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專家預計2020年底前後將是個生育高峰,你認為呢?

打醬油回來路過


你好,我是東北營口人,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專家預計2020年底前後將是個生育高峰。對於90後到2020年已經三十歲了,90後學歷比較高,觀念先進,晚婚的比較多。做為父母希望做兒女早點結婚,早點生娃,享受天倫樂。

到了2020年被父母摧婚,兒女會選擇結婚,結婚後首選的是生娃。

二胎政策的放開,很多有一個寶寶的家庭,也盤算什麼時侯要二胎,2020年作為一個特殊年份,很多小家庭都會考慮在生一個“鼠寶寶”,為小家庭增添活力。

2020年寓意好,諧音是愛你愛你,這麼有愛的年份,生出來的寶寶也被父母及全家人的愛包圍。美好的寓意,滿滿的愛,2020年出生的寶寶肯定給家庭帶來好運的,增添家庭的樂趣。

綜上所述,2020年出生的寶寶不會少,可能成為一個生娃的高峰年,然而對於孩子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同齡的人較多,將來面臨上學,工作的壓力不小,以後贍養父母的壓力等。做為有二個娃的父母,也相應增加生活的壓力。





東北營口人


我覺得應該不會,我原本打算今年備孕,20底或者21年上半年左右生,但我現在連做孕前檢查的準備都沒有,因為疫情,我覺得跟我一樣有這個想法的不在少數。畢竟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而為啥說今年底會有多點孩子出生,難道就只是夫妻在一起的時間多,沒什麼事做,生孩子,這樣的肯能有,但應該不是大多數。而且應該沒那麼多人願意冒險,如果沒有意外最好,如果真的有,到時候找誰哭。而且孕期還多次去醫院,醫院我覺得是相當不安全的,在這種特殊時候。還有就是今年有些回家過年了,時間有些長,他們就直接辭職了,或者因為不能及時到崗而辭職,辭職這段時間以及找工作和重新暫時穩定這段時間,有些人哪怕是有積蓄也會重新考慮時間問題。畢竟對於一般人來說兩口子同時不上班又要孩子,光是心理都多多少少會有壓力,而我們都希望愉快的要孩子,盡力把壓力降到最小以上觀點,純屬個人觀點,不喜勿噴,謝謝!


嘿小胖23


哈哈哈哈,不用專家預測,我們自己都可以預測啦。先看看一個段子唄:

從年前1月下旬開始算起,一直到2月底,這中間一個半月或者兩個月,忙碌了一年的青年男女,好不容易能夠身心放鬆休息下來。這中間兩個月不能出門不能出門,每天吃了睡,睡了吃,精力旺盛。適齡男女此時就是造娃的絕佳時機,每天四眼一望,說不定就望出了情愫。因而從外在環境來看,這兩個月憋在家的時間裡,給適齡男女創造了絕佳的孕育環境,按照10月懷胎來算,到年底前後一大批寶寶就要出生了,嘿嘿嘿。。。

不過呢,這中間往長了算是兩個月,往短了算是一個多點點月,其實也就一次機會最多兩次機會。兩次機會能成功的概率有多大呢,這個不好說,從個體來算只有0和100的概率,從群體來說,怎麼看也比平時概率要高,所以這個專家也太好當了吧。

雖然說備孕受各種因素影響,但如果真的打算要孩子的話,這兩個月確實是最好的機會,身體上能相對機能充足,至於到年底是否真的能孕育出一大批寶寶呢,從國家的角度當然是希望這樣了,畢竟現在新出生人口還是在下降,如果能增加新出生人口那是絕大好事,對個體家庭來說就更加是喜事臨門了。

祝願各位備孕的都能好孕!

我是一名80後奶爸,主業是做市場研究,主要興趣點是研究兒童保險配置,最大的心願是陪伴孩子一起健康快樂成長,歡迎大家多多溝通交流。


兔子愛大米


我懷疑自己已經懷孕了,大年三十至今宅在家,在床上的時間比在床下時間長,忙個不停,蠻開心的[害羞]



用戶瘋丫頭


呃,這個是專家說的嗎?這個不用專家說,我們大體也能猜到原因吧?由於疫情的防控,人們儘量減少外出,憋在家裡也沒什麼事兒。但是,相應的效果將會在2020年底前後顯現。呵呵。

