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稱是困擾廣大教師多年問題,評上高級職稱的教師真的很優秀嗎?

Artinna-Lau


職稱確實是困擾廣大教師多年問題,畢竟它能給老師帶來最直接的經濟利益,至少比其它老師每月多1000餘元,一年可能1萬多啊。所以很多老師都在拼命的去評高級職稱,但是最後因為名額限制,各種要求只有聊聊數人能夠評上,能夠享受這一待遇。


我得先明確一下自己的觀點:評上高級職稱的教師真的很優秀。


職稱評定的要求其實挺高的,比如學校要年度優秀,教學質量突出,更多的論文獲獎,賽課活動獲得名次,參與更多有級別的會議活動,能夠作主題發言等更好。這些確實沒有能力的話,真很難達到評審要求的。相信這部分老師本身擁有較高的素質,同時也在教育一線上做出了成績。如果他們不優秀,可能就是評委會的眼睛出問題了。


當然,優秀一定要發揮出他們優秀的品質來,能把這種精神帶給全校所有的老師,帶動其它老師一起成長,一起更優秀,我覺得他們的優秀才是真的優秀。


當然,這部分老師,特別是小學,高級職稱到手後,是否會影響到自己的工作激情,不好說。常見的現象就是那些工作積極的,卻上沒有評上的年輕人。反而晉級高級的,除了個別依舊積極工作的外,很多想著法兒找些輕鬆活兒幹,也有的乾脆就突然病了或託病請假或病休。他們除了領高工資,卻不能起著高級教師帶頭作業,卻不願意繼續呆在教學一線,只想幹輕鬆活,休閒活,提前進入養老狀態,這就是不好的現象了。倒是可以建立職稱追蹤制度,不能繼續發揮高級職稱應有的作用,完全可以取消高級職稱,讓真正願意為教育事業一直奮鬥的一線老師擁有,即使降低評審條件都可以的。


楊鍋來了


你這樣一說,很多人就會說你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啦。我來告訴你吧,以前我們升一級的時候是自然晉升的,基本上到了一定的年限,把你所有的資料都填好,然後把你所有的獎項都寫上去,基本上過關的機會是90%幾。其實這樣是沒有毛病的。但是到了現在,其實上面很多人是靠職稱評定賺錢的,你想一下吧,以前我們想升高級,首先就要考一個電腦試,考計算機買資料要600,考試也要600,這裡就1200了。最討厭的就是過了幾年之後他們竟然不考計算機了。然後每一年的職稱評定的條件都會變,我們想一下他為什麼會變條件呢?因為他們這些條件是為上面的某一些人而設定的。至於你下面的人能不能通過這個條件,就看你有沒有踩中這個蘿蔔坑了。

高級的人真的不一定高級,前幾天我才跟另外一個比我小三四年的同事談起高級的問題。她說她是剛剛從八級升了高級之後工資升到了七級,而我一級最高的工資級別是八級。七級和八級相差現金工資是200多塊錢吧,但是如果某一天他升到了五級,他可能就每個月比我多1000左右了。

雖然說我現在已經放棄了升高級的念頭,但是你說我不介意是假的,當你有條件的時候,生過一次沒有通過,後來我就不再申請了 ,因為你想一下,你不夠條件視頻不了的,就算你夠條件所有的資料都足夠了,送上去也不一定輪到你過關。這是最讓人揪心的,你過不了關他們連原因都不給你說清楚,你自己猜可能是因為今年的名額比較少,所以輪不到自己吧。其實他們就是想多坑你幾年多收你幾年的評審費而已。很老實說職稱評定真的是打擊積極性啊!我現在上課都不會再去關心學生的成績,會不會下滑會倒退多少分,只要我把課程的任務完成,至於他們的分數怎麼樣已經是次要了。其實高級不高級根本就不重要,升了高級之後除的收的錢多一點之外,也看不出有什麼額外的貢獻,反正常年升不到高級的人,他們的消極情緒比誰都要高,職稱評定基本上都是毀教育,而不是促進教育。


中小學英語精修


這個問題,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也就是說,高級職稱評上了,不一定是優秀的教師。

原因有以下幾點:

