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顏值,30+女人拼的更多是狀態。

前陣子寫的《 》還時常在後臺收到互動,可能大家都越來越深切地體會到:30+之後最需要的,是平衡的能力。

年後萬事明朗,想著大家也都願景滿滿,結合最近的一點新思考,理出了這10條養面指南,望於你有用。

01

身材,比臉更重要。

瘦不是美唯一的標準,但緊緻是女人的自我要求。當然做到儘可能的瘦並且沒有贅肉是最好的,不要和時代的審美逆著來。如果你做不到瘦,豐腴也是好的。

記得87版紅樓夢裡寶玉看到的薛寶釵這樣的:

“寶玉睜眼一看,好象是寶釵。心中不信,自己一手持燈,一手擦眼一看,可不是寶釵麼!只見他盛妝豔服,豐肩軟體,鬟低鬢嚲,眼瞤息微,論雅淡似荷粉露垂,看嬌羞真是杏花煙潤了。”

相比顏值,30+女人拼的更多是狀態。

張莉很符合古典中國美人關於豐腴的標準

或者是像李英愛和喬妹這樣的飽滿豐腴,女人味和少女感一半一半,也值得欣賞。

相比顏值,30+女人拼的更多是狀態。

相比顏值,30+女人拼的更多是狀態。

說起來,豐腴和胖的界限如何區分呢?

可以從“有沒有橘皮組織、胖紋、內衣勒痕”來判斷,以上任何一條滿足,那你就是胖。

多數情況下,健身可以解決90%以上的身材問題。每天擠出一個小時堅持鍛鍊,會有大把時間神采飛揚地探索未來很多有意思的東西。

剩下的10%,如果你是瘦子但是有難減的贅肉,可以做 。

譬如大家熟悉的凱君醫生,堅持健身已經有馬甲線的她,也和“死角區”的每一絲贅肉都有仇,酷塑是她的心頭好。

相比顏值,30+女人拼的更多是狀態。

相比顏值,30+女人拼的更多是狀態。

今天正好和凱君在帝都約會,發現一個下午茶好去處——The Georg

如果沒時間健身,那就學田玲,用花時間賺來的錢去做體雕。功課看這篇:

02

體態,和身材一樣重要。

老生常談體態問題。要想提升氣質,一定要讓所有的肌肉舒展開來,沒有很緊繃或者緊縮的線條。


體態是可以通過訓練得以提升的。

學過舞蹈的女人體態比普通女人的體態好看。

當過兵的男人體態比普通男人的體態好看。

當然現在也有很多輔助矯正體態的方法。

很多人都有聳肩的習慣,靠自己很難矯正,比如國際一級聳肩頭前伸選手——黴黴。

相比顏值,30+女人拼的更多是狀態。

可以報一個靠譜的私教課,鬆解過度僵緊的斜方肌,加強核心和背部的力量,矯正好聳肩+頭前伸,即使不減重,視覺上也會顯得輕盈得體。

另外,手臂前側三角肌、斜方肌肥大、大腿外側肌肉、健碩的肌肉小腿...都可以打BOTOX來解決。

相比顏值,30+女人拼的更多是狀態。

大白院長授課真人案例

平常在家隨時隨地拉伸,B站和Youtube上的《Ballet Beautiful 》美麗芭蕾可以跟著練習。

相比顏值,30+女人拼的更多是狀態。

身型勻稱,儀態舒展,頭髮肌膚整潔,精氣神足,就算只化淡妝,穿簡單的牛仔褲和襯衣,在人群中都會很出眾。

相比顏值,30+女人拼的更多是狀態。

譬如我們的閨蜜淼淼,簡約穿搭和氣質相得益彰

03

擁有好髮型,效果不比醫美差。

找到適合自己的髮型最重要。圖中的紅衣女子是我,沒錯左邊的是田玲姐姐(鑑於還有一點偶像包袱...)

相比顏值,30+女人拼的更多是狀態。

當代都市人最離不開的人有兩個,一個是家裡的阿姨,一個就是固定的髮型師。

正所謂”頭可斷,髮型不可亂“,髮型師其實等於美學設計師。

04

眼神和表情管理。

面相說是有科學依據的。

我們臉上的肌肉形狀特徵都是面部表情的肌肉記憶,從兒童期到成年到老年期。

相比顏值,30+女人拼的更多是狀態。

對比發哥和陳薈蓮這對夫妻年輕和現在的面部肌肉走向,你能感知到什麼?

面相怎麼改善呢?

