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不過,北方農村麥苗的灌溉怎麼辦?

元氏一郎


我的家在渭北山區,地裡的莊稼以小麥油菜為主,但沒有灌溉條件,屬靠天吃飯。

家鄉農業生產的瓶頸是乾旱,多年因為嚴坐乾旱,莊稼難以豐收。特別是近幾年由於氣溫變暖,二三月間雨水更是稀少。

在多年的農耕文化中,家鄉人民根據鄉情旱情,創造了許多土地保墒獲高產的辦法。

具體就是冬前耱耙碾壓麥田油菜田和春季耱鋤麥田油菜田。這些辦法的使用,極大保護了土地的墒情,使小麥儘可能豐產高產。

其次還有的辦法是選擇良種。對小麥油菜品種的選擇,儘量選擇抗旱耐旱品種。

還有人為了保墒防凍,冬季給油菜田上覆蓋一層黃土。

今年雖說有疫情,但鄉親們農活沒有停下,和往年一樣,該幹啥照樣幹啥,仍日出而出,日落而歸,把太陽從東山背到西山,真是人勤春早,小麥油菜目前長勢基本良好。


關中鄉土文學樵夫


本著一個北方農村人,我來介紹一下,雖然現在疫情沒過去,但是年前下了幾場雪和雨,前兩天又下了雨,基本來說小麥不需要灌溉,不管是今年也好,往年也罷,在我的印象中,大部分都是看天吃飯,沒有說澆麥子的,不過也有,到幾率很少,十年當中有兩年澆小麥就不錯了,小麥也不怕乾旱


農村大胖子1


您好,首先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現在都快3月份了,要是隔以前農民該出去打工的出去打工,該開始耕作的開始耕作,但是今年受到新型肺炎的影響,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村莊都處於封閉狀態。農村也都封村了,不僅對農民出行受到影響,而且對農民耕作也受到了影響。那麼小麥到了該澆清水的時候了該怎麼辦呢?

相信大多數村民都著急,農民耕作受影響。這幾天氣溫回升的特別快,感覺麥田裡的麥苗比冬天時綠了很多,按照往年的習慣來說,應該到澆反清水的時候了,也要追施返青肥,但是今年很多村子都已經封村,城市已經封路,現在的話像農藥化肥等這些農資也運不進來,如何你家早把化肥、農藥準備好了的話,就和村裡商量一下,畢竟在農村人員流動少,疫情傳播應該不那麼嚴重吧,誰也不想看到小麥受損失不是,如果實在都沒準備,那也只能等到疫情過去以後再澆水、追肥了。

以上都是我自己的建議,還是要聽國家的話,將疫情放在第一位,保護好自己,不給國家添麻煩,在生命面前,其他都是次要的,你們說是不是呢!





俺們一家人


老家魯西北這裡,這個問題不需要擔憂,主要原因有兩方面,第一是目前小麥返青水還真不著急澆,第二縱使有乾旱地塊,需要澆水的,屬於必要的農活,做好防護設施是可以乾的。

返青水不著急澆

對於北方冬小麥而言,春節過後的返青水不著急澆,因為澆水太早了,地溫提升慢,反而不利於小麥返青。按理說,要在低溫穩定在5攝氏度時再澆是可以的。

再說我老家這邊,一般小麥收割之前儘量控制在澆一遍水,因為第二遍水麥黃水需要看天氣,有時候澆了小麥容易倒還不如不澆,春季裡這次返青水,能晚點兒澆儘量晚些。

冬小麥種植後,年前大部分地塊都會澆凍水的,為了避免冬季乾旱,這不年前下了一次雪,年後又下了一次雪,雨水充足的,小麥還能等一陣兒呢,不著急!

農活是可以乾的

疫情期間,村裡管控的還是挺嚴格的,不允許親戚間隨意走動,不允許集中大街上去曬太陽聊天,不允許扎堆打撲克。出門戴口罩,儲存記錄時間,不要出去太久了。

儘管如此,必要的農活還是允許乾的,村支書也在大喇叭上吆喝著,地裡的活是可以乾的,畢竟節氣不等人,農活不能耽擱。

再者農村田野空曠,空氣清新,給小麥澆個水也不會聚堆兒,按上電機,輪到誰家誰去撒化肥就是了。這種情況下,帶好口罩,做好防護設施應該是沒問題的。

最近幾天,新增病例人數逐步下降,這是好消息,相信過一段時間,就會控制得很好了,北方麥苗的澆灌,不會耽擱的!

歡迎關注“漫行草木間”,喜歡記得轉發。草木心,鄉間味,細細品,漫漫行。

漫行草木間





豫動鈞天


1、在疫情發生初期一月底二月初,北方大部分地區天氣並不乾燥,而且年前發生了一次大範圍的雨雪天氣,持續的大概有兩到三天,對於土壤的保溼來說非常關鍵。而且這次雨雪天氣,量大範圍廣, 對於緩解冬小麥的旱情最起碼能持續二十天以上。

2、下表僅簡單列舉安徽、河南部分時段天氣預報,從表中可以看出三月份之前麥田基本不會出現大面積的乾旱。只需要在此期間注意正常的田間管理即可,如打鋤草劑。

3、現在部分省份對於疫情應急響應已經從一級降為二級響應,雖然沒有大面積解封,但人員流動已經有所鬆動,務工人員部分已經外出。對於冬小麥旱情嚴重的地區完全可以進行自主抗旱,因為是到人員稀少的田間作業,風險幾乎為零,不接觸外來人員,就不會有聚集以及交叉感染的風險。不過每年春天雨水都不會少,不是特別乾旱的情況儘量不要自己外出抗旱,畢竟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嘛!

