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口是農村的,城裡買了房子,戶口放哪裡好?

嘉海物業


兒子今年二十多歲,大學畢業一年多了,目前倒是沒參加工作,對於他將來戶口去留問題,我有我的想法,但到時候需要看人家自己怎麼打算,尊重他的想法支持他的做法是我的理念。



私自想法是:把孩子的戶口留在村裡,有人說農村戶口現在值錢了,其實網絡裡有人說農民的戶口現在值錢,我一直沒看到哪裡值錢,農民們還是靠打工或者務農來生活,我想把兒子戶口留在村裡的目的是:將來讓他繼承村裡我們家的房屋產權。

我們家有兩棟房子,一棟婆婆住,一棟我們自己住,按照現在市場價格,兩棟房屋最少價值三十萬,而且我們村的房子比周邊農村更大些,價格也比較高,公公婆婆如今都已經七十多歲,將來二老沒了,我打算是和兒子每家一棟房屋,只有兒子戶口留在村裡,才能擁有宅基地使用權,為了保住房產價值,特想讓他把戶口留在村裡。

我們村有百分之九十年輕人在城市買了樓房,因為買樓房是所有年輕人結婚的必備條件,買了樓房是可以把戶口順便帶到城市、做一個真正的農轉非,只不過村裡那些年輕人好像並不熱衷什麼城市戶口,因為農村是生養他們的老家,一旦戶口遷進城市,那麼就是失去老家、不再是農民的身份了。


如今村裡的年輕人,他們在過年過節時都會跑回老家,跟父母一起住,過著鄉土氣息濃郁的中國傳統節日,這種氛圍濃郁的節日氣息是在城裡體驗不到感覺,有溫馨更有幸福,就連出生在城市、生長在城市的孩子們都喜歡回老家過節。

我們村在年底會給每一個遵規守矩的村民發放福利,有錢、有米,因此戶口在家裡的城市居住農民們,每到年底也會歡歡喜喜回來領取福利,這個就不是按戶分發福利,而是根據戶口,每一個屬於我們村戶口的農民都有資格得到發放福利。

就連這次疫情期,也只有有戶口的村民才有資格得到通行證,雖然只是好幾天可以出去一次,而且時間不超過一個小時,但最起碼持有通行證的村民出了村還能回來,沒有通行證的人出去後就回不了。

論戶口在農村重要性:有農村戶口的人哪怕是定居國外,他們也是永遠的農民身份,沒有農村戶口、哪怕你住在村裡,也永遠不是農民。


悠然見東山


我是一名九零後目前也到了三十而立的年齡了,那麼對於我這樣的年齡也就是說,現在基本上都是有自己的事業,而且還有自己的家庭,那麼相愛大家也都知道其實對於農村的九零後,基本上可以說選擇居住在城市裡的特別的多,而我就是其中的例外,因此對於問題中提到的“戶口是農村的,城裡買了房子以後戶口放在哪裡好呢”其實針對於這個月都會我來講一下我自己的真實情況,那麼你就會知道戶口應該留在哪裡了。

我去年在自己打工的城市裡買了一所三室一廳的房子,當時買房子也是分期付款購買的,想著把自己的孩子和父母都接到城裡居住,後來看到我父母其實他們更喜愛農村的生活,於是我就把我的父母又接回了老家,我給他們說“什麼時候想來了,我就隨時過來接你”那麼想必大家也都知道買房子是可以遷戶口的。

當時提到把自己的農村戶口遷移到城市裡的時候,我當時就拒絕了因為我個人比較喜愛農村,再一個就是我的農村戶口在自己的老家也有一片土地,還有一片屬於自己的宅基地,那麼等到自己到了一定年齡以後,我就回到農村自己的農村老家,在院子裡餵養一些小動物,再種植上一些小花小草,那麼要想擁有這一切的前提條件就是自己需要時農村戶口才可以。


因此通過這些綜合分析,我個人認為戶口留在農村還是比較好的,畢竟人到老了就會越來越想細節的老家,這也是一種落葉歸根的傳統思想,當然是戶口留在哪裡也有需要根據其自身情況而定。


紀錄鄉土


農村戶口值錢了!許多農村人城裡買房,農村戶口都不會遷出。農村戶口放哪好,我還得從溫家的一個故事講起。

認識一位城裡上班的幼兒園老師年齡和我相仿,有一次閒聊我有點納悶,她已經從事幼兒教育行業二三十年了,為什麼沒有投保?她說不合適。為啥?她是農村的不不錯,但是他這個農村戶口可比城裡人待遇好多了,他是我們這兒的橫掌溫家的農村婦女。一兒一女,一家四口加公婆兩口子。農村戶口在他們眼裡特別值錢,為啥呢?

