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文明的所有成就,都源於這五次相遇

1、印刷術,打破了思想盲盒


人類文明的所有成就,都源於這五次相遇

時間回到1835年的夏天,歐洲一個叫距特斯洛的不知名的鄉下,有一個創業者推著小車挨家挨戶的賣《聖經》,這個小販叫卡爾·貝塔斯曼(Carl Bertelsmann)。他走街串巷,靠賣神學書發家,他所創辦的「貝塔斯曼」在170多年後成為歐洲最大的教育出版集團,為家族換來取之不竭的金礦。


如果有獲獎感言,貝塔斯曼家族的領導者應該會手捧金盃,熱淚盈眶地致謝1455年的古騰堡,感謝歐洲大規模使用印刷術的原點,讓教會一直壟斷的神學教育讀物《聖經》流入普通民眾的手裡。要知道,在此之前,作為一個鎮子上只有一本的信仰教科書,它的價格足可以買下半個鎮子。


印刷術的出現,無疑是技術對於教育變革最大的一次作用力。它讓精英階層、或者說統治階層所擁有的絕對權威走下了神壇,知識變成了一種人人可得的東西。從此,各國走出了教會籠罩下的思想盲盒時代。


在貝塔斯曼先生開始為自己的出版帝國搬磚的時候,英國人正在美洲大陸上建立全球最發達的信息網—波士頓郵政系統。除了寄信,他們還把學習的教材寄到邊遠地區,幫助學生寄信給老師和同學,答疑解惑、建立友情。


換成今天的語境,郵政時代的教育可以稱之為「離線版」一對一。


在之後的150年裡,從美國的佛羅里達到中國山西平遙鄉村,都有學生在用這種模式學習,它被稱為「函授」。每年有近千萬人通過函授圓了自己的大學夢,有一家日本公司依靠郵寄系統,把一本叫“巧虎”的幼兒讀物賣到200萬中國新生兒家庭。


2、無線電到互聯網的知識盛宴


郵件系統繁榮了150年,漸漸被新的傳播技術取代,從故事的主線上退場。1897年,意大利人伽利爾摩·馬可尼(Guglielmo Marconi)在倫敦成了「馬可尼無線電報公司」。


無線電的發明為傳播再次提速,引起了教育界新一輪探索。但這一輪嘗試並未取得成功,然後,一個叫「電視」的東西出現了。


電視曾被寄予厚望。大發明家愛迪生甚至斷言,「電視教育會取代美國大部分教科書,並將改變美國的教育制度。」美國成立了國家公眾廣播電臺(PBS)。這個電視臺因為1968年製作的一個電視教育節目而紅到今天,它就是《芝麻街》。


電視技術解決了學習者對正確及適時的學習輔助的需求,以及“趣味性”。不過真相併非全部如此。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廣播電視大學都在播放枯燥乏味的電視講座。


當全世界沉浸於教育模式的慣性中無法自拔的時候,互聯網教育來了。


2011 年塞巴斯蒂安·特隆(Sebastian Thrun)和彼得·諾維格(Peter Norvig)在互聯網上向全世界公開了他們在斯坦福大學講授的課程「人工智能導論」。幾個月後,這個在線班級的註冊人數從5.8萬猛增到16萬。同年年底,吳恩達(Andrew Ng)教授在Coursera學習平臺上發佈了課程「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收到了全球超過10萬份的報名申請。


MOOC到雙師課堂,各領風騷一時。只要願意,我們可以端坐在家裡享受這場知識的盛宴。而遠在中國甘肅貧困山區的孩子,在2018年也能通過教室的電子白板,上一堂北京名校老師講授的語文課。


傳播技術,正在讓教育變得更趨近公平。


人類文明的所有成就,都源於這五次相遇


3、科技預見教育的未來


愛迪生「電視顛覆教育體系」的預言沒有成真,教科書還是課堂的主角,美國的教育制度還跟幾十年前一樣。給教育帶來深層變化的,反而是新的照明技術,也就是愛迪生髮明的電燈。


