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拼音怎麼引導,已經被氣得血壓蹭蹭的,教180遍就是記不住,求大神支招?

心懷夢想未來可期


以一個過來人的經驗,我的建議是:父母放手,給孩子時間,讓孩子慢慢適應。

我孩子剛上一年級的時候,也是屬於拼音打死都學不會的那種。我記得我孩子學拼音最大的問題就是:聲母和韻母分開都會發,但是一組合到一起,就出問題。比如:lu,"l"和“u”都會發, 但是一組合到一起,孩子就會拐偏,比如發成“ru”、“tu”等等千奇百怪的音。

在教孩子拼音的這個過程中,我一度也是怒髮衝冠,氣急敗壞的時候,對著孩子大吼大叫,結果孩子更害怕,更不會讀了。

教拼音那段時期,遇到一個同事,當時他孩子已經中國科技大學畢業,到美國留學。提及孩子學拼音,發現他孩子也有跟我孩子同樣的遭遇,小學初始階段的拼音一度是個大難題,當時也是把他焦慮到極致,想了很多方法都不是太奏效。

得知同事的這種遭遇後,我就釋然了很多。因為在我教孩子拼音,重複千百遍孩子依然學不會的時候,我一度懷疑孩子的智力有問題,所以,對孩子大吼大叫其實也夾雜著作為父母的挫敗感懷疑等種種焦慮。有同事家的孩子做案例,使得我把對孩子智力的懷疑轉向另外一種解釋,那就是:孩子對拼音這個新事物的適應能力和適應時間問題。

也就是說,拼音其實完全不難,孩子學不會拼音其實只是一個適應能力的問題。有的孩子語感強,領悟快,很容易就能進入;有的孩子恰恰相反,所以,要完全掌握拼音的訣竅,需要更長的時間去慢慢悟。這個階段,父母試圖快馬加鞭,拔苗助長的方式其實是不可取的,這種方式反倒會加重孩子的挫敗感,從而拖長孩子完全掌握拼音的時間。

現在我孩子已經初二,回想他小學階段,即便是總考倒數第一的學生,完全掌握拼音最後都不是個事。

回到這個問題,我覺得最好的方式就是:父母放手,放棄一對一的輔導方式,放棄暴力輔導模式,看淡階段性考試分數,小學一年級只是學習生涯中的第一小步,成績排名這個階段無大意義。給孩子時間,讓孩子慢慢適應並進入。如果父母實在不放心,讓孩子每天看一點拼音教學視頻,我覺得也比父母親自輔導效果要強很多,因為孩子在恐懼害怕的環境下對知識的接受效果是要大打折扣的。

以上,供參考。


思並快樂著


首先,家長不要著急,把心態放平和。

一年級孩子剛接觸拼音的時候,很多孩子都出現過你家孩子這種掌握不太好、需要家長幫助輔導的現象。也有很多家長像你似的血壓蹭蹭的,但最先掌握好、運用也不錯的孩子,都是得益於家長輔導方法多樣、輔導心境平和有耐心的。家長的平和有耐心,會給孩子一種安慰,會使學習氛圍輕鬆愉悅。而輕鬆寬慰的環境,會促使孩子大腦調起自身興奮點,使孩子收到好的學習效果,幫孩子樹立學會學好的信心。其實,孩子本身也想學會學好,你急,就會暗示孩子不行,是在否定他,會讓他情緒消極,更不利於學好。

其次,幫孩子熟記各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準確發聲四個音調。

  • 可以跟孩子一起記憶區分相近字母,引導孩子結合熟悉的物品等編口訣、歌謠一類的,比如:6像b,9像q;傘把t,柺棍f;兩門m,一門n等等,包括四個聲調的發聲掌握,看看像平常的什麼發聲,比如:三聲的發聲不好掌握,可以找到一個三聲的單字,像“拐”,讓孩子體驗,再找出相同音調的字,加深體會。要讓孩子有好像發現什麼新大陸似的感覺,激發起孩子識認的興趣,調動起孩子自身的積極性。

  • 將這些字母製成卡片,張貼在家裡的顯眼的地方,利用平時的點滴時間,隨時點指一個,讓孩子讀出發音,加深印象。張貼在顯眼處,可以增加這些字母的復現率,孩子有意無意之中都在與這些字母重合,提升他的熟悉度。還可以給孩子一根小棍,模仿老師上課的樣子,點字母,跟家長比賽看誰先讀準。家長可以有意識慢於孩子,讓他有獲勝感,更能激發孩子的內心動力。

