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喜歡的一首民謠叫什麼?為什麼?

職業農民的故事


你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我覺得民謠最接地氣,也最讓人陷入回憶。

最早我接觸的民謠是校園民謠,老狼、葉蓓、李曉東、沈慶……,每當我聽到他們的歌,就會想起在校門口的小酒館說過的胡話,想起睡在我上鋪的兄弟,想起那天黃昏和她看過的電影、許過的誓言。有一天我加班打車回家,電臺裡放著老狼的那首《昨天今天》,我頓時熱淚盈眶,“當愛過的人又在出現,你是否會回到我身邊……”,這是畢業時我給她彈的歌曲,也是最後一首。有時候想想如果真的像《夏洛特煩惱》裡那樣回到以前該多好,可惜沒有如果。

上了班我很少聽民謠,因為工作壓力太大,聽了後容易失眠,有人說民謠很費煙和酒,其實在我看來民謠容易引起人們的共鳴,聽趙雷的《理想》,你會發現一個人在外打拼,生活真tm不容易,自己離理想差了十萬八千里。聽郝雲的《活著》,你又會覺得生活不應該這樣碌碌無為。你也期許自己能早點遇見心中的“董小姐”,帶她去煙雨飄搖的南方撐起葡萄枝嫩葉般的家。

當然民謠也帶火了一些城市和旅遊景點,例如《成都》、《蘭州蘭州》、《定西》、《鼓樓》、《安河橋》……,很多人因為一首歌而慕名前往。

這就是我對民謠的理解,總之,在我來看,民謠不是無病呻吟,而是貼合群眾,貼近心聲的旋律。









午夜經典老歌


第一次接觸民謠是在高中

我那二貨舍友,每天進宿舍一jio踢門就開始嚎

“為寂寞的夜空畫上一個月亮~”

不知道你們是不是這樣,一個人一直在你耳邊哼一句歌詞,就算你沒聽過你不喜歡,最多過一天,你也開始跟著哼了😄

就這樣我知道了這首歌兒叫《畫》,歌手趙雷。那時候只是單純的覺得,旋律好聽歌詞灑脫。之後幾年,民謠火了,宋冬野,陳粒,趙雷還有各種各樣的像痛仰之類的民謠樂隊。我並不知道民謠是什麼,就是看著大家在聽我也在聽,把民謠裡面一句讓你有感觸的歌詞發到朋友圈裡,瞬間就感覺自己逼格上升了一個檔次,很文藝範啊小夥子~

—————————分割線————————

我是什麼時候對民謠開始有深一層次的感悟呢,印象很深,大三實習那年,孤身一人在廣州。人生地不熟,每天工作8小時,實習工資剛好夠餬口。由於員工宿舍離公司很遠(番禺到白雲),每天有員工車接送,路程是半小時左右。而這半小時,成為了我每天情感思想最細膩最豐富的一個時間段,我喜歡在車上耳機一插,隨機播放一些我從沒聽過的歌兒。那天下班想家了,很累,隨到雷子的一首《理想》,聽著歌裡面唱到“又一個四季在輪迴,而我一無所獲的坐在街頭”“理想今年你幾歲,你總是誘惑著年輕的朋友”,瞬間眼眶溼潤。從那以後我對民謠也有了個人的看法,那就是它會在合適的時間地點,會唱到你心裡,與你產生共鳴,讓你的靈魂得到昇華。

很多人認為民謠很窮,我不否認,民謠一聽就是一瓶酒,就是一包煙。可民謠它也很富有,富到一把破吉他便可四海為家。




噴噴香的大盤雞


第一次接觸民謠我想很多人是跟我一樣的,那就是在某年的“快樂男生”上左立唱了一首《董小姐》,那時候覺得還可以,但是也沒怎麼聽。只是那一句“愛上一匹野馬,可我的家裡沒有草原,,這讓我感到絕望,董小姐。”已經傳的很廣了。
後來過了很長一段時間,大約我高二的時候,開始聽宋冬野的歌,那時候只聽《董小姐》


