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如何看待伊拉克經濟十年時間翻了八倍的狀況?

東昇說事


中東國家的產油國,俄羅斯、蒙古這樣的資源出口國,其GDP的走勢深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走勢的影響。

直接上圖,看伊拉克1960年之後的人均GDP走勢。

之後我還會放幾張海灣石油國家的人均GDP走勢,看完就明白了。

1970年代,伊拉克收回石油主權,適逢中東國家在中東戰爭中大幅抬高石油價格,伊拉克的人均GDP開始冉冉上升,薩達姆也趕上了那個好時候,使其有了充足的外匯儲備進行軍事擴張。

即使在兩伊戰爭期間,伊拉克的人均GDP依然保持在2000多美元,這對當時的我們來說簡直是很富有了,其實也不用在意,都是賣油堆出來的數據,利益的大頭在薩達姆統治集團內。

兩伊戰爭結束後,眾所周知,伊拉克損失慘重,對外欠了好幾百億美元外債,為了搞錢,薩達姆開足馬力生產石油,晝夜不停地生產、出口,而當時伊拉克除了和伊朗不對付,和西方和中東其他國家關係都很好,大家也願意幫助他,包括美國,畢竟薩達姆和伊朗死磕8年,美國人是比較“感謝”的。伊拉克的人均GDP一度達到了上萬美元。

好了,這也是上限了,以後再沒這麼好看的數據了。

薩達姆入侵了科威特之後,美國人代替聯合國執法,薩達姆和美國徹底鬧翻,從此結仇。

如果薩達姆之後能保持很低調,甚至向美國人認個錯(也該認錯了,畢竟吞併他國在先)。

考慮薩達姆的態度,美國人之後就不可能在聯合國制裁的框架內對伊拉克下手那麼狠。

不過薩達姆是個犟驢,美國人破壞了他的中東霸主夢想,等於掐死了他的靈魂,對於美國,他只有一天比一天恨。

他在電視上罵美國罵的暢快淋漓,恭賀老布什不得連任,派出殺手企圖行刺在科威特訪問的老布什……

看薩達姆這麼犟,美國人也不斷對制裁加碼,嚴格控制伊拉克的對外石油出口,苛刻的石油換食品計劃,導致伊拉克的國民生活狀況不斷惡化,嬰兒死亡率上漲了幾十倍,據估計有數十萬兒童因營養不良死亡。

而伴隨著的,是人均GDP的極度萎縮,最低只有幾百美元。

2003年是谷底,薩達姆也被抓起來了,政權滅亡了。

伊拉克的國際制裁全面解除,在石油設施的不斷修復和升級過程中,伊拉克的石油生產能力從每天幾十萬桶逐漸恢復到海灣戰爭前最高峰時的300多萬桶。

黑金源源不斷地運出去,美金源源不斷地進來,GDP自然就開始大幅地漲了。

2014年,為了掐死俄羅斯的經濟命脈,美國和沙特聯合做局,沙特自我犧牲,瘋狂增產石油,國際原油價格暴跌,一時間,所有以石油為經濟命脈的產油國都在2014年的GDP出現了暴跌。

也就這2年,包括俄羅斯在內,一些產油國才緩過神來。

伊拉克的GDP增速,真的不代表什麼,只要保持足夠長時間的和平發展,確保穩定的石油出口,GDP怎麼的都能快速上漲上來。

中東,雖然沙特、阿聯酋、卡塔爾等富國人均GDP都有幾萬美元,但沒人當他們發達國家,因為他們就是純粹的“石油農業國”,他們不用播種,每天收割石油作物就好了,他們就是一群石油農民。

下面是其他一些國家的人均GDP走勢,國名在圖片左上角。


雲中史記


推翻獨裁統治,生產力積極性獲得極大釋放,伊拉克人民感謝美國人,感謝小布什。


才子


一些既得利益者,生怕失去了他們的天堂,竭盡全力想維護獨裁統治,搞專制資本主義。殊不知人民群眾的階級覺悟有了極大地提高,好多事情已經難以如爾等意願了


用戶47514581198


首先要說,這個說法有一定的誤導性。統計著截取了兩個特殊的年份作對比,雖然數字偏差不大,但這種比較有一定的偏向性。

我們來看一組數據圖:

