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瓴旗下的藥店平臺:靠“買買買”快速整合,高濟醫療已成龍頭!

高濟醫療的前世今生

高瓴旗下的藥店平臺:靠“買買買”快速整合,高濟醫療已成龍頭!

高濟醫療,是高瓴旗下專注大健康領域戰略性投資與運營的實業公司。自2017年末開始,高濟醫療開始大肆介入並整合連鎖藥店市場,只用了兩年的時間,佈局收購整合上萬家實體藥店,遍及全國21個省市,導致中國連鎖藥店市場集中度大幅度提升。根據數據顯示,2018年整合藥店的總體營收達300億元,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結舌。

高濟公司的創始團隊大多來自國內頂尖的醫藥零售、醫療集團,在大健康領域運作經驗豐富,具備深厚的運營和投資能力。跟大多財務投資者不同的是,公司以扮演著合作伙伴企業的業務夥伴角色出現,重點打造並完善行業平臺、參與長期經營。

根據消息顯示,2019年初高濟醫藥為了優化運營、管理結構體系,公司已經建立了600多人的總部和四大區域管理平臺,從總部到區域平臺再到地級市公司的三級管理架構也打磨將近完成。另外,高濟醫療還搭建了300多人的技術團隊,開發了多種工具,來更好地管理、服務旗下藥店。

目前,高濟醫療也同時在尋找大健康領域合適的投資機會,重點關注的方向包括藥品分銷、醫療服務及零售等。

高濟整合醫藥零售連鎖的“如意算盤”

高瓴旗下的藥店平臺:靠“買買買”快速整合,高濟醫療已成龍頭!

高濟整合醫藥零售連鎖的方式一定是充分學習貫徹了高瓴的意志和手段,簡單總結就是“看得遠、下手快、佈局廣”!

1、“看得遠”:押注戰略意義深遠

一方面,高濟充分意識到了國內零售藥店小散亂的現狀。另一方面,又對中國醫藥零售市場極度看好。

高濟團隊深刻意識到醫藥零售市場現狀不符合市場經營規律,特別是整個市場目前是以零售商自己的高毛利導向,未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這是不健康的。所以洞察到了市場具備整合優化的機會,同時看上這個市場的原因是醫藥零售市場尚未有大的資本力量整合,上市醫藥連鎖公司融資規模中等並且稀少,市場機會還很大。“看好即買入”,高濟果斷進入醫藥零售市場並瘋狂併購藥店,這種決策力和執行力,是非常具備行業戰略高度的。

2、“下手快”:狂風席捲般的速度

先看同行的數據,行業“老牌巨鱷”國藥旗下的國大系經過了多年的發展,2018年的總銷售數據在140億左右。

高濟醫療在高瓴的彈藥支持之下,用不到兩年的時間(2017下半年到2018年年底)完成了300億規模的醫藥零售資產的整合併購,據2018年年底的數據顯示,高濟醫藥旗下的醫藥零售公司的銷售額已經一舉超過了260億,使得高濟成為中國最大連鎖藥店集團。引用行業人士評價高濟的整合行為來說就是,”先開槍後瞄準,簡直是狂風席捲般的速度。”

3、“佈局廣”:全國超過12000的門店

高濟醫療依託其華北、西南、廣東、河南四個大平臺及其它機構,已經進入了中國21個省及直轄市,據不完全統計,門店大致分佈情況如下:新疆近500家、陝西1000多家,重慶300多家,四川1200多家,廣西近300家,華北地區2100多家,廣東1100多家,江西近200家,福建350多家,湖南900多家,湖北800多家,安徽750多家,上海30家,江蘇200家,山東250家,湖南980家,天津60家,北京70家,遼寧260家,吉林40家,黑龍江40家。

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完成了這麼廣門店地域覆蓋,這簡直是難以想象的。

高瓴旗下的藥店平臺:靠“買買買”快速整合,高濟醫療已成龍頭!

(廣東高濟邦健年會-高濟醫療COO牛和義先生的講義)

高濟醫療快速併購整合的四大“法寶”

高瓴旗下的藥店平臺:靠“買買買”快速整合,高濟醫療已成龍頭!

