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透世間所有困惑的終極智慧


參透世間所有困惑的終極智慧

在這個世界,我們每往前走一步都會有困惑相伴隨,原因既可能是我們的心境破碎了,看什麼都沒有感覺;也可能是我們的高度不夠,看什麼都覺得有問題。如果看不懂、看不透世間所發生的事情,就是在用過時的思維來解釋當下的現實。社會越往前發展,衝擊我們內心和思想的事情就會越多。人心中若有解不開的困惑,整個思維都可能是亂的,而內心煩亂是最耗費人精力的。人在這種心境下做事,就難免鬼迷心竅。


這個世界有沒有一種“終極智慧”解決人所有的困惑與煩惱呢?

參透世間所有困惑的終極智慧

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靜坐了四十九天,望著夜空裡滿天的繁星,心中一亮:“真是奇妙!世間一切眾生原來都具有如來智慧法相,只是因為自身的煩惱和執著而不能證得”。


慧能禪師(禪宗六祖)開悟時說:“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能生萬法”。


明代大儒王陽明(心學創始人)龍場悟道時,從睡夢中跳起,大呼:“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歷代聖人或高僧內心中體驗到的意境是非常複雜的,語言不能把心中的意境最準確、最完整的傳遞出來,因此,人類很多偉大的經典,後人根本讀不懂。

參透世間所有困惑的終極智慧

因為越高深的智慧,懂的人就會越少。

那麼,世間的終極智慧究竟指的是什麼?

其實,我們讀不懂歷代典籍,是因為沒讀懂人心和人性。

人之所以迷,就是在局內,之所以悟,就在局外。


我們之所以沒有悟懂,就是因為身在廬山,沒有站在局外反觀自己。從局外來看自己,智慧立刻在你心中顯現。


世間的終極智慧不是人生經驗,也不在歷代經典當中。一個人想通過閱遍天下藏書來明理的路是走不通的,因為學再多的道理都只是水中浮萍,心中無根。

參透世間所有困惑的終極智慧

世間的終極智慧,人人身上都有,只是你從未留意。

這種智慧就是——頓悟與心法。


每個人的心都是一樣的,人心之上是人性,人性中有無數個點:善良、忠誠、熱情、剛強、寬恕、忍耐、情色、慾望、懶惰、恐懼、抱怨、憎恨等等,這些點有無數個並且兩兩相對,有多少個美好的點,就有多少個卑劣的點,而所有的點都和諧的交織在人性當中。這些點,要麼顯現,要麼掩蓋。一個人顯現出來的點就是這個人的個性或特質。


人性的無數個點,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東西,不會因為一個人的高尚而增加一個點,也不會因為一個人的齷蹉而減少一個點。人之所以複雜,就在於人性中的點,每個人顯現的都不一樣,這就是每個人個性特質與命運差別的根本所在。


一個人若把人性的點全部顯現,他就是亦正亦邪、譭譽參半。普通人只是顯現了其中的幾個點。每個點的顯現,都會相應的在心中激發起一系列的情愫。


若悟到這些,就是頓悟;對此頓悟的運用,就是心法。

假傳萬卷書,真傳一句話。


歷代聖人或高僧頓悟時悟到的就是這段話,歷代典籍都是對這段話的具體闡述。你若重讀這些經典,就會恍然大悟,歷代典籍就能自然的化到你心中。高人都是見什麼用什麼,用完就放下。歷代典籍,包括孔孟老莊朱陸王等,只是幫你頓悟的工具,悟懂了之後就要放下,不要讓前人的某句話束縛了你的心,否則你就會犯迷糊。

參透世間所有困惑的終極智慧

你若真悟懂了,就能參透世間的珍瓏棋局。


下面從說話、看人、經歷、領導、宗教、典籍、心念、頓悟與心學八個方面進行闡述:


人每往前走一步都離不開語言開路,你頓悟了,就會懂得上什麼山唱什麼歌,見什麼人說什麼話,到什麼場顯什麼相。口才不是練出來的,而是對人性各點深入洞察與揣摩後的運用。


成大業者既看書又看人。以第一印象判斷人,失誤率會極高,看人會看走眼。看人不是看性格,要看他顯現了人性的哪些點。


一個女孩子,如果顯現了貪圖享受這個點,又無人能滿足,必然會走向墮落。


一個男孩子不顯現野性的點,難成大業。鬥志來源於野性這個點,野性消失,一切都將不復存在。要擊垮一個人,先滅掉他心中的野性。若要滅一國,就滅掉一國文化中的野性成分。


一個人活得累就是顯現了壓抑的點,而不是這個人生來就壓抑,一個人對外界有太多的不適應,只能說明內心太脆弱。人性中的點一旦顯現,就是一種心境,不論好壞,人都很難掙脫,能夠從各種心境中快速走出來的人,就是高手。


