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有什麼好的理財方式?比較穩妥一點的?

軒哥萱妹


從我的一些經驗上給您推薦以下幾種,當然按自己需求選:

1、定期,世界經濟疲軟情況下,中國也不能倖免,如果資金量比較大,可以選大額存單,選三年吧。現在三年大額存單一般利率,市場上四大行4%左右吧,商業銀行4%多點,城商行一般是4.2625%吧,根據個人情況選下。

2、理財,選商業類銀行的吧。因為四大行規模大點,利率低點;城商行最近負面消息比較多;商業類銀行是個比較折中的方案吧。就是浦發、興業、中信、光大、廣發等。

3、躉交型保險,就是一次繳費,5年或者6年可取的產品,預期收益5%多的產品,各家銀行比較多吧。都比較成熟,這是我和親戚們多年的一些理財經驗吧。

當然還有一些基金定投之類的,建議可以諮詢一些身邊的朋友吧。


視頻娛樂王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比較穩妥的理財方式首先排除股票,股票型基金,債券型基金。

有以下幾種可以選擇。

銀行定期存款

銀行存款是最穩妥的,本金50萬以內本金都有保障,普通一般利率較低。

但現在民營銀行的智能存款利率比較高,可以達到5%以上。

銀行大額存單

大額存單利率能到4%左右,缺點是要求本金較高,起存額至少20萬元。

銀行結構性存款

結構性存款和普通存款稍有不同,共同點是本金有保障,不同點是結構性存款利率是浮動的

一、銀行理財。特點是無風險,收益差不多在5%左右,缺點是不太靈活,有期限的限制。

二、貨幣基金。特點是無風險,這兩年收益不是太好,年化收益在2.5-3%左右,優點是靈活,可以隨用隨取,一萬以內秒到賬。

三、債券基金。特點是低風險,同類平均年化收益為6.44%,近期以來處於高收益期。有一定風險。

四、可轉債基金。中度風險,同類平均年化收益為34.77%,有風險,但是相比股票、股票型基金、混合基金風險要低的多。

以上幾種,可以根據自己的承受風險能力,和收益預期進行選擇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交易雜談


  • 資產配置才是最穩妥的投資方式。
  • 金融產品不可能三角:風險,收益和流動性。

題主在看重理財的安全性時,低風險的理財產品,流動性或者收益率必然有一個較低。

一個產品是無法平衡三個要素的關係,所以我們要資產配置。用投資組合的方式平衡三個要素之間的關係,得到一個最優的組合。

  • 低風險的產品:國債,國債逆回購,定期存款,大額存單,質押式回購產品,貨幣基金,券商類貨幣資產集合產品和結構化存款。

這類產品的特點就是安全性高,風險低,收益低,有一定的流動性和門檻要求。但是這類產品給我們提高了現金流,保證了我們最低的收益率。持續的現金流是投資理財需要關注的一個點,會讓你組合更靈活,更安全。

  • 中低風險的產品:債券,可轉債,銀行理財,保險理財。

這類產品雖然風險較低,但是還是有可能出現虧損或者無法兌付的情況,主要看產品後背的金融機構的管理能力。當下打破剛性兌付的大環境下,投資人一定要謹記,銀行理財不同於存款,存款受到存款保險的保護,但是理財是不受存款保險保護。

個人投資者投資債券只能通過債券基金進行。選擇基金就是選擇基金經理,找一個業績穩定,平均年華收益率高基金經理旗下的管理產品。目前的利率水平下,債券基金收益率在10%左右。

可轉債,實質是公司債+認購期權的一個組合產品。筆者建議題主可以配置一些可轉債,在較低的風險下,獲取較大的收益。在牛市中,可轉債基金收益甚至可以跑贏滬深300指數的漲幅,收益相當可觀。

  • 中風險和中高風險:指數基金,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和股票。

這類產品就會較大的波動,需要擇時擇產品。當下通貨膨脹下,我們的資產年收益率不高於CPI和貨幣發行的增速,資產就是在縮水。所以還是需要配資一點高收益的產品,來提高收益率跑贏通脹。

  • 題主需要穩妥,筆者建議題主可以按照風險等級由低到高,按照3:6:1去配置。3成資金配置國債,短期質押回購和券商的類貨幣集合資產。6成資金配置2-3只債券基金和1只可轉債基金。1成資金一部分配置股票或者混合的權益類基金,一部分持有高分紅低市盈率的大藍籌股,享受分紅的收益。這樣的配置可以很好的平衡三個要素,滿足題主穩妥的要求,又可以跑贏通脹,享受中國經濟增長的收益。


卯未辰來


首先要明確的是風險與收益是成正比的,穩妥即意味著放棄了高收益。但得到的大概率是正收益,在一贏二平七虧損的股市投資中就意味著戰勝了90%的投資者!是不是不可思議?!