《安河橋》《斑馬斑馬》。到了大學才聽的《郭源潮》《莉莉安》這些歌,可以聽一下宋胖子的專輯《安河橋北》。

聽完宋冬野的歌,開始全面接觸民謠了。貳佰《玫瑰》,堯十三《北方女王》,好姐妹樂隊。。。都開始接觸了。

我高三一個女同學給我推薦了陳粒的《奇妙能力歌》,“No”,聽不來。後來也挺謝春花,愚青,房東的貓的歌,但是沒感覺,聽了陳粒的《走馬》之後,覺著這個人的女生很特別,唱法我很喜歡,一直聽,這也是民謠我聽的唯一一位女歌手的歌。
還是高三,我同位回家,看了我是歌手,他回來給我推薦了趙雷雷子,推薦了《成都》,從此開始聽趙雷的歌。《三十歲的女人》曾一度成為我的最愛,但是除了我沒人欣賞得來。《鼓樓》裡的一句歌詞成為我一直的最愛,但是有時不敢去聽。


到了大學,聽了一首《和你在一起》,當時有點頭皮發麻,歌詞,聲音,唱法,都是我的菜。連續循環播放了很多天。後來慢慢了解逼哥,他的《梵高先生》《天空之城》《山陰路的夏天》。。。還有好聽的純音樂《你離開了南京,從此沒有人和我說話》(真好聽)
現在大二了,整天聽的是宋胖子的一首《美人》


,這是堯十三的《南方的姑娘》,不過還是宋胖子唱的nice。這首歌的歌詞好到爆炸,宋胖子唱的用情至深。不過聽不來的也會有很多。
謝謝陪我一起看我的聽歌之旅。


海看教育


《理想》趙雷

如果你能認真的聽下去並且有為未來打拼的經歷或者正在打拼中,那麼恭喜你可能會潸然淚下。

一個人住在這城市,

為了填飽肚子就已精疲力盡,

還談什麼理想,

那是我們的美夢,

夢醒後 還是依然奔波在風雨的街頭。

有時候想哭就把淚嚥進一腔熱血的胸口,

公車上我睡過了車站,

一路上我望著霓虹的北京,

我的理想把我丟在這個擁擠的人潮,

車窗外已經是一片白雪茫茫,

又一個四季在輪迴,

而我一無所獲的坐在街頭,

只有理想在支撐著那些麻木的血肉,

理想今年你幾歲,

你總是誘惑著年輕的朋友,

你總是謝了又開 給我驚喜,

又讓我沉入失望的生活裡。

寫出了滿滿的無奈~也貼切趙雷創造這首歌時候的情景。在趙雷沒有參加快樂男生之前,他經歷了7年的漂泊,並且期間一直以酒吧駐唱為生,可以說窮到我們無法想象。雖然在參加快樂男生過會稍有好轉但是並沒有達到他那個年紀該有的成績。隨後在我是歌手舞臺上演唱《成都》走紅。也給我是歌手舞臺帶來了他的《理想》,也許能夠去聽我是歌手現場的觀眾都很少吃苦吧,最後趙雷這首《理想》倒數第一淘汰。

又一個年代在變換,

我已不是無悔的那個青年,

青春被時光拋棄,

已是當父親的年紀,

理想永遠都年輕,

你讓我倔強地反抗著命運,

你讓我變得蒼白,

卻依然天真的相信花兒會再次的盛開。

趙雷已經年長,理想也已實現。那麼作為聽眾的我們呢?





風雪文娛


每天一首好音樂,讓你放鬆心情,享受人生,邂逅好音樂,聆聽好故事!

好多民謠都很好聽。不能說喜歡民謠的大部分是木吉他愛好者,只能說吉他愛好者幾乎都特別喜歡民謠,很多愛好者接觸吉他之前只愛聽流行樂,開始接觸民謠是因為流行樂很多都沒有吉他在裡面,就算有都是雜合了很多不同樂器,很難還原那個感覺。而民謠彈唱本來就是吉他彈唱歌,而且夠樸素。

我這人,也許是有一些喜歡懷舊。很長時間以來都一直非常喜歡老狼演唱的《同桌的你》,還能記起來小時候經常跑去買他的磁帶。每次聽這首歌都好像是回到了小時候那個純真的年代。