因為他們村裡的福利待遇特別高,除了每年的過年過節,雞鴨魚肉,米麵糧油都按人頭分以外。60歲以上的老人每年都有3~5萬的分紅福利待遇。一家4口平均每年還有25,000的年底分紅。一出生的小孩到年底就有15,000的分紅,成人是25,000到3萬。孝敬父母公婆的好人好事兒,還有額外獎勵。什麼不用幹到年底就要分十幾萬。到哪裡找這樣的農村戶口呢,所以他們這樣的農村戶口在我們這兒都成了香餑餑。



村裡適齡青年找媳婦從來都不愁。閨女長大了,到了結婚年齡也準備招上上門女婿,不想外嫁到外地去。在北方農村這樣的特殊情況估計不多吧?城市周邊的城中村,其實農村福利待遇都不錯,但是如果偏遠農村的地方,這個農村戶口再加上沒有土地和宅基地的話,就沒啥用了。


所以說戶口是農村的,如果你在城裡買的房。農村又沒有宅基地,土地和福利待遇的話,到城裡比較好,如果像在城裡紮根的話,將來孩子出生上學,參加工作,看病醫療就業都會很方便。


豔陽之美


大家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其實,這個問題我也經歷過,我們這目前的政策是房子買了之後,孩子去讀書,學校要求孩子戶口必需掛靠在至少一個監護人名下,不能獨自一戶。所以必須要有夫妻任何一人把監護人和孩子戶口一起遷到房子所在地的戶籍管理中心,才能就讀。

但是,誰遷出比較好?建議不要男方戶口遷出。首先,如果男方遷出,那麼以後想掛靠回農村就難了。一般派出所戶口遷入方式有:以投靠父母或者投靠丈夫等方式,女方遷出後想遷回農村,就可以允許以投靠丈夫的名義進行投靠,將戶口遷到丈夫名下。
其次,丈夫戶口沒有遷出,還能保證以後想申請宅基地重建申請,以及繼承父母留下來的宅基地和土地、林業。還有有些富裕的自然村,可以享有各種福利。

除此之外,有的人買房不是為了孩子讀書,那麼建議不要把農村戶口遷出去。一旦遷出,就不能享受農村戶口的各種村裡的福利,得不償失,後悔莫及。

我就是一個例子,當時遷出是學校要求的,我當時也不懂,學校怎麼要求就照做。然而,畢業之後,趕在農村戶口吃香期,農村戶口遷入也就嚴格起來。我沒有遷入村裡,每年的各種福利都享受不到,比如選村長,一票就飆升到1500元,可想而知農村戶口有多好,還有其他山林被承包,以及建高速毀林賠償款等。後來坐不住了,去鎮派出所辦遷入手續,可要求各種證明,尤其村裡證明難,得村長同意。當時找村長,村長說國家規定遷出去,不能再遷回來了。後來跟我爸去村長家至少五次,好說歹說才幫忙開個證明。

總之,農村戶口能不遷出,儘量不要遷,尤其男人戶口。不管去哪,對於農村人來說,人老了,城裡買的房子最後還是留給年輕人住,老了終究想回到農村住,講的是“落葉歸根”的習俗。


龍泉vlog


如果戶口不涉及到孩子上學一類問題的話,建議就放農村好了,畢竟農村戶口還有宅基地什麼的。一旦轉城裡就轉不回農村了。


弓長芳菲


記得多年前,很多農村人熱衷於“農轉非”,那是千方百計地想把自己的農村戶口遷到城裡去吃“商品糧”,哪怕是把戶口掛靠在某個單位也是在所不惜。誰知道後來戶口改革,城鄉戶口都一樣待遇了,不再區分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了,大家統一稱呼為城鄉居民,也就是說城鎮戶口也不吃香了了。

但小編認為,無論自己戶口在哪登記,是農村戶口還是城鎮戶口,從利己角度出發來考慮,都不為過,誰不想自己的戶口能為自己帶來好處?所以這個戶口登記在哪兒,也要考慮自己的實際情況,不能人云亦云。現在都說農村戶口值錢了,是個香餑餑,就連很多城鎮戶口的居民也想方設法地把自己的戶口往農村遷移,但恕我直言,作為一個土裡土氣的農村人,在農村生活幾十年了,也沒看到農村戶口給我帶來多少的好處,反而處處受到牽制。

