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到底在劉備墓中安了怎樣的機關?

威史


眾所周知,帝陵中有許多寶藏,是人們夢寐以求的。因此,古往今來盜墓者不計其數,甚至有些官員在亂世暗中盜墓。比如,軍閥孫殿英曾經偷過慈禧墓。諸葛亮很有遠見。諸葛亮不僅善於謀略,而且對機關武器的研究也很多。連弩都是諸葛亮的傑作。諸葛弩一次射出十支箭。它的攻擊力相當強。

因為所有的王公墓都可以有這樣的隨葬品。

惠陵可能不是真正的劉備墓。劉備去世的時候是四月。當時天氣轉暖,交通不便,屍體很可能腐爛發臭。因此,劉備的遺體很可能被就地埋葬,而成都的惠陵只是劉備的陵墓。據說郭沫若曾斷言劉備的真正陵墓在奉節,而不是成都。

諸葛亮足智多謀。如果真是這樣,這將是諸葛亮設計的最奇妙的機制,堪比空城計。畢竟,大多數寶藏都是放在皇帝的屍體上,而不是放在墳墓裡。即使有盜墓賊通過層層機制來到陵墓,也只能無功而返。

幾千年來,許多帝王陵墓被洗劫一空,但劉備的會陵卻能逃脫。這不僅是巧合,也離不開諸葛亮的高明計劃和威懾盜墓賊的智慧。


歷史思想家


三國時期的劉備是蜀漢的建立者,要說三國哪一個諸侯建立諸侯國的難度最大,這個人肯定是劉備。年過半百的劉備還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蜀漢建立之後,劉備沒有貿然稱帝,到了60歲的時候,劉備才稱帝,就是歷史上的漢昭烈帝。與東漢關係不大。

魏蜀吳三國爭霸時,劉備的蜀漢曾經輝煌過,可是夷陵之戰後,蜀漢的國力受到了大大的打擊,蜀漢的士兵由十五萬人減少了一半。這樣的損失是蜀漢承受不起的。假如關羽沒有大意失荊州,其次夷陵之戰沒有失敗,那麼蜀漢肯定是能夠與曹操一較高下的。

可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孫權偷襲了蜀漢,導致了蜀漢的失敗。夷陵之戰的失敗導致了蜀漢無力迴天,其次劉備在這場戰爭中受到了打擊。當時東吳的大都督陸遜火燒連營七百里,劉備倉皇逃脫。也就是夷陵之戰發生的公元223年,劉備去世。

由此漢昭烈帝駕崩,至死劉備都沒有完成一統天下的心願,也沒有完成匡扶漢室的心意。劉備駕崩前,臨終前的他不忘交代後事,於是就有了歷史上著名的白帝城託孤,就是在這時候,劉備讓劉禪叫諸葛亮相父。由此諸葛亮的地位再一次增加。

劉備身為蜀漢的皇帝,那麼他的葬禮肯定是龐大的,也肯定是複雜的。同時劉備的皇陵建造肯定是特別大的。劉備駕崩前,交代了很多事,這其中就包括下葬的安排、禮儀、陵墓的啟用等諸多事項。這時候的劉禪僅僅是個少年,才16歲。

年輕尚小的劉禪辦事肯定不會讓劉備放心,於是劉備交代給了諸葛亮。諸葛亮對於劉備的墓肯定是非常用心的,畢竟劉備對諸葛亮有知遇之恩。古代的時候,帝王陵墓都是設有很多機關的,比如說秦始皇陵中有大量的水銀,其次成吉思汗的墓至今找不到,還有漢朝的張良,設計了七十二個疑塚,這讓盜墓賊都犯難。

如此說來,皇陵的選擇和建造都是非常嚴格的。值得一提的是,在歷史上沒有被盜取過的皇陵,是非常少的,劉備的惠陵就是其中之一。之所以沒有被盜取過,與諸葛亮肯定是有很大關係的。原因就是惠陵就是諸葛亮負責建造的,他的智慧肯定是超過常人的。

劉備的墓早就已經被發現了,早在唐朝時期就已經有人知道在哪裡了。現如今的劉備墓就在奉節的永安宮底下。同時史書記載了曾經在唐朝有人進到過劉備墓中。這個人就是縣令許由,此人愛看雜談野史,有一次偶爾在一本書上看到自己衙門大堂之下就是劉備的墓,於是就有想法,想要進去盜墓。

進入到裡面之後,許由看到了一行字“許由許由,無冤無仇。私開吾墓,罰汝上油”。背面還有四個字:“速回不死”。許由看到紙條,嚇得面無人色。後來他為官清正,不收昧心錢,變成了遠近聞名的清官。那麼為什麼劉備的惠陵沒人敢盜呢?

