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疫情,有人說有房貸的人是最幸福的一群人,你同意嗎?

quwulc


這個堅決要同意,我做個小生意,請了三個人,貸了一套房,年前給工人發了兩千紅包,進了三萬的貨,口袋裡留兩萬塊錢過年。幸運的是因疫情過完年口袋還剩一萬八,不幸的是我進的貨一部分快到期了,工人的工資馬上要發了,房東也剛打電話了,還要還貸款,真的,從來沒有覺得自己這麼重要[捂臉]


李也芬芳


這次疫情對於我家來說,影響還不是很大。我是去年夏天買的期房,要今年年底交房。封城期間都是住在老家的,目前是住在安置小區的出租房裡,雖然也戒嚴了,但還是可以自由出入的,需要辦理臨時出入證。相對於租住在商品房裡面來說是方便不少的,租金也便宜很多。

這次疫情對農村人的影響來說比較小,我覺得那才是最幸福的一群人。家裡蔬菜糧食不愁,臘魚臘肉都薰了好多存著,兩三個月不出家門完全可以。幸福感是來自你對生活的態度,只要生活有奔頭,努力工作,朝著自己的目標不斷奮鬥,你就是幸福的!


橙子媽媽2016


我們都擁有別人眼中的幸福
有這麼一個故事,說有兩個老太太相遇了,一個來自中國,一個來自美國。中國老太太說:“我攢了30年錢,晚年終於買了一套大房子。”美國老太太說:“我住了30年的大房子,晚年終於還清了全部貸款。”美國老太太在大房子裡過了大半輩子的舒適生活,晚年還清貸款“功成身退”,在中國老太太眼裡,美國老太太無疑是幸福的。然而2008年金融危機,房子縮水貶值,美國老太太大房子被銀行收走了,資不抵債變得無家可歸了。這時候中國老太太搬進了屬於自己的房子,安享晚年,在美國老太太看來,中國老太太是幸福的。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原來我們都擁有別人眼裡的幸福!

《蝸居》裡面海清的一段獨白正是現今房奴的生活寫照。“每天一睜開眼,就有一串數字蹦出腦海———房貸6000,吃穿用2500,冉冉上幼兒園1500,人情往來600,交通費580,物業管理300-400,手機電話費250,還有煤氣水電費200……也就是說,從我第一個呼吸起,我每天要至少進賬400……這就是我活在這個城市的成本。”為住房付出的代價是房奴生活最基本的成本,沒有浪漫的風花雪月,沒有恬靜的花好月圓,花樣般的青春是在超負荷的工作中不經意間流逝的。享受一番舒適的娛樂是無可必要的浪費,抽時間陪陪家人是心力交瘁般的奢侈。但是這次疫情以來讓所有有房貸的人鬆了一口氣,可以每天呆在家裡陪陪家人,可以多陪孩子,在別人眼裡或許這是一種幸福,在有房貸的眼裡只是暫時的。當疫情一過突如其來的壓力又壓在了肩膀上,這個是不可推卸的,像每天沒有工作沒有固定的資金來源,其實每天都在焦慮著下一個月的房貸,生活費,而有些人是家裡的支撐柱,家裡沒有收入就是連生活都成問題,時不時會想,我要是沒有房貸就好了。


會說話的小星


話分兩頭說,

先說有房貸的幸福在哪?

適當的房貸其實可以用來抵抗通脹。疫情所帶來的經濟發展停滯勢必會造成部分物價上漲,錢不值錢了,有房貸其實在一定程度上抵抗了通脹。

再者,這個貸款背後是房子,在城市化過程中,買房其實是在賭國運,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安居才能樂業。

沒房子的租戶最近可能已經明顯感受到了,因為疫情可能回家都是問題,因為不是業主醫護人員被物業阻攔不能進其租住小區,還有房東讓租戶交保證金等等這種不太和諧的事件屢屢發生,有自己的房子能還得上房貸,在疫情之下的方便程度當然更高。