如果說僅憑這次疫情就能夠減緩我們人口出生下降的頹勢,從這個角度上講,這還真的應該感謝這次疫情了。

從2017年開始,我國的出生人口就開始大幅下降,2016年是1786萬人,這是剛剛放開二孩的第1年,出現高峰也是應當的。

很多專家預計2017年將是人口出生的更高峰,結果讓人大跌眼鏡的是2017年出生人口只有1723萬人,反而下降了63萬元。這才是專家。

到了2018年,出生人口驟降200萬,只剩了1523萬。2019年繼續下降,只有1465萬元。

實際上隨著我國老齡化社會的不斷加劇,我國的老齡趨勢人口數量逐漸增加。已經有2016年的977萬元增長到2019年的998萬人,這個趨勢是很難扭轉並出現浮動的。

根據社科院的研究,預計我們國家的人口頂峰將在2027~2029年到來,頂峰門口只有14.42億人,目前人口是14億零5萬人。2020年11月將進行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到那時候我們人口的底數就將更明白了。

目前我們國家還沒有放開三孩政策。如果違反計劃生育政策生三孩,依然會面臨著處罰。即使現在的強制執行措施沒有以前那麼重,但是三個孩子的教育和養育費用也是一個大頭。另外,家庭還要付出大量的教育、看護時間,孩子長大後的上學費用、結婚費用,真的也讓人頭疼。

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不斷提升,人們發現養育孩子的成本越來越大,生育意願也開始降低。這也跟其他發達國家生育率低迷,也是有直接原因。不過,我們國家的人均GDP剛剛過1萬美元,還遠遠達不到高收入國家的水平。希望我們國家繼續發展別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出現未富先老的情況。


暖心人社


2020年底前後,將是個人口生育高峰?對此,人們十分期待,也希望儘快來一波生育高峰,緩解一下人口老齡化比重過大的問題,以及越來越緊迫的勞動力資源供需矛盾。

自2015年10月宣佈開放二胎生育政策以來,已經過去了四年多的時間,但人口生育的現狀,似乎有意與人口專家們的初衷保持距離,適齡生育群體的生育意願並不買帳,二胎生育率的增長並沒有達到人們的預期。

開放二孩生育,似乎錯過了政策的最佳調整時機,與人們生育觀念最旺盛的時期擦肩而過,讓以60後為主的有強烈生育意願的獨生子女家庭,失去了最後的生育機會,成為一大遺撼。“放開二胎生育”這份愛,來的有點遲了!

一、影響適齡生育群體生育意願的兩大主要因素,即教育和住房問題,所帶來的經濟負擔和精神壓力,還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改善。

1、教育

近年來,子女的教育成本並沒有減少,而且在家庭經濟負擔中所佔的比重還在逐漸增大;

家庭教育(包括陪伴、監護、輔導、習慣養成等)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家長的教育責任和精力投入成倍增長;

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的時程還遙遙無期,主管部門初步透露出的規劃倪端是在2035年;

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校外輔導班、興趣特長班等負擔壓力仍然十分突出;

義務教育優先向高中教育延伸,有可能在近幾年成型,但尚無確切的時間表;這根教育過程中關鍵的接力棒,仍然讓學生和家長們繃緊著神經;

大學教育的普及,現代高科技手段的輔助,校園生活的豐富多彩,以及青年學生跟風潮流的攀比現象,無不成為父母投入的無底洞。

此外,就業找工作、買房買車、戀愛結婚生子等等,都是父母的“心頭病”。子不教父之過,子不供父之錯。

2、住房

有人說,房地產市場已接近飽和,就房子的居住屬性而言,居者有其屋的需求已基本實現。房價出現拐點、穩中趨降已成事實,也是大勢所向。儘管某些地方、開發商們還在千方百計地試圖挽回昔日的輝煌。

但是,不管房價低到什麼程度,對於傳統觀念根深蒂固、砸鍋賣鐵也要給孩子買房的多數家庭來說,畢竟還是最大的經濟負擔。

一句話,住房和教育仍然是制約人們生育意願的最主要因素。

二、目前鼓勵二胎生育政策的吸引力還不夠大,傳統的生育觀念尚未修復;不管是繁衍後代的本能意識,還是創造勞動力資源、為國分憂的大局思想,都有待強化。

不刮春風,難得秋雨,有播種才有收穫。如果象專家預測的那樣,生育高峰或將出現在今年年底前後的話,那麼,這個春天便是最理想的孕育生命的“發情期”,也是最適宜的播種季節。為此便有了某些人的異想天開: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肺炎疫情,使得大多數人足不出戶,居家抗疫,除了自行消費年貨、好吃好喝、增強體質之外,別無他事,自然就增加了夫妻生活的機會。夫妻生活增加了,懷孕的機率就會大增,年底生育高峰的到來,也就順理成章了。

