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少兒英語沒有超車機會,伴魚的成功意味著什麼?

投資領域有一句經典的論斷:當所有人都知道可以賺錢的時候,你就該出來了。

然而總有人會選擇逆行,縱身一躍跳進紅海,尋找最後一塊價值窪地。從目前的少兒英語行業來看,最吸金的時候已經過去,接下來將是一場漫長的價值投資式長跑。

都說少兒英語沒有超車機會,伴魚的成功意味著什麼?


疫情之下無終局,少兒英語仍要長跑

疫情期間,伴魚創始人黃河更加強烈地意識到穩中求勝的道理。

雖然所有人都覺得,疫情對於在線教育是一場百年難得的機遇,但黃河還是早早地給自己敲響了警鐘:對於這場疫情,蜂擁而至的用戶可能是機遇,也可能是一場大規模的災難。一旦對這些湧入用戶的需求處理不當,最後反而可能形成高危的“堰塞湖”。

從黃河的視角來看,目前在線教育最難打通的一塊短板不是教師規模、技術能力甚至盈利模型,而是學生家長們對在線教育的用戶意識。

“很多人意識不到在線教育的重要性或者什麼時候去採用它,這個時候可能就是唯一的途徑了。”黃河注意到,疫情對在線教育的利好集中體現在用戶需求的井噴上,這直接造成了整個行業的狂歡。

以去年最為熱門的“學習強國”App為例,截至3月上旬,其平臺接入的免費課數量就超過30餘家,其中既包括學而思網校、新東方在線等第一梯隊,也包括火花思維、核桃編程等細分教育產品。而在學習強國之外,在線教育不僅在2020年第一季度成為教育創業者的盛筵,同時也成為快手、抖音等工具平臺的兵家必爭之地,似乎沒有什麼比蹭上這波風口更重要。

疫情期間,許多原本與教育行業沒有交集的公司,紛紛推出自己的教育產品。遊戲直播變身教育平臺,求職平臺衍生出職業教育,這些光怪陸離的現象推動了一股在線教育泡沫的誕生,直至危機的雪球越滾越大。

這樣的情形令黃河心生一絲敬畏和警惕。

因為這麼多家長和用戶,對課程需求、服務質量以及技術冗餘度都形成了非常具體的挑戰,尤其對續費率以及品牌口碑直接形成壓力。

學霸君將原本還在籌備階段的大班直播課緊急上線,作業幫在推出免費直播課的第二天,報名用戶就達到500萬,猿輔導因為突然湧入的500萬學生導致服務器宕機。這些原本在今年不可能出現的情況堆積到了一起,線上線下在上演著不同的行業危機。

為了能及時分流用戶需求,伴魚在用戶大規模增長的初期啟動了7×24小時服務響應,對湧入的用戶進行快速的服務跟進。此外還在春節期間迅速啟動了人才招聘,對技術、客服、教學等多個部門進行人力補充。

令黃河欣慰的一點是,疫情擴散期間,即便壓力不小,伴魚所有的產品體系都保持了正常運營,沒有出現課堂掉線、用戶服務缺失的情況。

但在另一方面,黃河認為整個疫情雖然加速了教育行業的在線化,但最受益的不是少兒英語,而是K12學科教育。“對於少兒英語而言,相對來說還沒有這麼爆發或者說沒有這麼多新的流量出來。整體規模是漲了挺多,但還不是一個完全爆發的狀態。因為先天存在的剛需性,整個K12板塊是目前增速最快且增長體量最大的教育細分領域。“

這種對比令少兒英語有些“失聲”。兩個月時間的比拼,K12賽道已經牢牢鎖住了疫情的最大紅利,成為叫好又叫座的主力類型產品。


當賺錢效應逐漸“歸零”

少兒英語的變化不僅體現在用戶吸納方面,在資本端以及行業清退的速度來看,都是目前行業出現危機的“重災區”。截至目前,在媒體報道出的倒閉機構當中,近三個月以來倒閉的機構主要集中在英語培訓和線下素質教育,比如百弗英語和泰晤士英語。

雖然免費課給在線教育行業帶來了巨大的增量,但同時也有數據指出免費課的轉化率不到5%,品牌宣傳意味大於轉化。

這樣的結果只會單方面加劇了整個在線教育行業的競爭,最後在獲客成本以及運營成本上居高不下,從而將盈利淪為一場空談。這與疫情初期的論調極為相反,先前的觀點普遍認為免費課有望極大地拉低獲客成本。

在疫情發生初期,短時間內湧入的用戶讓伴魚的用戶池規模基本翻了一倍。伴魚創始人黃河認為疫情可以說是“雙加速”,可能會讓大家加速發展,大家也可能會加速出現問題。

都說少兒英語沒有超車機會,伴魚的成功意味著什麼?

