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態振興促進鄉村振興,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福建“綠盈鄉村”點亮幸福民生


綠盈鄉村 | 以生態振興促進鄉村振興,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福建“綠盈鄉村”點亮幸福民生

去年年初,一股生態振興熱潮席捲福建。放眼八閩大地,人們眼中的山鄉變了個模樣:一幅幅人與自然和諧交融、生態宜居的“工筆畫”,正串點成線、連線成面,“綠盈”正成為福建鄉村幸福圖景的代名詞。

福建省把生態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創新打造“綠盈鄉村”品牌,有效推動富有綠化、綠韻、綠態、綠魂的生態振興鄉村建設。八閩大地,一幅山更好、水更清、林更優、田更潔、天更藍、海更淨、業更興、村更美的新時代壯美畫卷已然鋪開。

部門共建,握指成拳力千鈞

早在2000年,福建省就提出了生態省的建設構想,把構建良性循環的農村生態環境體系作為生態省建設的六大體系之一。在深入實施生態省戰略生態鎮村“細胞工程”的基礎上,2019年,福建省在全國較早出臺鄉村生態振興專項規劃,為鄉村生態振興謀篇佈局,探索符合當地實際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轉化路徑。

從“紙面”到“地面”,福建鄉村生態振興專項小組10部門通力協作,推動“單兵突擊”向“集團會戰”轉變,以決戰決勝之勢推進鄉村生態振興。

作為牽頭單位,福建省生態環境廳圍繞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綜合運用信息化手段,為全省每個鄉村統一編碼編號,通過生態雲平臺建檔落圖,實現“一村一檔”可視化管理;關聯水、氣、土、生態等要素,梳理、找準村莊有關的生態環境問題,形成總檯賬;定期跟蹤、調度評估,實實在在提升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水平;與各地各部門合力共為、久久為功推動“綠盈鄉村”建設,探索形成“一張圖、一本賬、一件事、一條心”的工作機制。

各有關單位也匯萬眾之心、聚部門之力打好這場鄉村生態振興“大會戰”。省農業農村廳投資5億餘元推進工程包建設,全省畜禽糞汙綜合利用率和規模養殖場糞汙處理設施配套率遠超全國平均水平;省自然資源廳突出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留白留文、創新驅動,初步實現了“土地規劃+”的國土空間用途管制;省林業局啟動“百城千村”綠化美化宜居工程,九市一區全部晉級國家森林城市;省水利廳投入河湖治理資金179.9億元,建成安全生態水系3300多公里。

福建省還充分發揮制度管根本、管長遠的作用,把“綠盈鄉村”建設納入黨政生態環保目標責任制考核,壓緊壓實地方責任。同時,對“綠盈鄉村”建設積極性高、成效明顯的地方予以資金、項目傾斜,推動形成鄉村生態振興上下聯動、左右協調、齊抓共管的強大合力,確保2020年全省60%村莊建成“綠盈鄉村”。

社會共治,萬眾齊心利斷金

福建省在鄉村生態振興工作中,始終堅持政府的事政府辦、村民的事村民辦、市場能辦的事市場辦,把握好政府、群眾、市場三者的關係,激活內生動力,讓鄉村生態振興成為全社會的共同行動。

生態振興,“振心”是關鍵。福建省生態環境廳走村入戶,傾聽農民聲音,找準農民需求,做到民有所呼必有所應、民有所求必有所為。對照“綠盈鄉村”建設指標體系找差距,特別是將解決好人民群眾感受最直觀、反映最強烈的農村生活汙水、黑臭水體、小流域治理等問題作為重大民生實事,補齊民生短板,將營造優美人居環境作為推進鄉村生態振興的最直觀成效。

借民力、解民憂,締造鄉村生態振興的“雁陣效應”。引導黨員幹部、鄉賢等“頭雁”領航,村民、工青婦等群團及社會力量“群雁”同航,將“微行為”匯聚成“眾力量”。在“雁陣效應”的帶動下,村民們眼看著家園越來越美,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紛紛自發參與到“綠盈鄉村”建設中。

福建省充分發揮政策激勵和工程示範作用,加快培育鄉村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市場主體。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發揮槓桿作用和放大效應,捆綁生成PPP或政府購買服務項目,既實現了環保處理設施有人管,又培育了新產業,撬動更多社會力量投向鄉村生態振興事業。

同時,引導多元投入,發揮好重點流域生態補償、小流域“以獎促治”、監管能力建設及部門專項資金作用。採取“以獎代補”或先建後補等方式,對“綠盈鄉村”建設積極性高的地區給予激勵。金融機構推出的“農房樂”“福林貸”“福田貸”,以及農業保險已產生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全民共享,村美民富景色新

以綠為底,山水生金。持續推進的“綠盈鄉村”建設,不僅讓百姓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更讓美麗生態變成“搖錢樹”,田園風光成為“聚寶盆”。

三明市將樂縣常口村把生態文明建設內容納入村規民約,嚴格落實“河長制”,開展生態公益林贖買、用好“福林貸”政策,切實保護好綠水青山,全村近200人在家門口就業,實現居家、致富兩不誤;龍巖長汀南坑村堅持生態治理與經濟發展、環境優美與致富共贏的發展路子,做好“山上、大田、旅遊”三篇文章,積極探索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高質量發展路徑;莆田荔城後黃村發揮百年華僑民居眾多的優勢,在保護的基礎上提升改造,延續村落原有的建築形態,讓古老民居成為鄉愁的重要載體和“網紅”景點。

隨著鄉村面貌改變和農民增收,村民的觀念也在轉變。通過“綠盈鄉村”建設,鄉村面貌煥然一新,誰也不忍心再去破壞,以前隨處可見的垃圾如今幾乎看不到了。

“綠盈鄉村”建設,探索了一批“兩山”轉化的經驗和模式,走出了一條生態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的生態經濟發展道路,有效地推動了福建相關縣區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區)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創建,獲評命名數量位居全國前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