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修辭方法有哪些?表達效果如何?一次講清,中小學生都能用到

修辭方法判斷和表達效果分析是閱讀理解的最常見題型。

這個題型是看似比較簡單,感覺只要記住答題句式三部曲:準確判斷方法、弄懂句子的內容並能概括,再加上具體表達效果就可以了。但是,具體答題過程中,概括句子內容這一點就不容易,能準確寫出修辭的表達效果更難。所以,很多學生答這類題的時候,只能把修辭方法判斷正確,其餘兩個內容就都答不準確,寫不完整。

常用修辭方法有哪些?表達效果如何?一次講清,中小學生都能用到


此文將以朱自清的《春》為例,具體講解常用幾種修辭方法的表達效果分析,並給出答題示範。

一、答案結構:方法+句子內容概括+表達效果(思想感情)

二、具體答題方法:

①比喻:這個句子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把……比做……,生動形象地寫出……的……樣子(景象、特點等),表達了作者……之情。

答題示例:“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裡,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這句話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把野花比做眼睛和星星,生動形象地寫出野花在草叢裡若隱若現的美景,表達了作者對春天(野花)的喜愛之情(看到春天的喜悅之情)


②擬人:這個句子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方法,把……人格化,生動形象地寫出……事物的……形象(景象、樣子、特點等),表達了作者……之情。

答題示例:“小草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這個句子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方法,把小草人格化,生動形象地寫出小草悄悄地破土而出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小草、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常用修辭方法有哪些?表達效果如何?一次講清,中小學生都能用到


③引用:引用古詩詞,可以增強句子的意境美,使之具有詩情畫意;引用名人名言,豐富文章內容,使作者觀點更有說服力。

答題示例:“吹面不寒楊柳風”,這裡引用南宋志南和尚的一句詩,寫出了春風的和暖與溫柔,使景色更具有詩情畫意。

④排比:由三個以上相同句式連用的句子構成,能增強文章氣勢,增加感染力、說服力。

答題示例:文章結尾段“春天像剛出生的娃娃……領著我們上前去。”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方法,寫出了春天的生機、美麗和力量,表達了對春天的讚美,極具感染力。


⑤對偶:句式整齊,兩兩相對,音韻和諧,具有美感。

答題示例:“披著蓑,帶著笠”,運用對偶的修辭方法,寫出農人在雨中的詩意形象,句式簡短,優美整齊。

常用修辭方法有哪些?表達效果如何?一次講清,中小學生都能用到


⑥反覆:相同句子連續出現兩次為反覆。作用是強調某種意思(感情),強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答題示例:“盼望著,盼望著”,這裡運用了反覆的修辭方法,準確地表達了作者對春天到來的渴望之情。

學生能否準確解答閱讀理解題,最主要的因素還是和學生平常的閱讀積累量有關,和語感有關,和文字表現力有關。也就是說,學生即使背下來答題思路,但是平時不讀書,懶寫作,文字理解基礎差,依然答不好題。這也是很多家長給孩子找了那麼多答題公式,孩子還是不會答題的主要原因。因此,要提高語文成績,要讓閱讀理解不丟分,還要多讀書,多思考,多練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