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賞一下中國山水畫的最高境界作品《富春山居圖》!

欣賞一下中國山水畫的最高境界作品《富春山居圖》!

《富春山居圖》原大高清實拍細節

元代山水畫之變,始於趙孟頫,成於元四家,至黃公望《富春山居圖》而至頂峰,徹底改變了南宋後期院畫陳陳相因的積習,開一代新畫風。南宋畫壇自始至終流行李、劉、馬、夏水墨剛勁派畫風,簡約有餘而蘊藉不足,不若五代、唐末之山水畫之水墨紛披,蒼率瀟灑,境界高曠。

欣賞一下中國山水畫的最高境界作品《富春山居圖》!

然趙孟頫之畫風多變,雖仿效北宋,遠法晉唐,但其山水畫早期學晉唐,多青綠設色,後期宗法董、巨、李、郭,以水墨為主,均無固定面貌,其意境高遠、淋漓瀟灑又遠不若黃公望,故董、巨一派山水畫在元代主流地位的得力推手當屬黃公望,而其本人也成為北宋畫派的嫡系傳人和山水鉅變的集大成者。

黃公望最富盛名的作品當屬《富春山居圖》,耗時整整4年才得以完成,可謂一件曠世之作,被稱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欣賞一下中國山水畫的最高境界作品《富春山居圖》!

欣賞一下中國山水畫的最高境界作品《富春山居圖》!

欣賞一下中國山水畫的最高境界作品《富春山居圖》!

《富春山居圖》原大高清宣紙藝術微噴復刻,尺寸:730*35cm

明朝末年此畫傳到收藏家吳洪裕手中,吳洪裕極為喜愛此畫,甚至在臨死前下令將此畫焚燒殉葬,被吳洪裕的侄子從火中搶救出,但此時畫已被燒成一大一小兩段。較長的後段稱《無用師卷》,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前段稱《剩山圖》,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

欣賞一下中國山水畫的最高境界作品《富春山居圖》!

《富春山居圖》原大高清實拍細節

《富春山居圖》畫的是浙江富春山兩岸初秋景色,筆墨蒼簡清潤,體現了黃公望爐火純青的藝術境界,其作山水畫所倡導的去邪、甜、俗、賴的高標畫風在此畫中做出了完美詮釋。

欣賞一下中國山水畫的最高境界作品《富春山居圖》!

《富春山居圖》原大高清 藝術微噴實拍細節

開卷描繪坡岸水色,遠山隱約,接著是連綿起伏,群峰爭奇的山巒,再下是茫茫江水,天水一色,最後則高峰突起,遠岫渺茫。山間叢林茂密,點綴村舍、茅亭,水中則有漁舟垂釣。山和水的佈置疏密得當,層次分明,大片的空白,乃是長卷畫的構成特色。筆墨上已顯然取法董源、巨然,但更為簡約利落。

山石的勾、皴,用筆頓挫轉折,隨意而似天成。將近20釐米的長披麻皴,枯溼渾成,功力深厚,灑脫而極富靈氣,洋溢著平淡天真的神韻。全圖用墨淡雅,僅在山石上普染一層極淡墨色,並用稍深墨色染出遠山及江邊沙漬、波影,只有點苔、點葉時用上濃墨,但已足以醒目。

欣賞一下中國山水畫的最高境界作品《富春山居圖》!

《富春山居圖》原大高清藝術微噴實拍細節

這是一幅濃縮了畫家畢生追求,足以標程百代之作,可謂水曠、山遠、林幽、石秀的全息式山水長卷,足可媲美張擇端風物畫《清明上河圖》的全景線軸。無怪乎董其昌見了驚呼:“吾師乎!吾師乎!一丘五嶽,都具是矣!”

黃氏晚年之作,整體上率真簡約但仍具象,《富春山居圖》中線條簡潔流暢,但無論山水、房舍、駁船皆靈動可感,以像稱勝,相反王氏晚年作品則蒼莽茂密趨向寫意。在《青卞隱居圖》中山水、叢莽、溝壑、碎石皆在蒼茫中盡顯深邃幽雅,渾然一體,意象蒼莽而以潑墨寫意獨得神韻。具象與寫意,從整體畫風上講並無優劣之分,蒼莽而寫意,難以捉摸,故王蒙的畫難學,明清兩代幾乎沒有得其真傳者。而黃公望的簡約而具象,似乎很合文人畫家的心意。經董其昌倡導,清初“四王”的努力耕耘,黃公望的畫風終於風靡清代將近三百年之久。

欣賞一下中國山水畫的最高境界作品《富春山居圖》!

《富春山居圖》原大高清藝術微噴實拍細節

黃公望以自己筆意深遠蒼茫,峰巒渾厚,氣勢雄秀的風格開一代新畫風,其作的神采、氣韻,去邪、甜、俗、賴的美學高標為後世山水畫的發展豎起了不休之典範。願用鄒之麟稱賞《富春山居圖》的話來緬懷黃公望,“知者論子久畫,書中之右軍也,聖矣。至若《富春山居圖》,筆端變化鼓舞,又右軍之《蘭亭》也,聖而神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