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2點,一則視頻看哭無數人:婚姻好不好,看這三個字就知道了

穿著情侶服,一起打電玩、跳舞,走路還要手牽手…

這種浪漫的場景,很難想象是發生在一個平均年齡70歲,婚齡50年的“老年檔”夫妻的身上。

爺爺在奶奶的生日當天,穿著她最喜歡的皮卡丘人偶服,在提前訂好的飯店裡,給了她一份專屬的驚喜。

凌晨2點,一則視頻看哭無數人:婚姻好不好,看這三個字就知道了


這樣神仙眷侶般的愛情,別說結婚50年了。大多數的人,結婚5年就已經平淡如水,相看兩厭了。而這樣一對老爺爺和老奶奶,卻過著如熱戀情侶一般的生活。

前兩天,我跟老徐出差去普吉島,在飛機上也遇到了這樣一對情侶:老爺爺揹著一個單反相機,老奶奶拿著手機說要拍他。兩個人因為小事兒吵了起來,但沒過一會兒又和好了。

兩個人都滿頭白髮了,還一起牽手旅行,真的著實讓人羨慕。

前段時間,“情侶之間儀式感有多重要”這句話在熱搜裡出現過,並且引發了3億網友的關注。

“我認為儀式感是一種安全感的給予。不是多想讓你知道我們怎麼恩愛,而是想向身邊的人表示,我很愛你。而這種表示並不晦澀,也不必覺得很為難。

而我對儀式感的理解就是,它是一段感情保鮮的良藥。”

深以為然。

儀式感是婚姻中最不可或缺的元素,也是它讓我們在婚姻裡還保持著長久的愛情

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邊的親人、朋友陸陸續續都結了婚。

有些人,婚後多年依然甜蜜如初戀;而另一些人,則被柴米油鹽的平淡生活磨去了所有的熱情。

平淡,才是婚姻生活裡最大的敵人。

就好像我的堂姐,在距離她和姐夫7週年結婚紀念日只剩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姐夫出軌了。

我還記得他們剛剛結婚那會兒,是周圍人人都羨慕的恩愛夫妻。平時以硬漢示人的姐夫也在婚禮上哭得毫無形象。他說,能夠遇上堂姐,一定是他上輩子拯救了世界。

但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他們之間的交流就越來越少,有時候一晚上都不說一句話。

他們忙著玩手機,忙著打遊戲,卻吝嗇於分給對方哪怕是一個眼神。

堂姐時常想要與姐夫說一點什麼,卻只得到了“嗯”“啊”“哦”這樣的回應。

所以我想,婚姻裡最悲哀的,莫過於連想要吵架都吵不起來。

有一次逛街看到他們倆在一個餐廳裡,明明是對坐著吃飯,卻相顧無言,一個埋頭狂吃,一個對著手機露出微笑。

我不知道他們是無話可說,還是不願說話。或者是二者皆有。

我曾經問過堂姐,他們的結婚紀念日是怎麼度過的。

堂姐失笑:“我們都老夫老妻了,還過什麼紀念日?有那麼點精力和錢,還不如研究一下給兒子報個什麼輔導班。”

我說,那就沒點別的什麼了嗎?比如說一起出去旅遊什麼的。

堂姐哈哈大笑,說:都結了婚了,哪有時間這麼浪費?

婚姻給人最大的錯覺,就是以為這段關係恆久穩定,無需經營。

我還在網上看到過這樣一段話:從當初牽著手信心滿滿往前走,到後來身心俱疲只想放手。

有時不是對方做錯了什麼,也不是感情變淡,而是我們用忙碌掩飾了自己的不夠用心,因為習慣而遺忘了“愛”和“承諾”本身有多難得。

有時候,不是不相愛了,而是把對方的付出當成了理所當然。當婚姻裡不再有儀式感的時候,就是愛情消散的時候。

那些恩愛幾十年的夫妻,其實都是經營婚姻的高手。婚姻生活或許不能永遠有趣,但儀式感卻可以激活愛情。

我特別喜歡《唐頓莊園》的管家卡森,這個對生活中的儀式感非常重視的男人說過這樣一句話:

如果你厭倦了生活裡的格調,就是厭倦了生活。

婚姻就是生活,如果你不屑於婚姻中的儀式感,就是不屑於生活。

儀式感是一個常常被討論,卻又不被重視的話題。

我問過身邊的許多朋友,對婚後的儀式感怎麼看,大部分的人都覺得“形式主義”、“沒必要”、“浪費精力”…

而這樣回答的人,他們的婚後生活無一例外都很無聊。

他們還一邊抱怨著生活的無聊,一邊在遊戲裡找樂子、到處撩妹,卻將真正應該關心的那個人放置不理。

婚姻當中的儀式感,並不是要燭光晚餐,也用不著每天送花。清早起床的一個吻,便當袋裡從不間斷的水果,就已經是最好的表白。

夫妻檔綜藝《妻子的浪漫旅行》裡,節目組給了老公們99塊錢,讓他們為妻子策劃一場驚喜。

99塊錢,連一頓像樣的晚飯都換不來,拼的就是心意。

楊千嬅的老公丁子高想到的驚喜,就是唱一首歌。他親自佈置了一個刷人情借來的場地,然後再把楊千嬅“騙”了過來。

在她還一頭霧水的時候,藏在幕布後面唱起了那首妻子的偶像陳百強的歌——《深愛著你》。

當穿著白西裝的丁子高從幕布後面走出來的時候,鏡頭機靈地對準了楊千嬅。

那一瞬間,她的嘴角向上翹著,但發紅的眼眶和眼裡的淚花是怎麼也藏不住。

雖然丁子高控制慾強又很龜毛,但在楊千嬅心裡,老公是最愛她的人:

他是一個很細心的人,在你不經意的時候,他會記得你喜歡什麼。一定是很愛你的人,才會有那種注意力。

而丁子高對於“驚喜”的理解也是:

我覺得要做一些平常大家不會做的。不一定非要是燭光晚餐,或者送一束花,又或者送一個戒指。只要夠用心,對方一定可以體會得到。

而這,大概也是他們的婚姻能夠持續10年依然甜蜜的重要原因吧。

“儀式感”不只有通過禮物才能表達——

清晨起來,一個蜻蜓點水般的早安吻;

一起出門去買菜,討論這個青椒長得可不可愛;

並肩躺在午後的搖椅上小憩,一隻手搭著另外一隻手;

深夜到家,那暖橘色的燈光和熱氣騰騰的麵條…

給婚姻生活一點小空閒,一點小情趣,一點小心思,它就能夠大大撫慰我們那顆被生活折磨得疲憊和淡漠的內心。

而正是那些微不足道的小細節,構成了所有愛的回憶。

正如張小嫻在《思念往昔》說的那樣:

我只是在很多很多的小瞬間,想起你。比如一部電影,一首歌,一句歌詞,一條馬路和無數個閉上眼睛的瞬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