  • 按照字母順序背誦記憶。可以和孩子一起比賽記憶,孩子往往都有求勝心理,比賽可以促使孩子的大腦積極活躍起來,提高記憶效率。孩子剛開始學習背誦字母的時候,不會一下子記牢,家長不要著急催促,利用每天的閒散時間陪著背誦,比如:坐車、走路、等吃飯等等時間,都可以利用起來。

再次,開始拼音的指導練習。

  • 掌握拼音要點:聲母發聲要輕、短,韻母發聲相對重、長,然後,兩音快速相連。
  • 帶著拼讀示範練習:家長手持卡片,拿一個聲母卡片,再拿一個韻母卡片,兩音相碰,同時發聲讀出,讓孩子聽出什麼音,說出來,然後學著家長的發聲拼讀,細心體會,找到拼的語感。孩子如果感覺不到位,就多帶讀一些,直到他的拼感有了為止。這個過程需要一個量的積累,因孩子的不同而不同。孩子如果慢也是不同,家長就要耐下心來,多帶他拼讀練習就好,練得多了,就感受到了。
  • 利用家中的各種物品,隨時指定一個,讓孩子拼讀練習,再試著讓孩子說出拼讀的音,聲母是什麼,韻母是什麼,進一步提高語感。家長也可以隨口說出一個聲母,讓孩子隨便給它配個朋友韻母,然後拼讀出來。隨意指著張貼在家中的卡片練習拼讀。
  • 帶孩子讀一些有趣的故事性強的拼音讀物。這樣的詞語圖片、相關繪本很多,利用起來,精選閱讀,從讀詞語、到一句話、到一段話、到帶字的拼音讀物,循序漸進,不要急於拔苗,效果不好。
  • 利用漢字字典,教孩子拼音查字法,瞭解拼音的作用,感受拼音的重要,強化興趣。

總之,家裡輔導不要生硬單一,可利用孩子喜歡遊戲、喜歡故事等心理,設計一些趣味性的形式,比賽啊,通關啊,給聲母安個家呀,讓韻母有個特別身份啦等等,把孩子的參與積極性調動起來,這樣就會事半功倍。

與其跟孩子鬥氣費時還傷孩子,不如面對孩子的實際,平心靜氣地想對策、編故事,變化形式地去幫他。

父母的角色就是陪伴幫助孩子健康成長,所以,就耐下心來吧!


子舒教育


買副拼音掛圖掛牆上隨時複習;把拼音做成卡片,以玩遊戲的方式練習,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


紅康涵


拼音難嗎?

太難了。

一年級孩子學拼音,教180遍也記不住,把家長氣得血壓蹭蹭的往上升。

其實,拼音哪有那麼難啊,孩子記不住、學不會,那是因為你沒有用對方法。

常言道:“萬丈高樓平地起”。

拼音作為學習漢字和語言的基礎,從一年級就要學好、學紮實。

我侄兒現在正上二年級,在今年暑假的時候,他一個人把注音版的四大名著《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三國演義》全都看了一遍。於他而言,只要有拼音,無論給他什麼書,他都能津津有味地看下去,看到有趣之處,他自己一個人就在哪邊看邊哈哈哈地大笑,讓別人看了也忍俊不禁。

雖然說現在的他能一個人自主看書,喜歡看書。但想起他在一年級初學拼音時,也是經過了一個痛苦的階段。

那會,剛開始學習拼音。a、o、e、i、u等這些單韻母學起來很簡單,難的是聲母和複韻母以及鼻韻母。

每天放學回家,老師都會要求他們背寫聲母或韻母,他會寫,可是不會背,甚至讓他讀,他也讀不來,因為很多的拼音不認識。

怎麼辦呢?