最後多多留意天氣實時變化,多多關注疫情發展態勢。


皖北小朱走山西


疫情期間,村裡管控的還是挺嚴格的,不允許親戚間隨意走動,不允許集中大街上去曬太陽聊天,不允許扎堆打撲克。出門戴口罩,儲存記錄時間,不要出去太久了。

儘管如此,必要的農活還是允許乾的,村支書也在大喇叭上吆喝著,地裡的活是可以乾的,畢竟節氣不等人,農活不能耽擱。

再者農村田野空曠,空氣清新,給小麥澆個水也不會聚堆兒,按上電機,輪到誰家誰去撒化肥就是了。這種情況下,帶好口罩,做好防護設施應該是沒問題的。






行者無疆83


疫情不過,北方農村的麥苗灌溉怎麼辦?

這個問題,疫情不過對北方的麥田灌溉問題沒有什麼大的影響。根據疫情整個變化情況,是不斷往逐漸緩解、控制、治癒好的方面大見成效,大家也都可以看到疫情變化的信息,14天來確診、疫似一直連降,治癒率增高。這都是很好的兆頭,說明抗疫戰爭將結束,春天就要真正到來。

情況好轉,但疫情仍然不可輕視,仍然要繼續做好防控工作。鍾南山院士預測,到3月上旬或中旬,達到真正意義上的“拐點”,疫情有望得到有效控制或消滅。

目前,有部分地區已逐步開始解封,即使北方小麥產區有解封的有尚未解封的。對小麥返青期灌溉問題,影響尚不大,一是現在氣溫尚低,小麥還未開始返青生長,北方小麥澆灌一般到農曆二月十五左右開始,即公曆3月中旬左右,正是疫情“拐點”之左右,灌溉不誤什麼事。

即使中原或以南部麥區,有農戶願意早點澆返青水的,各地政府部門也會體諒農民的,只要不人多聚集,戴口罩做好個人防護,一個人或2~3人是可以去地裡勞動澆灌小麥的。

再一點,小麥管理上,年前施足基肥,澆過凍水,或有有效雨雪的,土壤墒情在60%以上的,返青水可退遲於拔節初期,澆水追肥都是可以的。估計到4月份,疫情早該消滅了,大地春光燦爛了。所以,疫情目前過與不過,對北方麥田的水肥管理不會造成什麼危害和影響,不必過分擔心。

當前,繼續做好疫情的防控工作為重,人是第一個最可寶貴的,民以食為天,也很重要,統籌兼顧協調安排為是。


幸福一家人140113721


目前,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疫情的戰役還在繼續進行中,徹底消除疫情的時間還不能確定,疫情不過,北方農村的小麥灌溉怎麼辦?這應該是很多農民朋友所擔心的問題。其實,我認為這個擔心完全沒有必要,以我們膠東煙臺這裡為例,現在還沒有必要對小麥進行灌溉。

為什麼說小麥現在不能澆水?

從土地垧情來講,2月16、17日普降大雪,大雪厚度達到20公分左右,從2月18日開始積雪融化,這次大雪有效的緩解了旱情,小麥地裡水分基本充足,沒有必要進行澆水。

從時間上來講,春季小麥第一遍澆水是返青水,而現在離小麥返青起碼還得一個月左右,小麥返青之前也不必澆水。況且,在這一個月的時間裡,很有可能抗擊疫情勝利結束,到那個時候解除封村封路,即使需要,各方面條件已經允許澆水。

從小麥生長狀態上來講,目前地裡尚未完全化凍,小麥還處於停滯生長狀態,澆水不澆水對小麥關係不大,所以也沒有必要浪費水資源。


那麼現在我們要怎麼做?

在防控疫情方面,農民朋友們還需要不串門、不聚堆、全力支持配合好防疫工作,不給社會添亂,靜等疫情結束。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農民朋友可以戴口罩到小麥地裡看看有無病蟲害,目前對病蟲害的防治要比澆灌重要的多。

疫情雖然不過,但從垧情、小麥返青時間和小麥生長狀態三個方面表明,麥苗不需要進行澆灌,至於後期需要不需要澆灌,要根據雨水多少而定。個人觀點,且以局部為例,不知道能不能幫助到大家。


天潤土元帥


一手防疫情,一手抓生產,兩樣不放鬆!

嚴密做好個人和全家疫情防護工作,勤洗手、勤通風,不去人多的地方扎堆打團,不待客,不做客,不與他人交談,不與他人接觸。

總之,民村空間廣闊,下地幹活的人也稀少,能做到以上幾點是不易感上病毒的。

☞☞☞另:疫區內不去別人家大棚裡幹活,自家大棚現也不要

請幫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