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了1000人,總結了三條投資人須知

投資了1000人,總結了三條投資人須知


大家好,我是張桓


這裡是「張桓問答」欄目,讓我們看看今天是哪些兄弟的問題被選中了。


投資了1000人,總結了三條投資人須知


投資了1000人,總結了三條投資人須知


這次我也是一次性回答兩位兄弟的問題,他們的問題都是差不多的。


如何看真偽,我會分幾個層面:


第一,是看數據。


數據如何辨真偽?一般情況下我會問他非常細節的數據,而且是短時間內連續問7-8個小的數據。

投資了1000人,總結了三條投資人須知


比如飯盒的成本多少,一天賣多少份,一個月賣多少,一年賣多少?連環式問他很多細節的問題。然後我自己再偷偷算,看看他是忽悠我的,還是真實的。


因為大的數據他見我之前就想好了:用戶多少,價格多少,利潤多少,每個月的成本多少,這些大數據他都給我準備好了。我問的都是細的問題,比如說:你上個月的活動花了多少錢?為什麼花這些錢?類似這樣的問題。


對於數據,我喜歡問細的,而且是連續性的問題,看這些的數據的關聯是否對得上號,如果對不上號就是忽悠我。以小見大來辨別數據的真偽。


投資了1000人,總結了三條投資人須知


第二,看這個人的誠信情況,或者人品的真偽。


因為有的人為了拿你的錢,他會表演,會偽裝,偽裝得特別靠譜,特別老實。因為他想拿到投資人的錢,他必須要最好的一面呈現給你。

所以,我們看一個人的真偽,就是所謂的好與壞,我的看法是這樣的:如果他特別完美,我基本不信。


過於完美,又有夢想,又有專業,有非常多的優點,這樣的人往往投了就上當。


投資了1000人,總結了三條投資人須知


我就上過很多次這樣的當,和我談完之後,我說太優秀了,投了!一投就上當了,原來這傢伙有很多缺陷。


從人格角度來說,他是“表演型”的人格。


其實有缺陷的創業者是真實的創業者,這個人內向,對數據不敏感,脾氣暴躁,我覺得都挺好的,這很真實。

而很多人演的過於完美而不真實,我原來特別容易被忽悠,他的職業背景不錯,資源不錯,各方面都挺好,搞得很完美,但這東西越完美就越容易上當的。


所以,看人品和價值觀等方面的真偽,我一般看他是否完美,但凡你覺得特別完美,基本都是假的。


投資了1000人,總結了三條投資人須知


比如宋慧喬和宋仲基,我一直都不太看好他們。為什麼?


因為太完美了,完美到有些不太可能,對完美的事情我本能地不太相信,就是覺得不存在。


當他沒有任何破綻的時候,就不要和這個人合作,他心思太縝密了。比如我被一個哥們騙了,他說得癌症了,博我同情,去到我家住,讓我給他投資,說了好多,最後騙了我。


有缺陷的創業者才是真實的創業者。


投資了1000人,總結了三條投資人須知


第三個,看商業模式的真偽。


其實也很簡單。從項目上是這樣的,有些人投資人給錢就幹,不給錢就不幹,有的人把項目包裝得特別好,數據非常好。


那我分辨真偽的方式很簡單:你投資多少錢?你自己作為創業者,你自己投資了多少錢?是200萬,300萬?還是甚至對你的身家、你的生活都有影響的?


投資了1000人,總結了三條投資人須知


我基本看這個,我不聽你怎麼說,你自己投錢進去我就信啊,你自己都沒投,我肯定不信


投完之後,我幾乎不管了。投完之後他的數據,他的運營,他不找我,我就不會找他。


因為我知道他肯定會處理。人都會包裝的,所以我基本上很包容。


我包容創業者都有點誇大、有點水分,給他點緩衝期,讓他把吹的牛逼變成現實,把他的謊言變成現實。我覺得這是一個過程。


有些創業者他不吹的話,他拿不到錢啊。所以我會給他幾個月到一兩年的時間,讓他變成現實。


投資了1000人,總結了三條投資人須知


每個人都需要修煉,投資人要懂得信任和包容,包容創業者可能會走彎路,花冤枉錢,甚至失敗。


但創業者也要理解投資人的錢很不容易,要懂得珍惜,好好運用這筆錢,對投資人的錢要有敬畏之心。


投資人有投資人的本分,創業者也要懂得珍惜投資人的錢。


投資了1000人,總結了三條投資人須知

我是張桓,做投資也是需要講究眼光

無論是投資者和創業者,都需要明白,錢是不容易賺的

歡迎評論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