一個人是否有智慧,就看他顯現了人性中的哪些點。人不知道該顯現什麼點,就是心中不定,任何學問都大不過你決定顯現心中的哪些點。東征西戰的人勇猛向前,顯現了強悍的點;東躲西藏的人被逼無奈,顯現了畏懼的點。高手都是把幾個點顯現的淋漓盡致。一個歷代偉人之所以譭譽參半,就是顯現人性的點太多,好事兒做盡,壞事兒也做絕。高人做事我們永遠參不透,因此,越高深的智慧講到最後往往就講不清了,一種永久的神秘感留在心中。

參透世間所有困惑的終極智慧

小成靠學,大成靠悟,最大成靠經歷。一個人即使頓悟了,依然要經歷大量的事情。人生有問題,就是體驗不夠、經歷不夠。歷代偉人都是經歷的多,把心性歷練出來了。人沒經歷過就會驚慌失措,經歷多了就會面不改色。人在年輕的時候,設計什麼都不如設計你的經歷。一件事情只有經歷了,心才能歷練出來,才能真正放下。如果不歷練心,即使學了很多東西,一遇到事兒心還是會慌,一遇事兒心就慌,說明你用的不是自己經歷後的體驗,而是從書上看來的道理。讀書人最怕的就是看書多做事少,讀書讀到記憶層面是用不出來的,得讀到心靈層面。想做事兒的人,就得把自己的心打開,然後去拼命歷練。


企業發展好靠的絕對不是管理,因為沒有人喜歡被管理,這是人性。發展好的企業都是在經營一個祥和的場,讓每個人人性中美好的點最大程度的顯現而不是掩蓋。一種企業文化把人的性情壓抑了,就說明這種文化出了問題。能把員工的思想境界帶到一個高度的領導人才能稱之為企業家。


詩、語錄、文章、典籍等如果點不到人性的層面,是不會有高度的,也不可能流傳千古。流傳千古的詩、語錄、文章、典籍絕對不是華麗詞彙的堆積,而是點中了人性的某幾個點。歷代經典都是針對人性中的點而講的。


《孫子兵法》十三篇,就是從十三個角度針對敵方最高指揮官人性上的特點進行精準的攻心打擊。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彼就是敵方最高指揮官顯現的點,孫子正是琢磨透了才打了勝仗。《老子》並不神秘,講的只是人性中的很多點,雖然沒有講全。老子是真懂人性,但沒有去實踐,寫完《道德經》後就騎著青牛雲遊四方了。


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心中升起一個念頭,一定要清醒的察覺到這個念頭究竟能把你帶向何方。人生出問題,就出在了起心動念。人如果降服不住心念,就會被心念所降服。你心中升起什麼念頭,最後都真實的轉化成了你的命運。遇見絕色美女,心中若升起一個色的念頭,雖然看似沒做什麼,但行為已經顯露猥瑣。夜深人靜的時候,要體察自己的內心,以及心中升起的每一個念頭。這個世界上,被自己心中念頭和感覺害了的人,有多少?

參透世間所有困惑的終極智慧

世間所存在的一切對我們的內心,最初都是干擾,直到我們習以為常。所有智慧都來自於一種思想對你衝擊時,你心中體驗到的感受,這就是智慧。你內心生髮出來的才是對你有用的智慧。


頓悟與心法才是世間真正的學問,才是化解所有困惑的終極智慧。用到讀書上你就能融會貫通;用到領導上你就能運籌帷幄。上可治國平天下,下可修身創事業。一個人要是真懂了,就會真實、自然的融入生活。如果不會用這門學問,那就是沒有真懂。


頓悟不是具體知識的增加,而是靈光一閃念,全新的認識了自己。讀到此處,你腦海中若恍然大悟,種種的困惑瞬間釋放,那麼恭喜你:這就是頓悟的感覺。如果沒有,也不要鑽牛角尖,歷朝歷代因為頓悟而走火入魔甚至發瘋的人都大有人在,沒頓悟只是機緣還不到。

參透世間所有困惑的終極智慧

免責聲明:本號發佈圖文一切為公益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本文源自網絡 ,其版權歸原作者及網站所有,有疑問敬請告訴我們,定將妥善處理。

參透世間所有困惑的終極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