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方佛一覽表,常拜五方佛多福祿智慧

一些遼金時期的古剎大寺,在大雄寶殿或毗盧殿內供奉五佛或七佛為殿內主尊,如大同華嚴寺、泉州開元寺、北京法源寺都供奉密宗五方佛,而遼寧義縣奉國寺、山西交城玄中寺則供過去七佛。關於七佛的佈置較為少見,這裡對於相對比較常見的五佛略加解釋。

五佛就是五方佛。嚴格地說,五方佛屬於密宗系統,本應在藏傳佛教系統諸佛釋名中解讀,但許多漢傳佛教寺院,尤其是一些宋、遼時期的古剎常供有五方佛,故在此加以解釋。

五方佛一覽表,常拜五方佛多福祿智慧

密宗教義中有所謂“五佛五智”或“五智五身”的說法,根據《菩提心論》的記載,大日如來具有五種智慧,為了教化眾生,化為五方五佛,即中央毗盧遮那佛、東方阿闕佛、南方寶生佛、西方阿彌陀佛、北方不空成就佛。其中毗盧遮那佛與阿彌陀佛前文已經介紹過了,這裡主要介紹一下另外三佛。

東方阿闕佛:意為“無嗔怒”。據說阿闕佛在成佛前,在大日如來的面前,立下了對眾生永遠不生嗔怒的誓願,所以依此為佛名。他的塑像多為坐像,右手持梵函,左手握拳。其手印為破魔印——右手五指張開指地,左手捏握衣角,據說這種手印可滅魔鬼、除煩惱,法力無邊。

其佛座以大象為飾徽,象徵其可以摧破一切無明嗔恚。南方寶生佛:意為福德匯聚生寶,是專司一切財富的佛門大財神。其造像一般為滿願印—一左手持衣角舉至胸前,右手仰掌,表可以滿足眾生一切的祈願。其佛座以馬為飾。北方不空成就佛:又稱天鼓音佛、雷音王佛。其

造像手印多為施無畏印—一左手持衣角,右手掌心向外舉至肩外。這種手印表明其救濟一切有情的功德在漢地寺廟中,五方佛多為立體塑像,有兩種陳設方式:一是五佛成一字並排而坐,形體大小無別,諸如山西華嚴寺、善化寺,以及泉州開元寺皆為此式。

另一種為團坐式即中央一佛較大,四周四佛圍坐,諸如北京法源寺、河北正定隆興寺等。無論那種方式,若要辨識,一靠方位,二靠手印。而在藏傳佛教寺院之中,大多通過曼陀羅的形式來表示,更為直觀,也更易辨識。

五方佛一覽表,常拜五方佛多福祿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