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山、孟連、庫頁島、恰克圖等12塊清末割地,1916年教材有記載

清末,被列強搶佔中國領土的方式有三種:一是像沙俄、日本,直接

將中國領土強行割讓,併入自己國家的版圖;二是像英國、法國,在中國周邊建立殖民地,將中國領土割讓,劃入他們佔領的殖民地中去;三是在中國沿海岸建立租借地,不交租費,實為強取。

1916年教育部審定,上海中華書局發行的新式高等小學地理教科書第四冊,對此做了專門章節的詳細記載,本文介紹的內容是第十五章 割讓地。

野人山、孟連、庫頁島、恰克圖等12塊清末割地,1916年教材有記載

民國五年高等小學地理教科書第四冊的目次

1916年地理教科書第十五章的目次內容

第十五章 割讓地

第二十四 南區之割讓地 一(學時)

第二十五 東北區之割讓地 一

第二十六 西北區及蒙古割讓地 一

教科書分了3節,用3個學時來完成授課。

地理教科書:第二十四 南區之割讓地,記載了6塊割讓地

  • 香港島、在九龍半島之南、故隸新安縣、清道光二十二年、割讓於英。英人竭力經營、遂成東亞大商埠、且與九龍併為其東洋艦隊根據地。
野人山、孟連、庫頁島、恰克圖等12塊清末割地,1916年教材有記載

民國五年高等小學地理教科書第四冊第24節

野人山、孟連、庫頁島、恰克圖等12塊清末割地,1916年教材有記載

民國五年高等小學地理教科書第四冊第24節插圖

公元前214年,秦軍佔取嶺南,香港屬中央政權的番禺縣管轄。

1841年1月26日,第一次鴉片戰爭後,英國強佔香港島。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被迫與英國簽訂不平等的

《南京條約》,割讓香港島給英國,這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

《南京條約》破壞了中國的領土完整和關稅主權,標誌著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1856年,英法聯軍發動了第二次片戰爭,香港成為英軍這次侵華的重要基地。戰敗的清政府被逼在1860年簽下《北京條約》,割讓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南的中國領土給英國。

1898年6月9日,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俗稱“新界租約”),強行租借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地區,以及200多個大小島嶼,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結束)。

通過三個條約,英國共佔有包括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總面積達1092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也就是說整個的香港地區面積。

1997年7月1日,中國政府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

  • 澳門、在廣州灣西岸。明季葡人納稅賃居其地、至清光緒十二年、立約割讓葡。而界址不明、今近旁之地、多為葡人所侵佔。
野人山、孟連、庫頁島、恰克圖等12塊清末割地,1916年教材有記載

民國五年高等小學地理教科書第四冊第24節插圖

澳門名字源於媽祖,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葡萄牙人從當時明朝廣東地方政府取得澳門居住權,成為首批進入中國的歐洲人。

第一次鴉片戰爭以後,1844年9月20日,葡萄牙女王瑪麗亞二世宣佈澳門為自由港。

1849年,葡萄牙停止向中國交澳門地租及佔領關閘。1851年,葡萄牙佔領氹仔。1863年,佔領塔石、沙岡、新橋、沙梨頭和石塘街。1864年,再佔領路環。1879年,佔領龍田村。1883年,葡國佔領望廈、荔枝灣、石澳及青洲。

1887年,葡萄牙政府和清政府先後簽訂《中葡會議草約》和《中葡和好通商條約》,規定“葡國永駐管理澳門以及屬澳之地與葡區治理它處無異”

1999年12月20日,我國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設立澳門特別行政區。

  • 雲南西南方野人山一帶、及科耳山、孟連、洪江等地、故隸雲南省。自法割洪江境內之孟阿、英遂取科耳山等地佔領之。
野人山、孟連、庫頁島、恰克圖等12塊清末割地,1916年教材有記載

英國、法國強割雲南西北部示意圖

野人山又名克欽山區、枯門嶺、胡康河谷山,位於中國和緬甸印交界處,歷史上為中國領土,現在多屬緬甸克欽邦。

1824年—1885年,英國發動了3次侵緬戰爭佔領了緬甸,1886年英國將緬甸劃為英屬印度的一個省。

教科書上介紹與緬甸毗鄰的中國野人山、科耳山、江心坡、果敢一帶的大片區域,被英侵略者割給了緬甸殖民地。

同時,英國強割了教科書沒說的西藏的部分領土。

1858年—1883年,法國對越南連續發動了3次侵略戰爭獲得勝利,法國在越南、老撾建立了法屬支那殖民地。

1895年7月19日,法國侵略者依仗強大的洋槍洋炮武力,明目張膽地將雲南十二版納之一的勐烏、烏德、孟連、洪江的孟阿等地大約3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劃歸法屬印支版圖。

1960年,中緬兩國劃界的時候,本著“尊重歷史,照顧現實”的精神,收回就部分領土的同時,中國同意果敢繼續留在緬甸版圖。

  • 臺灣澎湖諸島、故隸福建、清光緒二十一年、割與日本。
野人山、孟連、庫頁島、恰克圖等12塊清末割地,1916年教材有記載

民國五年高等小學地理教科書第四冊第24節插圖

教科書記載的臺灣以及澎湖諸島,自古就是中國領土。

1624年,荷蘭殖民者侵佔臺灣西南安平灣,開始霸佔了整個臺灣

1661年-1662年,民族英雄鄭成功率眾驅逐荷蘭侵略者,臺灣回到祖國懷抱。

1683年,清廷命福建水師提督施琅進軍臺灣,臺灣納入清朝版圖,隸屬於福建省。

甲午戰爭戰敗後,清政府被迫於1895年4月17日(光緒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在日本赤間關馬關港簽署了《馬關條約》,條約中包括了割讓臺灣島及其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賠償日本2億兩白銀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臺灣迴歸中國。

