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備耕】皋蘭尋春記

春耕始,萬物生,田間地頭忙生產。

人勤春早,溫室大棚春意濃

【春耕備耕】皋蘭尋春記

走進下泥灣村綠旺科技服務專業合作社,到處是農戶忙碌的身影。有的在給綠葉菜澆水施肥,有的在精心照料發芽不久的盆栽蔬菜,有的在採摘成熟後的農作物。春節過後,這些農戶就開始陸續到這個合作社來務工。

【春耕備耕】皋蘭尋春記

合作社負責人魏公軍介紹,該合作社成立於2012年,現有會員156戶,都是周邊的農戶和建檔立卡貧困戶,帶動貧困戶235戶,年平均購銷周邊農戶瓜菜200噸以上。

【春耕備耕】皋蘭尋春記

河口村村民劉彩玲也在這兒勞作。她告訴記者,她的家中共有6口人,除了經營自家的蔬菜大棚,她經常利用農閒時間到合作社來打工,每年能給家裡增加大約3萬元的收入。

【春耕備耕】皋蘭尋春記

春耕備耕期間,合作社早早備齊生產資料,及時進行耕作、採收、銷售,有效保障了皋蘭和周邊地區的“菜籃子”。除了向各大超市供貨,合作社還積極探索電商服務平臺,發展自己的配送隊伍,做到了“早上還在地裡生長的新鮮蔬菜,晚上直接上了居民餐桌”。

脫貧攻堅,第一書記送春來

【春耕備耕】皋蘭尋春記

她叫張積蓮,什川鎮上泥灣村村民,今年70歲。她的家中共有3口人,6座蔬菜大棚,以種植茄子、辣子為主。平時,大多是她的老伴在田間勞作,腿腳不便的她留在家中。

【春耕備耕】皋蘭尋春記

魏萬安,是上泥灣村駐村工作幫扶隊的第一書記。自從2017年來到這兒,他就把心思放在幫助村民們脫貧致富、豐富精神文化生活這兩方面。今年春節期間,魏萬安和幫扶隊隊員為張積蓮家中送去了米、面、油,在日常生活中,也經常來看望老人,陪老人聊聊家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春耕備耕】皋蘭尋春記

張積蓮一家的新房子蓋起來沒幾年,以前一直住在土房子中,生活水平低下。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他們拿到了5萬元的扶貧資金,蓋起了敞敞亮亮的幾間新房子,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

【春耕備耕】皋蘭尋春記

採訪過程中,張積蓮老人說得最多的話就是“感謝共產黨,感謝政府給予這麼好的政策,感謝這些幹部經常到家裡來看我”。

農資儲備,提前謀劃保春華秋實

【春耕備耕】皋蘭尋春記

正在購買玉米種子的這位村民,她叫高樹梅,石洞鎮豐水村人,家中6口人,主要種植了玉米、小麥等。她告訴記者,這幾年她每年都要到皋蘭三農種子服務部來購買種子、化肥等生產物資,這兒不僅物品齊全,價格適中,種植以後的農作物質量好,產量高。在這兒採購產品,她覺得信賴、放心。

【春耕備耕】皋蘭尋春記

為了今年的春耕能夠順利開展,皋蘭三農種子服務部在去年年底就積極籌措資金,調運和貯備春耕所需的各類農用物資101.6噸,其中化肥70噸,農藥1噸,農膜0.2噸,各類種子30.5噸,佔常年銷售量130噸的78%。目前為止,小麥的種植已接近尾聲,玉米、蠶豆等正在大面積種植。

【春耕備耕】皋蘭尋春記

一粒種,萬擔糧,種子、化肥等農資齊全對農業生產至關重要。皋蘭縣種業監督中心主任宋祖材向記者介紹,疫情期間為了保障農民生產不受影響,他們充分利用微信、QQ及其他工作群,及時收集各村村民需要的農業物資信息,再統一配送到各村口。

皋蘭縣農技中心主任王朝軍介紹,全縣計劃在4月底全面完成6.5萬畝的旱作農業地膜覆蓋任務。不斷優化設施蔬菜種植技術,實現由一茬向兩茬或多茬種植,提高單位面積產量。

一幅幅生機勃勃的“春耕圖”正在皋蘭大地徐徐鋪開,萬物正奮力破開泥土向上生長,伴隨著滾滾春雷,定將帶來一個希望滿滿的春天!(張子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