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抗疫一線麻醉師董天因病逝世

新京報訊(記者 李一凡)湖北省枝江市人民醫院麻醉科醫生董天,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前線突發腦血管意外,經搶救無效於3月21日逝世,年僅29歲。今日(3月23日)下午,董天母校安徽皖南醫學院校友辦主任趙梅向新京報記者稱,董天去世前,一直在抗擊新冠肺炎前線,參與抗疫35天,本週五是他30週歲生日,“感到非常惋惜。”

湖北抗疫一線麻醉師董天因病逝世


3月22日,皖南醫學院官網對外發布《訃告》稱,該校 2014屆校友、枝江市人民醫院麻醉科醫生董天,因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前線突發腦血管意外,經搶救無效,於21日9時16分在宜昌市中心人民醫院不幸逝世,“生命永遠定格在了29歲。”

3月23日下午,新京報記者從皖南醫學院獲知,董天於2014年7月自該校畢業後,於同年9月進入枝江市人民醫院麻醉科工作。2017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董天的輔導員老師回憶,董天是一名勤奮刻苦、誠實守信的好學生。今年1月25日,農曆大年初一,作為家中獨子的董天原打算在當陽老家多陪陪母親和病退在家的父親。然而,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驟然來襲,董天在第一時間改變了計劃,主動請纓投身抗疫一線,返回單位。

據枝江市人民醫院統計,自1月26日起,董天在發熱門診接診,不論白天、黑夜,都要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不吃、不喝、不上廁所,連續接診幾十個待查病人成為常態。


高強度的工作讓董天體力有些透支。穿上防護服久了,呼吸也會受到影響,時常感到胸悶,說話明顯費力,甚至會覺得對方的聲音很遙遠。護目鏡上佈滿霧水,寫病歷也會變得很慢、很費勁。

2月29日上午,董天因頭痛頭暈向發熱門診報告,接到電話後,同事立即趕往他的房間查看,這時他已出現口齒不清、左側肢體肌力下降等症狀。隨後,他被送往枝江市人民醫院急診科,CT檢測顯示其“腦基底動脈夾層”。

3月3日,董天病情加重被緊急送往宜昌中心醫院進入ICU救治。3月21日,雖然經過上級醫院專家團隊的全力救治,29歲的董天還是倒在了抗疫一線。

學校的悼文寫道,董天是“90後”皖醫人的傑出代表,“疫情面前他不畏艱險、衝鋒在前、捨生忘死,用生命詮釋了仁心仁德和大愛無疆,把青春和熱血奉獻給了矢志不渝的醫學事業。輕輕地他走了,卻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3月21日下午,皖南醫學院1983屆校友、北京協和醫院麻醉科主任、中華醫學會麻醉學分會主委黃宇光教授,將董天去世的消息通知了學校校友辦主任趙梅。


“心裡太難受了,他太年輕了。”3月23日,趙梅告訴新京報記者,“他(董天)可能太累了,腦血管疾病突發多數是因為這種情況。”她補充說,董天去世前在抗疫一線連續工作了35天(包括輪休在內)。


在知道董天去世的消息後,趙梅主動調取了董天的校友檔案資料,她發現本週五(3月27日)就是董天30週歲的生日。“大家都說,三十而立,但他沒能跨過這個坎兒,真的太難受了”,趙梅對新京報記者說。


在趙梅的印象裡,董天還是個“小孩子”,人老實、踏實,“我們學校雖然不是很有名,但我們培養的學生都是踏實、肯幹的。”趙梅說,目前遺體告別儀式的時間還沒定,要不是因為疫情,學校會派人趕過去的,“但現在只能通過網絡的方式進行悼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