第一步,先教他讀熟起來。

對於不會的拼音,先教會他,然後就是要多讀,每天至少讀五遍。

所謂熟讀於心,讀得多了,自然而然就記住了。

第二步,多多練習。

除了讀,還要動手練,每天至少抄寫兩遍拼音,就這樣堅持了一個月。

一個月下來,他對拼音已經是滾瓜爛熟。

第三步,多朗讀課文。

對於一年級小學生,老師安排家庭作業都會要求他們朗讀課文,這樣做不僅有助於加深印象,鞏固課堂上所學內容,還能讓學生養成一個朗讀的好習慣,擁有讀書的成就感。

以上的三個步驟,就是我侄兒在上一年級學拼音時,自己實踐運用過的方法。

題主可以試試。

拼音,其實並不難的。


家有倆兒砸


家有小一新生,分享下自己在輔導作業中的心得

認字與拼音兩條腿走路

目前的“部編本”小學語文教材並沒有一上來就讓孩子學拼音,而是先學習了簡單的漢字,其中大多是象形字。“部編本”與本教材的總編輯溫儒敏在談到這套教材時曾說:

特別重視學界對語文認知規律的研究成果,讓孩子多認少寫,儘快學會讀書寫字,這裡的“讀書寫字”是有先後順序的。所以在一年級語文教材中有300個漢字需要認。

而拼音呢?是讀音,漢字的注音符號,認字的輔助手段(當然考試的時候會反過來為漢字注音)。

在拼音學習的過程中,單純學拼音,不結合漢字,是枯燥又難以記憶的,甚至有點無用。

自家孩子學習拼音的經驗教訓

我們知道,漢語拼音有聲母、韻母(單韻母、雙韻母、複韻母)、整體認讀音節。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聲母和單韻母很容易掌握,因為拼寫簡單。比如ba,四個聲調一標就能想象出生活中發這些因的常用語,“爸爸”。最常見的問題和難點是:

1、聲調二聲和四聲不分

2、雙韻母學習稍有難度

3、看拼音會讀,但是反過來給字注音就不太順暢。

不為了教拼音而教拼音,結合下日常孩子感興趣的話題

1、音調二四不分,就用汽車上坡下撥的圖形,形象記憶。

2、iu,ui這類容易混淆的雙韻母,不妨找出代表性的字,為用iu,ui分別為它們註上音,比如秋(qiu)天,水(shui)果,拼音字母組合容易混淆,但一結合漢字就一目瞭然了。

3、給家人的名字注音,爸爸姓石,媽媽姓韋,給這些字注音,孩子特別樂意,印象也比較深刻。再給名字注音,自己的家庭地址注音。趣味性增加,學習動力自然也上去了。

請孩子一起動手製作拼音小卡片

實在記不住的拼音,發動孩子一起製作小卡片。把家裡的快遞箱瓦楞紙剪成合適的大小,正面寫出反覆記不住的雙韻母或複韻母,找出一個含有這個韻母的字(詞),寫下來或者畫下來,標註它的完整拼音,背面請孩子畫出詞語表達的意思。用這個辦法我成功讓孩子記住了ie,ue,ei以及他們的拼寫注音規則。

學拼音是個過程

老師教拼音,一般是每天3個聲母或韻母,這個時候孩子就要及時鞏固跟上,不要等學完了發現都不會大面積突擊,這時候不但孩子容易產生畏懼心理,家長也焦慮。


成長觀察


按照正常的教學的進度的話,馬上就要進入期中考試階段。期中考試前就是學校老師授課拼音的集中時間,過了期中考試就要進入識字的學習階段。可是,對於我們自己的家長來說,孩子是自己的,更需要花更多的時間來進行記憶,通過練習來打到熟練掌握。


1、要讓孩子知道拼音的主要四大部分的內容。

拼音主要就是三大部分的內容,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再接著往下細分就是單韻母,雙韻母,前鼻音,後鼻音以及聲調。我們家長知道這幾大部分,再逐一一個一個地輔導孩子。這樣就不會覺得沒有頭緒了,孩子也不會覺得特別的亂。孩子首先認識的是聲母,其次才是簡單的單韻母,隨後才是雙韻母,前鼻音,後鼻音以及學會標聲調。知道了這個次序,孩子其實並不覺得太難的。我們家長也不需要一上來就開始輔導,先按照一定的次序來引導孩子,這樣反而不會教得孩子非常混亂。


2、可以通過兒歌來讓孩子進行記憶。

拼音畢竟是比較抽象的東西,小學生的孩子的思維都是偏向於具象思維。我們可以通過下載一些兒歌或者動畫來讓孩子一邊聽一邊學習。一年級的孩子除了學習知識之外,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和認真聽課的習慣。在播放兒歌的時候,我們可以拿出課本的拼音部分讓孩子來對著看,跟著讀。這樣既可以加強孩子的記憶,同時也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和調動孩子的積極性。