在黃河看來,做教育應該更看重長期價值,避免短期行為,甚至對賭。

“第一、要把真正的商業模型、整個成本控制好; 第二,最終我們做企業肯定還是要為用戶提供價值,本質上還是要用最好的產品和服務來贏得口碑;第三、企業組織效率也是非常值得優化和深思的部分,組織內部是不是合理、結構規劃是不是合理都是掌舵者應該關注的問題。”

短期來看,在線教育拼服務響應能力和接納能力。長期來看 ,無論是一對一、大班課、小班課,仍然要拼不斷滿足用戶需求的能力,同時要做到在商業模式上更健康,獲客成本更低,最終從現金流為正到UE模型為正,最終實現整體盈利。

黃河預計未來3-4年內就將看到盈利的分界點,而伴魚採取的策略仍然以“相對的慢”換取用戶口碑和更優質的增長。

“我們提供教育服務、產品來收取課程費用,它不需要太多的探索,也不需要太多的幾級火箭,就看你的能不能把孩子教好,能不能讓孩子有好成績。學到東西、取得好的學習效果,這一點很明確。”

在這種明確不燒錢的價值觀之下,伴魚的整個獲客路徑沒有展現出很強的進攻性,因為它不需要靠大規模廣告投放和品牌曝光獲客,這同樣也是為什麼伴魚能在長跑中,受到越來越多投資者關注的原因。

去年底,伴魚獲得C輪融資時幾乎沒有做任何宣傳動作。黃河認為,資本支持只能體現出不同機構發展進程的某一個方面,無法決定和預測一個企業的未來。更大的教育創業領域與電商或者諮詢行業不同,這個市場仍然擁有大量的創業機會。

在線教育的入口仍然敞開,不過當下教育創業比拼的不是誰能融到更多錢,而是誰更有特色,在伴魚看來就是“更加有趣,更加有效”。

都說少兒英語沒有超車機會,伴魚的成功意味著什麼?


短期衝刺後,少兒英語的長跑方法論

創業者始終會遇到一個問題:有一天融不到錢怎麼辦?

黃河的回答是果斷的:必須自造現金流。

這個回答在當下的分量越來越重,因為有越來越少的教育創業者,敢於正面回答現金流問題。2019年底,黃河對外宣佈伴魚實現現金流為正,這對在線少兒英語行業而言,是一劑強心針。

“大部分公司都是通過投放轉換,我們做頭條對競價平臺、廣告平臺比較清楚,流量一定越來越稀缺,競價模型會越來越貴,它導致你的整個獲客成本越來越高,可能賠錢也在做。我們找到的解法就是通過多的產品,通過內容工具型打造一個用戶池,既解決了日常高頻的聽說,又解決了用戶池獲客的問題,相對比較完美地解決這兩件事。”

黃河認為,以廣告投放推動盈利的模式很難跑通,同時十分強調“效率”二字。組織管理需要有效率,員工招聘需要有效率,獲客同樣需要效率。

在創立伴魚之前,黃河曾是今日頭條的早期產品合夥人,對互聯網產品技術以及用戶的理解,有著自己的一套成熟想法。從一個人到一個複雜的組織體系,黃河眼見著今日頭條逐漸成長,對今日頭條的管理文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這些管理方法論也被黃河用到了伴魚身上,表現最明顯的就是產品生態體系的搭建。

在伴魚的產品體系中,第一層是伴魚繪本,這是一個工具內容型的APP;第二層是AI雙師,分為低年齡的童謠課和更大年齡段的自然拼讀和精讀課;第三層是外教1對1課程,根據不同的年齡有不同的課程。

在整個產品序列中,第二層和第三層擔當了主要的增值服務角色,大部分用戶都是從繪本轉化而來,從而讓繪本起到了蓄水池的作用。

黃河對知頓表示,用戶池是最具性比價的獲客方式,它既能通過用戶口碑轉化測試產品品質,又能實現更上層的大規模收入。同時無論繪本還是最上層擁有更高ARUP值的1對1,都能成為盈利的突破點,這讓伴魚在少兒英語這場長跑中握有更多籌碼。

疫情之下,黃河已經感覺到,今年將是少兒英語發展的轉折點。

“寒冬期人才是相對集中的,因為如果是資本方各方面很熱,大部分優秀的人才都要自己創業,所以人才的密度是比較稀疏的,寒冬就是抱團取暖,一起打造偉大的公司,人才密度就比較高。“越到後半程,越要注重後端能力的建設,伴魚展現出了對人才的渴望。

除了對伴魚自身發展的分析,黃河也發現疫情後家長們的消費心理出現了變化:第一個明顯變化是家長不會一次性在平臺上衝太多錢;第二是新一代家長更關注孩子的體驗和感受,而不是高壓式學習。

這樣的變化對平臺推出的課程包以及續費都會產生實際影響,而誰能率先做好準備,顯然將在在線少兒英語的下半場獲得主動權。

伴魚繪本北上廣深一線城市家長只有15%,85%都是偏二三四五六線下沉的,所以我們能夠接觸到更多下沉市場的家長,這個可能是跟其他同行不一樣的基礎。

我覺得伴魚發展比較快,明年可能是有一個機會迎來這樣的拐點,這是我們的目標,雖然聽起來是挺大的一個目標,但是我覺得我們希望伴魚成為少兒英語的第一品牌,這是一個短期的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