這直到2016年,趙雷發行了他的專輯《無法長大》,裡面收錄了一首歌曲《成都》。那一年真的是特別特別的喜歡聽這首歌,無限次的單曲循環。

本觀點純屬個人意見,歡迎在評論中發表自己不同的觀點。


小黑音樂


花粥 《20歲的某一天》

人生多少不期而遇都變成了各自天涯。看流沙聚散,回首天涯路遠。花粥這首歌說實話 一開始我是拒絕的 ,聽著沒啥意思,直到聽到 :八十歲的某一天……然後回頭想了想我20歲的時候辜負的女孩子,你還好嗎?最沒能力的時候遇到她,給了男人最出息的溫柔。後來紅著眼笑呵呵的放棄了她。可能以後八十歲了,我去吃麵的時候依舊會記得她 ,依舊會記得20歲的那一天,依舊會記得那時候最愛的是她。


陳詞俗調


大概是五百英里吧 我是一個喜新厭舊的人 喜歡上一首歌我會拼命聽 到後面聽到就想吐 但是唯一一直喜歡的五百英里從沒變過 自我畢業在離家很遠的地方工作 每當深夜時總會打開一瓶啤酒 靜靜的聽 有時候真的眼淚會掉下來


小刀掌櫃


從趙雷到陳粒,從宋冬野刀好妹妹樂隊,似乎民謠一夜中就火了,是因為歌詞特別打動你嗎?還是有什麼故事?

以前是聽民謠的都有故事,現在是聽民謠的都養生!

老狼,李志、馬條、宋冬野、鍾立風、周雲蓬、張瑋瑋和郭龍,這些平均年齡40+的“老男人”,大多有20年以上的交情,這也是中國民謠起起伏伏的20年。

步入中年之後,他們紛紛退出“酒精俱樂部”,保溫杯枸杞子已經是標配,可以說非常養生了。

唱民謠的就是一個字:浪!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啟的這股民謠熱潮,最外化的表現就是:外地的來北京浪,北京的去蘭州、麗江、南京、西藏各個地方浪。

《董小姐》在《快樂男聲》裡出現,宋冬野因此爆紅。《南山南》成了爛大街的口水歌,馬頔也火了。趙雷上了《歌手》,也成一線了。高曉松也開始熬雞湯了,“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連朴樹都開始《平凡之路》了,硬糖君才驀然發現:他們真的是老了。

他們不浪了,開始娶妻生子戀家了!

民謠從開始到現在,一直都充滿著窮和睡姑娘。太多人吐槽過民謠的窮,走哪兒都是火車,抽菸得管人借,離不開北京四環,度假頂多去個北戴河,追到手的姑娘總是跟別人跑了,很多人也根本就沒追到。

像萬總這樣的大仙兒一般的人看著,充滿“朝氣”的宋冬野和李志也開始著急了,下一張專輯正在籌備中,他越來越不像一個迷,開始接地氣了。

可有意思的是,這幫唱歌的人越來越快樂,聽歌的我們反倒越來越憂傷。

中國的當代民謠大概經歷了三個階段:一是以高曉松、老狼、小柯、沈慶等為代表的上世紀 90 年代的校園民謠。

他們是學院派和唱片工業的精英;二是以小河、萬曉利、周雲蓬、野孩子為代表的新民謠,他們是清苦的都市異鄉客;三就是以宋冬野、馬頔,程璧、陳粒、程璧等為代表更新的都市民謠。

他們自由創作,音樂和現場只是他們展現人生觀和價值觀的一部分,認同這種價值觀,期待這樣的人生與渴望,那麼你就是他們的粉絲。也許音樂只是一種工具和途徑,連接著他們內心的核與整個外部的世界。

有人說民謠有一種“為賦新詞強說愁”的矯情感和充滿生殖器的惡臭味。對現在的民謠風氣頗為反感,那真正的民謠是什麼?

有人這樣分了等級:

丙級民謠:約不到炮的苦悶。

乙級民謠:平庸生活的挫敗與迷茫。

甲級民謠:關懷、憐憫、銘記與博愛。

我理解的真正的民謠大概是能引起共鳴,能唱到你心裡的歌。

網友們很說這樣說的:

歌詞非南即北,除了女孩就是遠方,大多數都唱這些,還有人唱理想,這是一個只看歌詞所蘊含故事的樂種,對唱功要求也不高,基本就是一把木吉他。

但我很好奇因為總是有很多人說"唱出了自己的心聲",個人感覺挺滑稽的,上到名氣很大的李志趙雷萬曉利等下到一些小有名氣的小闖、夏小虎等,也沒少聽,聽的是他人的故事感慨,而所謂的唱出了自己的心聲,實在不能理解,論思量過去吧,相比而言鋼琴曲或者一些純音樂更能表達一些東西吧,僅是個人觀點.

