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是如何影響人們的消費生活的?

常言道,“先看顏色後看花”、“七分顏色三分形”,在消費過程中,人們往往不知不覺地被商品和周圍環境中的色彩所影響。

以主要綜合性消費方式之一“逛街”為例。逛街不止是一段購物的歷程,也是消磨時間、搜尋好物、期待驚喜、視覺欣賞的審美體驗之旅,所以即使不買點兒什麼,在逛街過程中遇到的形形色色的色彩,或多或少都會在消費者內心留下痕跡。而這點痕跡如果經過多次逛街累加起來,便會逐漸加深消費者對品牌及產品的印象,從而有機會提升產品購買幾率。在消費生活中,其實人人都戴著“有色”眼鏡。

色彩是如何影响人们的消费生活的?

既客觀又主觀的色彩

色彩以色光為主體,是一種自然界的客觀存在。而對於人來說,色彩卻是一種視像感覺。遠古時期的人類,便會有意識地運用色彩裝飾和表達,石洞中礦石和獸血繪就的壁畫,潔白的獸齒和貝殼串成的項鍊,都表明色彩對人類的影響。

人對色彩的感覺分為直覺反應和思維反應,直覺反應指幾乎不加思考而感覺到的色彩現象,而經過思考得出的色彩判斷,則是思維反應的產物。它訴諸感覺,觸發感情,激勵想象。

這需要歸結於人腦的運作機制。視覺器官在接受外部色光刺激的同時,會喚起大腦有關色彩的記憶痕跡,並自發將眼前色彩與過去的視覺經驗聯繫到一起,經過分析、比較、想象、歸納和判斷,最終形成新的情感體驗或思想觀念,這是“色彩的聯想”。

色彩是如何影响人们的消费生活的?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當我們看到紅色、橙色系色彩時,會感到溫暖與熱烈,而看到冰藍色,會感到涼爽無比,看到黃色有尊貴感,看到粉色感到甜蜜,都是“色彩的聯想”所帶來的主觀內心感受。

而色彩明暗度的不同也會起到類似的作用,高明度和彩度的色彩使人看起來輕鬆愉悅,低彩度和低明度的色彩會讓人感到深奧神秘。

色彩有時候甚至能改變人的行為。1940年,紐約碼頭工人因搬運的彈藥箱太重而舉行罷工,一位顏色專家出個主意,把彈藥箱的重色改漆為淺綠色,彈藥箱的重量並沒有改變,但顏色使工人覺得它變輕了,罷工隨後停止了。

消費環境中的色彩魔力

眾所周知,除了產品本身的因素外,還有許多外在因素會影響消費,許多商家也在這方面下足了功夫,例如:快餐店的椅子一般都是硬的,以提高門店的翻檯率;連鎖快時尚服裝店一般都會播放節奏明快的電子音樂,使人在挑選試穿衣服的時候也能切身體會到彷彿在走T臺一般的時尚體驗。

色彩是如何影响人们的消费生活的?

《文心雕龍》中說:“物色之動,心也搖曳。”今時今日,色彩因素在消費過程中的作用已經舉足輕重。比如兒童玩具的設計常會在色彩方面大作文章,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兒童處在不同的色彩氛圍中,其心理狀況和情緒是不一樣的。色彩與兒童的心理、性格及情緒波動有著相當大的關聯性,因此市面上的玩具色彩大多選用明亮積極的顏色,以吸引視覺感知尚未成熟的幼兒,使兒童感到愉悅或者新奇,從而激發家長的購買動機。

不止產品色彩設計,門店色彩對顧客的消費行為也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當我們去商場購物,商品都置於陳列的環境氛圍中,環境色與商品色相互作用,如果配色恰到好處,所帶來的視覺衝擊感遠勝單個商品。例如走進珠寶店、美妝店或者服裝店這種本身商品時尚感強烈、介入度(一個人基於內在需要,價值觀和興趣而感知到的與客體的關聯性程度)較低的品牌門店中,外在顏色的刺激更加能夠影響購買決策。陳列櫃裡明亮的色度、高雅的色調無時無刻不刺激著人們的視覺,喚起注意,激發聯想,誘發購買慾。

色彩是如何影响人们的消费生活的?

所以專業的品牌門店陳列設計師,常會根據商品的不同屬性、顏色、特點分別陳列,以聚成一定的色彩形象,達到最大化吸引消費者注意的目的;或者根據補色和對比色原理,讓消費者“選少購奇”,這樣很容易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在感性環境下產生購買慾。舉個例子,蘭蔻旗艦店使用明基BenQ商業顯示屏拼接貼合於牆壁,商顯屏顯色能力佳,又能隨季節活動變換主題色,與店內貨架商品陳列相融相襯,蘭蔻旗艦店的風格一下子從一眾美妝品牌旗艦店中脫穎而出。

色彩是如何影响人们的消费生活的?

另外,在影響消費行為的同時,色彩也能彰顯個人審美。消費活動本身分為五個步驟:引起關注、產生興趣、主動搜尋、採取行動、進行分享。前期色彩的作用主要是達成銷售轉化,但在購買結束後,色彩的魔力並未停止,它依然影響著消費心理和消費反饋,維持住消費者對品牌的長期好感,並有可能繼續分享傳播。

什麼樣的色彩能促成營銷?

色彩是商品給消費者的第一視覺效果。不同的顏色對消費者產生的心理情緒是不同的,當色彩的色相、明度、純度發生細微的變化,或者處於不同的顏色搭配關係時,色彩的表情也隨之改變了。

色彩是如何影响人们的消费生活的?

所以商家在利用顏色這一無聲語言來引導消費時,尤其需要採用顯色能力出眾的設備。明基推出首款經過世界權威色彩機構Pantone(潘通)認證的色準屏幕,不僅擁有4K超高清分辨率,可呈現830萬像素細節,還經過嚴密色彩調校以還原真實的原色原彩,保證真實度與逼真度。在色彩對消費心理作用越來越被設計者重視的今天,幫助品牌打造獨樹一幟的“色彩促銷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