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現在一些女人爭孩子姓,實際是為外公奪姓,否則子孫就是百家姓”,你怎麼看?

酷豬小李哥


中華民族重視姓氏。每個大的姓氏都有起源。

姓氏當然是父系遺傳的產物。獨女戶利用女兒生娃奪姓,同樣是維持父系遺傳的必要,儘管 遺傳基因是假的。

時代在前進,社會在發展,有些封建傳統保留形式比如姓氏。其中也有變通的做法,比如女方父母強制外孫(外孫女)隨自己姓,利用經濟優勢,強人所難併入家譜。單憑這一點,舊社會是不可饒恕的。也是全體族人一致反對的。因為,這種假姓,帶來了外來的基因,造成基因混亂,俗稱”野種”即是。

即使當下,誰罵誰”野種”,就是莫大的侮辱——它不但侮辱了本人,也辱沒了祖先,而生身母親首當其衝。”野種”二字,就是針對姓氏而言。

男女平權,同工同酬,這是時代進步產物,但過猶不及。矯枉過正,就會母雞司晨。許多嬌生慣養的女孩,嫁了丈夫還飛揚跋扈。偏聽偏信,叫自己的娃娃改姓,就是霸道之舉,違背了傳統的婦德。

一個民族要興旺發達,後繼有人是其先決條件。我華夏民族最忌諱什麼?斷子絕孫。

儒釋道勸人行善,都和子孫掛鉤。作惡多端,我們就詛咒他斷子絕孫。反之,積德行善,不用禱祝,自然會子孫綿遠。這是歷經千百年勞動人民在實際生活裡總結出來的常理,也是真理。”天道昭昭,報應甚速”,只是本民族有人該信的不信,不該信的,奉若神明。


化外萬民胡少峰


爭孩子跟誰姓是很愚昧的一個行為。

父母爭奪孩子跟誰姓既愚昧又有風險,愚昧的是不懂文化傳統。其實中國古代已經將男女氏姓分列了,姓為女生,是指母系,氏為父系。農村地區寫個家譜、寫個天地國親師都是使用氏這個字。我們的傳統在某些層面模糊了,在當代更是走入了一個匪夷所思的文盲通道。

父氏母姓是應該分開傳承的,互相本就不該受影響。只是後世婦女地位不高,就使得母親也跟隨父親姓氏了。於是這個文化也就開始模糊。最早姓氏是指民系民族,是標註這個民系的父系和母系用的,例如夏后氏為姒姓。最早氏都是雙字,少數民族和日本保留的其實是我們早期的氏名文化傳統。

今天面臨著子女跟誰姓的問題,完全可以建立姓氏分開傳承的制度。這樣一是解決了矛盾,二是體現了男女平等,還能成為引領世界的一個文化熱點。今天那些所謂的國際化小丑最大問題就是慕洋和跪洋,盲目鸚鵡、尾隨、拷貝西方,從來不設身處地的獨立思考一下。會獨立思考的話,把姓氏傳統恢復,既體現了自己的優秀人文,又能自信而獨立地行為。而不是像他們那般在人家屁股後面聞著屁的可恥人生。姓氏分開傳承還會使得生男生女觀念改變,因為父母只能將自己的姓氏傳給子女,要再往下傳,根據父傳氏、母傳姓的規則,你有兒子才能把氏傳到第三代,你有女兒才能把姓傳到第三代。可不生男生女就都有需求了。

父母爭奪孩子的姓氏權,你讓你兒子沒了父氏,對他有什麼好處呢?整個社會都是跟隨父氏,你搞這麼一出,那這個問題就會反覆被人問及和提起,對孩子的心理影響是很大的。你讓孩子跟母親姓,就需要你準備好合理的說法給孩子解釋清楚,還需要準備好讓孩子回答他人疑問時的話語,還需要在心理上讓孩子準備好他人的議論和異樣的表情眼光。如果外界搞出一個你兒子可能不是他爸親生的流言又怎麼辦?流言蜚語可是能殺死人的。我有個同學,他爸生他晚,一頭白髮,於是同伴鬥戲稱他爸為他爺爺,這個話題一直困擾著他。所以這憑空搞事情得不償失。

在國家沒有吸納傳統文化的時候,完全可以通過大小名方式解決,大名跟父氏,小名用母姓。這樣的話平時叫得多的是母姓小名,而面對外界又是父氏大名。免除了很多問題。

最後我還是呼籲趕緊制定父氏母姓分列的制度,這還可以解決同名同姓多的問題。比如郭襄 黃姓,楊過 穆姓。


國病


我分享一下我的經歷,可能有點偏激,不喜勿噴。

我小學一二年級時去外公外婆家玩,剛好是清明節前後,家家戶戶都祭祀祖先,在廳堂我看到我舅舅舅媽表哥表姐點香拜祖先。我當時就想媽媽那邊的祖先我也拜一下吧,於是就問舅舅拿香,舅舅當時就拒絕了,說我不能在那裡點香。後來我把這事告訴我媽,我媽說除了在自家廳堂拜自己的祖先,都不能在其他廳堂拜,更不用說燒香了。