電流轉化成為光,延長了「白天」的長度,即更多工作的時間。今天的英國人平均消費的人工照明,大致相當於1750年的40000倍。在廉價的電力下,我們只要想,就可以隨心所欲、黑白顛倒的生活。這一切對於教育的意義重大,因為「時間是關鍵」


更多的光照,意味著更多的時間,可以用於閱讀和學習。有一張著名的偽真相照片可能每個人都看過,它叫做「凌晨4點哈佛的圖書館」,燈火通明的圖書館裡,是孜孜不倦學習的身影。而個體有了更多的知識和閱讀積累,也有了更多的時間沉澱和創造。教育科學才有機會脫穎而出。


教育科學的開端並沒有明確時間點,它曾經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隱身在哲學、社會學和倫理學之中。2000年前孔子就使用了很多今天看來很新銳的「教學法」來傳播自己的思想,但直到近200年,瑞士人皮亞傑(Jean Piaget)把弗洛伊德那種隨意的臨床觀察變成有跡可循、系統化的「關鍵探究法」之後,在“發展心理學”的基礎上,教育才開始走向科學。


教育科學發展的同時,教育科技也在面對挑戰。從印刷術到無線電,再到互聯網,傳播技術撒下教育規模化的種子。但也讓我們不得不面對一個難堪的事實,信息的爆炸並沒有帶來教育革命,反而引起了信息過載問題。


當著名讀書人樊登體驗美國高中課堂,打開google找資料的時候,美國老師阻止了他,並對他說,在美國的課堂裡,學生不能使用google,因為不確信的資料會指向一個錯誤的答案。「要用Wikipedia」,老師說。Wikipedia是人類迄今所擁有的最大的多語種超級知識庫。


人類文明的所有成就,都源於這五次相遇

同時代,搜索技術、雲存儲實現了快速資料查詢、課件共享,作業批改機器人與快速組卷,甚至有人通過碎片化課堂教學內容,幫助學生進行自主的課後答疑。技術在以各種方式改變教育的效率,而教育效率的提升,意味著釋放出老師的時間。


記得嗎?時間是關鍵。


教師有更多的時間做教學研究、開發新的教學法,深入瞭解學生,甚至有更多的時間調整心情,更飽滿愉悅地面對日復一日曾經無比枯燥的教學活動。


另一種效率的提升,是為不同的學習能力者提供了更有效的學習時長。


2004年,對沖基金分析師薩爾曼·可汗(Salman Khan)用雅虎電子畫畫筆記本遠程教他在新奧爾良市的表妹數學。作為MIT的理工學霸,數學概念講解得輕鬆易懂。表妹也很高興,用15分鐘就搞清了那些複雜的三角函數。


可汗的在線課程,讓人們開始第一次質疑傳統教育模式的「不二真理」,比爾·蓋茨2010年看到可汗學院的視頻,也驚訝於12分鐘讓孩子融會貫通的知識點視頻的高效性。他對薩爾曼·可汗說,「我認為你預見了教育的未來。」


今天加州的學校已經在用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的模式傳授知識,學生先在家看「可汗學院」的視頻,然後使用課堂時間由老師完成答疑,這種模式大幅度提升了教學時間內的學習效率。


每一個科技的創新,都將教育科學帶來新的可能。


4、社交網絡之上,教育破壁生長


信息技術傳遞兩樣事物,一樣是信息,一樣是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我們通常把傳遞信息的時代定義為信息時代,把傳遞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歸為社交時代。


2011年1月21日,一個叫微信(WeChat)的產品上線了。它以一種更便捷的方式快速搭建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鏈條,並進而形成社交網絡。


基於微信,社群學習開始變成了一種流行,大量「社交型」教育產品迅速生長起來。打卡APP是其中有意思的一個代表,無論是「得到」的知識付費還是健身APP「KEEP」,他們在用社交與培養人的主動學習能力,讓其獲得“堅持”的恆毅力。


