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6個月多一點,剛接觸輔食,想給他添點零食,有什麼推薦嗎?

山高水遠


寶寶6個月了,輔食你添加對了嗎?

6個月之後,寶寶對能量和營養元素的需求僅靠母乳無法滿足。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世界衛生組織一致推薦:6個月之後的寶寶,繼續母乳餵養並同時添加輔食。


對6個月的孩子來說,母乳依然是“正餐”,輔食本身就是孩子的“零食”。

添加輔食的三大原則

原則一:孩子的第一口輔食應該是富含鐵的強化米粉。

因為媽媽在懷孕期間傳送給寶寶的鐵只夠寶寶使用4~6個月,所以寶寶在添加輔食時必須食用富含鐵的輔食。

當然,只富含鐵也不夠,還應該含有其他營養物質。這樣一來,強化鐵的寶寶營養米粉應該是首選的寶寶輔食。

添加富含鐵的食物,肉泥(紅肉泥,包括豬肉、牛羊肉)、蛋黃和肝泥等泥糊狀食物。

原則二:添加輔食的順序和避免過敏

總的方向是:單一到多樣,細膩到粗糙。

添加動物性食物順序為,肉泥—蛋黃—肝泥—動物血泥—魚泥(剔淨骨和刺)—蝦泥—全蛋(如蒸蛋羹)—肉末(先畜肉末,後禽肉末)。期間逐漸添加各類蔬菜泥、果泥、碎蔬菜、碎水果粒等。儘早做到食品多樣化。

添加食物形態順序為,泥糊狀食物(米糊、肉泥、菜泥、果泥)—爛粥、爛面、碎菜、碎水果粒—軟米飯、軟麵條、小餃子、小餛飩等軟固體食物。食物的性狀應逐漸粗糙。

特別強調一定要單一開始,因為可以實時觀察某種食物是否對寶寶有過敏的影響(比如一開始就給寶寶添加蛋黃很容易引起寶寶過敏,所以富含鐵的強化米粉才更被媽媽們親賴)。



原則三:輔食有家的味道

再完美的菜譜,也應基於我們家庭日常飲食的基礎上。

輔食只是一個過渡,是為了孩子以後可以和我們坐在一個飯桌子上吃飯,可以瞭解我們家庭的飲食文化和飲食習慣,所以輔食食材的選擇還是應以我們家庭中原有的基礎為藍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