我和我老婆從高中開始談戀愛,隔壁鎮的,她是獨生女,生了兩個兒子,全部隨我姓。生二胎的時候我岳父到醫院跟我談二胎姓氏問題,我沒有給他任何希望,很了當說:結婚前買房裝修傢俱沒有花女方一毛錢,禮金也按本地風俗給足了,自己當年沒生下兒子不能把責任傳遞到我身上吧。如果二胎隨女方姓就直接把孩子抱走,我不會認這個孩子的,這樣人為割裂兩個孩子的感情對孩子公平嗎?隨女方姓的孩子在父親家族這邊肯定不受待見,你覺得他能融進母親家族裡?

PS:我是福建人,福建比較重男輕女,隨女方姓的不能入族譜,入贅的會被戳脊梁骨,自家廳堂不能拜,祖先不能祭祀。根如果沒了,不就成了無根浮萍?


跑出軟件園


我老公三兄弟都是上門女婿,老公大哥生下一兒一女,兒子和大嫂姓,女兒和大哥姓,老公二哥目前沒有小孩,我和老公有一個女兒也是和我姓,結婚之前我就已經和他說好了,孩子姓氏女兒和我姓兒子和老公姓,這也是對老公父母的一種安慰,可是生完孩子以後,婆婆媽說我家不需要女娃,說這話當著我爸的面說的,我也剛下產房,這時我爸就直接給老公說了,既然你母親說你家不需要女娃,就和我家姓了,沒問題吧,婆婆媽當時表示沒問題,我爸爸又說就算我女兒在生二胎是兒子也得和我家姓,我爸爸說既然你家不需要女娃,我女兒生下的男娃也和你家沒關係,我父母本就開通,對姓氏什麼的都不在意,我剛生完寶寶出來,婆婆媽就說這話,請問你們受得了,有的時候女人不會刻意爭取孩子的姓氏,而是有的家庭本就不值得付出,剛生完孩子一句安慰話沒有就說一些混賬話,誰受得了,我隔壁床的一個女孩,大概二十三四的樣子,二胎生了也是女孩子,婆婆媽當時就走了,老公也走了,就留下女孩一個人,飯也沒人送,就看見她孩子直哭,也沒人哄一下,尿不溼啥的也沒人換,女孩父母雙亡,想離婚也不知去哪兒,只能掙扎求存,說女人爭取姓氏,想想自己是不是讓老婆已經無數次失望了,一般幸福的家庭是不會有姓氏問題的。


雪百合148225091


這些都是田園女權弄出來噁心我國男性的,只是訛詐手段的一種,她們並沒有考慮後果,可能也沒腦子考慮吧。

隨女姓,就要把社會結構全部改掉,這是不可能完成的。

隨母姓,下一代也要隨母姓吧,不可能存在你要女權,得到過後就反對女權吧,那麼幾代以後就會出現一家人百家姓的情況。

解決這個的方法就是女娶男嫁,你得把你兒子嫁掉,你女兒得娶一個男的,那麼又會存在你存錢買房給女兒,招上門女婿延續你的姓,把兒子給人家當上門女婿,你兒子不和你斷絕母子關係,我過來跟你姓,有人不認為你瘋了,我也跟你姓。

可見,這些要求冠姓權的田園女權只是自私,或者就是訛詐,大家監督她們,看看她們的兒子還娶不娶媳婦,娶了媳婦,孩子是不是跟媳婦姓,別讓她們自己打自己的臉。

還有很多,不一一反駁了,只要是她們現在要求的,肯定會落實到她們兒子身上,而且她們首先就是弄窮自己的小家,然後她們弄出來的風氣反噬到自己身上,大家拭目以待,二十年後罵女人物質最兇的,必定是現在的田園女權,她們有經驗,會搞事,沒遠見,自私自利。

很多田園女權罵那些有遠見的女性朋友,說她們自私,父母白養二十幾年,一分錢不回報父母,有的還讓父母陪嫁,光顧著自己的小家,還是大家評判吧


正常人j


我過世三十多年的奶奶說,姓名不過是個代號,無所謂,我們兄妹隨我媽姓,長大了我說我可以隨父,一人一個姓,我爸說沒必要,姓啥你都是我女兒,現在我的女兒也結婚了,女婿也是隨他媽的姓,對於他們的孩子,我們這裡流行一邊一個,雙方家長的態度是,無所謂,姓誰家都行,就是最好只一個姓,免得女兒女婿老了兩孩子兩個姓相互扯皮,你是媽媽的我是爸爸的,現在有個娃了,女兒直接報了女婿的姓,戶口在女兒這邊(考慮以後讀書問題)

一家和睦,子女正確培養,就是最好的了


誠緣堂


那都是封建思想?孩子姓啥那只是一個符號!爭這個有啥用,當今任務就是怎麼把孩子看好養好,為子女減輕負擔?我外孫女從出生就在我家,兩歲半才回自己家住,每天通勤早來晚走,5歲了,一天不見我都想,可懂事了?我特喜歡!