高濟的整合策略非常簡單高效,簡單來說就是:“出價高、決策快、不對賭、整合方式靈活、資金量大”,對於中小藥店主來說可謂是條件優渥。

1、出價高

一般上市連鎖藥店公司的出價都是按照市盈率或者淨資產等指標來計算,對於中小連鎖老闆們過於苛刻。但高濟一般出價是併購對象年銷售額的0.8-1.2倍,這對於中小連鎖老闆們有極大的吸引力,並且遠遠高於上市公司的收購價,所以一路才能狂掃拿下各地連鎖標的。

高濟的出價,結合醫藥零售行業零售淨利潤為4%左右計算,綜合的市盈率為超過20倍甚至最高可達30倍!在目前醫藥零售行業的背景趨勢下,中小連鎖老闆們大部分會選擇將未來20-30年可能賺到的錢一次性鎖定現金,所以普遍都會將企業賣給高濟。

2、不對賭

收購方案中,對賭業績是最為常見的收購條件。高濟在收購整合時,不但不附加對賭的條件,收購的標的幾乎所有都是維持原老闆在自主主持經營,且大多留有股份,以後上市還可能再賺一大筆,對於連鎖藥店老闆們何樂而不為?所以普遍這些藥店老闆都願意與高濟合作。

3、整合方式靈活

高濟方面並非一定是以達到收購控制權為目的,無論是參股、合資、控股、全資收購等方式他們都能接受,這無疑降低了談判的難度,也非常容易與標的達成合作。

4、資金量大

高濟背後的高瓴財大氣粗,據內部人士透露集團欲拿出300-500億元併購連鎖藥店,這是目前國內幾大醫藥零售連鎖公司融資資金量的數倍,而且高濟不對賭,直接給現金,讓被收購方喜聞樂見。

高濟瘋狂“跑馬圈地”後的商業化遐想

高濟這樣瘋狂的跑馬圈地,引發了不少業內人士的擔憂,有部分人士認為高瓴這樣快速介入進入連鎖藥店領域,背後一定是看重由藥店延展出的相關健康服務。

換句話說,連鎖藥店是一個巨大的需求入口,可以進一步拓展PBM(藥品福利管理)、慢病管理等業務。但在這之前,需要做到規模化、全國連鎖化的佈局,而高速併購之後,整合發揮出規模化優勢仍然是高濟目前主要的難題。

小編倒認為對此不用太過擔心,高濟背後是高瓴資本,高瓴具備非常強的互聯網基因,在騰訊、京東等這些互聯網巨頭的投資方中,都有高瓴資本集團的身影。“所以線上和線下來進行結合商業化一定不是他們的弱項,並且高濟本身有300人的信息化隊伍,他們或許能借助互聯網對藥店做一些大的變革。

那麼,未來高濟將從哪些方面對這麼大一塊盤子整合來進行商業化實現盈利呢?我們不妨來遐想猜測一下。

1、進入健康管理市場

高濟背靠高瓴這座靠山,完全可以將高瓴體系內的醫療以及移動醫療資源利用起來,將龐大的連鎖藥店門店作為落地的窗口、抓手,快速佈局中國居民的的大健康的健康管理市場,畢竟中國即將邁入了老齡化社會,此時進去必然能在未來龐大的中國健康管理市場分一杯羹。

2、建立自有醫藥品牌

可以效仿阿里入主新零售的戰略,高濟可以大肆進入醫藥相關產品市場,依託目前的藥店資源以及以後銷售發展的潛力,高濟完全可以利用自身的體系推力將自有的相關產品做成全國知名品牌,連廣告推廣都可以省了,這僅僅只需要自媒體傳播、終端陳列媒體與終端POP等共同配合即可,如果真有這方面計劃,這是非常可怕並且偉大的一件事情。

3、藉助新零售的技術賦能下屬連鎖門店

高濟必然會利用各種互聯網技術、人工智能技術與新零售技術,賦能其下屬連鎖藥店門店的各級員工,可以提高其經營管理水平、提高其專業服務能力與水準、提高其運營效率,最終實現整體效率的提升,從而提升集團整體贏利水平。目前來看,醫藥專業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已經比較發達,據知情人士透露,高濟下屬的IT與AI技術團隊,已經將下屬各連鎖的採購數據監控起來了,這為其提升執行力打下了基礎,儘管信息系統還未統一。

4、提升本層話語權,通過集採向上遊拓寬利潤空間

集採和三級採購平臺的體制逐漸推行落地,並且前陣子4+7集採力度之強大家都知道,趨勢是越是規模大的連鎖藥店集採對上游廠商的低價、返利訴求就越高。值得注意的是,高瓴也已經介入多家醫藥工業企業,這有利於高濟直接向上遊一體化經營策略延伸,以拿到優質並且低價的產品,實施內部直接零環節互惠銷售,其工業和連鎖的收益都將是最高的。這也許是高濟未來最高質量和有效的策略之一。

5、整合完成登陸資本市場退出

也許在10年內,高濟下屬的連鎖集團就可以剝離出來進行整體上市。無論是選擇港股還是A股,就算按40-60倍的市盈率計算,上市之後進行退出收益都是驚人的,前期所有的資金投入,在這麼大額的投資回報面前應該不算什麼,高瓴作為深諳資本運作的巨頭,這極有可能是旗下高濟併購連鎖藥店的最終目標。因為,資本逐利的本性盡是如此,留下的也只是上市時間長短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