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鳳凰縣:實施以工代賑 力求“一石多鳥”

【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全國產經信息不錯過】

湖南省凤凰县:实施以工代赈 力求“一石多鸟”

以工代賑是我國開發式扶貧和鄉村振興的一項重要政策舉措,在改善貧困鄉村生產生活條件、增加貧困群眾工資性收入、激發脫貧致富內生動力等方面,發揮了獨特而重要的作用。特別是新冠疫情暴發以來,以工代賑已成為解決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難、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增收的重要途徑。為推薦典型、交流做法經驗,國家發展改革委地區振興司從各地遴選了一批“十三五”以工代賑典型案例,向全社會予以推介。

以工代賑典型案例之一

湖南省鳳凰縣:實施以工代賑 力求“一石多鳥”

鳳凰縣地處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西南,總人口43萬餘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8.9萬人,是武陵山片區深度貧困縣。2016年以來,鳳凰縣因地制宜,充分發揮以工代賑“賑”的功能,大力推廣以工代賑方式實施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吸收當地農民群眾參與工程建設,通過勞動實現就業增收,力推貧困群眾脫貧。

2019年是鳳凰縣脫貧攻堅決戰之年,湖南省發改委下達鳳凰縣以工代賑資金500萬元用於以工代賑示範工程項目。鳳凰縣實施了阿拉營鎮龍井村等貧困村片區綜合治理項目,覆蓋龍井和安井2個行政村,850戶3220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206戶844人。項目實施內容為改造灌水渠1683米、新建灌水渠378米、改造排水渠87米、改造機耕道路6537米、新建機耕道3112米及相關的附屬配套等,項目於2019年6月開工,2020年3月完工。項目實施效益顯著,極大改善了項目區群眾生產生活條件。

湖南省凤凰县:实施以工代赈 力求“一石多鸟”

項目區原土渠

湖南省凤凰县:实施以工代赈 力求“一石多鸟”

項目區原道路

改善農業生產條件

項目區原農業生產水平較低,由於農業生產道、排灌渠等配套基礎設施缺失,農業生產作業基本為傳統手工勞動方式,農民群眾勞動強度高、效率低、收入少。通過建設農田排灌渠系,顯著增強了當地農田灌溉保水、排洪防漬能力,有效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態環境和農業生產條件,鞏固和加強農業基礎地位,提高項目區種糧農民的糧食生產積極性,減少土地拋荒,為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夯實了基礎條件。

湖南省凤凰县:实施以工代赈 力求“一石多鸟”

建設中的排洪渠

湖南省凤凰县:实施以工代赈 力求“一石多鸟”

保養中的生產道路

促進農村產業發展

通過道路新建、改造,有效改善了沿線交通運輸條件,實現項目區公路、機耕道、生產道等路網成型,增大群眾通行、物質運輸能力,切實解決群眾行路難特別是產業發展難的問題。項目實施進一步提升了阿拉營鎮藍莓、獼猴桃等產業園發展、灌溉和運輸條件,為群眾發展特色產業帶來了發展機遇。項目帶動安井、龍井村發展特色產業1150畝,其中藍莓720畝、獼猴桃110畝、迷迭香320畝,今年已實現產值500餘萬元,帶動當地13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戶均增收2000餘元。

湖南省凤凰县:实施以工代赈 力求“一石多鸟”

建設中的道路

帶動群眾就業增收

在項目設計時,將就近安排貧困群眾參與工程建設作為首要條件,為貧困群眾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促進貧困群眾通過勞動實現增收。在項目實施時,將吸收貧困群眾就業和發放勞動報酬作為特別要求,除技術複雜的工程項目外,要求施工單位必須優先組織當地貧困群眾參加工程建設,由村委會負責組織當地群眾及工匠施工。截至目前,已累計發放勞務報酬約110萬元,有效帶動了130餘戶貧困群眾實現增收。

全國產經平臺在疫情期間緊急設立全國疫情信息平臺,如有發佈需求,請聯繫霍老師,電話:18511001888;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