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緬甸發現中國︱緬甸維新比戊戌變法早了45年


大英帝國與緬甸貢榜王朝一共進行了三次戰爭,分別是1824年到1826年的第一次英緬戰爭、1852年的第二次英緬戰爭,和1885年的第三次英緬戰爭。三次戰爭歷時半個多世紀,每次都以緬甸一方的失敗結束,而戰爭的結果也是緬甸割地賠款,直至被英軍佔領全境。

第二次英緬戰爭結束後,英軍佔領了緬甸的整個南部,包括現在的仰光城。那個時候,1852年,仰光還是一個漁村,與上海、香港等地沒有什麼兩樣。而失敗後的貢榜王朝能直接控制的只有緬甸中部伊洛瓦底江流域的一片土地,以古城因瓦為都城,領土面積只有現在緬甸版圖的四分之一。


那場戰爭的另一個直接後果就是敏東王趁亂髮動了宮廷政變,將其兄長推下了緬甸國王的寶座,自己取而代之,成為貢榜王朝的第十位皇帝。敏東王登基後,立刻派出兩名意大利牧師,跟英國人議和。雙方沒有簽署任何條約,敏東也沒有要回英國佔領的土地,一切保持現狀。

但是,敏東卻是一位雄心勃勃的君王,他自知以緬甸當時的國力,根本無法與英軍抗爭,不如先保全社稷的名分,以便臥薪嚐膽、東山再起。他登基之後,立刻著手實施了兩件重大舉措——遷都和改革。

在緬甸發現中國︱緬甸維新比戊戌變法早了45年

皇城金鑾殿內敏東王的坐像,他曾在這裡主持開啟了變法維新。

1857年,也就是英軍把印度末代皇帝流放到仰光的那一年,敏東王決定遷都。

他令人在舊都因瓦以北十幾公里的曼德勒山下修建了一座新的皇宮,曼德勒由此開始成為首都。敏東王遷都,對外的說法是要慶祝佛祖2400歲誕辰,他夜裡夢到佛祖站在曼德勒山上,指著周圍的一片沃野良田,告訴他一座偉大的城市將在這裡拔地而起。實際上,敏東內心的感覺是,接連吃了兩次敗仗的因瓦古都很晦氣,是時候除舊立新了。


在緬甸發現中國︱緬甸維新比戊戌變法早了45年

曼德勒山遠眺。敏東王於1857年遷都於山腳下,聲稱佛祖託夢於他,這裡將拔地而起一座偉大的城市。

曼德勒作為緬甸的都城只有短短的28年,英軍佔領全緬甸後,這裡就再也沒有往昔的輝煌了。今天的曼德勒皇城裡,主要建築都是幾年前重新修建的。走進大門,一條筆直的柏油馬路通向皇城中心。路的兩旁,間或有幾個貢榜王朝時期殘留下來的遺物。中央監獄對面是一排矮木房,英軍進駐後,這裡是印度籍軍團的兵營,英國兵營還在更深處,那裡現在由緬甸軍隊佔據。往前走可以看到一座緬甸風格的舍利塔,據說裡面沒有任何舍利。再過去就是鐘樓了,它是僅存的幾件舊建築之一,當年,樓裡採用的是和北京鐘樓一樣的流水“刻漏”計時,之後改成了沙漏,現在有說已經用機械鐘代替了。

前殿皇帝的金獅寶座上,有緬甸末代皇帝錫袍和素葩遙萊皇后真人大小的坐像。王位之上是高大的七層重簷金頂,緬甸皇室自稱這裡是“宇宙的中心”。從這裡可以通向“首席皇后”的西宮,裡面有皇后專用的百合王座。英軍佔領後,曾經把西宮變成了“上緬甸俱樂部”,二戰時被炸燬。

在緬甸發現中國︱緬甸維新比戊戌變法早了45年

緬甸貢榜王朝的末代皇帝錫袍和皇后素葩遙萊。

再往裡就是敏東皇帝的金鑾殿了,也叫“德勝殿”。實際上,象徵著敏東地位的寶座是金鴨王座,這是南方孟族人的吉祥標誌(緬族人的祥瑞標誌是孔雀)。早年間,緬族人吞併了孟族勢力後,也奪走了他們的吉祥物,試圖從文化上根絕孟族的傳統。

曼德勒皇城與緬甸以前所有的皇城不一樣之處,在於皇城內開闢了皇家墓地,而在這之前,在宮廷裡置墓地是被認為不吉利的。敏東王的墓地上是一座明黃色的磚塔建築,一位撣族好友為他的墓塔增添了一些玻璃馬賽克,在陽光下反射出亮燦燦的光芒。他的身邊是皇后馨部麻茵的墓葬,這位皇后把三個女兒中的兩位都嫁給了敏東的兒子——末代皇帝錫袍,後來又夥同女兒素葩遙萊及權臣屠殺了敏東王的其他兒女。英軍把錫袍一家流亡到印度後不久,對廢皇太后馨部麻茵特別開恩,讓她返回了故土。她後來死在仰光,死後被允許葬在曼德勒。


真人大小的敏東王塑像跪坐在寶座上,膝前的一塊金色木牌上寫著:“敏東皇帝。1853-1878年在位。”這位修建了這座皇宮的緬甸明君深受人民喜愛,他曾經在這裡接待外國使臣,與大臣們商議復興大業。他知道,將皇宮建築和國家事務遷至新都,並不能從根本上改變貢榜王朝的命運。於是,登基伊始,1853年,敏東王領導開啟了旨在挽救國家民族於生死存亡的維新運動,史稱“敏東改革”,比中國的戊戌變法早了45年。