還記得多年前我家大妹考上大學,要辦理農轉非了,要吃商品糧了,把我老父親激動的不得了,因為拿到那張一紙證明,意味著以後是城裡人了,就能不下力幹農活,不用面朝黃土背朝天了,意味著老祖墳冒青煙了出了一個國家幹部,但實際證明,我大妹確實有志氣,上了幾年河南大學,後來在舞鋼高中教學,風颳不住雨淋不住太陽曬不住的,有節假日工資照拿,多好。我比較傻氣,上的是私立學校,不包分配不說,戶口還是在老家農村裡,多年來吃夠村裡人白眼。

所以從我的內心真是想法出發,如果自己在城裡買房子了,戶口還是遷走吧,把戶口遷到城裡,戶口隨人走,還是有很多便利的。以後孩子在城裡上學,也能獲得更多的優質教育資源,以後所在城鎮有啥福利保障等待遇,也能輪到自己。不要想太多,比如有人說的農村的什麼福利待遇什麼的,要看自己所處的農村,到底有沒有什麼好的福利,比如說徵地補償、種糧補貼、村集體收益分紅等,如果沒有或者有但微乎其微,還是遷走吧,沒啥好處,不要想說以後,人的一生能看多遠?後三十年?想多了。

但我不反對把戶口還留在農村的做法,有的地方農村發展很快,幾乎是一天一個模樣,比如和城鎮接壤的地方農村,在城鎮化建設中,確實能獲得很多的既得利益,這樣子的話就不要急著遷移戶口,因為有的城鎮居民,不一定有如此的好事兒。作為這樣的農村戶口,如果遇到土地徵收,一夜之間就能成為土壕也說不定。作為我們這裡窮鄉僻壤的農村,不知道猴年馬月才能遇見這等好事兒,所以我對自己的農村戶口很不在意的,如果以後奮鬥出來了,我會把戶口遷到城裡去,為了自己的子女前途著想。

也許我們的眼光太落伍了,沒有前後眼,看不到以後農村的巨大潛能,那些想把自己戶口遷到農村的城鎮居民,可能看到了什麼?看到了以後農村戶口的優越性嗎?比如宅基地作為農村人的無償使用,還是農村空氣好長出來的糧食有機安全?都不得而知。我的想法是,如果在城鎮買房了,可以把自己孩子的戶口遷到城裡,自己還留在老家農村,這樣兩頭都能兼顧,按照現在的農村土地管理政策,也是合法合情合理的,畢竟我們的父輩視土地為命根子,作為後輩的不能說丟就給丟了,宅基地和耕地,只要還在那裡,不要輕易放手,農民進城安家落戶,老家農村的村組織也不能把自己的權益給剝奪了,就算放手,也是有償退出。

所以要我說,戶口農村,城裡買了房子,戶口怎樣安置?要看自己老家農村的現狀而定,自己也要有主心骨,不能耳根子軟,聽別人一分析就稀裡糊塗地做決定了。有必要的話,去請教一下前面已經遷戶口到城鎮的老家人,問問他們現在的感受,畢竟過來人,會有經驗判斷。


農村老俗話


就近幾年來說國家對農村的幫扶是非常的好,所以就算現在農村在城市買了房戶口還是留在農村對有方面都會好一點,但是有的城市現在如果不在城市買房沒戶口就不給在城市上學,考慮到孩子也不得不把戶口簽到城市


A兵兵


戶口是農村的,城裡買了房子,戶口放哪裡好?

這個問題要看你選擇的答城市對於小孩上學有沒有戶口要求,比如說,很多城市房子限購,還有學區房什麼的,這個戶口是必須跟著房子走的。

至於一些小城市買房子就很寬鬆了,對於戶口沒有要求,孩子上學只要就近原則安排學校就行了,當然,你有關係和錢的話,還是可以找到好學校的。

現在農村的戶口都屬於家庭戶,沒有什麼農村戶口說法的。不過,戶口是在農村,地址現在都變成了小區了。戶口在農村還是有很大作用。

有很多人在城裡買房子了,但是想回農村蓋房子,現在只有戶口在農村的才可以蓋房子的,城裡人是不能到農村買地蓋房子的,並且也不能買賣房子的,並且戶口轉出去後,是很難轉回農村的,轉戶口一定要慎重。