呵呵,如此奇思妙想,天衣無縫的邏輯推理!不禁想起曾經調侃農村人的一個笑話:

過去農村人為什麼生那麼多孩子?除了多子多福的舊觀念和缺少避孕措施之外,主要原因是:農村文化生活貧乏,為了節約火油,一到黑天就吹燈睡覺。漫漫長夜,“夫妻生活”便成了唯一的娛樂活動,不生孩子才怪呢!

疫情當前,果真像有人說的夫妻生活增多了嗎?答案是否定的。試想,蝸居防疫,擔心疫情傳播,關心一線救護,關注國家號令,缺少活動鍛練,處在驚恐焦慮之中,哪來的心情和精力過夫妻生活?即使有,質量上也會大打折扣,談何受孕生子?

三、目前適齡人群仍然處在生育觀望期。面對諸多現實問題,隨著人們自我減壓、自我保護意識的滋長,自私心理作祟,迫使他們在生育問題上瞻前顧後、左右為難。

四、離婚率居高不下的現實,客觀上又影響了生育率,或延緩、或消弱了婚育率的平衡。

結語:

基於上述分折,筆者對於“2020年底前後有個生育高峰”的專家預計,並不樂觀。這個預計沒有現實依據作支撐,是不科學的。以當前居家抗疫,會增加夫妻生活和受孕機會,並由此推斷年底生育高峰的到來,更是荒唐的。

教育、住房等諸多影響人們生育意願的現實壓力,在尚未得到有效緩解的情況下,目前還看不到有生育高峰到來的跡象。增強適齡夫婦的社會責任感,提高他們的人口危機觀念和意識、調動自覺生育的積極性,還任重而道遠。


鷹眼看教育


有專家預計2020年底前後將是個生育期高峰,我認為這個可能性不大,雖然說中國受此次新冠狀病毒的影響比較嚴重,好多人都宅在家裡出不了門,除了看電視玩手機、還有可能完成造人計劃。但是在當前的背景下,好多年輕人的生活壓力比較大,一旦沒有了穩定的收入來源,房貸車貸、銀行的信用貸款等等,日常生活中的柴米油鹽的開支,都將成為沉重的生活負擔。再加上此次疫情的發展,感染和死亡人數的增加,無形中又給年輕人增加了心理負擔。在心理和生活的雙重重擔下,那還會去考慮造人計劃。


保安張小胖


我也認為是一個高峰期,因為這段時間疫情的影響,好多人都足不出戶,自然而然的夫妻生活就增加了,那麼懷孕概率就會增加。


原來人們的春節一般都是回家或者走親戚,幾個朋友聚聚,或者一些社交活動,有的會進行一些旅遊計劃的安排,基本上過個春節忙忙碌碌的,春節的消費也比較高,有一些商家就是靠春節來生存,一年到頭,基本上節前節後能掙一年的收入。但是今年的春節不一樣,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的影響,全國基本上都是春節不走親,待在家中過一個平安年,所以好多人都是在家中安然度過,除過出門買一些保障用品。所以,好多人都閒了,閒了除了在家葛優癱,就是玩手機,年輕的夫妻當然也不閒了,基本上夫妻生活也就增加了,估計也就這項運動需要體力了,自然而然準寶寶就會增加。


二胎準備的夫妻也會增加,我前兩天接到原來同事的電話,就是諮詢二胎該不該要的問題,之前她從來沒有問過我這些事情,但是最近,她和我聯繫比較多,特別是諮詢關於在生育一個孩子的問題,從家庭教育以及到對大寶的影響方面,談的比較深入,也比較細緻。所以,這個行為也體現出來,她有生二胎的打算或者在往這方面考慮了,也說明,二胎打算的家庭也在增多,還有一些一個寶寶的家庭,有的媽媽找我聊,家中一個孩子好無聊,孩子把自己纏的自己分分鐘鍾想走,沒有一點自由了。這些寶媽都是之前上班的,一個假期讓她們很無奈,表示對兩個孩子的羨慕,畢竟兩個孩子好帶一些。在這之前,好多人對我說,你生兩個看你累的,一下子從天堂到地獄,也不見收拾自己了,沒有之前時尚了,但是最近都說羨慕我,兩個孩子能一起玩。這裡,我不是想表達生二胎的好處,只是談論一下,這段時間好多人都萌生了生二胎的想法。