從樊登讀書會、羅輯思維,到李善友的混沌大學,知識付費在高度發達的社交網絡載體上,幾年間就長成了一個新的教育物種。


人們開始明白,教育不僅僅在傳遞信息,也是一場「社交」運動。「複製粘貼」僅可將事實性知識停留在記憶層級,情感才是教育的「血液」。信息傳播的在線教育時代已經過去,就算是把教室搬上網絡,教育依然是“一個靈魂影響另一個靈魂”的傳遞。


於是,2013年一群頭頂光環的教育家在美國創造了一所叫Minerva的新型大學,幫助學生在線完成四年高質量的本科學習;2014年,中國教育的創變者也推出了一款以學習社交為核心的在線產品ClassIn,致力於「Empower Education Online」。


在技術的不斷自我突破下,教育打破了空間的限制把教室搬進了世界各地。一所所沒有圍牆的的學校建立,因為人與人之間的學習者社交,讓教育變成「虛構中的真實」。密集的研究、討論、交流,線上教學互動體驗開始完成線下課堂的超越。


5、瘋狂暢想,人工智能或將“終結”教育


馬特·裡德利說,自然選擇是一種保守的力量,它不是要改變物種,而是為了延續。人的探索則不同,帶著突變的不穩定性,把人類發展的進程送向一條偶然的道路。


知名物理學家霍金生前曾預言:未來人工智能也許會是人類的終結者。


2019年7月18日,鋼鐵俠馬斯克向全人類宣佈了他秘密研發的腦機接口項目Neuralink。通過向人腦直接接入芯片,他已經幫助了一名病人通過意識簡單操作電腦上的信號。


這讓很多人認為霍金的預言即將成真,這個貌似只是在幫助人類療愈腦神經疾病的Nerualink,未來可能會變成嬰兒出生必備的內置芯片,幫助人類一步完成迄今為止所有的基礎認知學習。


假如瘋狂地暢想未來,人類都可以在自己的大腦中“下載“知識,成為一個比愛因斯坦更加偉大的科學家或比梵高更加天才的藝術家,或者兩者皆有。


印刷術讓普通人都能讀到《聖經》,從而直接與上帝的精神溝通,而Neuralink的出現,卻讓人人都要成為上帝。


我們無法描繪那一時刻,那或許就是教育的終結,亦或許教育又重新回到倫理學的範疇。

人類文明的所有成就,都源於這五次相遇

今天的教育學,已經完成教育科學和教育科技「左右腦」的匯合,「左腦」代表理性與邏輯思維的教育科技,「右腦」代表感性與藝術思維的教育科學。並且,在科技發展的基礎上,衍生出了兼容兩者的新的學科領域:認知心理學及腦科學。預計,未來會有更多學科進入教育學衍生的範疇。


教育MEET科技,爆發生長力


教育學發展到今天,人們已經意識到它的複雜性。


它曾經是倫理學、社會學、經濟學相互影響的產物。經濟發展改變社會結構,社會結構的變化重新建立秩序模型以及道德倫理。


在多重作用力之下,延續了幾十年的德國線下課堂被詬病,新教育理論不斷迭代,從建構理論、圓桌教學到PBL的創新,人們對於自身能力邊界的探索從未停止。


教育科技,從移動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到人工智能和5G帶來更多想象,人類過去數千年積累的知識在網絡時代數字化的載體上,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的裂變、生長,並被我們吸收、內化,變成創造更好世界的力量。


一切也許不完美,MOOC所假想的頂級知識擁有者的降維覆蓋並未實現;在線教育上一輪的烈火燃過,留下一地失敗案例;今天的教育,大部分還是在課堂裡發生,依然是老師與學生在對話。


但對於未來,我們是樂觀的。美好的教育技術,擁有時間的力量,但也需要用時間培養。


科技的進程,一路不斷閃爍出智慧的光芒,光芒雖小,卻蘊含能量。我們無法預測每一點光亮閃過,會給教育帶來什麼樣的變化,但隨著人們對於教育理解的深入,每一次看似微小的技術性突破,都可能成為教育的下一個折點。


人類文明的所有成就,都源於這五次相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