我是三六五平凡之路,請關注我,我們一起進步。


三六五平凡之路


如今這世道也不知是怎麼回事,農村家裡有男孩子的,都想方設法要去城裡買套樓房,甚至有些家一家人都在村裡務農,也會省吃儉用去城裡買房,花完家裡集攢半輩子錢買完房子,另一個令人鬧心問題又來了:戶口落在哪裡合適。最近幾年在我們當地,落一個小縣城戶口很容易,但是城裡戶口要遷回家那可難上加難,都說農村戶口可值錢了,你會說那就落農村得了,唉,今天梅花來分享一下為啥戶口落哪會成為買房者的矛盾。


第一,沒有農村戶口,農村優惠福利政策不再享受,且若干年後老家宅基地也有可能保不住,那豈不是沒有家了。(1)現在我們這農村的福利都是不錯的,像我們村在當地屬中等福利情況,每年只要是農村戶口的,過八月十五、春節都按人頭來分一些生活福利,最主要的還按照戶口上的人數,還直接分現金福利,一些經濟條件好的村莊這個福利可不是一千兩千的,每人是幾萬幾萬的,這對每個人可真是有誘惑力。就是農村有房子,你的戶口不在農村,這一切你也享受不到。(2)現在國家也有明文規定,如果你的戶口在農村,將來你的房子可以翻新、重蓋,而戶口不在農村的,你老家就是有房子,只能翻修整理,但不能重蓋,如果倒塌了以後,你的宅基地就會被被國家收會了,那也就再沒有資格回家重新蓋房子了。


第二,沒有城裡戶口,將來孩子上學可能會受到一些條件的限制,甚至會上不了城裡學校。我們煙臺地區這裡,學校招生每個班小學定額是45人,初中50人一班,不準超額招生。招生最主要的條件就是戶口,(1)如果您有城裡戶口,不管是租房子還是買房子,都可以直接入學。(2)如果沒有城裡戶口,孩子的父母是正式機關、企、事業單位職工,孩子也可以入學(3)如果沒有城裡戶口,父母再沒有工作,雖然城裡有房子,那也只能到孩子戶口所在地去上學。因此,很多家庭為了孩子能順利上學佔第一優勢,會直接就把孩子戶口落到城裡房子所在居委會。


總之,戶口是落在農村還是落在城裡,就要根據自己的剛性需要,我認為,如果將來在城裡上班、居住的時間比較長,那孩子也應該在城裡跟隨父母上學,那大人孩子的戶口還是落在城裡比較合適。如果房子只是偶爾去城裡住一下,一直在農村務農,戶口還是保留在農村比較好,畢竟農村戶口將來是前途無量的。


山村梅花


目前很多人都在城市裡買房,按照大家的說法,城市裡的教育資源更豐富,同時也有著比較出色的師資力量,為了孩子的未來考慮,大家還是會在城裡買上房子。當然城市裡的出行更方便一些,還可享受便捷化的生活福利,購物、娛樂、休閒等都很方便,這也是農村人購房的主要動力。

在城市裡買房,並不意味著就一定要將戶口遷到城市裡,畢竟現在城鎮戶口的福利也在慢慢的縮減,除了北京上海外,其他地方的戶口潛力不是太大。國家也在2019年全面放開了落戶門檻,除了北上兩個城市,其他城市的落戶都比較容易,國家也鼓勵貧困人口的進城落戶,在城裡有穩定的工作,脫貧也就指日可待。

隨著全面落戶政策的放開,城鎮戶口的含金量再次下降,早在2014年時國家就已經提出了戶口合併的計劃,到了2016年時已有30個省市響應,到了2018年時各地都已經給出了方案。現在農村人換戶口本,已經看不到原來的“農業戶口”,統一為居民戶口。

至於在城裡買了房子,戶口放哪裡好?

其實如果不是孩子上學的要求,其他情況下是很難要遷移戶口的,因此大家完全可以將戶口放在農村中,這樣就可以享受農村的戶口紅利,城鎮的福利也不落下,這樣可就是雙贏。

並不是每個孩子上學都要求有戶口,有一些城市要求拿到房產證就行,並不一定要落戶城鎮。且每個學校的要求也不同,那些師資力量好的學校,為了限制大家的報名,可能會要求遷戶口。

此時大家可以將孩子和媳婦的戶口放在城裡,自己的還留在家裡,這樣就可以享受農村的土地、宅基地等好處,還能享受村集體資產分紅,大家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