3、在家輔導的時候,多運用費曼的學習方法。

費曼學習方法的核心就是把自己當成老師,然後用自己的語言來複述所學習的知識。家長在家,也可以嘗試用著這樣的方法。這個時候家長就要把自己是大人的想法拋棄,把自己當做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孩子來跟孩子溝通,讓孩子把他學過的知識講解給大人聽。如果孩子很明顯出錯了,我們大人大可不必糾結,順勢而為,讓孩子發現錯誤,從而自己去認真學習,糾正大人的錯誤。這樣的方法,相對於家長講解180遍都有意義和效率。


4、學習拼音沒有任何技巧,必須是通過多讀多寫。

拼音屬於學習技能中最基礎的一項,我們孩子的思維沒有那麼複雜,大人總是急於把大量知識恨不得塞進去孩子的腦袋裡面。這個反而使得孩子逐漸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學習的快感逐漸消失,以至於為零。我們其實可以放寬心態,跟著孩子的學習進度來輔導,不必心急。很多快速學習拼音的技巧都是在記憶的基礎上再進行學習和練習。學習拼音其實都可以通過多讀和多寫來熟練掌握和提高。


正壹富華老師


教了180遍都記不住,那是你教的方式有問題,不是孩子有問題。

孩子上了一年級,老師們都會想到合適的辦法讓孩子學會拼音,孩子學會,只是早晚的問題,家長不用太心急,太焦慮。

家長越著急,心裡越焦慮,對孩子就越不耐煩,就越容易說出否定孩子的語言,尤其是像這種“怎麼我教了你180遍了,你還學不會?”“人家誰誰誰都學得那麼好了,你怎麼還是老樣子?”……

這樣的話,會讓孩子產生自我否定的認知,一旦如此,那麼孩子學習效率一定低下,學習效果一定會越來越差!

這就是心理作用的影響。

我曾經和兩個孩子一起看了一個電影《天才眼鏡狗》,中間有個環節是舍曼在開飛機,小姑娘在旁邊鼓勵他,舍曼開得很好。

可是,當皮波特博士看到後,就大喊著“舍曼,快停下,你不會開飛機!”之後,舍曼就開始自我懷疑,然後就沒了自信,慌了,直接就栽了下來。

皮波特博士以為它說對了,舍曼就是不會開飛機,你看,都掉下來了。

可是,如果皮波特博士不說那句否定的話,沒準舍曼就會開得越來越好!

所以,當你發現教了孩子180遍的拼音,你還教不會的時候,千萬別鑽牛角尖!

放手吧,信任孩子,也信任孩子的老師吧!

現在的老師,教案越來越完善,教孩子們學習的方法越來越巧妙,如果你不是有很強大的能力,還是要選擇相信老師,大多數孩子都會在老師的授課下,學會應該學會的知識。

放過孩子,也放過自己吧。

讓專業的人,去做專業的事情!

我們作為父母,不是教他幾個具體的知識點,而是要做好孩子的後盾!鼓勵他,支持他,給他力量,引導他看到自己的優點,不斷增強自信,從而成為越來越優秀的孩子!


皓月長歌正面管教


有個主意可能不太好做到,那就是別把孩子當自己的,當成別人家的孩子。

或者,把自己當老師,孩子是個學生。這種情況下,可能就不會這樣生氣了。最起碼不會把自己氣病。

家長和孩子就是太熟悉了,所以情緒不好控制。

打個比方,我現在在美國教中文,班上很多學生在家都不說中文,教拼音別提多費勁了,那個怪腔怪調啊,四聲無論如何都搞不清。但是無論多困難,我也不會被氣得血壓升高,因為我是老師。

所以,如果能更客觀一些,情緒會好很多。當然,這點並不容易做到。

再有,可以用多種手段讓孩子熟悉拼音,比如平板電腦上的拼音遊戲,看一些拼音教學節目,用孩子感興趣的方式引導他多練習。家長的耐心絕對是有回報的,這一點在我兒子身上有非常好的體現。

他剛學拼音的時候,每天晚上都要哭一個多小時,就是不想學。我都受不了了,胃病要犯了。最後還是老公陪著他度過了那個階段,雖然到現在也說不上學得多好,但起碼自己用拼音認字、查字典、漢字輸入都可以做到了。

熟能生巧,這個東西其實沒什麼高深的學問。

最後想說,其實要不是有考試壓著,讓孩子慢慢來也不要緊。孩子的認知水平是在不斷提高的,接受能力也在不短改善。只要堅持學下去,很多現在看起來的東西,幾個月後再一看,會發現其實很容易。這也是在我兒子身上悟到的東西。

從前差點逼死他和我的拼音書,現在在看起來,他自己都會說:“好簡單啊!”