1949年,蔣介石敗退臺灣,在美國支持下,臺灣再次陷入與祖國大陸的分離狀態之中。

1954年12月,美國又與臺灣當局簽訂了所謂《共同防禦條約》

,將臺灣置於美國的“保護”之下。

地理教科書:第十五章 第二十五 東北區之割讓地,記載的3塊割讓地

  • 吉林黑龍江兩省舊壤、東抵日本海、北至外興安嶺、此清康熙時與俄勘定之界也。至咸豐八年、俄人乘我內亂、割黑龍江以北之地、後二年、又以介我英法義和為功、割烏蘇里江以東之地。今俄之阿穆爾東海濱二省、即以所割之地建設。
野人山、孟連、庫頁島、恰克圖等12塊清末割地,1916年教材有記載

民國五年高等小學地理教科書第四冊第25節

野人山、孟連、庫頁島、恰克圖等12塊清末割地,1916年教材有記載

民國五年高等小學地理教科書第四冊第25節插圖

教科書記載的康熙時與俄勘定之界,是指1689年9月7日(康熙二十七年),中國清朝和沙皇俄國之間簽訂的第一份邊界條約《尼布楚條約》,條約劃分了中俄兩國東部邊界,從法律上確立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屬於中國。

清末國運衰敗,俄國搶掠割地開始了。

1858年5月28日(咸豐八年),混同江以西,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廣大地區,面積約四十六萬平方公里土地被俄侵佔,並逼清廷簽訂《璦琿條約》加以承認。

1860年11月14日(咸豐十年),混同江及烏蘇里江以東興凱湖附近,約四十三萬平方公里國土為俄帝侵佔。事後,逼清廷訂《北京條約》加以承認。

  • 庫頁島、在黑龍江口。林深菁密、富有煤礦、且饒魚利。清廷以其荒遠、不務墾闢、為俄日所佔、後全島歸俄、日俄戰役、俄復割其南半歸日。
野人山、孟連、庫頁島、恰克圖等12塊清末割地,1916年教材有記載

1844年英國出版的地圖承認庫頁島屬於中國

庫頁島位於亞歐大陸的東北部,黑龍江入海口的東南,東為鄂霍次克海,西通過間宮海峽與大陸相望,南隔宗谷海峽與日本的北海道相鄰,面積約76400km2。

庫頁島在歷史上曾被中國多個朝代直接或間接統治。1689年9月7日,中俄兩國簽訂《尼布楚條約》,確立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屬於中國領土。

1858年和1860年,俄國通過《璦琿條約》、《中俄北京條約》等不平等條約迫使清朝政府割讓庫頁島。

1918年—1925年,庫頁島全境被日本統治。

1945年,蘇聯發動八月風暴行動,佔領庫頁島全境。現為俄羅斯的最大島嶼,屬薩哈林州管轄。

地理教科書:第十五章 第二十六 西北區及蒙古之割讓地,記載的3塊割讓地

野人山、孟連、庫頁島、恰克圖等12塊清末割地,1916年教材有記載

民國五年高等小學地理教科書第四冊第26節

  • 齋桑泊西南至伊犁河以南之地、舊隸新疆省。俄人乘清時回匪之亂、侵據其地、至光緒七年、結伊犁條約、償以巨金、僅歸還伊犁、而霍爾果斯以西之地、遂入俄矣。
野人山、孟連、庫頁島、恰克圖等12塊清末割地,1916年教材有記載

民國五年高等小學地理教科書第四冊第26節插圖

野人山、孟連、庫頁島、恰克圖等12塊清末割地,1916年教材有記載

民國五年高等小學地理教科書第四冊第26節插圖

教科書記載的1881年(光緒七年),俄帝逼清廷簽訂《聖彼得堡條約》(又稱《收回伊犁條約》),條約規定:

1.割讓霍爾果斯河以西(2萬平方公里)給俄國(總算保住了特克斯河流域3萬平方公里)。

2.賠償軍費900萬俄元(盧布)(約閤中國白銀500萬兩)。

1883年,俄國再逼迫中國勘定齋桑泊以東邊界,簽訂《科塔條約》(外蒙古科布多與新疆塔城間邊界條約),割讓面積3萬平方公里(約有臺灣島那麼大)的齋桑泊地區,加入俄國版圖。

  • 恰克圖、本蒙古領地。清初與俄結約、割於俄、是為蒙古土地喪失之始。厥後俄人漸侵西北地方、塔城一約、而賽留格木嶺以西百十餘萬方裡之地、復入俄版圖。
野人山、孟連、庫頁島、恰克圖等12塊清末割地,1916年教材有記載

恰克圖周圍地圖

恰克圖是清代中俄邊境重鎮。漢名買賣城,南通庫倫(今蒙古國烏蘭巴托),北達上烏丁斯克(今俄羅斯烏蘭烏德)

在歷史上,恰克圖作為中俄交界地區的重要貿易點而盛極一時。在俄羅斯和西歐的文獻中,曾被稱為“沙漠威尼斯”。

1727年10月21日(雍正五年),貝加爾湖之南及西南約十萬平方公里國土,被迫簽訂《恰克圖條約》而喪失。

需要特別提出的是貝加爾湖中,總蓄水量23600立方千米,相當於北美洲五大湖蓄水量的總和,約佔全球淡水湖總蓄水量的1/5,可以滿足50億人用半個世紀,當時清政府沒有足夠認識,《尼布楚條約》後割讓給俄國了。

俄國僅在我國西北邊境一隅,中國的失地就達63萬平方千米。連上面以前所割東北邊境的領土,共達161萬平方千米,有3個法國大,任何中國人都不會忘記這筆鉅債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