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超聲(一):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是臨床中比較常見的急腹症之一,是由多種病因引起胰酶激活,繼以胰腺局部炎性反應為主要特徵,伴或不伴有其他器官功能改變的疾病,臨床上分為急性輕型胰腺炎和急性重症胰腺炎,前者多為自限性疾病,而後者由於併發症多,常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對於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診斷及分型尤為重要。


臨床上急性胰腺炎的常用檢查主要依靠血清酶學檢查、CT檢查,根據《中國急性胰腺炎診治指南》中的推薦,在胰腺炎初期,也就是發病24-72小時內可通過超聲判斷胰腺的形態學變化及有無膽道疾病等,因此超聲對於早期胰腺炎的診斷有一定價值,下面我們就學習一下急性胰腺炎都有哪些超聲表現。


《中國急性胰腺炎診治指南》中,根據胰腺在影像學中的不同表現,在影像學中將其分為兩種類型:水腫型胰腺炎(對應臨床分型中的輕症)、壞死型胰腺炎(對應臨床分型中的重症),其分別對應的超聲表現為:


●水腫型胰腺炎

1、大多數胰腺瀰漫性腫大,部分僅表現為局部腫大,局部腫大部位多見於胰頭和胰尾(胰腺測量及參考值見:)。

2、胰腺邊緣清晰、光滑,主胰管多不擴張。

3、由於胰腺間質水腫、充血和炎細胞浸潤,因此其實質回聲減低,嚴重者可呈無回聲。

4、由於胰腺腫大壓迫,其後方血管常顯示不清。

腹部超聲 | 胰腺超聲(一):急性胰腺炎

水腫型胰腺炎:胰腺稍大, 邊緣規整,胰頭、體部回聲減低,分佈前均質

腹部超聲 | 胰腺超聲(一):急性胰腺炎

水腫型胰腺炎:胰腺瀰漫性增大,邊緣形態規整,內部回聲減低,胰腺後方血管受壓迫顯示不清

●壞死型胰腺炎

1、此型胰腺炎腫大更明顯,邊緣不規則,境界不清楚,呈現斷續狀。

2、此型胰腺炎的病理改變為水腫、壞死、出血和皂化,因此胰腺實質呈強回聲、弱回聲及無回聲混雜的不均質改變。

3、由於胰腺周圍的滲出及其周圍組織的水腫,胰腺外周可見一層弱回聲帶。

4、胰周積液或假性囊腫形成,部分患者還伴有胸腹水。

腹部超聲 | 胰腺超聲(一):急性胰腺炎

壞死型胰腺炎:胰腺明顯增大,邊緣欠光整,內部回聲不均質,胰腺周邊見低迴聲環繞

腹部超聲 | 胰腺超聲(一):急性胰腺炎

壞死型胰腺炎:胰腺明顯增大,邊緣欠光整,呈斷續狀,內部回聲呈高-低相間的不均質改變,胰腺後方血管顯示不清

腹部超聲 | 胰腺超聲(一):急性胰腺炎

壞死型胰腺炎:胰腺形態欠規則,胰腺回聲欠均質,胰腺周邊見窄帶狀低迴聲,胰腺前方探及不規則無回聲包塊(包裹性積液)

腹部超聲 | 胰腺超聲(一):急性胰腺炎

上面和大家介紹了急性胰腺炎的聲像圖表現,但實際上超聲對於急性胰腺炎的診斷價值仍然有限,臨床上主要依據血清酶學檢查(比如血清澱粉酶)及CT檢查明確,在《中國急性胰腺炎診治指南》中也明確了CT是診斷急性胰腺炎的標準影像學方法,這是由於急性胰腺炎的患者胃腸道積氣明顯、患者疼痛拒壓,不利於胰腺的檢查,有時甚至無法顯示胰腺,另外急性胰腺炎的超聲表現明顯滯後於臨床症狀及血清澱粉酶異常,因此有些胰腺炎的聲像圖甚至無異常改變,因此作為超聲醫生需意識到咱們這方面的不足,不妄下定論。


雖然超聲對於急性胰腺炎的診斷不定那麼及時,但我們可以利用超聲探查患者膽道情況,檢查是否為膽道原因引起的胰腺炎。

補充:急性胰腺炎的診斷標準

臨床上符合以下3項特徵中的2項,即可診斷急性胰腺炎:

(1)與急性胰腺炎符合的腹痛(急性、突發、持續、劇烈的上腹部疼痛,常向背部放射);

(2)血清澱粉酶和(或)血清脂肪酶活性至少高於正常值上限3倍;

(3)增強CT/MRI或腹部超聲呈急性胰腺炎影像學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