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後方同樣是戰“疫”的“功臣”

本網訊(主任記者孫守印記者孫永進)今年37歲的欒環東是巡特警大隊的辦公室主任。抗疫期間,因工作職責不同,他沒有站到抗擊疫情卡點第一線,但他一天也沒有休息,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做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 疫情防控期間,他承擔街面24 小時武裝巡邏任務,負責單位向上級的報表、對外宣傳、槍支的出入庫以及大隊的後勤保障工作。別人巡邏結束回家休息,他要回到單位,將各種數據統計準確,及時上報。每天早來晚走,將槍支出庫入庫,保證槍支、彈藥數量絕對準確,交接登記清楚。疫情防控期間,他將單位輔警的妻子,馳援武漢的事蹟,及時收集上報宣傳出去,成為醫警共同抗疫的感人故事。

坚守后方同样是战“疫”的“功臣”

疫情防控期間,欒環東武裝巡邏組每兩天就要輪換一次,對街面和重要場所開展巡邏放空。2月5日上午10時37分,他帶領輔警宋世雄等人巡邏至火車站轉盤處時,發現有群眾聚集在轉盤道路中央圍觀,一臺白色吉普車停在附近,疑似發生了交通事故。

他趕緊停車詢問,原來是白色吉普車與行人相撞,行人頭部受傷躺倒在地上。他迅速做出處置,一邊安排輔警撥打120急救電話和122報警電話,一邊安排人員疏導交通、保護好事故現場。 120救護車到達現場,他和同事與醫護人員一起,將傷者抬上了救護車。送走救護車,需要尋找傷者家屬。有的群眾向他提供:傷者姓邵,就在火車站附近居住,欒環東趕緊讓群眾幫助聯繫傷者家屬,家屬匆忙趕到後,他又緊急將家屬送到了醫院。由於處置及時、得當,圍觀群眾紛紛點贊:關鍵時刻,還得人民警察啊!

坚守后方同样是战“疫”的“功臣”

想盡辦法,全力做好大隊後勤保障工作

疫情防控期間,大隊承擔全市5個卡點配合衛健、交通部門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疫情防控初期,口罩、護目鏡、防護衣、消毒液等防護裝備緊缺。巡特警人員多,需求量大,一時間難以買到必要的防護裝備。大隊的執勤警力都是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近距離接觸過往人員,若沒有安全防護,可能會出現嚴重後果。局裡集中採購防護物資比較困難,允許各單位自行採購。欒環東聯繫衛建局、交通局尋求支援。同時到蓋州市內各藥店、超市逐一尋找購買。市內買不到,他就四處奔波了2天,行程 260餘公里,才採購到300多隻口罩,60套防護服, 30公斤酒精, 20公斤“84 ”消毒液。他迅速將這些防護物資送到一線執勤卡點,為執勤警力築起了一道防疫的屏障。為將上級配發的查詢儀器及時送到執勤卡點,1月31日,他從巡邏崗下班,就帶領同事行程 500餘公里,及時將查詢比對設備送到了蓋州 13 個執勤卡點各,並交給執勤人員使用方法,為防控疫情順利開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配合物業 加強對封閉小區巡查

隨著疫情的發展,蓋州市對市內居民小區實行封控管理。欒環東又多了一項任務,配合蓋州市物業辦工作人員對市區 48 個封閉小區管理情況進行巡查,及時制止和化解因疫情防控產生的矛盾和糾紛。他每次巡邏不但要在街面巡邏,還要對各封閉小區轉一遍,瞭解封閉管控情況。

坚守后方同样是战“疫”的“功臣”

2月3日晚18時許,欒環東巡組在夜間巡邏時發現,有20多名群眾在市政府廣場中心及周邊散步。疫情防控期間,不出門、少出門是人們的共識。人員聚集對疫情防控不利。他和同事立即下車,對散步人員進行疫情防控政策講解和宣傳。在他們的宣傳講解下,大家表示贊同,紛紛離開了廣場。此後,夜間欒環東帶領巡組加大對社會面巡邏防控力度,採取增加巡邏頻率和延長巡邏時間等方式加強重點部位巡防,確保不出現人員聚集流動。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年輕的民警欒環東雖然不在一線卡點抗疫,但是,抗疫如戰,崗位就是戰場,只要人民需要,就是警察的使命。他在自己的崗位上,貢獻著自己的抗疫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