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些農村老年人很反對年輕人搞養殖業?

墮落的俗人西瓜號


【慶雙與三農同行】為什麼一些農村的老年人很反對年輕人搞養殖業?其主要原因是養殖業技術要求高,風險大,而且投資也大。

在農村,由於有農作物的下腳料,也為了生產自然肥料,因而大多數農民都要飼養家畜和家禽。筆者以前種土地的時候,每年都是飼養生豬七八頭。但不知是不帶豬財還是怎麼的,雖然餵養了幾十年的豬,把人累得夠嗆,就是沒有賺到錢,只賺了不少的糞水。

說來奇怪,看到別人養豬順風順水,餵養一頭肥豬可以賺個一兩百元,可自已餵豬就是賺不到錢。原因何在呢?拋開市場價格波動不確定的因素外,可怕的是賺錢與折本輪迴,連續兩三年順順當當,過了以後又連續一兩年折本。順順當當的那兩三年餵豬,豬不生病,生長快,也長得重,從購買仔豬開始到育肥出欄,豬都沒有患過病。而連續折本的那一兩年,從購買仔豬開始,豬就患病,直到出欄,一般都要請獸醫醫幾次,本來餵豬該賺的錢卻被獸醫賺去了。養豬患病花了藥錢不說,還使豬的生長速度減慢,延長了育肥的時間,豬的體重也輕,既多消耗了飼料,也增加了飼養的成本。更可氣的是,隔三四年豬患了病就醫不好,越醫越嚴重,醫著醫著就死了。

後來,本地有幾家專門飼養母豬的村民對我說,餵養母豬划算,建議我餵養母豬。於是,我在2007年的時候,在別人那裡買了一頭太湖仔母豬飼養,準備先摸索一下經驗再多喂幾頭。

我聽了別人餵養母豬的介紹,悉心照料仔母豬。在餵養到4個月母豬發情的時候,請專業配種人員用種公豬為其配種。可第一次沒配上種,又配了兩次種終於才使母豬懷孕,我心裡多少還是有些高興。倒也順利,母豬產仔了,產了13頭小豬仔,死了兩頭,還剩11頭,一直喂到70天出售,一算帳,還是覺得划算。但母豬在第二次發情時,又沒有配上種,於是獸醫叫我在下一次母豬發情時,去種畜場購買一管種公豬的精液,他來作人工授精。可事與願違,他人工授精失敗了,母豬沒有懷孕。又過了一輪,母豬又發情了,我還是請以前那個專業配種員用種公豬為其配種。這一次終於配種成功了,母豬懷孕了。我看著母豬的肚子一天一天地長大了,心裡自然有些高興。可天有不測風之風雲,我高興得太早了,就在母豬產仔前的第七天,母豬突然得病了。我馬上請獸醫醫治,可越醫越嚴重,母豬臥地爬不起來,不吃不喝,奄奄一息。我見狀心如刀絞,問獸醫還有救沒有。獸醫耷拉著腦袋,無可奈何地對我說沒有救了,建議我賣給專門買母豬的販子,結果賣了600元錢。

就這樣,那頭母豬我餵養了兩年的時候,只產過一窩仔,賣了一千多塊錢。而買豬仔和餵養兩年所用的飼料早已超過一千多塊錢,等於兩年的時間白費了,還折本。

我養豬的那麼多年,平均算下來並沒有賺到錢,而且還累人。當然,這其中很有可能是我不帶豬財的原因。而老年人大都有經驗,有體會,所以會反對年輕人搞養殖。


慶雙


我有一個朋友,在老家投資了幾十萬建場地搞養殖業,在當地來看規模不小。三年前養羊,拉的羊回來水土不服,死了很多,虧。兩年前養牛,剛好碰對牛生病,死了很多,虧。去年養豬,豬瘟襲來,又死了一大片,虧。好吧,做什麼都虧,沒本錢了,投小點吧,養雞。好了,雞養得大了,準備可以賣了,又出現疫情,人都出不來,更不用說賣雞了……

當然,一個人做生意除了運籌帷幄之外,還有一部分運氣的成分避免不了。做任何事都有風險,但如何規避風險,項目是否可行,就要看自己來考量了。

今年的行情更難了,做生意的老闆需謹慎,管好自己口袋的錢。養殖業不是做不了,做事需講究天時地利人和,機會合適,還是可以做的。父輩關心的是我們的穩定,對於投資來說,肯定不如有份穩定的工作好。思維方式不一樣,所以父輩還是希望我們安穩。現世安穩,多好!



江楓行者


不是說養殖業不賺錢。養殖業的風險太大。搞不好還要虧錢。我以前就是在家裡面搞養殖的.家裡有個小型豬場.從08年養到2014年.前幾年小賺一點不算虧.到了14年的下半年豬價直線下跌.加上一批育肥豬的傷亡.幾年賺的錢又都虧進去了.養殖別的我不太理解.但對養豬來說.我深有體會!所以說盡量做點別的生意都不要搞養殖.可以這樣說5年以後的你和現在的你.會發現原來搞了幾年養殖還是原地踏步.沒有任何進展!


