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去看超級英雄電影是因為真愛還是"觀影慣性"?

黎瓏


看超級英雄電影應該算是真愛,一開始是看漫威的鋼鐵俠系列電影,再到後來是復仇者聯盟系列電影。漫威電影的超級英雄中有鋼鐵俠、美國隊長、蜘蛛俠、緋紅女巫、綠巨人浩克、雷神等等,而我本人最崇拜的超級英雄是鋼鐵俠託尼斯塔克,他僅僅憑藉著凡人之軀擠進了超級英雄行列,不得不讓人佩服。

在眾多超級英雄中,美國隊長是通過實驗改造變強,他精通格鬥技術,富有愛國情懷、一身正氣;蜘蛛俠是被基因改造過的蜘蛛咬到後變為超級英雄;緋紅女巫也是被實驗改造的變種人,擁有混沌魔法(創造和湮滅物質)和修改概率的超能力,而綠巨人布魯斯班納是在一次意外中被自己製造出的伽馬炸彈大量輻射,導致身體變異。而鋼鐵俠則是依靠自己的科技變身為超級英雄。

託尼斯塔克本身是一名企業家、天才發明家,他擁有一家軍火公司,在遭遇了恐怖分子綁架後,他看到了太多的普通老百姓因為他製造的炸彈而喪生,因此他關閉了武器部門。而也是在那次綁架事件中,他研發出了第一代戰甲,之後通過不斷升級,戰甲的功能、戰鬥力、防禦能力不斷提升,在復仇者聯盟系列電影中,託尼就是憑藉這套戰甲躋身超級英雄行列。

在電影中每次鋼鐵俠穿戴戰甲的方式都讓觀眾眼前一亮,從一開始需要藉助機械手穿戴,再到手環校準變身,之後又可以支持分體飛行,再到後來融入納米技術,一代比一代強,這也是託尼能憑藉凡人之軀就能躋身超級英雄行列的主要原因。


佳佳侃電影


我本人呢還是兩方面都有的。愛不愛什麼的,談不上。有的時候時間充裕了、無聊了,會進影院或者打開播放器看看。有的時候又會第一時間進影院看首映。說白了還是要關注電影的整體質量。有的時候明知道整體質量不高,我就不會看。

我就只看過預告片,不會看正片


確實,DC漫畫的眾多超級英雄電影我還是較少關注的,也有很多沒有看。不論是名導演,著名製片人的我可能都沒看。

蝙蝠俠 Batman (1989)

蝙蝠俠歸來 Batman Returns (1992)

永遠的蝙蝠俠 Batman Forever (1995)

超人 Superman (1978)

超人2 Superman II (1980)

等多部《超人》電影


蝙蝠俠歸來海報

《超人2》當中超人形象


而他的對手漫威的電影,這幾年非常火,電影方面我是基本看過的。

《綠巨人浩克》

《雷神》

《美國隊長》

《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

……


只有《Captain Marvel 》沒看過,我想以後也不會再看了吧。😂😂😂


像其他的超級英雄類看到的也就更少了。dark horse comics的機械戰警,終結者,異形,鐵血戰士也還是看過。

試問一下,這樣的超級英雄類人物,誰又不喜歡呢?

小夥伴們,你喜歡的超級英雄有哪些,歡迎在評論區友好交流。😁

也歡迎點點關注,分享,評論


不羈電影


真愛,是那種看不到會特別想,想盡一切辦法去見到的衝動。就像自己的戀人,Ta就在自己的生活裡,不可或缺,那是一種失去了會痛的感覺。對於漫威電影,自從成為一名漫威影迷後,似乎一直漫威電影吸引著,它是一種有魅力的東西,讓人紫醉金迷!

習慣,是一種人們生活中平常的事物,它一直在我們身邊,是一種沒有要刻意去接觸的東西,而是慣性思維。它也許可以消失在我們的生活裡,可能短時間內覺得不安,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又會適應另一種習慣。

習慣,它不是一種真愛,而是一種心理上的寄託。真愛,它就是一種強烈的心裡崇拜,不可或缺。

對於漫威電影,《鋼鐵俠》系列,《雷神》系列,《復仇者聯盟》系列《蟻人》等系列,一路走來,陪伴著我們走過十個春夏秋冬,帶給我們不尋常的觀影體驗。對於一些觀眾,這也許已經成為一種習慣,似乎覺得漫威電影會一直陪伴著我們前行,不會失去。 而對於那些真愛漫威電影的觀眾們,他們在乎的是漫威電影會不會一直陪伴著他們,而不是慣性思維地認為它會一直存在。

真愛追求的,那是一種幸福感!

朋友們,你們觀看漫威電影,是否是以一種真愛形式的追求呢?

歡迎大家前來留言討論!