最近愛上聽民謠,不敢說我真的特別瞭解民謠,但是我喜歡民謠的孤獨自由奔放和淡淡的憂鬱感。

民謠,存在於每一段故事中,存在於每一段刻骨銘心的回憶,存在於內心最隱蔽的角落裡。

或許我們的生命中都曾存在過想得而不可得的人,於是就有了《關憶北》中悲痛莫名的惆悵

當宋冬野略帶滄桑的聲音響起,歌詞中“青春時的故事”也就為整首歌鋪墊出已經過往的青蔥歲月,而我們大多數人對於過往的歲月,留存在心中的回憶裡,往往會帶有或多或少的遺憾。

也造就了整首歌充滿離別況味的傷感,從而帶著每個人都回到他們所以為的青春時代裡。

說到這裡,你是否想起了誰,蠢蠢欲動的心裡是否想坐在某個小酒館聽著滿是回憶的民謠?

如果要你給民謠列幾個關鍵詞,你覺得會是什麼?

一座城市,兩個姑娘,三個和絃,幾縷憂愁。

民謠歌手腳下的土地,常常被注入深情濃郁的情感,他們把這些情感通過音樂的詞曲傳達出來,讓我們忍不住對一個陌生的城市開始心馳神往。這些城市有的溫柔,有的暴烈,有的平和......

在記錄青春歲月這件事上,民謠不像搖滾那麼激烈,也不像流行歌曲那樣隨波逐流,因而總是能切中都市年輕人的心絃。

不過在從地下到地上的蛻變過程中,民謠裡的青春開始讓我們著迷,現在去聽聽那些青春忘懷,曲終人散...

民謠的門檻和切合點對於大眾相對正確。絕大多數人對於新的形式的接受度,文化寬容度非常低。基本上對音樂可以用,好安靜,真吵來形容音樂。還處於絕對感性的聽歌,對於其他的音樂形式,從不追究其來歷和影響。民謠以其俏皮的歌詞,創作門檻相對低。

民謠不是主食,也不是大菜,而是一桌子豐盛酒菜的角落上,一碟子耐人咀嚼的小食,是大魚大肉之後令人爽口的時蔬。沒有起伏分明的旋律結構,沒有蕩氣迴腸的高潮,沒有讓人血脈僨張的嗓音。

那有什麼?簡簡單單的故事,平平淡淡的陳述,安安靜靜的展開,乾乾淨淨的嗓音,一杯酒,一首詩,一支菸,天南地北的遠方,曾幾何時的理想,回不去的青春,遠得要命的愛情,插科打諢的嬉笑怒罵,浪跡天涯的灑脫不羈。

所有的失意,落寞,孤獨,都在這了。

但負能量本身所帶來的不止有消沉。就像悲劇所帶來的不止有失落和憐憫,更有對於悲劇產生緣由的思考一樣,民謠中的落寞,在無數共鳴的背後,是一顆顆永不休止、毫不妥協的心。

許多歌詞,細細咀嚼下來,越發覺得有味道。

有許多的歌,拋開旋律看歌詞本身,屁都不是。但是配上旋律之後從民謠歌手口中唱出來,那就是故事,就有成年男人身上的菸酒味兒了。

“總有人說,民謠簡單,一把吉他會幾個和絃,彈彈5323就能說自己是唱民謠的,民謠總是在唱姑娘,南方的姑娘北方的姑娘,民謠聽起來很窮,民謠裡唱的愛情讓人感覺連杜蕾斯都用不起,做愛的環境裡也不會有空調。”

