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地戀”太難了: 我不過發個表情包, 女友怎這麼氣

“疫地戀”太難了: 我不過發個表情包, 女友怎這麼氣

多分享自己的生活,坦誠地表達喜愛和想念,也是讓異地情侶們更幸福穩固的方法。

----------------

疫情來勢洶洶,由於居家隔離等防控措施,許多情侶變成了長時間異地戀,不能見面不能約會,只能隔著屏幕訴說想念。這樣的情況甚至在網上催生了一個詞:“疫地戀”。

一個多月過去了,有人日夜想念,更加甜蜜;也有人感到迷惑、失望:為什麼這麼容易誤會吵架?為什麼感覺ta日漸冷淡了?

異地聊天:成也表情包,敗也表情包

今天小A就很迷惑。收到女朋友“我好像胖了”的消息時,他並沒有覺得這是個送命題,因為他們平時也嘻嘻哈哈,不作不鬧,於是就像上次說起長胖的話題時一樣,回了一句“嘻嘻,管住嘴就好了”。女朋友誇了他一句“你真是個小機靈鬼”,他還回了3個可可愛愛的臉紅表情包。

上次她不是嘻嘻哈哈地過去了嗎,怎麼這次突然生氣了呢?

讓我們把鏡頭切換到小A女朋友的視角:跟男朋友說自己胖了,發的嘴角不上揚的表情包就已經意味著蠻不開心的了,結果男朋友還發表情讓自己“閉嘴”?氣呼呼地給他發個倒立微笑想警告他一下,結果他更衝了,連發3個更喪氣的。

這……導火索竟然是表情包。

表情包的不同理解:你發的“面無表情”是無語還是無所謂

“離了表情包就不會聊天了”。在信息中使用表情符號的主要原因是為了給內容增添更多的情感,畢竟在交流中,非言語信息能提供比言語更豐富的含義,尤其是在隔著屏幕以文字形式交流時,每次聊天都像一場表情包比拼。

然而,大家對錶情符號的理解可能並不相同。有人眼裡的“微笑”就是“微笑”,但有人眼裡就是嘲諷;有人用“大聲哭泣的臉”表情既可以表達強烈的悲傷,也有人用它表達壓倒性的喜悅:我太高興了,我要喜極而泣了!

2020年美國心理學者進行了一項新研究,調查了近300名大學生對錶情符號的使用頻率、熟悉程度以及認為其所代表的情緒。

具體來看,這個研究是這麼做的:每名大學生看每個表情符號兩秒鐘,然後用分值來回答兩個問題:你覺得上面的表情符號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你覺得上面的表情符號對你來說有多熟悉?然後學生們還需要說明他們在發短信、用Facebook、在其他社交媒體上、在電子郵件裡發送或接收表情符號的頻率,以及向伴侶、朋友、家人、同事、教授或主管這些不同人群發送表情符號的頻率。

研究結果發現,男女生在用表情符號的時候,整體是有差異的。具體表現為,女生們總體上經常在各種情境下使用表情符號,也對它們更熟悉,而且女生普遍認為,那些表意不清或表意消極的符號,所帶有的情感色彩比男生們以為的更消極,並且這種更消極的感覺跟她們常不常用、熟不熟悉沒有多大關係。

以小A和女朋友用到的4個表情為例,在研究中,大家總體把它們4個都評為中性或表意不清的表情,但對於其中3個,女生們都感覺到了比男生們更消極的情緒。

這與先前的研究總體一致。即,女性通常比男性更傾向於把面部表情識別得更負面。小A和女朋友在其中就示範了一個典型的例子。

如何進行高質量溝通:談好異地戀

當然,即便這個研究發現了男女生對錶情包情緒意味的理解差異,這一差異的程度其實也並不算高。對錶情包理解不同,也只是異地戀情侶們吵架的千萬個原因中的一個小導火索。異地戀情侶們面臨的挑戰,遠不止於此。

那該怎麼辦才能把感情建設得更穩固,讓兩人成為一起度過疫情的“生死之交”呢?

首先,不必老抱著“異地容易分手”的信念,否則兩個人就會更容易去留意相互不合的證據,哪怕是有偏頗的蛛絲馬跡也會被放大成“你不在意我了”,來當作“我們現在異地,我們就要分手了”的證據。

然後,多進行視頻通話是一種解決辦法。通過視頻,我們能看到對面的表情、動作,這些非語言信息的可視性有助於熟人間更順利地互動。聲音畫面的同步能夠幫我們更及時地意識到,那些隱藏在文字後面正湧動著什麼樣的情緒,從而減少文字交流中的誤解,對交流起到正向的促進作用,避免出現更多的“小A”。

另外,在日常交流中,多分享自己的生活,坦誠地表達喜愛和想念,也是讓異地情侶們更幸福穩固的方法。我們不在一個房間,不在一個城市,彼此看不到對方在做什麼,距離反而會讓我們更渴望能跟對方說說話。因此,抓緊異地的機會,說不定能比平時進行更多深入的交流。如果兩人能找到可以一起做的事情,比如一起追同一部劇,也能更容易地找到交流的切入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