Mao小飛剪影


你是想說:真愛一定會成為習慣,而習慣未必一定是真愛吧,我是山僧司,我來說說我的“真愛”和“習慣”。

回顧一下我看電影的這些年,可能有四種傾向:

1、情節、效果(畫面、電腦技術)較好的,我不會特意強調孰輕孰重或者兩者兼得,但凡有一點做的好,哪怕是小成本,都值得一看。問題是選擇難度較大,既要撥開商業炒作、獎評的面紗,又要避免宣傳少而自不知,要依靠電影評分、影評、推薦等形式篩選。能完整看正片絕對是理性真愛。

2、導演系、主演系、故事系較好的,就是某一導演執導或主創(如卡梅隆)、某一演員主演(如早期成龍)、系列主題(如星球大戰),有點追劇的感覺,可以成為盲目“真愛”,或者就是養成了這一標識基礎上的“觀影習慣”。遺憾的是導演、演員、故事線都會有看走眼、衰落或偏題的狀況,也有期待很高,看了吐血的時候。

3、隨機。早年戀愛時、成家後休閒調劑,看電影都是很好的選擇,既創造共處時間,又製造共同話題。現在孩子大了,也會全家一起看電影,電視看的都少。平時上電影網站,一個月至少去影院看一場(當然要選大家都接受的片子)。這大概就是“觀影習慣”吧。

4、無聊。純粹為了打發時間,好奇一下一部片子可以爛到什麼程度,拓展一下下限,結果,真的是沒有最差只有更差。這種情況“真愛”或“習慣”都談不上吧。可是一方面氣憤於對於電影的糊弄,對於商業赤裸的追逐,另一方面又同情主創對於事業的堅持,總得把人往好的方面想吧。


山僧司


對於我個人來說,總結來說,是一種真愛

有人說男人,年紀再大(雖然我也算年輕吧🤪),心裡面其實都住著一個小男孩,本人從小就很喜歡超級英雄的那種感覺,從小就幻想各種情節,等慢慢長大了,這種幻想依然沒有斷,有時候已經成為一種精神放鬆的最優方式了(只針對本人)

隨著電影技術越來越好,很多幻想的情節和畫面,電影已經可以越來越好地表達出來了,去觀看這類電影,不但是一種放鬆的娛樂方式,同時也是對自己個人心理上的一種願望達成

另外,在電影中找出能與原作有相連的點,也就是彩蛋,然後和朋友們一起分享,也已經成為了個人交際圈裡面的一種話題


ShingoChan


當然是真愛,喜歡漫威超級英雄系列電影。


愛學習的IT民工


無所謂真不真愛,只要是我喜歡看,想看的電影,我都會去電影院。


老羅看電影


對我個人而言真愛算不上,更多的是觀影慣性,更好的適應社會大環境,能夠獲取與周圍人溝通的談資。

當然不可否認有很多人的的確確是出於熱愛,是真的喜歡而去看的,為了搶首映寧可買高價票半夜蹲守,這些人也不在少數。


芃芃小影院


觀影慣性。

從美國隊長1開始,沒在電影院漏過任何一部超級英雄電影。漫畫dc看的比較多。

復聯1左右大概是對超級英雄是真愛吧。那時候熱情很高。

但是從復聯2開始,對超級英雄電影越來越失望,近2年尤其嚴重。

毫無新意,全靠特效撐場面。

漫威的電影越來越像“工具”,而不是作品。

dc故事越講越亂,不成體系。

每次新出超英電影,我都滿懷期待的進入電影院,可是都是越來越沒新意,讓人越來越不想再看。

現在進電影院看超英,真的只是慣性了。

昨天剛看了沙贊,只是中規中矩,希望用了那麼多“工具”做出的復聯4能讓人眼前一亮吧

我喜歡爆米花電影,喜歡超自然類(異形等帶有恐怖色彩的除外)電影

作為市面上常見的超自然類影片製作商,DC和漫威的影片自然沒少看

X戰警系列是我最喜歡的

這個系列擁有比較全面且製作比較精良的各種變異超能力

同樣,它的衍生劇《天賦異稟》我也緊追不捨,一集沒落

通常我不會自主選擇去看譬如《敦刻爾克》這樣的題材,也不會去一些口碑爆炸意義深刻的韓國電影。這些題材看起來太沉重,不符合我對輕鬆愉快電影的需求。

關於超級英雄

我喜歡這種以一己之力扳回大局的俗套劇情

也喜歡英雄總是自帶主角光環每次都化險為夷的老套設定

喜歡這種看起來很安全的感覺

超級英雄的存在,對於普通人來說,不正是這樣嗎?

保護宇宙和平,讓普通人過著普通的日子。

劇情之外,他們對於我的意義也是一樣的,哪怕X戰警出成16季的裹腳布電視劇,我也能津津有味的看到60歲,然後開開心心的傳給我孫子,就像現在我們一家人一起看80歲的貓和老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