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中發現民間有許多書法高手想入卻入不了中書協會員,怎麼辦?

華埠聚焦


水到寬江浪自平,雲行高宇躡無聲。古今多少風流士,那得一一籍姓名。



學書法一定要加入書協嗎,看覺得書協未必適合所有人。姑且不說“高手在民間”,雖然中書協旗下匯聚不少書法能人,但就水平和實力而言,偌大的中國,恐也難盡十之二三,書協之外的高手多的是。



有人不滿書協而退之,有人削尖腦袋也要擠進去。有人把加入書協比作“公司上市”,從名利角度而言,加入書協是一種職業身份認定,也會提高個人知名度,但也不是唯一路徑。善書好學之人,無論入不入書協,都會終被世人認可的。



加入書協可以作為書學者的目標,最主要的途徑高是參加國字級別的書法大賽,當然,靠關係走門子的也有,不是人人都有這個社會資源。同時,也要理性看待書協會員,王羲之王獻之也不是書協會員,而且若干年後,人們審視書法作品時,也不會關心你是不是書協會員,是完全看實力說話的。因此,即便從名利角度考量,加入不了書協,也並不意味著是一種失敗。



很多民間書法人加入不了書協也很正常,書協吸收會員是有一定條件的,比如大賽獲獎、理論研學成果豐碩、對書法評鑑底蘊深厚,都是可以的,既有書寫能力的要求,也有文化理論水平的考量。




抱庸淺談。


抱庸詩書


在中國四處都存在著形形色色的類似小團體性質的山頭主義。書協、音協等地方免不了獨善其身。

我認為加不加入書協,並不能夠說明什麼,而是要有真才實學的真本事,才會得到大眾認可。

記得五十年前,我在上海外灘的沿江防護牆上用九張大紅紙作為一個字的格式,選擇新魏體的方式,刷出了《熱烈慶祝中國共產黨第九次代表大會勝利召開!》的巨幅標語,落款部分則採用舒體著名。當時引來了數以百計的遊客觀賞。人們對我書寫的舒體,尤為欣賞,有好幾位愛好書法的朋友欲拜師門下,與我交流書法…這麼多年過去了,我沒有參加過任何有影響的社會團體,也不參與任何比賽:然而全國各地欣賞我的書法作品的朋友還是源源不斷。以書會友,四海交流是我此生熱愛書法的初衷。不忘初心!


enjinyao恩金


不僅書法界,各個領域都有!我的一位老同學文化底蘊就深不可測!如今我們都在微信聊天,我這位同學卻出口成章,張口就是詩詞,而且都是即興的,過後再細細品味發現確實厲害!怪不得俗話說得好;高手在民間,殿堂多蠢材呢!

如今想加入這個協那個協的為了名利花錢就是個會員。而真有才的卻是謙虛的,不為名利的……


悟空1474005


俺是“老子協會”的!



孟樓主人


周撫民,被中國書協排斥了一輩子。




老潑皮


學書之人,都有自戀情節。本人學書幾十年,連個什麼社區書協會員都不是。很想知道自己的斤兩,請行家裡手指點不足,不客氣的批評才是中肯的。




用戶9703403787


民間書法高手想加入中書協成為書協會員,辦法還是有的。既然是民間書法高手,自有過人之處。具體怎麼做,由我慢慢道來。

第一,參加全國書法國展和書法“蘭亭展”,併入展或獲獎

在書法國展和書法蘭亭展都是中書協舉辦的,影響力大,權威性強,自己的書法作品如果能入書法國展和書法蘭亭展,就會被中書協視作入會的條件之一,並記錄在案。問題的關鍵是,民間書法高手的書法作品能不能入展書法國展和書法蘭亭展?民間書法高手的書法作品能否入專家和評審人員的法眼?

第二,參加中書協舉辦的全國書法專業展,併入展或獲獎

專業書法展指:書法篆隸展;草書展;楷書展;行書展;魏碑書法展,等等。以上書展都是全國性的,由中書協主辦,相關地方的專業機構協辦,既有影響力,也有權威性。投稿的書法作品若能在以上各類書展中入展或獲獎,亦可做為加入中書協、成為中書協會員的條件之一。這樣的機會,有的是有條件要求的,有的則沒有條件限制。如果真的是民間書法高手,不妨投稿試試。關鍵是自己有沒有投稿的勇氣。若自己的書法作品過硬,還怕作品不入展嗎?

第三,通過其它途徑

加入中書協的途徑很多,但都有嚴格條件限制。如果有心加入的話,可參加當今書壇上的權威人物舉辦的“書法導師工作室”和中書協書法培訓中心舉辦的書法培訓班,通過學習提高自己的臨創水平,如果自己的書法水平高的話,導師會給你出主意,想辦法的。這裡面有一定的路數,得自己去悟,得自己去想,得自己去做。總之,書法作品質量必須好,要過硬,還得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和人脈關係。

加入中書協的途徑很多,如果自己真的是民間書法高手,想加入中書協就是小菜一碟。如果自己不是民間書法高手,還是先不要想這些事的好。擬加入中書協成為會員,作品才是硬道理!民間書法高人要緊跟時代書風,向“書法展覽體”靠攏,在傳統的基礎上有創變,作品形式也要符合書法展覽的要求,並迎合評審人員的口味。

以上為個人觀點,一家之言,僅供參考。如果各位網友對此有不同看法,歡迎留言和評論!

