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女孩的“愛情觀”被怒贊:跟孩子“談情說愛”,越早越好!


14歲女孩的“愛情觀”被怒贊:跟孩子“談情說愛”,越早越好!


這幾天,一個14歲的女孩因為一篇談論愛情觀的作文火了。

這個叫騰霏的女孩,收到老師佈置了一篇命題作文《原來我們不懂愛》,她從自己爺爺奶奶的日常相處入手,記錄了他們相互挑刺卻又相互深愛的趣事。

爺爺不吃蛋黃,奶奶擔心爺爺的身體,讓他早上必須吃兩片蛋白;

奶奶腰不好,菜買多了爺爺擔心奶奶累著;

奶奶身高比較矮,有時故意嗔怒揪爺爺耳朵,爺爺就彎下腰讓她能夠得著......

▼滕菲作文

14歲女孩的“愛情觀”被怒贊:跟孩子“談情說愛”,越早越好!


由此,女孩感慨:

以前,我以為愛情是電影中朦朧的試探,是矢志不渝的堅持,是纏綿悱惻的思念;

看到爺爺奶奶吵了一輩子也愛了一輩子,才明白,愛是日常生活中的堅定;

看到爺爺大雨天給奶奶買了一筐她愛吃的螃蟹,才明白,矢志不渝不及點滴的呵護.....

女孩爸爸感慨說:“看到女兒的作文,我再也不擔心她長大以後找對象的事情了。”

▼滕菲作文

14歲女孩的“愛情觀”被怒贊:跟孩子“談情說愛”,越早越好!


而從女孩的愛情觀,我更看到關於愛的三個真相。

01愛的教育:跟孩子“談情說愛”,越早越好

價值觀是教育中非常核心的一個目標,而愛情觀在價值觀中舉足輕重。

十幾歲的孩子,正是價值觀、愛情觀快速發展和建立的關鍵期,此時,父母對孩子是諱莫如深、遮遮掩掩,還是坦誠溝通、如實相告,決定了孩子愛情觀的形成。

有網友看了女孩的作文感慨:我活了幾十歲,還不如她對愛情看得通透!

還有人說:現在的孩子是不是太早熟了?

而我想說,關於愛的教育和示範,其實越早越好。

心理學領域的無數研究發現:

那些越早在家庭中感受到愛的美好、見證愛的流動的孩子,早戀和遇人不淑的概率越低。

相反,那些生活在缺少愛的表達和互動,甚至經常看到家人粗暴對待彼此家庭中的孩子,越容易陷入早戀去尋找缺失的愛,也容易在成年後的婚姻情感中,反覆重複不幸的情感模式。

如果我們希望孩子未來既有選擇伴侶的眼光,也有經營出幸福婚姻的能力,就需要從娃娃抓起,多跟孩子“談情說愛”。

騰霏的爸爸說,他和媽媽曾經因為深愛女兒而擔心她以後戀愛了,遇人不淑卻堅持一根筋,自己說服不了怎麼辦。

騰霏父母接下來的行動,非常好地示範了什麼叫教育上的智慧和行動力:爸爸從騰霏五年級開始,經常跟她聊身邊人的愛情,有的過得幸福無比,有的過得悲慘痛苦。

▼女孩滕菲

14歲女孩的“愛情觀”被怒贊:跟孩子“談情說愛”,越早越好!


人的內心深處天然都是向上的,有了爸爸關於身邊真實感情的故事打底,再加上爺爺奶奶愛情的示範,以及爸爸媽媽的用心陪伴,小姑娘也開始有意識地觀察身邊人的相處模式,對於愛得幸福和痛苦的不同群體漸漸有了自己的見解。

智慧的父母一樣會有擔心和焦慮,只是他們不會把擔心和焦慮傾倒給孩子,而是先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再用力所能及的行動去給孩子提供資源、支持以及引導。

騰霏的父母從她5年級開始有意識地建立她的愛情觀,我卻相信,她關於愛的教育,是從更年幼的時候就開始了。

或許是看到爺爺奶奶小吵小鬧之中,更多的是彼此關愛的眼神和行動;

或許是爸爸媽媽雖然有情緒爆發,卻能及時處理和平復之後再跟她交流的示範;

或許是家人每一個溫馨互動、充滿愛的連接的瞬間.....

▼滕菲的爺爺奶奶

14歲女孩的“愛情觀”被怒贊:跟孩子“談情說愛”,越早越好!


越小的孩子,有著越敏銳的感受力,媽媽是平靜的還是焦慮的;家裡是溫馨有愛的,還是緊張衝突的,這些小小的孩子都能敏銳捕捉到。

這一個一個家庭日常的互動,就組成了孩子最初的安全感和價值感,進而決定了孩子在未來情感裡的愛情觀以及更深遠的價值觀。

那麼,作為父母的我們如何給孩子更好的愛的教育呢?

答案非常簡單——經營好夫妻關係,給孩子一個充滿溫馨和愛的家。

14歲女孩的“愛情觀”被怒贊:跟孩子“談情說愛”,越早越好!


這個世界上最好的愛是爸爸媽媽互相深愛,再一起深愛孩子。

這會帶給孩子深深的力量感和安全感,TA既能從媽媽那裡感受到溫柔接納,也能從爸爸那裡接受到力量和勇氣。

幸福雙翼的23字口訣,也將“親情第一”放在首位,如果孩子出現某些“問題”,最重要的不是去找專家檢查孩子哪裡出了問題,而是要按照以下步驟先做核查。

第一步:檢核親情連接是否充分。

我和伴侶的關係如何?我們給孩子的愛和陪伴的品質如何?孩子在我們身邊感覺安全放鬆嗎?

如果以上答案都是No,那就先聚焦解決好以上問題,先從親情上給孩子良好的愛和陪伴,再到第二步。


如果以上答案是Yes,再接著核查第二步:人格培養是否完善?

看看孩子總體的自信心如何?情緒表達和管理能力是否足夠?對自我的性格優勢是否充分發揮?

如果以上答案都是No,那就先聚焦提升孩子的自信心、情緒管理能力和性格資源的發揮。

如果以上答案都是Yes,再去核查第三步:知識增長能力如何?

14歲女孩的“愛情觀”被怒贊:跟孩子“談情說愛”,越早越好!


孩子的生理發育情況是否充分?孩子對學習是否充滿興趣?孩子做事行動是否充滿積極性?

到了第三步,才是真正從孩子自身的“硬件”核查原因,不排除有些孩子成長在溫暖有愛的家庭、本身也自信陽光,但因為某些生理限制而遭受到成長中的挑戰。

14歲女孩的“愛情觀”被怒贊:跟孩子“談情說愛”,越早越好!


按照順序核查之後,我們會發現,很多孩子的問題,都無法跳出親情連接和人格成長的缺失。

而這些領域所涉及到的愛的能力、情緒管理能力、自信心高低等,都跟一個孩子未來經驗感情和婚姻的能力緊密相關。

愛孩子,就從TA一出生。

14歲女孩的“愛情觀”被怒贊:跟孩子“談情說愛”,越早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