亮哥80後


大家好,我遇到過這種情況。首先說,我就是農村長大的。

大概是在2013年的時候,我在當地城市裡面做藥品銷售的工作。我們這裡屬於三線城市,那時候市裡面的基本工資是3000元左右吧。

有一次回到農村老家,看到一個朋友養雞挺好的,覺得很賺錢。他養的是肉雞,就是那時候很火的,供應的某某洋品牌連鎖快餐店做炸雞,漢堡的。40多天養一批,一隻雞可以賺3元左右,一批可以養10000多隻,一批就可以賺好幾萬元。40多天的收入抵得上我的一年收入了。當時我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內心久久不能平靜,覺得這是我覺不能錯過的發財機會。當天晚上就去朋友的雞棚好好參觀,甚至當時就計劃好在哪選址建雞棚。

回到家給父母說這個事的時候,誰知受到了堅決的反對。首先他們說我的工作雖然不是特別掙錢,但是好在穩定,日後會更好的發展。再者養雞需要投資20萬建雞棚,什麼時候能回本,是否順利都不一定。最後一個原因,覺得我受不了那個苦,養雞需要24小時值班的,更別談餵雞,清理雞糞啦。父母又給我舉了很多養殖賠錢的例子。我當時沒聽進去,一心只想養雞。

後來機會來了,我和一起朋友在鄰村租了一個建好的雞棚,一年租金20000元,比起自己建棚划算多了。

結果呢,呵呵,我們倆轟轟烈烈的失敗而歸,養了兩批,賠了兩批。每個人都瘦了十幾斤,據說養肉雞的人剛開始都會瘦的。

老人不讓搞養殖是對的,裡面風險太大了。有想入行的朋友,望你三思,也可以給我留言探討一下。


咚咚尋寶



諾諾的爸爸


老人反對也是有考慮的,只不過觀念陳舊了點。年輕人現在搞養殖其實還挺有前景的。

  1. 不好找老婆。老人會覺得年輕人嘛,天天在家搞養殖,不好找老婆,畢竟現在的年輕女孩誰願意跟你一起養豬養羊的,找不到老婆就是個光棍,別人會笑話。我有一個同學就是養羊的,20歲開始養,養到24歲。最後他爸回去偷偷把他養的羊全賣了,直到去年結婚了。才讓他繼續養。
  2. “沒出息”。老人的觀念就是年輕的時候就要出去闖,吃點輕鬆飯,做點輕鬆事。只有在外面混不下去的人才回去養豬養羊。哪個老人不希望別人誇自己子女能幹哦。
  3. 規模小,不掙錢。以前農村養豬養羊都是為了貼補家用,一家最多也就喂幾頭豬,幾隻羊。養殖方法也不科學,一年到頭也掙不了幾個錢。所以才反對。

現在不一樣了,政府支持年輕人回家創業,其中養殖業更是大力支持。科學養殖,規模養殖還是很有前景的。


阿勇的故事


我家老人跟我說:家財萬貫,帶毛不算。就是養殖帶毛的動物一天沒賣出變成錢,一天不能算你的財產。搞養殖需要有足夠的精力還有經驗。不能瞎摸索著和蠻幹。養殖業大多群養,一但出現病瘟,群體得病。那就是血本無歸甚至負債累累。而且養殖業的價格不太穩定。今年高明年低也是正常。我家老人就反對我搞養殖。


農村虎妞的生活


因為養殖業風險大,投資大,當然利潤也是可關的。比如說豬吧,去年豬肉瘋長,去年養豬賺了一大筆,但是前年呢?我沒記錯的話,前年豬肉便宜的要命,為啥那麼便宜,就因為前年生豬的疫情嚴重,從而造就了去年的豬肉瘋長。所以老人們都不願意讓自己的孩子去冒這麼大的風險去闖蕩養殖業。畢竟誰也不知道在自己搞養殖的時候會不會碰到那種災害性疫情。


忽然見小胖


一,認為搞養殖掙不了大錢。他們會認為自己養豬,養雞,養鴨一輩子也沒見著大錢。你一毛頭小子什麼都不懂也學人家搞養殖,到時賠得你暈頭轉向的。思想沉舊的他們認為養殖都是象他們一樣的去餵養。沒什麼科技含量的,也掙不了大錢。

二,認為搞養殖風險太高。他們認為不可抗力的天災會使你破產。例如:一場禽流感使全場的雞無害化處理;一場非洲豬瘟又活埋了多少豬群;一場新冠狀病毒疫情又使多少鴨農放棄餵養。因為運不出去無法銷售,多喂一天就多虧一天的飼料錢。

三,認為回農村搞養殖沒出息。他們骨子裡以為走出農村才有出路,才更有面子。很多回鄉搞養殖的,剛開始家裡老人都會極力反對,說你在城市裡好好的體面工作你不要,又回鄉下來當農民你不是傻了就是瘋了。

總之,老人家的反對也不是沒有道理的。不管是天災還是人禍都有發生的可能。投資有風險,請衡量自己各方面能力後謹慎而為。


二姐課堂


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在農村有一些老年人對年輕人搞養殖業反對的原因是,一. 就是覺得搞養殖業沒有養殖技術,根本行不通,在動物生病期間及生產哺乳問題不瞭解,比如說一隻羊在產生小羊時,氧水破了,羊難產,人採取什麼措施才能解決難產問題。 二. 卻乏養殖業知識,比如,動物的生活規律,注射疫苗時候,動物衛生問題,防止得傳染病知識。個人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