2004年伊拉克戰爭剛剛結束,GDP跌倒谷底,約為366億美元,而到了2014年,伊拉克GDP上升到2346億美元,約為十年前的6.4倍。

為什麼說這個對比有一定的偏向性呢,最重要的原因在於。伊拉克的GDP已經處於停滯狀態,如果要解釋這個問題,還要說一點經濟學原理。

GDP的核算方法大概有三種,分別為:生產法,收入法和支出法,理論上來說,三種方法得到的結果應該是一致的,選用哪種做統計都可以。

我們國家統計GDP採用的是第一種:生產法。具體實施過程較為直觀,就是從國民經濟各個部門在核算期內生產的總產品價值中,扣除生產過程中投入的中間產品價值,得到增加值。

第一次海灣戰爭以後,伊拉克受到了國際社會的嚴厲制裁,具體措施包括:限制石油出口,禁止武器進口,限制糧食及藥品進口。這一做法對伊拉克的經濟影響極大,要知道,作為世界石油儲量排名第五的國家,伊拉克經濟對石油依賴程度很高,據統計:國家外匯的95%左右都來自於石油;石油工業佔GDP的比重高達80%,提供了政府95%的財政收入。

而2004年薩達姆政權倒臺以前,伊拉克一直受到國際社會的制裁,也就是說,這段時間,伊拉克的經濟被抑制了,不是說他們不能創造GDP,而是無法創造GDP。

對比1990年,彼時海灣戰爭尚未開始,伊拉克GDP一度躥升到1799億美元,超過了2016年的1702億美元。

所以說,看似薩達姆倒臺後伊拉克GDP飛速增長,其實這個增長只是一個恢復的過程,並不代表經濟建設取得了多麼巨大的成就。

也許有人會說,薩達姆倒臺了,伊拉克經濟卻沒有高速增長,有什麼意義呢?

這裡要解釋一下,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薩達姆都應該倒臺。

從外交角度來說,薩達姆已經成為國際社會眼中公認的戰犯,他在位一天,伊拉克就逃脫不了被制裁的命運,為了伊拉克人民早日擺脫制裁,只能犧牲薩達姆。不管他有沒有犯罪,都不再適合擔任伊拉克的領導人,這就好比是一隻球隊的教練,即便你排兵佈陣沒有毛病,但球隊成績遲遲上不來,你就得下課,這就叫做為了改變而改變。再說了,江山又不是薩達姆的家產,既然大家都不喜歡你,你就應該讓賢。

從國內政治角度來說,薩達姆從來不是個經濟建設高手,海灣戰爭以前,伊拉克的GDP長期在低谷徘徊,1990年的GDP看似很高,但也有一定的水分,因為薩達姆在位期間,伊拉克的GDP一直是保密數據,即便是世界銀行,也未必掌握真實數字。

從經濟角度來說,薩達姆時期,對國內事務管制程度很高,這些管制抑制了社會活力,對經濟發展是十分不利的,而大量的石油美元又被其用於軍隊建設和個人揮霍,對國家發展是更加不利的。

所以說,薩達姆個人下臺,於國家於國際,都是一件好事。

那麼摒棄薩達姆的伊拉克,以後的經濟是不是就能青雲直上,邁入發達國家的行列。

日慕鄉關認為不會。

原因只有一個,海灣地區的產油國,就沒有一個發達國家。

為什麼?

舉個不恰當的例子,一個家裡有50套房子的拆二代,還有多大的動力努力學習,考大學,找工作。

既然已經在羅馬了,為什麼還要為了去羅馬而努力。

以前薩達姆在世,把錢都揮霍了,老百姓只能看著大筆家產卻過著吃糠咽菜的苦日子,現在薩達姆死了,大家有了肉吃,許多人已經心滿意足,至於能不能過得更好,就變成了另外一回事了。

這點不是伊拉老百姓懶,全世界都是如此。對比一下發達國家,就會發現,絕大多數都出於氣候寒冷的北半球,且資源匱乏。

也正因為如此,迫使國民和政府想盡辦法發展經濟,因為只有這樣,他們才能過上美好生活。而那些氣候絕佳,資源大把的國家,多數選擇睡在金磚上不思進取。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放之四海而皆準!

所以說,這個統計數字沒有太大意義,如果一定要說意義,只能說明:薩達姆時代的伊拉克,真的完蛋了。

至於將來的事情,將來再說!



日慕鄉關


不請自來,我這有兩個版本,題主想要哪個?