下面介紹幾種比較穩妥的理財方式:

一、銀行理財。特點是無風險,收益差不多在5%左右,缺點是不太靈活,有期限的限制。

二、貨幣基金。特點是無風險,這兩年收益不是太好,年化收益在2.5-3%左右,優點是靈活,可以隨用隨取,一萬以內秒到賬。

三、債券基金。特點是低風險,同類平均年化收益為6.44%,近期以來處於高收益期。有一定風險。

四、可轉債基金。中度風險,同類平均年化收益為34.77%,有風險,但是相比股票、股票型基金、混合基金風險要低的多。

以上幾種,可以根據自己的承受風險能力,和收益預期進行選擇。





動靜之間萬物顯盡


總結這幾類——保險產品,券商產品,銀行產品

保險產品

解釋一下,保險產品不是保險,是實實在在能理財的產品。

和我們平時買的保險的功能是不一樣的。

講明白點,它是養老保險或養老金公司發售的資產管理產品。

本質上,是用來理財的,不是用來給健康或財產做保障的。

一般情況下,養老保險或養老金公司把大家的錢收集起來。

會買一些央行票據,銀行定期存款和債券等,不會拿去買股票的,安全性比較高。

投資流向基本都是固定收益類資產,底層資產都和正規金融機構掛鉤,比較穩健。

屬於加強版的貨幣基金。

投資的方向比貨幣基金更多元化,收益高於貨幣基金,大多在3%-5%之間。

風險會比貨基高一點,不過處在中低風險這個範圍內。

按封閉時間區分,分為靈活可取,封閉1-3個月和3個月以上的。

一般情況,封閉時間越長,收益越高,相當於拿流動性換收益。

購買途徑:微信理財通——理財——保險產品

太平養老頤養 30天 4.07% 1000元起購

泰康匯選利泰 29天 4.33% 1000元起購

平安養老金通 90天 5.48% 1000元起購

支付寶——我的——總資產——理財——穩健精選——保險類

國壽安鑫 360天 4.442% 1000元起購

這個同樣的系列,那個平安養老金通,京東金融的360天只有4.28%的收益,比理財通90天的收益還低。

保險產品就不列舉京東金融了,它的重頭戲在銀行類。

券商產品

這個類型,原來在微信理財通裡分得比較細,有集合資管計劃和券商質押式報價回購。

集合資管計劃一般投資於流行性資產和各類固定收益類金融工具。

比如,債券,央行票據,短期融資債和中期票據等。

不直接投資股票或股票型基金,或是期貨那些高風險的產品,能把風險控制在中低的範圍內。

缺點還是門檻有點高,最低也要5萬元。

券商質押式報價回購呢,聽起來很拗口,其實很容易理解。

就是證券公司以符合要求的自有資產做質押,約定到期還本付息。

說白了,就是券商把手中的債券、基金等資產質押給大家借錢。

等到期後,券商再把質押在你手中的資產買過去,並付給大家利息。

因為利率是由券商自己提出的,每個借錢週期報一個利率價格。

如果大家能接受這個價格,就把錢借給券商。

但是一般平臺不會分的那麼細,都叫券商產品啦。

購買途徑:微信理財通——理財——券商產品

興業證券金麒麟1號 272天 4% 5萬起購

廣發弘利大集合 273天 5.75% 5萬起購

購買途徑:京東金融——財富——全部——穩健券商

太平洋現金增益計劃 182天 4.2% 5萬起購

銀行類就比較好理解了,簡單說。

基本都是商業銀行發行的各種存款類資產,受銀保監會的監管,50萬以內都是保本的。

另外,收益比較穩定。

支付寶上的銀行類產品,看下面,收益都是一水的2.25%,就不推薦了。

圖片來自支付寶

銀行類的產品,厲害的還是京東金融。

收益基本都在4%以上,流通性也要比上面的兩類要強。

途徑:京東金融——財富——銀行精選

圖片來自京東金融

終於說完了,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購買啦。


天使珊寶貝


穩妥一點的理財?

較常見的,有這麼幾種: 銀行定存, 基金投資,股票投資,生意。

1 銀行存款(1.5%—2%)大家都知道,無風險,但收益率也低,有時候還跑不過通貨膨脹,等於錢在貶值。

2 基金投資有兩種比較常見的,投資貨幣基金(3%—5%),這個比較穩定,只要國家不發生重大變故,基本沒有風險。股票基金(10%以上),現在股票基金有很多,風險也較大,建議尋找到合適有經驗的基金經理比較穩妥。

3 股票,較大風險,也可能有較高的收益率,還是那句話,入市需謹慎,股市有風險!

4 生意的話,需要有前輩帶路,這樣成功的機率大很多。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



眼鏡曾哥


投資者的需要點是穩妥,換而言之就是安全、穩健。

那麼可以有多種理財方式選擇:定期存款、銀行自營銀行、國債、貨幣基金。

定期存款的穩在於有存款保險制度的保護,萬一銀行出現破產情況,最高可賠付50萬元,目前來看,至今沒有出現過觸動存款保險制度的情況。

銀行理財產品大體是分為銀行自營理財、銀行代銷理財,銀行自營理財由銀行自身去做盡調、把握風控,也是它的招牌產品,那麼相對穩健。

國債是以國家信用做擔保發行的債券,安全性高,國債一發行往往會引起投資者的搶購潮,非常吃香,建議可以選擇期限長的國債購買,這樣可以提前鎖定收益。

貨幣基金主要是投向定存、國債、票據等方面,具有風險低、安全性高、流動性高、低門檻的特點。貨幣基金出現虧損的概率是很低的,像某支付平臺的某寶、某錢通也是屬於貨幣基金類型。