敏東王先是在朝廷內替下了一些“三朝老臣”,換上了一批年富力強的鐵桿支持者和改革派。他日理萬機,事必躬親,獎罰分明,獲得了朝野的信任。他四處尋訪,提拔地方幹部和軍隊將領,慷慨捐助寺廟,獲得宗教領袖的支持。他修好與鄰國以及西方各國的關係,鞏固邊境防禦,平定局部騷亂,使帝國呈現出一派國泰民安的和諧景象。

接著,他開始了經濟上的改革,首先提出了“實現工業、國防、科技”三個現代化的目標,本著“師夷長技以制夷”的理念,與改革派大臣們一道,開啟了“洋務運動”。工業上,敏東王大力興建“國營企業”,橡膠廠、棉紡廠、食糖加工廠先後上馬。他派人到歐洲引進先進技術,購買最新的設備,甚至直接引進管理人員。軍事上,緬甸除了自力更生製造常規性武器之外,也從國外進口最先進的火炮,並派出軍事學員,到西方學習現代化軍事知識。他們主要師從的是法國和意大利。此外,敏東王還積極改善緬甸的交通和通訊設施,電報線接通仰光到曼德勒,鐵路線規劃到中國邊境,蒸汽船代替了伊洛瓦底江上千年的木船。敏東時期,貢榜王朝還頒佈了《自由出版法》,據說是整個亞洲出版自由的先驅。

在緬甸發現中國︱緬甸維新比戊戌變法早了45年

因瓦古城內,面對伊洛瓦底江的炮臺城堡,是敏東王“國防現代化”的產物。朱諾 圖

在緬甸發現中國︱緬甸維新比戊戌變法早了45年


因瓦城堡炮臺上的德國造鐵炮,在英緬戰爭中根本沒有派上用場。炮口上刻著製造年份:“1843”,這一年正是第一次鴉片戰爭後,大清帝國重修虎門炮臺的那一年。朱諾 圖

朝廷還引進了西方的世俗教育體系。在此之前,緬甸的兒童教育多半是從佛教僧院裡獲得的,少年男性每人都要出家到寺廟裡一段時間。而在敏東的倡導下,曼德勒首先成立了英文學校,教授現代科學知識。接著,類似的學校在全國其他大城市興建起來,雖然能夠進校接受教育的大多是皇家和貴族子弟,但這個舉措仍然為緬甸今後數十年培育了幾代管理者。敏東還派出“小留學生”,到印度甚至西方更遠的地方,實地學習。

在緬甸發現中國︱緬甸維新比戊戌變法早了45年

最後,敏東開始觸及改革的“最後一根稻草”,******,這下,他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

他首先精簡了中央機構,撤銷了幾個老舊的部門;然後,他廢除了實施幾個世紀的采邑制,取消了貴族的世襲特權。一些地方鄉紳因為各種各樣的理由被取消權位,曼德勒開始直接任命地方行政官員,建立逐級下放的官僚體系,由朝廷支付俸祿,而不再採取以往的當地鄉紳推舉、靠分稅制的自主財政。中央集權的本意是避免地方離心主義,便於朝廷管理和調度,卻難免引發地方勢力的反彈。

敏東當政之初,曾許下諾言,絕不增加稅收。但是,現代化的步伐需要大量資金的支持,割地賠款後的空虛國庫又不能起到相應的作用,朝廷只好借重“國營貿易公司”,壟斷與中國及周邊國家的進出口生意,並加大供銷價格差,從中獲取鉅額收入。這引起國內商人和歐洲公司的強烈不滿。1856年,中國雲南的穆斯林起義,攻克了大理,建立了“平南國”。貢榜王朝為了不得罪清朝政府,斷絕了與雲南的貿易。通向中國的商業大門被阻斷,敏東只好掉頭討好做西方出口生意的英國人。


拮据的朝廷無奈只好重新祭出稅收大旗,推出了一種近似於“收入所得稅”的項目。但對於剛剛開始拿工資的地方官員來說,這樣的稅收根本是聞所未聞的。於是,各種營私舞弊、虛報轄區人口、隱瞞收入的現象層出不迭,地方官員又將稅收負擔轉嫁到農民和商家的身上,實際上,相當於恢復了舊的采邑制。敏東的經濟改革由於沒能和****配上套,可以說在相當程度上是失敗了。

1866年,敏東的兩個兒子為爭奪皇位繼承權而發動宮廷政變,殺死了敏東的得力助手和親兄弟加囊親王。敏東自己躲過了一劫,然而,就在他率領軍隊征剿逆子的當口,加囊的幾個兒子因懼怕自己落得和父親同樣的下場,也舉兵叛亂。敏東試圖說服他們,並保證他們的利益和貴族地位,但沒有起到作用。叛軍勢力越來越大,迫使敏東不得不在趕走兒子之後(兩名王子逃到英國轄地尋求庇護),又回師迎戰自己的侄子們。貢榜王朝亂成一團,國家中興大計也隨之付諸東流。

1878年,敏東在孤獨和鬱悶中死去。當他還在病榻上掙扎的時候,後宮搶奪皇位的鬥爭就開始了。一些多年的老臣希望看到一個任由自己擺佈的皇帝,便傾心於年幼懵懂的錫袍。他們聯合野心勃勃的敏東皇后馨部麻茵和皇后的女兒素葩遙萊,導演了貢榜王朝史上最慘烈的一場宮廷殺戮。錫袍的王位雖然暫時坐穩了,但帝國的命運卻已如滔滔的伊洛瓦底江水,一瀉千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