塔塔哈拉


可不可取,分析一下大家看

  • 女方爭奪子女姓氏,其核心是幫孩子爭取外公姓氏,對外公來說,可有可無!

  • 對孩子來說,產生的不良反映很多!

首先,女方的子女不能得到外公家族男丁傳承的認同!

  • 老家有一家曹姓,其父親卻姓姚;

  • 其祖父當年為“倒插門女婿”,入贅姚家,父親按規定姓姚;

  • 到第三代,無法和姚姓本家融合,人家不認啊;

  • 歸曹家同樣不得承認;

  • 後,獨立建家譜,修祠堂改姓為曹,姚家家譜同時刪去這一支;

  • 想想有什麼意義,老人已失去,管不了後人!

  • 家中兄弟形同旁人,無法在常規禮儀中行事!

  • 苦的只是孩子!

誰也做不到代代有男丁,顧好家人,護佑子女健康成長才是最重要的!

  • 搞這些虛名,自己累,夫妻累,子女兄妹之間更累 ,他人只做飯後談資罷了!

  • 兄弟不同姓,不知者認為是同母異父兄弟,不會問只做臆測,卻要費舍解釋!

  • 通情者,一笑而過,不通情者,對其母產生厭惡,更延續到其子!

  • 是什麼就是什麼,可以奪勢,卻不能改變世俗!

怎麼稱呼!

  • 一子叫姥爺、外公,另一子喊爺爺,這哥兩全亂套,別人更搞不清,誰是爺爺,誰是姥爺!

  • 能改變什麼,難道給社會上課,讓天下知,自創的稱謂,誰能接受?

與其讓孩子受罪,不如父親多擔當一點,乾脆入贅還有禮儀可循!

  • 欺負一個不會說話的孩子做什麼?

  • 自欺而欺人!

  • 入贅還好一些,自然一子隨母姓,同時按照規矩可留一子隨父姓!

  • 本就行入贅之事,何不乾脆一點!

  • 這樣至少有規矩可循,當父親的就擔當一點!






天佑中華紫氣東來


自家無男孩,就好像意味著要斷煙火了!

如是就爭孩子跟自家女方姓,從來不考

慮男方的感受,人家繼承煙火是名正言

順,你憑什麼要剝奪本屬於他人的姓呢?

孩子是你生的這沒錯,那你就招上門女婿

呀。連招上門女婿生的孩子一般也只跟男

方姓,要跟女方姓一定要取得男方全家人

同意才可。

幾千年的傳承,請你識相點,不要憑一已私

利而想輕易推翻!


廣法居士


我想說可能做不到,女性想讓孩子後代隨母姓,你就得支持隨父姓,這是一個很奇怪的邏輯,舉個例子來說吧。

你姓李,隨母姓你的兒子也姓李,要想讓後代都姓李,就得讓孫子及後代都隨父姓,但你不支持隨父姓啊,孫子也隨母性,那你兒媳婦未必跟你一個姓,可能性姓王,那你孫子隨母姓就姓王了,後代繼續隨母姓就可能姓趙錢孫李了,是不是就亂了?

隨父姓的古代傳統下,古人要生男孩,沒有男孩姓氏就斷了。

主張隨母姓的,就要多生女兒,沒有女兒,姓氏一樣會斷了。

所以,就題目而言,就算是想為外公“奪姓”,你得現有兩個前提。

第一,是兒子的話,讓他隨母姓,並支持後代隨父姓。這個姓可以流傳,但世代要有兒子。

這種先隨母在隨父的方法,是怎麼有利怎麼來,也不是真的支持隨母姓,因為隨母姓前提下,兒子無法傳承姓氏,女兒才能。

第二,是女兒的話,你要支持世代隨母姓,且世代必須有生育女兒,一旦沒有女兒,姓氏也無法流傳。

隨母姓這種方法,管得了一代兩代,管不了更多代,所有後代都隨母姓,以現狀而言,可能嗎?不具有操作性。

因此對於隨母姓這種方式,不反對,也有兩廂情願的。也不贊成,會導致後代姓氏紊亂,是否會導致孩子的心理也不好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