財思思


做理財最為穩妥的就是做銀行類理財的投資,或者買貨幣型基金再者就是買國債了。

但是有一點必須要告訴你,高風險伴隨著高回報,你要求的穩妥,就不要去追求高到天上的利潤。

拿銀行理財為例來講,一般收益都不是特別高,目前最高的理財產品6%左右,平常5%左右的收益得產品也是很常見,但是缺點在於靈活性不是很強。一般都是需要存長期才能拿到較為不錯的一個利息,可以選擇一些地方性銀行去進行做理財。一般地方性銀行給到的利息比大銀行的利息要高的多.例如我如下圖片所試的,6%左右的年華利息,如果你有100萬,一年的利息就在6萬左右,存款5年,100萬五年後就是130萬。

當然安全性銀行沒有問題,因為國務院公佈《存款保險條例》,並於5月1日起正式實施。 中國人民銀行負責存款保險制度實施,最高償付限額為人民幣50萬元。也就是說就算是銀行清算破產了,如果你的存款在50萬以內,全額一分不少的賠付給你。但是大於50萬以上的存款可能就不一定全額賠付的。所以如果實在不放心,完全可以多分幾家銀行來進行存款也是可以的。

以下給你找了三家目前利息較為可觀的銀行,可以做一下參考,5年期存款年利息大概就是在5.4%-6%左右。


東方小夥子1


只要是合法合規的理財產品都是可以保障本金安全的,不去涉及那些沒有資質不合法的理財產品本金就沒有太大的風險。但是在投資方面還把產品風險分為兩種,一種就是保本金低風險理財方式,第二種就是中高風險型理財方式,銀行把這兩種風險劃分為謹慎型產品跟激進型產品,謹慎型產品其實就是本金低風險的前提下還有穩定的收益,激進型產品就是可以獲取到高收益但是本金在投資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嚴重虧損的問題。

兩種不同的理財方式獲取的收益跟風險是不同的,需要先從自身的經濟情況包括承受風險能力來選擇理財方式。

第一、先進行風險測評。

很多的投資者在理財之前是沒有進行過風險測評的,不瞭解自身對風險的承受能力有多少。假設你這筆資金在投資的過程中是不可以出現本金虧損的,那你只能是投資到低風險的理財產品中。如果你的這筆資金可以承受它在投資時虧損20%或者30%的本金,那你的投資範圍就可以擴大到去接觸低中風險的理財方式。若是你希望能夠獲取到更高的收益的同時可以承擔相關產品的投資風險,就可以嘗試高風險的理財方式投資。

對風險進行一次測評是可以瞭解到投資者在投資時是適合哪一種方式投資,就會避免自己在理財是非常盲目的選錯了理財產品導致利潤增長太慢或者風險太高。

第二、理財產品的選擇。

收益低於6%的理財產品有銀行存款、銀行理財產品、債券、貨幣基金包括一些封閉型的養老基金等等這些收益偏低但是風險更低的理財方式。每年通過對這些理財產品的投資是可以保障本金的安全但不要指望它能夠給你產生太高的投資回報。但是如果你的本金在投資中可以適當的承受虧損就往中低風險低中利潤的理財產品方面看齊,比如可以考慮投資信託、理財黃金基金,還有指數基金,這些中低風險的理財產品在投資過程中是會存在著本金虧損的問題,但是獲取的利潤往往就有望達到10%左右甚至更高。

後面就是若可以承受本金在判斷失誤時出現較大的虧損,但是更希望本金在投資之後能夠得到翻倍的收益就可以考慮投資股票基金、偏股型基金,還有一些存在槓桿的金融產品,這類理財產品的特點就是你的資金在投資之後是有高收益的利潤,但是也存在本金虧損甚至本金可能血本無歸的風險。

因此,理財產品只要是在合法合規的平臺投資就能夠保障本金的安全,但是投資的理財產品風險是需要結合投資者自身的整體情況來進行一次風險測評,選出適合自己的理財產品投資,這種投資方式才是正確跟長久的避免因為投資了超過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的產品出現收益不及預期或者嚴重虧損的問題。

感謝點贊和關注,歡迎評論和轉發,每日分享更多觀點


金美圓的財經筆記


《資管新規》出臺後,銀行不能發行即保本又保息的承諾剛兌的理財產品。目前銀行的結構化理財產品可以保本,但不保息,適合短期資金理財。但長期資金不適合,因為目前利率全球處於下行週期,有些國家已經負利率。因此,如果你手頭上拿的是長期資金,要做理財,想在保本的前提下有穩妥的收益,你只能選擇契約型的儲蓄產品:人壽保險公司的價值型保險產品和養老基金會的養老年金產品(中國目前無)。

長期資金在無風險市場投資,利率風險是最大的風險,必須採取【免疫策略】才能讓資產不受利率波動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