說明:文中圖片源自網絡。


中州耕牛堂主


本人就是十二屆國展入展作者,練習書法20餘年,談一下個人體會:

1.人才的選拔機制,自古以來,無論中外,都是競賽、考試,例如古代科舉,現代的高考、公務員考試,以及各類體育賽事等等,你可以藐視它,但你必須按照它的遊戲規則來。

2.無論採取哪種形式,都不可能是絕對讓所有人都滿意,不否認民間有高手,但是能夠通過各類大賽,考試的才是真正的高手。

3.中書協現行展覽機制不可能是絕對好的,但是算的上是最合理的,比如新人展是給書法新人提供的平臺,婦女展就是給女書法愛好者提供的平臺,還有老年展,參賽選手要求60以上的書法愛好者,還有很多其他單項展,只要你有真正的本事,不可能把你的才華埋沒。

書法寫的好的人確實很多,真正寫的好的人都基本上通過以上這些比賽脫穎而出入會了,沒有入會,只能說你水平還有待提高。




謝紅兵


怎麼辦?有點怪了,不入書協又不會影響你的生計,又不影響你喜歡寫字的愛好。入了書協又怎樣?難道你的字會有收藏家收藏?

如果為入書協而寫字(不叫書法)你還是別寫字吧。書法(書道)本於心靈的東西,又不是競技把戲,你是為利而寫(書法),就算你字寫得很靚😆,用筆精到,技術一流,老百姓也說你是高手在民間,都不算數。因為你的思想,你的眼界,永遠只能在競技車道上跑,只能在第二層上游漓,永遠上不了第三層上,更不是什麼高手,無論民間或協會員,高手永遠是極少數。

書味不是人人會領會,沒有時間的淫浸,沒有適閒環境的研讀,讀書,思考,過慮,還有書法(道)在書外,書味何來?匆匆忙忙的,忙忙碌碌的臨帖,心浮於利祿的心境,這是書學之大忌,算你有魏晉得筆,又入書協,賣了點錢,又如何?也是有形無神,沒靈透的工藝字,永遠不會有(書味)。這正是:金玉其內,敗絮其中。








濃淡任由冰雪中


在現實中,其實基本不存在有許多書法高手,想入卻入不了中書協會員的情況。

就如同說有許多能力水平高超的運動員,入選不了國家隊,上不了國家級的運動場一樣。

加入中書協會員會員的條件,當前以比十幾年前放寬了許多。同時,在參加資格方面不設限,全年齡段均可自由投稿。

在書法創作方面,參加一次全國書法篆刻展,或者在篆、隸、楷、行、草書展,或者在大字展、手卷展、冊頁展等單項展入展兩次,或者獲獎一次,就具備加入中書協會員的條件;

在書法理論方面,全國展單列理論項目,理論著作,理論文章參展入選兩次,或者獲獎一次,就具備加入中書協會員的條件;

在組織領導方面,任地市級書協主席滿15年,就具備加入中書協會員的條件。

發現民間有許多書法高手想入卻入不了中書協會員,可能的原因是:

1、還處於臨摹階段,創作能力欠缺。我們在網上可以看到,有許許多多的臨摹高手,臨摹水平惟妙惟肖,但許多人的臨摹,僅僅限於單字。比如臺灣的陳忠建老師,臨摹誰象誰,但自我創作水平,與臨摹判若兩人。這樣的作者,一抓一大把。把臨摹的很象當作書法的全部,臨摹與創作脫節,只會臨,不會寫,入展難。

2、學習取法,執於一偏。在唐楷的框框裡打轉轉,甚至以歐陽詢一體代表唐楷。如二田體歐楷,學習者眾多,但千人一面,加之幅式雷同,就不具有競爭力,入展難。

3、排字擺字,很少變化。每個字都寫的相當漂亮,但沒有組織,沒有變化。筆畫一樣粗細,字形一樣大小,墨色一樣黑亮,章法上,字與字沒有關係,象排版一樣老套,沒有表現力,就沒有競爭力,入展難。

解決的辦法:

1、多看多參加展覽。對縣區,省市直直國家級的專業展覽的觀察和比較,知道現當書法學習與創作的主流與方向,開闊眼界,對個人的學習有很大益處。參加展覽,也是促進學習的方式之一。

2、嚴格的專業訓練。打通臨摹與創作中的各個環節,不要停留在初步的知識層面,向深度和廣度掘進。

3、選擇好法源,避免撞車。書法的傳統是多面的,不僅僅侷限在人人都知道的幾種字體上。畢竟藝術講究獨一無二,重複別人,或者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一定不會有理想的結局。

關注“快樂書法營”,快快樂樂玩書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