我是二胎媽媽,有著豐富的育兒經驗和育兒知識,歡迎關注留言並發表不同意見。


小六六的媽媽


有專家預計2020年底前後將是生育高峰。

其實我也預測到了,哈哈,只是我並非專家。


首先,受到當前時局的影響

2020年,是不尋常的一年,春節,中國人最熱鬧也最重視的傳統節日,因為受到疫情的影響,而失去了往年的熱鬧,本該走家串門,走親訪友的日子,全國人民都被宅在家裡不出門,當然,最辛苦的還是那些奮戰在一線的工作人員,他們連宅在家裡的機會都沒有。所以我們是幸運的,往好裡想,回家過年的我們,自打工作以後,也沒啥機會和父母呆在一起這麼長時間,甚至夫妻雙方平時在工作,也沒能有這麼長時間呆在一起。

為何說2020年底是個生育高峰期呢?

受到疫情的影響,許多返鄉過年的上班族都被迫不能夠正常上班,所以就和父母家人過了個很長的年,而未生育孩子的年輕夫婦,肯定會受到父母的催促讓早點生孩子,早點生二胎,大家可以試想一下,一套90來平米的房子內,白天晚上的和父母大眼瞪小眼的,父母肯定一有機會就和你聊早點要孩子,再者夫妻雙方在家無聊,沒準真會如父母所願呢。


依情況而論

不過這也只是預測,搞不好2020年生育率也會有所下降,因為畢竟現在屬於緊張時刻,很多人心理還是有所顧慮,害怕出什麼意外,尤其是疫情較為嚴重的地區,估計更不可能有心情考慮生育的問題,所以,這只是預計,也未必十分準確,只能說順其自然吧。


最後,願病毒趕緊消失,大家不要過於輕視,也不要過於恐慌,繼續相應號召,宅家裡不要亂出去溜達。好好調理身體,哈哈,懷個娃也無妨。


軒媽育兒記


專家預計2020年底將迎來生育高峰期?至少我是不相信。而且疫情期間也不是最佳懷孕時間,因此個人感覺這種專家預測不靠譜!

當然我也不記得有哪位專家說過,估計十有八九又是謠傳。下圖這種宣傳,也是胡鬧!

1、懷孕後免疫力下降,不利於懷孕。

懷孕之後身體免疫力下降,不利於抵抗疫情感染。此次新冠肺炎截止目前沒有特效藥,而且病毒本身存在變異,也不存在特效藥的說法。最好的結果是疫苗早點上市,其次是依靠自身免疫力。免疫力強,那麼遭遇疫情的風險就降低。

2、疫情期間,不利於孕婦產檢。

疫情期間外出不方便,懷孕之後怎麼產檢這是個難題。根據鍾南山院士的預計,疫情結束可能要到4月底。但凡事都怕萬一,病毒傳播雖然從理論上說是越來越弱,但如果時間延長了怎麼辦?孕婦本身又屬於易感人群,而且目前也不能完全排除母嬰傳播的可能性,所以疫情期間懷孕風險有點高啊,你說呢?

3、疫情期間,不利於孕婦保健。

懷孕期間要做到優生優育,需要滿足幾個條件:一是心情愉悅,有利於妊娠激素的分泌;二是食物種類多樣,食材新鮮,這樣維生素充足有利於胎兒發育;三是能夠定期出門活動,獲得新鮮的空氣並通過陽光獲得維生素D。

以上三個條件都滿足不了,還要一天到晚地悶在家裡,孕期和產後發生抑鬱症的風險也會提高。所以疫情期間懷孕真的不是好主意。

所以,如果有人建議你疫情期間懷孕,您最好還是三思而後行哦!以上這就是我的個人觀點,喜歡請點個贊,不喜歡也請您勿噴。如有其它問題,請留言。

最後,衷心希望疫情早日結束,祝白衣戰士們早日平安歸來。疫情總會過去,待到春暖花開時,大家再愉快地備孕也不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