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陪我玩”孩子不喜歡獨處,是陪伴太多還是不夠?

寶寶一歲後,漸漸變得黏人起來。小小的粉糰子看起來這麼弱小,這麼需要媽媽,真是讓你心都化了。但這有時也讓媽媽感覺煩躁不已——班都不能上,門都不能出,否則他就哭得天翻地覆;哪怕你只是去另個房間拿東西,他也要大喊大叫;外出的時候,誰也不要,只要你抱著;平常沒事也要隨時隨地抱著你的大腿,喊著“媽媽,陪我玩。”……於是你大搖其頭:難道自己的事情都做不了嗎?


“媽媽,陪我玩”孩子不喜歡獨處,是陪伴太多還是不夠?


其實這還真怪不得寶貝,因為寶貝在用這種行為告訴你“你陪我太少了”或“你陪我太多了”。

一、陪的太少

可以想象到,寶貝還是個嬰兒時,如果身邊沒有照顧者,就隨時可能被餓死、凍死。這時,母親及時而恰當的照顧成為了他全部安全感的來源。只有孩子在2歲前確定母親不會拋棄自己,到了2歲以後,才能明白“媽媽不見了不是不要我了,她很快就回來”,據此調整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就不會成天圍著媽媽轉了。


“媽媽,陪我玩”孩子不喜歡獨處,是陪伴太多還是不夠?


可是,如果母親對嬰兒的情感回應是時有時無的,或是煩躁、抑鬱的,那麼在隨後,孩子就需要用更加極端的方式來確定母親能無條件愛自己、照顧自己,自己是安全的,不會被隨時拋棄。而這種方式,也就是大家眼中的“黏人”。


“媽媽,陪我玩”孩子不喜歡獨處,是陪伴太多還是不夠?


除了母親的照顧與情感回應之外,生活環境、家庭氛圍的巨大變化(搬家、入園、家庭不和)、恐嚇的語言(“再不聽話就扔了你”等)、恐怖的童話故事(巫婆、妖怪、狼外婆等)也是影響孩子“安全感”的重要因素。

二、陪的太多

陪少了不對,陪多了也不對嗎?沒錯,孩子並不是所有時間都需要你陪的。當他獨自遊戲,如拼圖、搭積木時,並不需要陪伴。而如果這時媽媽非要湊過來,和他一起玩,那其實就不是寶貝黏媽媽,而是媽媽黏寶貝了。還有一些生活技能,如自己穿衣、穿鞋、洗臉、吃飯……如果媽媽都代勞了,孩子久而久之就會覺得“這是媽媽的事”。如果媽媽不在,他就會心慌慌,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會。久而久之,孩子獨立性不但受到影響,自信心還會受損,就更加黏媽媽,形成了惡性循環。


“媽媽,陪我玩”孩子不喜歡獨處,是陪伴太多還是不夠?


但是,如果此時媽媽為了鍛鍊孩子獨立性,硬把孩子往外推,甚至突然“玩消失”,這也是不可取的。就像上文所說,孩子已經習慣了媽媽在自己周圍陪伴和保護自己。一旦媽媽突然消失,巨大的落差會使孩子陷入恐慌之中,以為媽媽“拋棄了自己”。

如果沒有什麼非要分開的理由(如上班、上廁所等),孩子要粘您就讓他粘著吧,不要強行推開。以為那樣就可以培養獨立性,這種想法只能說是您的一廂情願,讓孩子誤認為媽媽不愛自己。只有從媽媽那裡得到足夠的情感滿足,孩子才會建立起安全感,有勇氣和膽量去探索外部的世界。


“媽媽,陪我玩”孩子不喜歡獨處,是陪伴太多還是不夠?


0-3歲是孩子通過模仿、觀察身邊的人初步建立起行為規範和對世界的認知的重要階段,如果孩子不能夠在獨處的時候依然有安全感,並且知道應該怎麼做,那麼即使孩子在媽媽身邊的時候可以做得很好,也是一種發展的“假象”,不見得孩子真的可以做的很好。

每一個父母都是孩子的守護者,都是這個世界上最愛孩子的人。孩子的一言一行,一個細微變化都會牽動父母的每一根神經,但是面對孩子的細微變化,很多父母或是聽之任之,或是做出一些不是之舉,那麼怎麼能避免呢?


“媽媽,陪我玩”孩子不喜歡獨處,是陪伴太多還是不夠?


這本《兒童行為心理學》家庭駕馭書籍,可以讓父母真正有效的讀懂孩子的細微變化、讀懂孩子的行為模式,理解並規範孩子的行為。


“媽媽,陪我玩”孩子不喜歡獨處,是陪伴太多還是不夠?


所以,我們需要懂得一點點行為心理學,才能讀懂孩子行為背後隱藏的秘密,就能讀懂孩子的內心世界。


“媽媽,陪我玩”孩子不喜歡獨處,是陪伴太多還是不夠?


如果父母學會了探索孩子的內心世界,,便能及時的發現到孩子的情緒波動,理解孩子的行為,進而去關注寶寶,給予寶寶肯定或者陪伴或者是引導。


“媽媽,陪我玩”孩子不喜歡獨處,是陪伴太多還是不夠?


本書最大的特點就是貼近生活實際,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指導性。這麼優秀的書當然是適合這麼優秀的你,本書35元,不貴,平時買個水果什麼的還不能少於這些錢吧。相信你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會捨得投資這麼一丟丟的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