這就與諸葛亮有很大的關係了。先不說發生在許由身上的事情是真是假,但是劉備的陵墓確實沒有被盜過。安史之亂的時候,同樣有盜墓賊進入了劉備墓,可是他們空手而歸。《酉陽雜俎·屍穸》記載了“盜驚懼拜謝,一人顧曰:“爾飲乎?”乃各飲以一杯,兼乞與玉腰帶數條,命速出。”

盜墓賊先是進入劉備墓中,可是墓中竟然有人在下棋。盜墓賊剛想盜取墓穴,結果侍衛給了他們一個玉石,萬萬想不到這玉石竟然是一條大蛇。這樣的事難以置信,被史書記載為“盜至外,口已漆矣。帶乃巨蛇也。”劉備墓在這之後,無人敢盜取。

原因就是諸葛亮的名聲實在是太大了,諸葛亮最善用計,機關消息樣樣精通。能夠用幾塊石頭組成八陣圖,困住大軍,這樣的能力試問幾人擁有?至於劉備墓為什麼沒有成功盜取,就是盜墓賊怕墓中有機關,結果自己死於非命。


楊大師


人類在墓葬不管安裝任何什機關,但也阻擋不了歷史和貪婪的人類自己!


滴水穿石——鍥而永恆


劉備到底葬在哪裡?一般認為,是葬在了成都武侯祠,因為這裡本身就是漢昭烈皇帝墓。還有一種說法,是葬在了四川彭山的蓮花壩。

  • 第二種說法的主要理由是,劉備去世的時候,正值農曆四月,當時四川天氣炎熱,從白帝城運回成都早就腐爛發臭了。而且四川彭山蓮花壩的確有頗具規模的皇墳。
  • 當然,第一種說法是主流。畢竟武侯祠裡的劉備墓活生生擺在那裡。不過有趣的是,漢昭烈皇帝墓卻是以武侯祠作為名字,天子的名氣一度被臣子所蓋,這在封建時代是少見的。

武侯祠千年未被盜掘,於是很多人發揮聯想。他們認為神乎其技的諸葛亮,一定是在劉備墓裡設下了重重機關,所以很多神秘的傳說也就流傳了出來。那麼諸葛亮到底設下了哪幾道機關呢?

第一道機關,諸葛亮千古名相的好名聲。

現在很多專家,這邊說演義是假的,那邊說諸葛亮沒有那麼神。簡直把諸葛亮貶低得一無是處,甚至連郭嘉這種人都拿出來跟諸葛亮一較高下。

夏四月癸巳,先主殂於永安宮,時年六十三。亮上言於後主曰“伏惟大行皇帝邁仁樹德,覆燾無疆,昊天不弔,寢疾彌留,今月二十四日奄忽升遐,臣妾號咷,若喪考妣。乃顧遺詔,事惟大宗,動容損益。百寮發哀,滿三日除服,到葬期復如禮。其郡國太守、相、都尉、縣令長,三日便除服。臣亮親受敕戒,震畏神靈,不敢有違。臣請宣下奉行”五月,梓宮自永安還成都,諡曰昭烈皇帝。秋,八月,葬惠陵。---《三國志》

可是我們忽略了一點,諸葛亮的名聲,是現在才有的嗎?當然不是,從諸葛亮活著的時候,他就已經有了很好的名聲。歷經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一直到現在,諸葛亮的名聲一直都很好,這是為什麼呢?

難道說跟他生活在一個時代的人都被豬油蒙了心?難道說歷代古人,全都是睜眼瞎嗎?當然不是,諸葛亮之所以被稱為千古明相,並不是因為他的神機妙算,而是因為他的忠誠。

  1. 劉備臨終前,曾經託孤諸葛亮,並且表示如果劉禪不行,諸葛亮可以取而代之。這天下,隨便換任何一個人,只要不是諸葛亮遇到這件事,我敢說百分之一百,肯定會篡位。
  2. 可是諸葛亮篡位了嗎?並沒有。他執掌蜀漢朝政12年之久,對劉禪可謂是恭恭敬敬,從來沒有做過篡位的打算。
  3. 真正要篡位的人,一定是會提前培養接班人的,比如說曹操,他打仗基本都要帶著兒子們一起上戰場歷練,所以他那幾個兒子個個都是人才。
  4. 可是諸葛亮那麼晚生孩子也就算了,還只生了一個。並且出征的時候,從來不帶著這個年幼的孩子,壓根就沒有打算培養諸葛瞻這個孩子。

