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明知三分天下,為何要選擇啥也沒有的劉備?

會奔跑的金絲魚


建安十二年,諸葛亮出山正式登上了三國的歷史舞臺,後來的他如何竭盡忠誠去輔佐劉備的故事相信大家也是耳熟能詳了,這裡我們要探討的是為什麼當時有那麼多的選擇的情況下,諸葛亮選擇了輔佐劉備。

諸葛亮是什麼樣一個人

  1. 毫無疑問諸葛亮是一個能力出眾的人,即使《三國演義》中對諸葛亮的能力有所誇大,但是他傑出的外交能力和後來的平治天下就是他能力出眾的表現。

  2. 諸葛亮是一個志向遠大的人。這點《三國志·諸葛亮傳》中就寫了“每自比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能看出諸葛亮是一個志向遠大希望能夠出將入相的人,以拯救天下蒼生為己任的無雙國士。

基於上面兩點對諸葛亮為人的分析可以看出,諸葛亮是一個既有能力又有抱負的有志青年,那麼他一旦要選擇出山輔佐別人,一定是要給自己選擇一個合適的明主的。

諸葛亮當時有哪些可選的人

  1. 從方便角度來說,最方便的是劉表,首先諸葛亮人在荊州,其次諸葛亮的岳父和劉表是“連襟”。

  2. 從實力角度來說,無疑是曹操,曹操統一了北方且挾天子以令諸侯實力雄厚。

  3. 從親情角度當然也包含一定實力角度來說,可以選擇東吳,江東孫權繼承父兄基業實力不俗,且諸葛亮的兄長諸葛瑾就在東吳效力。

  4. 顛沛流離無用武之地的英雄劉備。

為什麼最終選擇了劉備

  1. 首先我們可以看出諸葛亮是一個有著雄偉抱負的有志青年,那麼他出來輔佐的人首先得是一個能成大事的人吧,因此劉表就直接被淘汰了。

  2. 為什麼沒有選擇曹操,因為曹操實力又過於強了,手下文臣武將人才濟濟,而且曹操自己本身就是一個一等一的人才,諸葛亮去了很有可能沒法脫穎而出,諸葛亮志比天高,是立志要做管仲樂毅這樣的人的,那麼曹操那邊其實就很難提供這樣的機會。再者說,諸葛亮的政治口號和理想就是匡扶漢室,曹操畢竟在當時普遍被認為“託名漢相,實為汗賊”因此與諸葛亮的政治理想也是有所偏差的。

  3. 為什麼沒有選擇孫權,上面也都分析過了諸葛亮是一個志比天高的人,是要做管仲樂毅這樣的人的,既然要出山輔佐他人,就一定是要被重用最好是被專用。東吳有多少其他人才暫且不論,就文武方面各有一位重量級人物,文有張昭武有周瑜,這兩位都是和孫氏家族關係密切舉足輕重的人,諸葛亮去了別的說這兩個人的地位肯定是比不上的,因此發揮空間太小,所以也沒有選擇孫權。

  4. 那麼就只剩下劉備了,但是劉備又恰恰具備了諸葛亮所要求的條件,首先劉備是英雄人物,有英雄之志也有英雄之氣,只是暫時沒有英雄之地,所以實力上相對薄弱,其次是劉備求賢若渴,手下有關羽張飛趙雲等萬人敵的武將卻沒有像樣的謀士,因此諸葛亮去了必定會被重用而且是被專用,有著廣大的發揮空間可以一展他的經天緯地之才,第三劉備多少算一個漢室宗親,也算是合了諸葛亮匡扶漢室的理想。


識海泛舟


原因有三點:

第一,曹操和孫權兵多將廣,謀士雲集,諸葛亮去了他們兩家不一定會受重視。

第二,曹操和孫權雖然勢力龐大,但終究只是地方勢力。劉備雖然勢微,但頂的卻是劉皇叔的頭銜。輔佐劉備就是輔佐漢室,而輔佐那兩家等於叛臣,這是名分問題。

第三,劉備三顧茅廬,以賢為師,是真正的王者之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