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崙傳讀後感

近來買賣並不順利,所以我有了更多的時間閱讀。我用了9天的時間讀完了這本510多頁的拿破崙傳。

因為拿破崙的一生給了我很多現在生活的反照。所以我在這裡記錄下讀後感。他的少年是苦難的。唯一讓他心欣慰的我覺得是他的父親用他那沒落的貴族身份送到了法國的貴族學校。在學校間他逃避和同時也是準備面對現實的是閱讀大量的歷史和文學書。這對他能夠幾次穿過阿爾卑斯山取得一次雙一次的勝利起到了重大的做用。這位沒落的意大利貴族。在開始並沒有像想像的傳奇一樣的成就。不是所有的準備都會換來一飛沖天。相反這位作者描寫的更為現實。經歷過多次失敗。並在這失敗中不斷的積累失敗的經驗。是的你沒有看錯我也沒有寫錯。是失敗的經驗。這往往比成功的經驗更為難得。這才是一個人開始應該和現實更該有的。在法國不斷的革命中,他逐漸的提生著自己的位置和角色。從而等到了他人生中的機會。他帶領法軍穿過阿爾卑斯山最終征服了他的故國。意大利。鞏固了他的第一將軍的地位。後來的政治鬥爭中通過霧月政變。達到了他第一執政目的。後來又大權獨攬的成為了皇帝。我覺得這是他的錯誤。他一定沒有讀過東方的書籍。並不懂得。晚稱王的道理。這為他的後來。埋下了禍患。他為他的夢想而奮鬥終身。並征服了歐洲大部分。土地


拿破崙傳讀後感

在最終的遠征俄國的時候而軍隊名譽喪失殆盡。征討俄國失敗的原因。有三個。第一俄國的國服過於空曠。第二。遠征補給過困難。再加上對敵人的數量過高的估計。所以他率領的隊軍過多。導致補給艱難。就算這樣他還是打到了莫斯科。第三。天氣太冷。由於國土空曠。堅壁清野。所以他們的遠征的時間就長了。很快到了冬天。而法軍受不了這樣的天氣。回到法國後,他的驕傲使他犯下了重大的錯誤 。不承認失敗。不能夠沉下心來做足功課。這就像是一個站在高處的人。習慣了往下發話一樣。我覺得還是那個皇位害了他。就這樣。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居然是他妹夫的背叛。因為他要快速回到法國而把剩下的軍隊交給了他的妹夫。而他的妹妹聽信英國人的挑唆。一直不支持他的哥哥。因為這件事情。拿破崙的母親一生都沒有原諒他的妹妹。後來拿破崙沒落他的妹妹也下了臺。

向他的母親求助的時候。他的母親說他身上的每一分錢都將屬於他的兒子。而不屬於她。真是可悲呀。人們總是為眼前的利益而失去理智。如你稍稍冷靜想一下。如果你的皇帝哥哥不在。那麼你的地位。又何在呢?人們總是期望外面的認可。而忘記了身邊的支持。就這樣沒有了支持。很快歐聯盟就把他從王座上趕了下來。


他去了厄爾巴島。在那兒我認為是他最幸福的101天。他的母親也是這麼認為的。他的媽媽陪伴著他。他的一個妹妹也來陪他。他在島上重整他的衛隊。改革島上的教育。還有陣地的部署。幸福的時光總是很短。他的性格就是他的靈魂。這樣的靈魂來無法逃避他的命運。他在法國的內亂中。看到了希望。他再一次帶帶領他的衛隊從意大利的小島通過阿爾卑斯山來到了法國。由於他在法軍中的地位和當時的外面戰爭的時局他一路並沒有費力就回到了巴黎。重新做上了他的皇位。可是時間倉促。外憂而內患。使他不得不孤注一擲。由於多年爭戰。他的戰術被敵人熟知。終因寡不敵眾。而二次下臺。


人生往往真的是命運的安排。而命運的安排往往是在你那匆匆幾秒的決定。如果他不是上了英國的軍艦。如果他去了美國。可能他還有機會再來一次“滑鐵盧”。就這樣。這位偉人的命運就是這麼的無奈。他被英國人軟禁於。聖赫勒拿島上6年。這對於一個這樣的偉人來說不是時間太短了。而是時間太長了。這麼長時間的折磨他的內心又怎以受得了。其實他有機會逃跑。可他確選擇了“命運”。而命運確併為眷顧這位英雄。最後的近100頁我是中其中37頁我是一目十行的讀完的。我有些不敢直視這位皇帝的悲哀。在島上他過得並不好。

島上惡劣的天氣使他的肝胃都很不好。我覺得更折磨他的是時間。很快他就到生命的最後。他把大部的遺產留給了他的兒子。把陪伴他6年的銀燈送給了他的母親。英雄常氣短。老淚常懷巾。哎.........最後說一下他一生中的三位重要的情人和妻子。


6年前我讀過幾頁拿破崙傳,那是另外一位作家寫的。我對約瑟芬的評價很高。因為我只讀到了起初。他的一生中。患難的妻子。就是約瑟芬。一生的最愛應該是那位波蘭的伯爵夫人。後來他們的兒子成為了法國的部長而影響著法國的命運。第三位是奧地利的公主。也是政治婚姻。他的小兒子也是正統的二世。併為能成為他的期望。而和另一位露水情人的兒子也並有成大氣。拿破崙在他的遺書中這些親人都得到了他的遺產。也包括更懂他的弟弟呂西安。雖然他終身並沒有重用這個有才能的弟弟。但是在他的心裡還很疼愛他的。一生愛恨情愁總是讓讀到的人感同身受。在命運的道口你該向東還是向西其實不會有人告訴你答案。如果拿破崙在厄爾巴島上多呆一呆。多和親人在一起生活一段時光。他的幸福何只101天呢。他聽從身心深處的召喚去了他應去的地方。如果再等等。國外的勢力進來。讓法國的情況更糟糕一些他再回去重整山河。會不會再次成功呢。而沒有“滑鐵盧”呢。孫子兵法上說。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再次伐兵,最次伐城。很顯然他懂得伐交。但是他並沒有審時度勢。勢這個東西有高有低。高時不利的事情都會向上。而低時有利的事情也會下。等待總是漫長的。而必要的等待可能真的是必須的。激動的心情無以言表。就像道德經上說。名可名非常名。如果說得出來。又怎麼能說是激動的共鳴和反照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