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和田玉籽料還在被拼命地開採,難道不給子孫後代留點礦藏嗎?

三了


你被騙了嗎?籽料已經枯竭,已經開採不到正宗的新疆和田玉籽料?

到,是正宗的新疆和田玉嗎?正宗的籽料嗎?

我笑了笑,說道:”肯定是的,皮色和毛孔清晰可見,這樣的材料在我們行業內叫大開門的籽料,沒有任何疑問“。

貝貝聽我這麼說似乎很驚訝,“那你很厲害,正宗的新疆和田玉籽料,現在已經開採不到了。”

我一聽很詫異:“有啊,為什麼會沒有啊?你聽說的啊?即使政府下令禁採,還是有一些大的開採集團在繼續開採,何來已經開採不到了呢?”

貝貝告訴我,他那個城市的做玉的老闆都是這麼告訴他的,說多了信以為真,自己接觸玉的渠道很有限,所以說的多,也就信了。

顯而易見,這種奇貨可居的說法,其目的也是不說自明。

而像貝貝這樣喜歡玉的人也不在少數,認為籽料枯竭開採不出來的也不再少數,究其原因不難看出,玉商在信息的傳遞過程中掩蓋了一些真相。

和田玉籽料的挖掘量在這幾年是逐年加大,精品籽料的產量也是在逐年減少。

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去年和今年,由於古河道被破壞式的開掘,環境汙染嚴重,小規模的開採已經被禁止了。

所以,籽料的價格也在不斷的上漲。

籽料的枯竭無從說起。

另外市場上的和田玉籽料保有量還是非常大的,和田玉不是易耗易損品,一顆籽料原石可以不斷傳承,不斷交易。

就目前來說,商家手中的和田玉存貨,是足夠目前市場上的運轉。

精品難尋,和田玉屬於中國人喜愛的小眾產品,門檻高,有一定的經濟實力才能玩的動的。

這就涉及到,和田玉珍稀,價高,個人或是家庭作為收藏,傳承是物有所值的。

但是作為投資收藏,那需要有眼力和實力。

幾顆原石不足以支撐你來投資,收藏。

網絡社會,信息交互比較方便,不能一味聽著商家朋友的高談闊論,也要利用手中的網絡多多搜索有效信息,來辨明真偽。



酒香醇


古人講究十分聰明用七分,留得三分給子孫,我們需要給子孫留的何止礦?

環境,水,空氣,野生動植物,山水,還有為人處世。

也不知道周圍人都怎麼了,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很多人的目光開始越來越短淺了,只看眼前利益的事情越來越多,真是隻爭朝夕啊。

就好比做事業,都想賺快錢或是一夜暴富,不想做長久的,比如生產,養市場,養客戶的事。

可以說是社會的節奏太快了,所以我們要順應變化,調整要快一些。

也可以說是沒人給我們培養的時間,不成功則成仁。

也可以說誘惑太大了,經得起誘惑也是需要代價的。

總之,大家都是時刻盯準機會,有投資或是投機的機會就弄上一把,看起來大家好像都是聰明人。

我們也確實存在資源提前透支的問題。那麼反觀什麼不是在透支呢?錢財?環境?健康?人際關係?公共資源?信任?

只有所有人有這個觀念並達成一致的認知時,人類才會停止過貪的慾望。

不管做什麼事,大家都願意搶先先機,壟斷,絕對控制,掌握源頭,我想盈利大戶除了靠經營有方多數靠的還是這個吧。

所以,別杞人憂天了,我們唯一能管的只有自己,連父母和妻兒都除外,不是嗎?



茶入真知


那裡還有什麼籽料,全是廣義的或假的。


寅午戍金


因為現在有人靠著它吃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