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唱高音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

氣息在表層也會產生磨擦,而聲帶及毛細血管以及軟體表層的肌肉,比起手掌表層要嬌嫩的多,磨擦過量必然會有所反映,也會起泡起繭。

唱高音的氣息量得不到支持,也就是高音起不來的原因之一。

所以,強有力的胸腹式呼吸,讓身上的每塊肌肉都飽含氣息,也就使高音立起來的重要保證。

影響人們唱高音在生理上的反映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氣息淺,氣息缺乏力量。高音區對氣息要求比中音區要多出幾倍甚至幾十倍,氣息支持不住,高音自然也站不住。

和手掌勞動磨擦不一樣的是,手掌起泡以後仍然憑毅力堅持工作,並在這種不斷的堅持中練出老繭。

而發聲器官在“起泡”以後不能堅持工作,如長期在“起泡”狀態下堅持工作,必然灰引起聲帶或咽壁水腫、充血甚至聲帶小結,並最終毀掉聲音。

而從心理的原因分析唱高音的反映,我們發現:由於發聲器官嬌弱,咽壁肌肉沒力,在唱高音的剎那間會出現破音或失聲現象,會刺激人的自尊心。

人們經常崇拜那些有動人高音的演唱,也常常取笑那些在演唱中將高音唱破的準歌手。

所以在日常交流中,一旦歌者的咽壁肌肉支撐不住高音的強氣息衝擊和磨擦,當高音破掉的一剎那,歌者往往會主動將歌聲停下。然而,每次都停下,便使咽壁肌肉和聲帶長期得不到高頻段強氣息的磨練,所以高音便永遠唱不好。

因此,我們得出的第二個結論是:要讓聲帶及發聲器官接受高頻段的衝擊與磨練,以便咽壁肌肉堅挺有力。

在這個練習過程中,你不必在乎高音是否唱破了,而應看重讓發生器官接受鍛鍊。久而久之肌肉有力了,長繭了,必然也就能夠勝任強氣息,高頻段的衝擊與磨擦了。

所應注意的是,適時把握氣息衝擊和磨擦的量。力量與肌肉的協調才是唱好高音的關鍵。一定要在發聲器官正常的情況下逐漸加大練習量,這需要非常有經驗的老師替你安排和把握。

再讓我們回過頭來看看咽音訓練法和半音訓練法及死喊死叫的方法是否都是這個原因。

咽音訓練法講究充分把嘴巴打開並在咽部受力,模仿各種動物叫的聲音,其關鍵有兩條:

第一,各種動物叫的聲音,雞叫、鴨叫、狗叫、狼嚎等,老師示範時的音高頻段都在C3附近,這就讓學生的發聲器官受到了強氣息的高頻段的衝擊與磨擦。久而久之,高音得到鍛鍊,當放開聲音歌唱時,肌肉有力了,自然高音也就站住了。

學唱高音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

第二,就是心理原因,由於大家事先心理已經有準備,模仿老師的聲音,就是雞叫、鴨叫、狗叫、狼嚎,沒有什麼好聽與不好聽的選擇比較,也就沒有高音唱破掉的顧慮,所以沒有了心理害羞的障礙。久而久之,高音得到鍛鍊,水到渠成。

而半聲訓練法講究在高頻段的位置用半音甚至假唱練唱,讓發聲器官先接受高頻段強氣息一半的聲音,而後逐步練習增加真聲的成分,說到底是為了讓聲帶及咽壁肌肉得到磨練,而在心理上由於學生事先用一半的聲音,甚至是假聲,所以也不用擔心將高音唱破,久而久之功到自然成。

再看梨園班子的死喊死叫也是這個道理,只是練習的過程把握不住合理的練習量。所以,中途夭折者居多,由於遺傳的原因和偶爾撞上一個合理的練習量,使聲帶及咽壁肌肉得到磨練,終究也有瞎貓撞上死老鼠的時候。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美聲唱法講究聲音的圓潤明亮,共性和穿透力,且發聲的支點(槓桿)在喉結,所以,儘管使用了咽音訓練法和半音訓練法,真正解決高音和保持音區統一的仍然是少數。半聲訓練法的短處是讓掌握高音的時間拉長。而咽音訓練法的短處是咽部有多餘動作,高音上去之後,現場演出魅力較大,而錄音後,會因咽部由於多餘動作產生音區不統一的現象。

所以我們最後的出的結論是:唱高音並不可怕,讓自己的發聲器官接受高頻段,強氣息的衝擊和磨擦,把握合理的練習量,久而久之,當力量與肌肉協調了便大功告成。

但我要警告學生一定不要在發聲器官已經不適的情況下,變本加厲的加班加點,那樣終究會毀掉聲音。

另外,最好是在有經驗的老師反覆示範和帶著一起練習,因為這樣你會覺得上高音比自己單獨上要容易,最終的結果還是讓聲帶的到了磨練。

所以我說,高音不是天生的,而是通過練習獲得的。當力量與肌肉產生記憶高音便可隨意炫耀。在練習高音的過程中,男歌手總比女歌手要麻煩的多。通常男歌手在演唱練習高音時,心理壓力比女歌手要大的多,他們對高音的恐懼總是習慣性的用喉頭幫忙。結果,不但幫不了忙,還會傷害發聲器官。

男歌手更難解決的問題,是他們的陽性性格,極具攻擊性的主動出擊,認死理,都會讓他們自己瞎啄磨而不按老師的要求做。

對於男歌手來說,千萬要記住,咽(喉)部只是個通道,它的任務就是打開。高音能否上去,起決定因素的是丹田和橫膈膜,還有胸部、背部、腰部的力量,還有氣息的強度以及發聲器官的抗擊打能力是否得到過鍛鍊。如果你不管有意無意的想借助喉頭幫忙,你將一輩子唱不了高音。

關注公眾號:wyxcg8 每天送你一篇實用、有效的唱歌技巧和發聲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