這就是真的忠誠,歷代帝王都喜歡忠誠的臣子,把諸葛亮立為典型,他們希望託孤的臣子都能夠像諸葛亮一樣盡忠。

很可惜的是,諸葛亮之所以令人崇拜,那是因為千古就這麼一個,這種忠誠,後世兩千年來都沒有一個人可以複製。既然要立為典型,又怎麼可能讓人盜掘武侯祠呢?即使這裡沒有埋著諸葛亮,卻也是後人祭拜諸葛亮的好地方。

第二道機關,劉關張三兄弟的千秋忠義。

劉備、關羽和張飛,這三兄弟可以說是中國千古以來的忠義典範了。很多人說我看了史書,他們根本就不是結拜兄弟。

初,先主忿孫權之襲關羽,將東征,秋七月,遂帥諸軍伐吳。孫權遣書請和,先主盛怒不許,吳將陸議、李異、劉阿等屯巫、秭歸。將軍吳班、馮習自巫攻破異等,軍次秭歸,武陵五谿蠻夷遣使請兵。---《三國志》

其實我真的想笑笑,又有幾個結拜兄弟能夠有他們那樣的感情呢?賈家樓那麼多結拜兄弟,最終還不是背棄了忠義無雙的單雄信?

鐵木真和札木合是結拜兄弟,最終還不是鬧掰了?所以說結拜只是一種形式,劉關張三人才是真正的生死兄弟。

  1. 張飛第一次遇到劉備,被劉備那種豪邁的真情所打動,索性將全部家當都給變賣了支持劉備起事,這種真性情的事情,現在還有人願意做嗎?
  2. 劉備在徐州戰敗以後,關羽本已經投降了曹操。被曹操拜將封侯,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可是風聞劉備在袁紹處,關羽拋棄了一切名利,不遠千里尋找自己的兄長,這種忠義,還有第二個嗎?
  3. 關羽張飛被殺以後,劉備不顧群臣反對,執意攻打東吳。可是誰都看得出來,攻打東吳,是讓曹魏偷笑的事情。就算江山不要,劉備也要為兄弟們報仇,這種情義,到哪裡再去找呢?

盜墓賊或許沒有良心,可是千古以來,我泱泱中華之人,難道就沒有人感受到這樣的情感嗎?他們會努力保住武侯祠,保住那份忠貞的情義。

第三道機關,武侯祠可能根本就是一個假象。

對武侯祠的神秘感,其實千百年來,很多人都比較感興趣。最大的興趣那就是劉備是否真的被葬在這裡面。

假設劉備真的被葬在這裡面,那麼鍾會帶兵入成都後,鍾會姜維被殺,一貫以盜墓為職業的曹魏大軍,會考慮不到挖掘劉備墓嗎?

他們連劉禪的太子劉璇都給殺了,會放過死掉的劉備嗎?再說當時曹魏大軍已經完全失去了理智,在成都城內燒殺搶掠了很長時間,很難保證劉備墓不會被盜掘。

操欲迷奪時明,杜絕言路,擅收立殺,不俟報聞。又梁孝王先帝母弟,墳陵尊顯,松柏桑梓,猶宜恭肅。操率將吏士,親臨發掘,破棺裸屍,掠取金寶,至令聖朝流涕,士民傷懷。又署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毀突,無骸不露。身處三公之官,而行桀虜之態,汙國虐民,毒施人鬼。加其細政苛慘,科防互設,矰繳充蹊,坑穽塞路,舉手掛網羅,動足蹈機埳,是以兗、豫有無聊之人,帝都有呼嗟之怨。---《後漢書》

三國志也只是記載了劉備被葬在了惠陵,也就是現在的武侯祠。可是陳壽也沒有保證說這個陵墓沒有被盜掘。

知道真相的人,或許一直都知道真相。盜墓賊是有派系的,基本都是從曹魏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中傳承下來的,他們世世代代明知道劉備墓是一座空墓,又怎麼會花心思去盜掘呢?

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一點猜想,不過就算這是事實,那些盜墓家族也不可能出來公佈這個事實。一來沒有證據,二來他們鬼精鬼精的,才不會拋頭露面。

總結:武侯祠是南北朝時期,合併建立的。

在南北朝時期,成都武侯祠與惠陵包括漢昭烈廟三者合併一處,明朝時期再次做出了重建修繕,也就出現了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武侯祠。

據說後來四川蓮花壩的村民們集體上書,希望批准挖掘他們當地的劉備墓,說是為了給劉備墓正名。

我就很不解了,人家安安靜靜躺在那裡數千年都沒人打主意,你們為什麼要動人家呢?而且還聯名上書,誰給你們的權力?為了今後搞旅遊方便嗎?