但是,民謠在我心裡就是世外桃源,只要有民謠的地方,我才會感到快樂,才會覺得自己是存在的。

我喜歡聽民謠,不是因為想顯得我有逼格,也不是因為我的生活充斥著不如意。

每一個像我這樣的年輕人,面對未來,總會感到一絲迷茫。我們既想要融入這個社會,又隨時準備好逃離這可怕的壓抑感。

聽民謠,可以讓我聽出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故事,而不僅僅是因為,它歌詞簡單,旋律輕鬆,琅琅上口。喜歡聽民謠,更多的和自己的心境有關。

當你自己有了故事之後,便會愛上這講故事的歌了。民謠唱的是生活,是經歷,是自嘲,是情懷。那些青春,是我所經歷過的,那些有夢有馬的生活,是我所向往的。

當我看到一個人,抱著把木吉他,向我娓娓道來他的故事,生活的苟且,理想的遠方,我又怎麼能不聯想到自己呢?

聽民謠就像是在聽故事,當然大部分都是悲傷的故事,最近這兩年,隨著各大選秀節目的熱播,民謠迅速躥紅,同時也捧出了幾位大火的民謠歌手,如馬頔、宋冬野、趙雷等等。

簡單的歌詞,略帶滄桑的煙嗓以及木吉他溫暖獨特的音色,以及經過包裝之後鮮活靚麗的民謠歌手,這些因素的融合,在資本的巨大作用下,簡直像是劇毒催化劑,在一個資本爆炸的年代給中產階級的青年們造出一場虛幻華麗的集體迷醉。

因為民謠有故事不覺間把我心中的故事給唱了出來,我喜歡聽趙雷的民謠比如南方姑娘 三十歲的女人 成都 無法長大 八十年代的歌等等……







電競歐陽一浩


最近很喜歡風子的《在南京的夜裡》。順便說一下我最近對民謠的感受。

民謠嘛,說是小眾,但是現在弄得越來越商業化,越來越像商品音樂。簡單來說就是可以賺錢了。像陳粒,開演唱會,上綜藝,分分鐘幾百萬啊[並不簡單]。民謠甚至還能作為電影的主題曲,能不說它是商品音樂嘛[doge]。或許將來流行音樂成了民謠或者soul也說不定。

言歸正傳,小眾民謠。絕不是陳粒,宋冬野,李志……我所認為的小眾民謠是隻有少數人能有共鳴的民謠音樂。

也推薦一下這個民謠歌手風子。他在大理長大,寫了不多的歌,他稱自己為流浪漢,因為他會舉辦live house的巡演,賺了錢,就去旅行,去流浪,經歷不同的事,遇見不同的人,然後的分別,再去流浪,直到花光所有的錢。之後再回來巡演,再去旅行。他的歌詞大多關於失去的愛情,但是他卻能唱出一種灑脫感情。

還有許多優秀的獨立音樂人,他們沒有被大眾所熟知,因為能聽懂他們音樂的,只有一小部分人,也因此稱之為小眾。希望你能熱愛民謠,而不是想大多數人一樣,聽一些動聽的旋律。




安醫吉他


喜歡民謠,可能是從聽到了一首《南山南》開始,之前一直不知道什麼是民謠,到後來發現原來這是一個很好的東西,能夠從中聽到一些好聽事,好玩的人,有趣的故事,和莫名的情緒。


每一個喜歡東西的背後都有有一種原因,我喜歡歌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一句話,一段旋律,一個故事,所有喜歡的東西身上都有你喜歡的某一處地方。民謠就是這樣,它能夠引起一個人內心的一種情緒,有可能自己沒有意識到,但它依然存在內心的深處。

音樂沒有什麼好壞,只要你喜歡,他就是好的。從《南山南》之後開始慢慢喜歡聽民謠,也聽了很多,確實喜歡就是喜歡,單曲循環的次數足夠能說明一切。


最後推薦一些小編自己非常喜歡的民謠。

《晚安》~丟火車

《六英鎊》~翁慶年

《走歌》~暗槓

《玫瑰》~貳佰

《安和橋》

《南方姑娘》

《成都》

《祝星》

《斑馬,斑馬》

《鴿子》

《北方》

《少年錦時》

《致你》

《走馬》

《莉莉安》

《七樓》

《理想三旬》

《奇妙粒子歌》

喜歡民謠的可以關注小編,小編也會分享一些好聽的民謠,大家有好聽的也可以分享給小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