木橋故事


我的這個方法可以讓孩子學會拼音的同時學會認識漢字。

  1. 首先教孩子認識單個的拼音字母,比如a,o,e.zh,sh等,一定不要給孩子強調什麼是聲母,韻母之類的。認識會讀就可以;

  2. 買一本孩子超級喜歡的帶拼音的故事書(動畫片的書也可以,但一定得是帶拼音的)。從拼讀故事開始,每天拼讀一行,讀得好有獎勵。隨著孩子掌握的量逐漸加量。
  3. 說說我的具體操作步驟:兒子出生於9月份,三年幼兒園後要直接上小學一年級了,沒有學前班的鋪墊怕他跟不上。因此在他過完五歲生日時,我開始著手給他教拼音,精心打印了聲母表、韻母表、前鼻音後鼻音,總之準備得非常充分。拿到兒子眼前,他一臉漠然,根本不感興趣逼極了還有強烈的牴觸情緒。這樣不行啊! 孩子喜歡看的動畫片《海綿寶寶 》書店裡有繪本故事書。我買了一本,一開始定下任務每天只要讀會6個拼音,就可以看動畫片玩玩具了。學習的任務量很小孩子很容易接受,他每天開心地學會我規定的任務量,晚上上床給他講故事時,只要你拼《海綿寶寶》一行字,媽媽就多給你講一個故事。就這樣孩子每天都認會幾個字母,晚上拼讀故事,很快他就認識了很多漢字,同時也掌握了拼音。到五歲半時他已經能讀不帶拼音的故事書了,為了讓他提前適應學校生活,我給他買了不帶拼音的《米小圈上學記》,這小子常常看得哈哈大笑,問我:“媽媽,我什麼時候才能上小學?”

瑋禕愛閱讀


孩子學東西是一個過程,不是一蹴而就,心急也吃不了熱豆腐,需要長時間的積累。一、下面我來說說的建議:

1、不斷反覆練習

家長們自己的發音可能已經不準了,請買那種貼在牆上可以發聲的那種,隨時反覆的跟孩子去練習,前提就是讓孩子自主的去練習,家長去監督最後去提問,這個也不是一天兩天的需要長時間堅持下去。

2、找方法

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裡面有共同點和不同點,先區分開,然後一個一個告訴孩子的發音,如果去判斷到底是韻母還是整體認讀音節,那麼就應用到拼寫中去練習。

3、日常生活不要放過

帶著孩子路上散步,到處都有孩子不認識的字,每天練習不認識的字的拼寫3到5個,時間越長,孩子會拼寫會應用,自然就會了。

4、拼音一定要大聲的讀出來

教孩子學拼音區分拼音最好的辦法就是大聲的讀出來,前鼻音後鼻音,平舌音翹舌音是可以通過讀區分的,要讓孩子自己去感受他們的不同才跟容易記住,不能死記硬背。

二、家長要學會控制情緒

1、打罵不能解決問題,家長要控制情緒

孩子就是越打越跑,打罵不能解決問題,你就算氣急敗壞孩子還是記不住,其實你發現今天你罵他了他記不住,過幾天突然孩子會了讓你很驚訝,其實就是時間的問題。

2、鼓勵為主,一點一滴積累

孩子的優秀是鼓勵出來的,不是打罵出來的,任何東西的學習是有一個過程需要一點一滴的積累,家長不要操之過急。

3、孩子的天性,不要扼殺

你發現你的孩子如果某一些方面不是很擅長那麼不要一下給予那麼大的壓力,發掘孩子的先天優勢,從他的優勢出發找到突破點。

4、學習和獎勵並不矛盾而是相輔相成

如果孩子學習好了你去獎勵他是不為過的,很多家長又說那學習本來就是他的事情為什麼要獎勵,沒錯是他的事,獎勵他是要激發他的積極性,其實人都是一樣的,如果在一個地方連續性的受到打擊是會影響積極性的,如果做得好可以承諾獎勵一件他特別想要的禮物。

最後我想說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先天優勢,學習這種事不要操之過急,耐心一點再耐心一點,孩子一定會給你意想不到的效果的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