1、評上了高級職稱,這個老師也許是農村學校教書,教齡達到了30年,直接就評上了。也許他一輩子就這麼平平凡凡的,在鄉村學校,堅守了大半輩子,工作上也談不上優秀。

2、還有的,部分老師,會來事,到處跑關係,找人,評職稱的每一個環節他都去找,唯恐自己評不上,所以本就業績平平的他,就是這麼一路評上高級職稱的。可以說,這樣的人,也談不上優秀。

3、還有部分人,評上高級職稱,是因為他是學校的領導。他帶的課本身就少。之所以帶點課,也是為了評職稱。因為行政事務多,也沒有時間潛心研究教學。評職稱的時候,因為人脈關係好,一下子就評上了。這部分評上高級職稱的人,可以說,也談不上優秀。

4、那麼,正正規規評上高級職稱的人就非常優秀嗎?答案也是否定的。有一部分人,因為評職稱,到處抄別人的教案,而評選中,還有的評委把關不嚴,同情心很重,讓參評者得過且過。可以想見,這些應該是職稱評定中的主流。這些參評者或者說評上高級的老師,肯定也談不上優秀。

我是職校方老師,希望我的回答對你們有一些幫助。


職校老師


不想多說,能評上的絕大多數絕對優秀。

職稱評定可能有問題,但絕無大問題。

30年前我上班,老教師工資是我的二倍,我想的是學老教師的經驗,感覺他們得的其所。

現在新入職個別教師看到了老教師的工資,也想同等待遇,它不知那些人當年的付出,因為它們只把工作當就業而沒當事業。

為啥好多高級教師不反駁,一是不屑,二是沒時間。

還有些原因,不想說,怕打擊某些人。


rongyi1255274925


評上高級教師職稱的90%以上都是學校教學骨幹,當然是本學校的優秀教師。至於網上那些噴高級職稱的,純粹瞎扯淡!典型的酸葡萄心理,自己不努力,就知道噴別人。還自稱教師,你真愧對教師稱號,教師職稱的弊端真的是評審中不公平嗎?如果真不公平,為什麼沒人噴中級(一級)職稱,職稱的弊端在於由於指標限制,評審條件要求越來越高,那些不努力的人達不到條件,就天天叫囂職稱評審所謂的“黑幕”。如果不限制指標數,看看那些噴子會怎麼做?[打臉][打臉][打臉][打臉]


一人一書一視界


高級職稱並不能從本質上證明一位老師是否優秀!只能證明滿足了高級職稱評審的各種硬性條件,且單位正好有高職職稱的名額指標。相信一個單位內同時具備高級職稱評審條件的人應該還有許多,但由於名額指標的限制,很多人無法評上高級職稱,或者會比其他人晚好幾年評上高級職稱。而職稱與工資是掛鉤的,職稱工資差別甚大,且一朝評上終身享受,所以造成了學校的不和諧和職稱評審的弄權亂權、腐敗亂象。

就算評上了高級職稱(包括中級職稱等),依然有三個等級擺在老師們面前。中級職稱對應10級、9級、8級;副高級職稱對應7級、6級、5級;每一個等級需幹滿兩年才能晉升。現在,中小學教師也可以評正高級職稱了,但那只是極少數“幸運者”。

在評上高級職稱的眾多條件之一就是任職期內必須要有一次或者兩次年度考核優秀。然而,這種考核也是由上級主管部門來限定名額比例的。也就意味著不能完全反映一個單位所有老師的真實情況。至於,科研課題、論文、公開課、教學質量等評職稱的必備條件,更是充滿了爭名奪利的痛苦和艱辛,那是每一位“過來人”都深有感觸的。

職稱工資制度已經把當今的基礎教育搞得烏煙瘴氣,造成同事就是對手,領導就是出路,學生只是工具,名利才是根本的功利性教育現狀。

教師職稱工資制度本質上是一種官僚等級教育制度!

一位老師,一旦評上高級職稱,變成了名副其實的既得利益者,心態便隨之變化,夾雜著各種對既得利益及其制度極度維護的私心,這些“過來人”,便可以對年輕同志或是沒有評上高級職稱的同事講“大道理”。然而,中小學教師職稱工資制度不管怎樣被某些人洗白,也無法改變其腐朽落後的官僚本質以及對整個基礎教育造成的傷害!