好看的表情要多做,多笑。經常笑的人嘴角會上翹,臥蠶會更明顯,人會變好看。

相比顏值,30+女人拼的更多是狀態。

十元彩色的不笑照VS黑白的笑容照,

哪個更吸引你?

再說眼神。怎樣讓眼神不死板帶著笑意?

拿一本書,擋住鼻樑以下的五官,對著鏡子只看自己的眼睛,然後想一些很好笑的事情,那樣的笑容是一點點盪漾開來的。

提醒自己,平時不笑或沒什麼表情的時候,一定要讓眼睛保持似笑非笑的弧度和虛中有實的笑意。(比較難把控,要對著鏡子多練)

養貓的人,可以在激光筆逗貓的時候,轉動眼球看那些點,練習突然定位和瞬間的集中。

另外,像所謂三白眼、死魚眼的,醫美解決眼神問題的,看這篇:

05

被人拍,而不是自拍。

你真正的體態和表情管理做的好不好,翻翻你朋友抓拍的你的樣子就知道了,照片看錶情,視頻看體態,那才是你在別人眼裡真正的樣子。

相比顏值,30+女人拼的更多是狀態。

即使被抓拍體態依然是所有女人模板的劉詩詩

美顏相機除了自我欺騙,沒有任何意義。

06

要不要每天化妝?

記得田玲和我說過,99年她在韓國的時候,發現韓國大媽級的姐姐都會化妝,更不用說是年輕人。韓國人的自我管理與要求,比我們提前了20年。

我和田玲每天都會化淡妝,家庭日的時間素顏讓皮膚休息,但是外出必定淡妝,提亮氣色的口紅和腮紅一定是包裡必備的。

怎麼說呢?這是一種社交禮節。

07

基礎護膚做對了,可以預防大部分皮膚問題。

基礎護膚指的是清潔、保溼、防曬。

無論是潔面清潔、還是使用護膚品,一定要清楚自己的膚質,不要“自我感覺”,做一個皮膚檢測,科學數據分析自己的膚質。


相比顏值,30+女人拼的更多是狀態。


不要用毛巾洗臉。建議用蒸餾水/礦泉水/噴霧給皮膚做完二次清潔的時候,用一次性潔面巾輕輕把臉擦乾。

至於要不要每天敷面膜?我身邊的醫生都不建議每天敷面膜,弔詭的是,我身邊每個皮膚好的人都是每天敷面膜的人。所以護膚其實是很私人定製化的東西,護膚品的功效主要取決於你自身的屏障功能。

不防曬=裸奔。塗防曬的時候,眼睛一起塗。至於防曬要不要卸妝?沒寫明可以不用卸妝的,就一定要用卸妝產品卸掉。

08

早睡早起多喝水,勝過99%的護膚品。

晨練可以快速提高體溫,但要避免在睡前3小時運動,那會使得體溫保持在高位,造成入睡困難。

早睡,深睡眠最重要。

枕套換成真絲的、軟硬適中的金可爾床墊、優質鵝絨被讓你上天堂。

臥室裡常備亞都無霧加溼器,戴森空氣淨化器。

09

毛孔比痘印要難解決一千倍。

從根本上說,毛孔是膠原蛋白的流失。人只要活著,就是毛孔衰老的過程。

相比顏值,30+女人拼的更多是狀態。

毛孔是跟著面部組織一起呈現下垂狀的


遮瑕、護膚品塗抹、毛孔收斂水、撕拉麵膜...對毛孔的作用為零。

解決毛孔粗大,一是靠醫美射頻(比如熱瑪吉),日常內源性的讓膠原蛋白增加。

二是靠中胚層療法:MTS、黃金射頻微針、菲洛嘉、D-cell療程。

另外,很多人習慣洗完澡馬上化妝,但實際上剛洗完澡,周身毛孔都呈擴張狀態,馬上化妝容易讓化妝品侵入毛孔。至少應該在一小時後,等皮膚恢復正常再上妝。

10

變好看沒有捷徑,但可以少走彎路。

醫美不是捷徑,醫美是方法論。投資醫美來提升美貌,確實是性價比和見效最快的。人變好看了,運氣都會變好。

有本書裡說,人不需要活太多樣子。你認真做一件事,會解釋所有的事。

就像我喜歡的極簡主義者佐佐木典士的生活觀:你的時間有限,請不要為雜物而活。

認真變好看,讓自己內在和外在平衡,真實面對自己,真誠解決問題。

只要你在進步,在嘗試,在創造,難題大多都會迎刃而解,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