看/聽/聞/嘗/感覺到(刺激)物品或活動。

28

複雜聽者辨識(LRFFC):

學生依據教學者指令中涉及到的物品的功能、特徵、種類做聽者反應。

29

對話(IV):學生能依據教學者的語言刺激,說出一個與該語言相關但不相同的語言。

30

語言行為里程碑評估和安置程序(VB-MAPP):是基於斯金納的語言行為分析的現代通用評估,VB-MAPP包含170個能力里程碑,里程碑均衡地貫穿於三個發展階段,並歸屬於16個不同的有效語言及相關能力領域;程序還包括有一個評估24個阻礙獲得語言和學習的障礙分析;同時程序還包括一個轉銜評估,評估影響轉銜成功的18項能力領域。所有評估數據能幫助構建一個更高效的語言介入計劃和程序。

31

正強化:當一個行為發生時給予一個刺激,這樣未來相似行為發生的可能性會提高。

32

負強化:當一個行為發生時移走一個刺激,這樣未來相似行為發生的可能性會提高。

33

正懲罰:當一個行為發生時給予一個刺激,這樣未來相似行為發生的可能性會降低。

34

負懲罰:當一個行為發生時移走一個刺激,這樣未來相似行為發生的可能性會降低。

35

泛化(generalization):學生先前學到的知識或技能出現在不同的情境中,該情境與先前學到技能的情境是不同的,或知識和技能發揮的途徑是不同的。

36

代幣制(token economy/system):一種教學和行為管理系統,學生因表現出某一具體行為而因此獲取代幣(如:星星、點數、籌碼)。學生積攢代幣至已經規定好的數量,換取一系列獎品中的某項活動或物品(如貼紙、當日的班長等)。

37

冷試探(CP):在未經教學的情境下,在當天(當日教學時段)對學生的某項技能進行首次試探,不論學生反應如何,均不給予輔助與結果。

38

家長培訓會(MPT):為提高家長在家的教學技能,保持與學校一致,同時做好學生能力的泛化,定期舉行的專題性或個別化的家長教學能力培訓。

39

零錯誤教學(errorless learning):在教學中妥善安排各項事宜,確保成功的最大化,從已知領域向最密切相關的未知領域拓展等,如果犯錯,馬上提供額外輔助,直到做出正確回應,然後立即強化。

40

檢核會(MPC):為檢核IEP目標及家庭教學結果的專門會議。

———— 推/薦/閱/讀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