飛天舞028


評上高級職稱理應是優秀教師,高級教師全名是高級專業技術職稱。可是實際上評定方法的不科學,或者說評定操作方法上的漏洞,使得一些人鑽了空了。比如論文寫作上,只要有就可以,那它的水平就千差萬別。這個還好說,優質課評選,各種獎勵上問題就多了。不是一般的人,初選的資格就沒有,別說市級省級乃至全國級別的賽課了。這樣各地教育行政部門的很多壓根沒上過課的工作人員,很多是高級職稱,你能說他是優秀教師嗎?是因為高級職稱,與工資掛鉤,職稱高工資就高,所以很多不教學的人生辦法滿足自己的願望。當然他們有時間有人脈可已到達評選條件。希望快點改革,讓評選方法更趨於合理。


水煮月亮1


評上高級職稱的教師真的都很優秀嗎?在筆者看來,評上職稱的教師未必都很優秀,甚至有的已經評上職稱的教師,教學能力、教學成績都難以拿得出手,還不如沒有評上職稱的教師。雖然教師職稱是教師能力的代表,但是職稱並非是教師能力的絕對體現。

從教師職稱的設立初衷來看,國家就是想通過職稱來實現教師之間的差距,區分教師教學能力、教學成績的差距,以差距來提升教師參與教學工作的積極性,這對於教師來講,是一種教學工作的激勵,也是推動教師提升自身能力的一種有效途徑。

但是在最近幾年的教師職稱競聘中,我們注意到很多教師職稱在評聘實踐中變了味,並沒有真正實現教師職稱的競爭、引導作用。在學校教師職稱競聘中,不少教學能力強、教學成績好的教師並沒有獲得職稱競聘的機會,也就是說當前的教師職稱競聘並非唯以教學能力、教學成績為主要參考指標的,還要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

目前,教師職稱的名額本身就少,尤其是高級教師職稱的名額更是少的可憐,在原本就少的職稱名額上,多數情況下,教師職稱競聘的結果還要受到人為因素的干擾。我們注意到教師職稱競聘方案一般都是由學校自己制定的,也就是說教師職稱競聘方案都是由學校掌握話語權的教師的決定的,方案制定者當然也就有了更大的自主權,也就有了職稱分配的權利,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職稱競聘的結果就出現了很多不確定性因素。

在教師職稱競聘實踐中,我們注意到很多地方的教師職稱競聘,要麼按照教師職務等級來排隊,要麼就是按照教師的資歷來排隊。也就是說多數情況下,年輕教師一般是沒有可能獲評教師職稱的,而且還要承擔著更多的教學任務,同時不管你如何優秀,只要有比你職務更高或者資歷更老的人存在,那麼你就得排隊,這也能體現出當前教師職稱競聘的質量。

總體來講,筆者認為教師職稱與教師的教學能力、教學成績沒有絕對的聯繫,沒有職稱的教師不一定就沒有教學能力,擁有教師職稱的人不一定就由教學成績、教學能力,也可能是他擁有很強的人際實力,以此來彌補了在職稱競聘中成績、能力的弱勢。


東愛雨小公


這可不一定。有人教學很渣,但就善於鑽營職稱或拿各種證書,反正能多拿錢就行;而有的教書很牛,很走心,但沒時間也或者某方面不太符合職稱條件(在前一種人那裡這都不是事,所以對前一種人我說的是鑽營),造成教學成績很好但職稱不行。題外話:教師職責是教書育人,而教師工資多少卻與職稱掛鉤,這個現象不只是教師行業專有,是各行各業的普遍情況!


yanghj99cn


評上高級職稱的教師,真的都很優秀嗎?

回答是否定的。

當今的高級教師,良莠不齊,確有很優秀的,也有濫竽充數的。

優秀的高級職稱教師,多數一直在教學一線,兢兢業業,勤勤懇懇,認真教學,鑽研業務,當然很優秀了!

有些通過關係,評上高級職稱的,業務不一定好,不一定優秀。

在領導崗位上,基本不任課,毫無教學經驗,只有過硬關係,一定不優秀。

更有甚者,職高畢業,教學水平非常低,沒有幾年,當了校長,高級職稱,水到渠成拿到手裡。其實他們基本不會教書育人,何來優秀可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