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藝術愛好者,你認為未來的藝術會是什麼模樣?

影影圈圈


未來的藝術

20世紀上半葉,人們對藝術的定義結論是:藝術就是任何人想要把它表現為藝術的東西,就是人的創作技能。事實上,也是如此,在20世紀晚期開始,誕生了許多比抽象還要抽象的藝術,比如,抽象繪畫、抽象書法以及奇葩的行為藝術,就連“口才”也成為藝術了……。


或許18世紀乃至19世紀末期的藝術家都想象不到20世紀末期的藝術會是這等模樣,只能說明一點,人類的想象力是無窮無盡的豐富,只有觀賞者想象不到的,沒有藝術家或創作者做不到的,所以說,未來藝術的模樣,要麼是復古,要麼是繼續抽象(生活化的抽象),


未來藝術究竟是復古的比例更大,還是生活化的抽象的比例更大,這很難講,取決於那時期的“藝術體制”,藝術體制若將復古作為潮流,那麼未來的藝術家就圍繞復古主題進行創作,所謂“復古”,就是繼承傳統藝術文化,比如,添加古典藝術元素,或者說純粹就是古典藝術為主流,

藝術體制若是將“生活化抽象”作為潮流,那麼未來的藝術家就是大顯身手,各顯神通的進行創作了,想如何抽象就如何抽象,或許還會出現“集體生活化”,就是一大群創作者或藝術家共同創作完成一幅抽象藝術作品,每個創作者的思想情感都在同一件作品中展現,當然了,未來有可能人人都是藝術家。



詩夜城主


讓未來的藝術,格式化一下你的想象力

藝術未來的發展,應該只能被「設想」,無法被「認為」。因為只是一種設想,所以包涵了種種可能,有些的觀念或許會被料中,然而有些則會被「修改」。


創新性

藝術能以任何形式存在,和生活掛勾,而生活本來就是虛空,凡事都是虛空。在虛空裡面的變化就是充滿了不確定性,比如設想的未來,也許與科學、數碼結合,創新出前所未有的新天地。比如說,未來與藝術:人工智能、機器人、城市、生命——明日人類將如何生活的話題。


這種指向未來發展的藝術,試圖預言式地製造一個未來幻象,也常常帶著創新與危機之間的直覺式思考,人工智能在成為人類智慧副本的同時也在革新著既有現實與人類軌跡,作為“正本”的人類還是原來的我們嗎?


迴歸傳統

藝術無邊界,有向前幻想的同時,也可以存在一股走向“傳統”的潮流,一些往回看的藝術!對傳統認知在程度上和深度上有變化,俗語常說的“溫故而知新”,通過這種方式嘗試去探索它在美術上的全新價值。


比如說“世界音樂”這門藝術的發展。喚起了人們對傳統音樂藝術的關注,同時通過電子音樂的結合,重新為以口相傳的音樂藝術刻錄保存下來,不同版本的塑造也成為了極富二次創造性的藝術!


這股迴歸“傳統”的潮流,對於任何一個時代的藝術來說都是件好事,是一個機會回過頭來看看自己走過的路。藝術家回顧自己和清理自己會有好處,對下一步該如何做也會有促進作用。不能故能固守傳統,適當的回溯有助於更好地往前走,更重要的是我們應該朝前看,只有時時思考未來才能創造更好的未來。


孤身歸山林


未來的藝術世界,會將是一個更加自由的世界,精神生活的極大豐富,物質生活的極大充沛,科學技術與藝術更加融合。

藝術世界中,藝術生產的本質是精神生產,人們消費藝術產品的實質是審美消費,是理想、判斷、情感、寓意等精神和意識方面的內容消費。人們在藝術世界的徜徉,能感受到美感受到身心自由,越來越多的大眾能消費藝術品,能學習藝術,能不功利,自由地感受藝術之美,這將是未來藝術的發展之路。



黎行之旅


藝術就像水,水無常形,潤物無聲。懂的一看、一聽、一賞就心靈巨震,不懂的始終不懂。

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德,一千個藝術家心中也有一千個藝術風格,所以,未來必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但有一點始終不會變,就是通過作品,表達作者內心的情感,否則,稱不上藝術。這樣出來的作品也是沒有靈魂的,充其量只能是其炫技的產品。


壹家之言


VR虛擬現實成像技術的發展,會使數字藝術進入一個高峰期,設計建設行業興起,設計製作行業高速發展,純藝術人士將成為珍寶。


一嫿工作室


數字化替代傳統藝術


changhongzhi


成為人工智能演繹出來的藝術:隨著科技發展,越來越多的智能面世,也許他們會取代


小卓17


藝術未來的發展,應該只能被「設想」,無法被「認為」。因為只是一種設想,所以包涵了種種可能,有些的觀念或許會被料中,然而有些則會被「修改


青海藏族歌曲


未來的藝術會應用到科技和新媒體,例如動畫、 數碼 ,錄像等,人類的情感依舊是藝術關注的核心元素。


默魚和唐小裡


更加自我,更加抽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