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3億人22萬億外賬,又開機印鈔,大家怎麼看?

手機用戶牧瑪狼


實際上,美國總債務規模已經超過28萬億美元,另外美國國內私人債務總額早在2018年底就高達15萬億美元。這說明美國是一個典型的消費型社會,無論是政府還是民眾都是特能花錢的主。而我們剛好相反,我國則是一個典型的儲蓄型社會。

3月23日,為應對疫情對美國經濟的影響,以及穩定資本市場,美聯儲宣佈將要開啟“無上限”的量化寬鬆政策,用最通俗的話來說,就是重啟印鈔機模式無限印鈔,成為各種風險資產最大的“接盤俠”,當然也包括大量購入美國國債。

我認為美聯儲“放大招”以後,資本市場的恐慌情緒未必會遏制,但這樣做肯定會稀釋美國國債,有利於緩解即將到期的債務風險,這確實是對各持有美國國債的“債主”的一次財富掠奪。而且美聯儲將來也會加息,屆時美元大量回流,又是一次對全球財富的掠奪。

可能很多人都關注到最近美元指數不斷突破100以上,相比之下其他像澳大利亞元、新西蘭元及一些新興市場國家的貨幣兌美元都在貶值,尤其是新冠肺炎病毒疫情這種未知的全球“大流行”在全球多點爆發且蔓延後,造成全球經濟大幅衰退、美股暴跌熔斷、歐洲各股也是哀鴻遍野,美聯儲為提振美國股市的信心,已經通過降息至零及7000億美元的量化寬鬆政策,甚至還動用了2008年金融危機時使用的商業票據融資,但一系列工具都未能改變,最終搞出了“無上限”量化寬鬆政策。

總之,這種隨意印發美元的辦法,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解決美元流動性緊張的現實難題,但它無法緩解疫情的影響,更不可能對抗擊疫情有什麼直接的幫助,說到底如果美國聯邦政府拿不出抗疫的有效措施,那就不可能提振美股的投資者信心,事實上現在所謂的“美元荒”並非沒有資金,而是沒有信心,是大家對美國政府的態度沒有信心。


東震木


這絕對是準備做老賴的節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