當然,如果房貸壓力過大,疫情衝擊就業和收入,自然會影響生活質量,恐怕不少人還會面臨斷供的風險,如果是一線抗疫人員還好說,有政策扶持可以緩期還貸,如果只是普通人,那疫情之下的高房貸也可能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最後不得不說一句,疫情之下的幸福與不幸,和房貸本身沒有關係。無非是一種生活態度和一種理財方式,都是成年人,自己的幸福自己做主,自己的不幸自己承受。


房市大白話


這次疫情,有人說有房貸的人是最幸福的人。此問題有兩個解釋,第一,此次的疫情,有房貸的人,房貸是要還的,不過中央有通知,根據疫情可以推後或延期,並不是不還!那有的人就以為疫情沒上班,就不還房貸,減免了,不可能!第二,我自己認為,這次疫情,在小區裡大多不出門,就是鄰居家也不認識更不見面,接觸很少,使疫情沒有傳播機會,挺的!


河南焦作李香雲


這次疫情,對於在城市裡有一套房子,是相對來說最合適不過的。因為由於疫情的影響,對於沒有房產的租客,不能返回到租住的房子裡,只能在酒店裡進行隔離了。再有就是每個月就算有房貸那也是為自己的房子還房貸呢,十幾年以後這房子就屬於自己了。但是對於租住房子來說就虧大了,由於疫情不能住進去,並且還要出租金,等於是資金浪費了,如果遇到一個好房東反倒可以協商下給減免一部分房租來減輕負擔。

其實從長遠來看,如果有點資金的話建議買一套按揭房,哪怕前期買一套一室一廳的,首付個幾萬塊錢的。這樣相當於租房一樣,但是等過個十幾年最起碼這套房子就屬於自己了。這是從長遠來看的,其實租房子十幾年下來也幾十萬了。所以建議大家在選擇房子時最好買一套屬於自己的小窩。今天就簡單說到這裡,感謝大家的支持!


創客華商


這次疫情,有房貸的人是幸福的一群人?分情況看吧,從情感上而言:有房貸,說明自己有房子可以住,有獨立的家庭生活空間。不同於租房,不存在短期的合同到期頻繁搬家、被房東、被中介提價或者驅趕的現象,確實是有家的感覺,歸屬感,有幸福感!從經濟角度看,有房貸就有還貸,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每月的定額還貸,家庭各項生活成本的支出,都是還貸人所憂慮的,涉及到每月還貸,勢必影響個人、家庭生活質量的下降,花錢省著花,各種節約模式產生!所以也存在不幸福的表現。



學術無國界的阿龍哥


這次疫情,有人說有房貸的人是最幸福的一群人?

不太贊同這樣的言論,疫情之下沒有誰是贏家。

截止今天,相信很多公司都還沒有復工,很多人還沒有去上班,經濟受損非常大,有的公司可能面臨關門,有些人沒有了工作。沒有了經濟來源,很多地方都會影響,不會因為你暫時沒有工作,房貸就不用還了,雖然可以延期還貸。

相反,有房貸的人會感覺到壓力,沒有經濟支撐下,會給人待來慌亂。每天只有支出而沒有多收入,這個需要想辦法彌補這個損失,以此來緩解內心的壓力。

家裡有糧心中不慌,生活在農村的相對壓力就會小很多,至少糧食充足。

現在還是疫情關鍵期,我們能做的就是全力配合政府,做好防護措施,不添亂,不造謠,不傳謠,相信疫情很快就會過去,加油!



Eagle生活


說有房貸最幸福我舉雙手不同意。疫情期間,我老公的公司宣佈解散了,他失業了,房貸落在我一個人的身上,亞歷山大!

但我覺得最幸福的是家人都互報平安,身體健康!

最後願大家都曉得敬畏自然,珍惜當下!



茜妞媽媽說育兒


這次疫情中,估計不想上班的人最幸福[呲牙][呲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