1.愛國版:在戰後的十年間,在伊偉大的新政府和總統的帶領下,全伊人民,艱苦奮鬥,百折不撓,創造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過去的十年是偉大的十年,更是動盪的十年,在這十年間,全伊各族人民緊密圍繞在以偉大總統為核心的新政府周圍,不僅粉碎了恐怖組織絕望的反撲,更是創造了10年經濟翻8翻的驕人成就,(…後面省略2萬字)

2.敵對版:在經歷了7戰爭之後,伊拉克新政府已經徹底淪為美帝的階下囚和走狗,美軍在伊拉克肆意屠殺貧民,新政府視而不見,無所作為,毫無主權,人權可言!當然,作為走狗,伊拉克獲得了包括美國在內的整個西方國家的援助和重建工作,取得了所謂的10年經濟翻8翻的經濟奇蹟,(…後面省略2萬字)

大致就是這兩個版本,不知題主需要哪個?😄😄😄😄


風過無痕21794401


一個億萬富翁,有一天,被人搶了個精光,房子沒了豪車沒了別墅沒了存款沒了黃金珠寶沒了,一貧如洗。靠擺擺攤維生。剛開始,一年下來,可以賺個千把塊錢。過去十年了,可以賺個八九上十萬的。一幫SB在旁邊說,你混得可以噢,累計增長80%——100%呢。


花萼巴山


這就是公知的說話方式,本來家財萬貫,被打爛了,現在總算安靜了點,從0起步,一年比一年稍微好點,就是幾十倍增長,是看的很漂亮。十幾年前,國家富裕,人民生活不愁,不說吃香喝辣,至少衣食無憂,民眾的文化教育水平很高。失業率很低。十幾年來,國家戰亂,民不聊生,難民外逃,民眾中新一代人,文化層次很低,幾乎沒有什麼教育,雖然現在剛剛穩定,想發展,但是這十幾年的教育斷檔,如何彌補發展所需人才?光看gdp增長,那是什麼增長?是老百姓基本生活開始求生式的成果,是原來一塊錢到一百塊錢的增長,而不是原有的一萬元到一百萬元的增長,所以,公知們興奮的宣揚伊拉克的好增長,其實是為了掩蓋他們的主子美國對伊拉克的戰爭和屠殺,掩蓋他們為了自身利益炸爛了伊拉克,推銷他們所謂的民主,更好的控制伊拉克。忽悠我們中國人相信他們在伊拉克的成功是民主的成功,卻從來不談伊拉克今天的苦難,過去的生活,他們告訴你,伊拉克戰後的繁榮,發展,是高速的,而避而不談伊拉克的國民產值是多少,戰前過去最高是多少。告訴你增長很大,明白人,一看就懂,糊塗人,一忽悠就信。


wukeng


你們總說戰前伊拉克多富裕,可你們得搞清楚你們說的那個富裕的伊拉克那是兩伊戰爭以前,也就是說上個世紀70年代,是薩達姆自己選擇了對外發動戰爭,也是他親自下令屠殺了那幾十萬庫爾德人和大量的不同政見者,這些你們都可以視而不見,悍然出兵入侵科威特你們可以視而不見,8年兩伊戰爭死了那麼多伊拉克人你們更可以視而不見,一個獨夫民賊你們這麼給他招魂,不問問伊拉克老百姓和他的鄰國那些阿拉伯人有誰喜歡薩達姆?恐怕唯一真正喜歡薩達姆的也就只有他老家提格里特人和中國人了!試問他要是不窮兵黷武的鬧騰,聯合國能打他?


卡洛斯董


真要對比,不是比第二次海灣戰爭前,因為戰爭前伊拉克已經飽受了10年的制裁,石油也禁止出口,只有少量的出口以“石油換食品”。如要對比,應該是用制裁前的經濟水平與現在比,80年代伊拉克人均1.2萬美金,跟美國幾乎一樣,然而,1991第一次海灣戰爭後長達10十年的制裁,讓伊拉克變成了赤貧國家。2002,薩達姆倒臺後,2003取消制裁,當年的石油收入就是制裁前的十幾倍,所以以伊拉克現在的經濟水平與制裁前比,顯然有偷換概念,為西方侵略者貼金的嫌疑!


麗象開圖


樓主是想說明什麼意思?是想為美帝侵略他國歌功頌德嗎?看來你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美帝走狗!伊拉克的經濟好於了戰前水平嗎?有什麼可鬼吹的?真是無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