還有那個挖墓狂人郭開貞先生,你對文化的執迷,我可以理解,可是這麼挖掘先人的墓穴,你經過他們後人的允許了嗎?如果百年後,有人想要研究你,把你弄出來看看,你是什麼感受呢?

《三國志》

《後漢書》


江湖小曉生


盜墓是一項古老的職業。

越是帝王陵寢越受他們青睞,

然而,並不是每個皇帝的陵墓都被偷過,比如劉備,他的陵墓幾千年來從未被成功偷過。

每個皇帝都會盡力阻止盜墓者。比如曹操有七十二座疑似墓葬。有些人不告訴你他們在哪裡,所以你找不到他們。比如成吉思汗陵。

據說劉備的陵墓是由諸葛亮設計的。

劉備的陵墓,又稱惠陵,位於成都南部。但很多人說真正的陵墓在奉節永安宮下。

唐朝時,三國的永安宮變成了縣衙大堂。當時的縣長是許由。他喜歡讀許多軼事和荒誕的歷史。有一次,偶爾在一本書上看到自己衙門大堂之下就是劉備的墓。

當他無事可做時,他到處尋找入口。最後,他在大廳後房間的地下室發現了一個洞。晚上,許由悄悄地撬開地上的石板,發現一個通往地下的石梯。

許由舉著燈,走下梯子。他正打算撬開棺材的蓋子去拿財寶。在棺材前,他看到一張字條上寫著16個字:

“許由許由,無冤無仇。私開吾墓,罰汝上油”。紙條背面還有四個字:“速回不死”。

許由看到紙條,嚇得趕緊往長明燈裡灌滿油,把洞蓋上,然後撤了。


曲徑通幽處的人


據《三國志》記載,劉備於公元223年4月24日在白帝城永安宮逝世。

只有幾個蜀漢政權的高官知道這件事,比如諸葛亮總理和後來的劉禪領導人。

陵墓、祠堂歷來是古人十分重視的聖地。古人每年都會到陵墓和祠堂祭祀祈禱。因此,陵墓和祠堂也是古人極為保護的聖地,尤其是為了防盜。他們還派專人看守墓穴。

劉備死後,諸葛亮想到了三種保護劉備陵園的方法:

第一個辦法是諸葛亮故意設置了三處疑似劉備墓地的地點。

《三國志》記載,劉備的棺材從永安運到成都安葬,歷時3個多月。劉備的屍體已經腐爛很久了。劉備是皇帝。諸葛亮不能也不敢讓劉備的屍體腐爛,再次下葬。當時的防腐技術還不是很高。根據這一原則,諸葛亮很有可能聽從劉備的命令就地安葬。

此外,據《明朝夔州都城志》記載,劉備葬於夔州都城後花園。夔州首府是今天重慶的北部,劉禪生母甘夫人的陵墓也在奉節。據夔州都城記載,劉備與甘夫人合葬。

劉備陵墓的第三個可能位置是四川省彭山縣以北40裡的蓮花壩這個來源來自彭山縣誌。

所以劉備的陵墓有三處疑似位置。目前還不清楚劉備到底在哪裡。

諸葛亮的第二種方法是薄葬薄葬法是最簡單的葬法。埋葬時,沒有多餘的物品,只有簡單的衣服和基本的裝飾品,沒有奢華的珠寶和埋藏的寶藏。

諸葛亮第三種方式是在陵墓旁建廟。諸葛亮建議劉禪在會陵邊上建劉備的昭烈寺。人多了,劉備的陵園就安全了。

所以,諸葛亮沒有用什麼機關,而是三種方法


歷史小俠客


要說諸葛亮在劉備墓中安了怎麼樣的機關,目前還沒有人對劉備的墓進行過發掘,所以也無法證實到底有什麼機關。但是根據同一時代出土的曹操墓來看,我們大致可以猜想下,應該有以下機關。

常見的地陷坑,在地下挖個坑,裡面插滿了削尖的竹條或者兵刃之類的物品。此外還有連弩,這是三國時期使用的比較多的機關,造型比較小,很適合放在墓裡面。第三,流沙,也是在墓裡面使用的比較多的一種防盜方法,成本也比較低。最後,我猜還行有滾石吧,這在防盜的墓裡面也是使用比較多的一個方法,成本也比較低。

其實最後的防盜方法還是什麼陪葬品都不要放,這樣也不會有人惦記了。以上就是我自己對這一問題的看法。


石城艾倫


打開墓,一看便知。


歷史代的方剛視角


興趣認證任務,大家幫幫我!

祝您身體健康,全家歡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