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把統一中原的功勞算在秦始皇頭上,漢唐明清統一的幾百年不算嗎?你怎麼看?

沈靜軒


這裡有個很明顯的參照:歐洲。

歐洲一體化進程已經很久了,為什麼遲遲不能成功?就是因為整個歐洲地區的普通百姓缺乏一體化的意願。

為什麼中國有?因為秦始皇第一個做到了以緊密的組織體系(郡縣制)將全中國整合成了一個整體。要知道夏商周雖然也稱朝代,但作為王實際統治的區域只有王畿,全國其他地方只是名義上屬於王,各分封國的人民自認為國君的子民,而不是王的子民。

而秦始皇統一就不一樣了,廢分封置郡縣,就是讓全天下的百姓都歸於他一人實際

統治,這樣一來,整個中國就成為了一個整體,特別是秦之後大漢幾百年統一,更讓這個大一統的思想深入人心。

因此每當戰亂,民眾所思所想就是迴歸一統,而不是就此拆了家過日子;當政者想的也是我起碼要保住秦朝留下的版圖,不然就會被後世子孫恥笑不如古人,由此才有那句“天下之勢,分久必合”。

因此中原統一之勢的開拓者是秦始皇,奠基人是大漢。唐、宋、元、明、清雖然其自身也對中原統一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仍舊有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的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